大宋神探志第兩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錄》上線前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錄》上線前夕

第兩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錄》上線前夕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1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狄仕林還在泗水縣?”

秋高氣爽,萬里無云,呂夷簡來到窗邊,欣賞著景色,緩緩開口道。

“是!開渠排水,已有成效,地方豪紳,多有相幫……”

呂公弼正在桌邊處理州衙公務,聞言起身回話,語氣越來越低沉。

那位帶著弟弟呂公孺下到縣里,已有數月,扎根泗水,一次都沒回州衙。

關鍵是對方興修水利,還真的成了,不僅泗水縣當地支持,兗州各縣皆有人響應,尤其是四位地方上的土豪,出人出錢,積極響應。

于是乎,乾封、寧陽等其他各縣的官員,陸續去泗水縣拜訪,誰都想興修水利,造福一方的同時,也為自己添上一筆豐厚的官場履歷,既然對方能調用豪紳力量,哪個地方官不得巴結著?

如此一來,同判不在州衙坐鎮,各地的縣令紛紛去拜訪,愈發凸顯出威望和地位,再聯想到之前平山匪,除奸佞,反被知州摘果子,把人排擠出了州衙,結果下到基層,依舊一心為民,興修水利,雙方的高下對比一目了然。

照這么下去,呂夷簡還想回中樞?在地方上養老去吧!

“不爭而爭,實在高明,怪不得父親將之視為對手!”

呂公弼本以為對方收了呂公孺當弟子,不看僧面看佛面,至少要緩和幾分,結果真如父親所言,收徒歸收徒,斗爭歸斗爭,這位是半點不會手下留情的。

相比起兒子的憂心忡忡,呂夷簡的神色倒還平靜。

他真正頭疼的,不是地方上這些你進我退的手段,真要斗這些,他有的是反擊的法子,關鍵在于狄進簡在帝心,而自己已經得罪過官家一回,不能錯上加錯。

呂夷簡當年也是靠著叔叔呂蒙正的舉薦,在真宗心里留下了此人有宰相之才的好印象,后來才能展現才華,平步青云,此時的狄進就相當于當年的他,并且猶有過之,要對付這樣的人,斗得你來我往,只會讓官家厭惡。

所以呂夷簡才有了接下來這番交談:“京師傳來兩個消息,張公再度請辭了。”

呂公弼臉色再變:“父親,若張相公致仕告老,那宰相之位,兩府必有一番爭奪!”

宰相的位置,一個蘿卜一個坑,有時候不僅僅是要才干和資歷,更要前任宰相退下來,如今張知白年老體弱,這是最好的晉升機會,那些身在兩府的樞密使、參知政事、樞密副使,都有更進一步的打算,而一旦別人頂替上去,呂夷簡的機會就愈發渺茫了。

呂夷簡不置可否,接著說出第二個消息:“晏同叔被貶,知應天府。”

呂公弼奇道:“晏學士是最年輕的兩府要員,為人一向謹慎低調,怎的也獲罪外放了?”

呂夷簡看著這個寄予厚望的二兒子:“你以為呢?”

“看來群臣希望太后還政,還不是時機!”

呂公弼沉吟片刻,心中有了數,官家固然有所成長,但與太后相比,還是太嫩了,晏殊的外放其實就是第一輪較量的結果,再結合自家的處境,眼睛一亮:“若父親大人為相,可以安穩時局,令太后和官家高枕無憂,國朝太平,百姓安寧!”

呂夷簡微微搖頭:“然官家不信老夫,老夫便無法消弭太后與官家之間的裂痕,更別提安穩朝堂!”

呂公弼凝眉:“如此說來,關鍵還是在狄同判身上?可他牢牢守著分寸,于外人眼中,反倒是我呂家咄咄逼人,這該如何是好?”

現在狄進就是顆軟釘子,看似節節退讓,實則刺得呂家生疼,而官家還不消氣,總不能年近五十的呂夷簡向十七歲的狄進示弱,那他的宰相之位也別想要了!

呂夷簡又提起了另一件事:“晏同叔去年便很賞識狄仕林,向官家舉薦過他的另一部作品,名《洗冤集錄》,只是殘稿,卻已經強調了人命大于天,但凡斷案,當細致驗尸,注重實證,切不可有半分草率!狄仕林在泗水縣中坐鎮時,見縣尉,問仵作,一談就是整日,絲毫不知厭倦,此事也傳遍了兗州,你覺得他在做什么?”

呂公弼身軀一震:“著書立作?”

呂夷簡撫須:“《蘇無名傳》再是風靡民間,終究是話本傳奇,上不了臺面,但《洗冤集錄》不同,這是真的立言之作!”

原本以狄進的年齡,哪怕是三元魁首,也根本沒有資格發表傳統的經學著作,可刑名之作不同,以前還沒有人系統地將這一塊總結過,更別提著作教導天下,他如果成功了,便是前無古人。

所以晏殊十分鄭重,呂夷簡看過蘇無名后,也很快意識到其中的價值,再結合狄進在地方上的行為,知道對方在修建水利的同時,肯定在不斷完善《洗冤集錄》。

對此呂夷簡給出極高的評價:“人命大如天,實在是每一位掌有刑名之權的官員,需要重視的道理,此作理應推行天下!”

呂公弼抿了抿嘴,這話從父親口中講出來,怎的就那么怪呢?

但他也理解了,以父親的資歷地位,不能向狄進一個年輕的后輩低頭,卻可以向人命大于天的著作《洗冤集錄》低頭,一旦發表《洗冤集錄》,身為前任宰執的父親就可以立刻出面支持,上書朝堂宣揚此書的價值,將之推行天下。

到時候,把立功立言的同判狄進風風光光地送回京師,撫平官家的怨氣,父親也能順理成章地參與到太后與官家的還政交鋒,籍此回歸中樞。

呂公弼終于明白了計劃,怪不得任由對方在泗水縣發展,但還有一點不明白:“狄同判若是壓著《洗冤集錄》不出?又該如何?”

何時發書是人家的自由,萬一拖更了,那想要支持,都沒地方去啊?

呂夷簡早有了全盤的打算:“許沖中毒身亡的案子,京東路提刑司剛出了結果,是自殺身亡,你可關心過了?”

呂公弼怔了怔,想了一下,才記起來這位許沖,是自家的幕僚,在來兗州的路上被人毒死的那個。

話說兗州發生了這么多事,追溯源頭,正因為此人之死,但后來追查彌勒,救回被綁架的呂公孺,為其尋找解毒藥劑,倒是將最初的許沖案忘了,再加上當時發生的是曹州之地,跨州不便,便交予了京東路提刑司。

只是這自殺身亡,實在有些糊弄……

想到這里,呂公弼面色立變:“父親之意,是要將這起案子作為刀,遞到狄同判手里?”

“刑名是狄仕林的根基,他不能坐視自己親見的案子里,出現冤假錯案,而路一級提刑司輕率查案,輕慢人命,也適合宣揚《洗冤集錄》問世的必要性!”

呂夷簡說到這里,關照道:“善待妻子,好好安撫,凡事做在前面!”

呂公弼完全明白了,京東路提點刑獄公事洪邁,是他妻子王氏娘家的門生故吏,現在卻將淪為一本書的墊腳石,但仔細想了想,又不禁心悅誠服,鄭重應下:“是!”

泗水縣衙。

后院堂中。

一群書吏正在整理書稿,為首的赫然是州衙的節度推官鄭茂才。

他正在查看各種死因的鑒別,包括病死、自刑、殺傷致死、火燒致死、服毒致死、受杖致死、塌壓死、蛇蟲傷致死、酒食醉飽致死等等,每一條皆有細致的記錄,而這僅僅是第一篇,后面還有篇章。

這些書稿是那位同判手寫的,身為十幾年的老刑名,起初看到這些,著實是大開眼界,又冷汗涔涔,方才知道自己以前查案有多糙。

但那位還嫌不夠,再由書吏謄抄,然后經由每一位經歷過案件的第一線官吏,反復驗證,查找錯誤,一絲一毫的細節都不能有差池。

鄭茂才此時是由衷的敬畏,也意識到對方如果要找自己的罪名,憑他這些年間動不動用刑的辦案方法,早就脫下這身官袍了。

如今似乎有了將功贖罪的機會,自是要用心完善這本前所未有的刑名著作。

狄進確實準備看看他是否有改過的態度。

沒辦法,歷史的局限性擺在這里,如果用刑的地方官員都定罪,那沒人愿意查案,畢竟如包拯、公孫策這樣有破案能力的主官是極少數的,大部分官員確實不具備嚴謹審案的能力,對刑偵的流程,就是簡單的分析后,開始拷打案件嫌疑人,如果正好對了,那就順利破案,如果錯了,就有人蒙受不白之冤,而由于行刑的殘酷,即便日后伸冤,對于無辜者的摧殘也是不可逆的,好比楊乃武與小白菜。

所以狄進在泗水縣修建水利的同時,一有空閑,就開始推動《洗冤集錄》的進程,希望這部著作早一日問世,早一日能傳播于世間,或許就能減少一部分冤假錯案。

以前地方官員沒有相關技巧,水平不足,不得不行刑逼供,倒也罷了,等有了指導書籍,按圖索驥,照搬著做,如果再嫌麻煩,那就可以抓住一群典型,狠狠治罪!

此時將手中的書稿校對完畢,確定沒有疏漏后,鄭茂才親自捧著,來到書房之外稟告:“狄同判!”

“進來吧!”

狄進正在書桌上寫著,呂公孺站在一側,另一側則是招安未定,但已經擺出一副心腹門生模樣的大榮復。

所謂地主豪強來相助,其中自然有內幕,最為慷慨解囊的四位,泗水縣的包有同、乾封縣的公冶坤、寧陽縣的邢路南、瑕丘縣的鄧千山,正是大榮復的四位家將。

有了他們領頭,許多不知情的地方鄉紳豪族,都開始盲從捐助,生怕別人捐了自己沒捐,被這位前程遠大的同判記恨在心。

狄進對此樂于見得,而經營地方的四大家將身份暴露后,狄湘靈也把大榮復放了出來。

畢竟核心班底暴露,大榮復這個時候跑了,那手下必然被連根拔起,只剩他一個光桿司令,復國再無指望,所以這位渤海王族確實沒跑,反倒是來了泗水縣攀交情。

此時狄進審核了鄭茂才的校對書稿,微微頷首,又交付了下一篇章的核對,大榮復等到機會,開始稟告一件要事:“同判,下官聽到一個消息,之前呂家幕僚許沖,在來兗州的路上中毒身亡,此案交由提刑司審理,如今拖延數月,結果終于出來,竟是自殺身亡!”

狄進停下筆,詢問道:“許沖之死,與彌勒教可有關聯?”

“無關!”大榮復斷然搖頭,末了又補充一句:“至少不是祭禮下達的命令,若是下面的教徒私自行動,我也不知,但依我之見,應是教外之人為之!”

狄進又問:“此案我一直有所關注,但提刑司遲遲不出結果,最終斷定自殺身亡,基于哪些證據?”

大榮復冷哼一聲:“提刑司的理由是,許沖發現了其妻子沈氏的秘密,不愿揭露,又無顏面對,悲憤之余服毒自盡!這完全是臆測,顯然是要草草結案,不想牽扯到呂家!”

狄進臉色微沉:“一路提刑官,責任重大,不僅要督察審核所轄州縣的案件,更要接受百姓的上訴,尤其是對于疑難案件,得反復深思,詳細察驗,如此才能平反冤獄,若都如京東路這樣,草率了事,百姓又有何指望呢?”

大榮復連連點頭,順勢提議:“這不也恰恰證實了同判之作的重要么?若能推翻提刑司的結案,擒獲真兇,既能打擊呂家,又可籍此推出《洗冤集錄》,讓朝野上下重視,可謂一箭雙雕!”

狄進目露沉吟。

京東路提刑官洪邁所為,確實像瞌睡送枕頭,送上門來給他立威,但聯想到此人與呂家的關系,呂夷簡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絲毫不提醒門生故舊,將把柄送到自己面前么?

如果不是犯錯的話……

狄進眉頭一揚,伸出手揉了揉認真聆聽的呂公孺腦袋,發出感慨:“令尊真是厲害,這個陽謀,我不得不應啊!”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