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兩百零八章 《“極樂凈土”的名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零八章 《“極樂凈土”的名單》

第兩百零八章 《“極樂凈土”的名單》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4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事實證明,陳堯咨使功不如使過的用人思路十分正確,朱昌此次抓人的效率前所未有的高。

當狄進一行帶著喻平返回府衙門前,就見到衙役們已經押著一隊長長的犯人入府,其中各色形貌都有,掌柜、伙計、家仆、護衛,有幾個面相兇惡之輩,更是直接上了枷鎖,呵斥不休,引得路人指指點點。

而何萬則由朱昌親自押著,已經入了府衙。

這位年近五十的富態豪商,反倒儀態端莊,身穿青袍,腳踏官靴,完全是一副官人打扮,就差把縣主妻子帶在身邊,當一個人形護身符了。

當然,有鑒于大長公主和駙馬李遵勖的下場,一萬貫聘禮能娶走的縣主,其實也就是那么回事,朱昌這位府衙判官親自出馬,依舊將人親手拿了過來。

只是何萬也不慌亂,走進府衙正堂,立刻看向一位面容剛正的紫袍老者,行官員面對上下級的叉手禮:“下官拜見陳直閣!”

陳堯咨眼中閃過冷意,被一個丐首這般稱呼,無疑是一種挑釁,卻沒有直接動怒,開口道:“你可知為何抓你入府?”

何萬反倒生氣了:“朱判官已經告知下官,是受了賊人污蔑,竟攀扯下官與無憂洞賊子有關,這簡直荒唐!”

陳堯咨看向朱昌,朱昌心領神會,立刻怒目瞪向何萬:“你與魯方這些年間錢財往來,高達數千貫,還敢說是他污蔑你?”

“哪來數千貫那么多?朱判官完全可以去查賬目嘛!只有幾百貫往來……”

何萬連連擺手,露出委屈的表情:“這幾百貫也是情有可原,魯方本是刑案孔目,在衙門頗受尊重,下官雖有官身,卻以經商為主,更是京師三家商會的會首,這平日里總有些交情,卻萬萬想不到他居然是賊人,更以此污蔑啊!”

陳堯咨一聽就明白,這位早就料到賬目會有問題,恐怕已經通過一些手段,隱藏了真實的錢財往來數目,但依舊保留下了與丐首之間的聯絡。

一方面,完全抹去聯系的痕跡確實極難辦到,另一方面,這位似乎真的準備挑釁府衙。

果然朱昌立刻冷冷地問道:“那凈土寺的迎客僧照靜呢?”

“凈土寺雖不如相國寺,卻也香火旺盛,照靜大師更是佛法高深,向來為京中大戶所喜,下官才與之結交!”何萬毫不停頓地答復,然后表情才換上茫然:“照靜也是賊子嗎?京師里賊人好多啊……”

朱昌大怒:“與婁家的生意往來呢?本官不查不知道,狀元樓的經營原來你也有份,婁家果然早知婁彥先是乞兒丐首,罪大惡極!”

何萬表情更加無語:“狀元樓生意紅火,向來為科舉士子所好,婁家也是開封府大戶,下官為了求財,才參與經營,哪里知道什么婁彥先?”

朱昌勃然大怒:“與一位丐首有往來倒也罷了,你與三位都有密切關聯,還敢狡辯?”

何萬偏偏就要狡辯:“朱判官,下官這些年經商,與京師往來之人怕不是有萬數,難道這些人以后得了罪名,都要怪罪到下官身上來么?天底下沒有這般道理!”

朱昌氣極反笑,看向陳堯咨,拱了拱手:“大府,此獠惺惺作態,滿嘴謊話,宜按律究辦,以儆效尤!”

翻譯一下就是一個字,打!

何萬這才高呼起來:“下官好歹是官身,府衙為求擒賊,豈能不分青紅皂白,行刑逼供?”

陳堯咨冷冷地凝視了這個狂妄的豪商一眼,擺了擺手:“先押入大牢,驗明罪證,再升堂審問!”

“陳直閣,伱是正直青天,不能如這貪功的判官一樣,為求功勞,胡亂指證,冤枉了良善啊!國朝安定,沒有那么多賊子!國朝安定,沒有那么多賊子!”

兩個衙役上前,一左一右將人架起,往后拖去,何萬還奮力叫囔著,讓附近的人都聽見,聲音才遙遙遠去。

“無恥至極!無恥至極!”朱昌氣得臉都發紅了,又不解地問道:“大府,為何不用刑呢?”

區區一個京師豪商,哪怕有環衛官身,跟真正的官員比也是笑話,何況有魯方的供詞,他又與多個賊子存在密切來往,完全可以用刑,真當衙門是一味講道理的地方?三木之下,看人能撐到什么時候?

陳堯咨知道,正因為何萬的身份地位并不高,卻敢如此作為,才更不尋常:“此賊頗有底氣,剛剛那番言行,似要激怒老夫,恨不得能受了刑,不能遂了他的愿!”

朱昌卻不以為然,現在太后和官家最恨遼人諜探,連定王府都沒了,那可是太宗親子,先帝的親弟弟,都在這場風波下被碾得粉碎,但他終究不敢駁斥這位依舊能決定自己命運的大府,只能干笑了一聲:“大府考慮的是!”

陳堯咨暗暗搖頭,這就是他最看不上朱昌的地方,然后眼睛一亮,因為狄進帶著書吏,走入了大堂。

“狄三元來得正好,你剛剛沒看到,那賊子好生囂張,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

朱昌之前以為自己要滾出京師,發配邊疆了,都不想理會這位當官沒多久恐怕就要超出自己官品的后起之秀,此時又熱情起來,趕忙將剛剛的情況描述了一遍。

狄進聽完后,微微頷首:“魯方之前在定王府上改口,臨時指證榮婆婆,供詞的可信度已然不如前,何萬又早有準備,若在錢財流動上不能查出鐵證,確實可以稍作抵賴……”

“稍作抵賴又能如何?他還想脫罪不成?”朱昌不解,趁機將自己想說的話說出:“本官鬧出了這般動靜,京師的那些貴人,難道還有人敢為區區一個商賈說情,主動牽扯到這會上達天聽的案子里?”

朱昌也知道,這等豪商肯定與京師不少權貴有利益往來,所以他一不做二不休,抓人時特意把聲勢鬧大,甚至向左右宣告,何萬就是乞兒幫的丐首。

這樣做當然承擔了風險,但也能讓許多說情的貴人知難而退,接下來只要審問的時候不讓何萬胡亂攀扯,維持一個基本的定罪默契便可。

狄進之前看到長長的犯人隊伍,就大致猜到了朱昌的法子,這辦法沒有留退路,但確實好用,所以首先予以肯定:“朱判官為擒賊人,快刀斬麻,不作拖泥帶水,令人佩服!”

朱昌笑著擺擺手:“哪里哪里!”

狄進下一句就是轉折:“但婁彥先、魯方先后被抓,迎客僧照靜更是遇害被殺,如此危局,何萬就僅僅是處理了一些賬目,然后在京師坐以待斃么?他為何不造成一個外出經商的假象,待得看清局勢,再回歸京師呢?”

朱昌怔住:“這……”

狄進并非馬后炮,他最初確實認為這位丐首很可能已經撤離了,而古代想要跨地區抓捕,無疑是難度劇增,只能先掛上朝廷通緝,然后再動用江湖子的力量。

然而在喻平那里有所收獲后,他又想到了一種可能。

誠然,定王府的下場似乎證實了這起大案里,太后和官家有掃除一切障礙的決心,但實際上八大王真正的威脅,還是他皇族嫡親的血脈,在先帝駕崩時表現出了明顯的奪嫡之意,這點就連良善的官家都感受到威脅,更別提太后劉娥了。

而群臣對于奪嫡之爭的態度也很保守,不會輕易參與,再加上鐵證如山,才坐視八大王徹底垮臺,如果真認為八大王都倒了,接下來只要查到誰,就一定能審判誰,這還真是一種誤區。

畢竟朝堂還會警惕,拿遼人諜探的身份大做文章,借緝拿諜探之名,打擊異己的行為,尤其對象還是一個京師豪商,家產恐怕數以萬貫計,這個時候將他以丐首乃至與遼人有牽連拿下,誰知道到底是沖著拿賊去的,還是抄家去的?

處理不慎,陳堯咨別說進兩府了,于官聲都會有致命的打擊。

所以狄進才立刻趕回,此時更是道出實際例子:“學生曾聽聞,國朝曾有兩位宰執名臣,共爭一寡婦,被貶離京,體面全失,淪為笑談,財帛動人心,任何官員參與其中,名聲都難以保全……”

朱昌聽懂了,面色也變了:“這!這怎么可能!何萬要用自己的命和錢,跟衙門賭么?”

朱昌確實不相信,更不愿意相信,畢竟此時的他,已是騎虎難下……

陳堯咨則面露慎重之色,說實話他也覺得這種行為有些荒唐,錢財一旦露了白,就算扛過衙門的審問,接下來的下場也絕不會好,真要是丐首,完全沒必要這么做,何況背后還很可能是遼人諜探的指使,圖的什么呢?

不過方才何萬的表現,確實有恃無恐,一個能將家業做到這么大的人,不會胡亂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那么對方的底氣到底來自于哪里?

難不成真以為京師權貴會賣力保他一個商人?

陳堯咨思索之際,看向書吏呈上的供詞,片刻后也有些無語:“將此人帶進來!”

喻平被兩個衙役押入堂中,噗通一聲,就給跪下了:“青天知府饒命!”

陳堯咨再度看了看手中供詞,再看看面前這個所謂的丐首,不禁搖了搖頭。

三爺和六爺,一個太囂張,一個太懦弱,對比實在明顯,囂張的可能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懦弱的很好交代,但目前看來,確實沒什么價值。

“先帶下去吧!”

將喻平同樣關押起來,陳堯咨看向狄進:“案卷著重記錄了不少儺面有關的供詞,莫非是賊人聚首時所用的偽裝?”

“此事還要核實。”狄進沒有妄下斷言:“我準備去凈土寺內查一查照靜之死的案子,作為唯一被自己人殺害的丐首,他是關鍵的突破口,說不定便可以弄清楚,同為丐首的何萬,底氣到底在哪里!”

“好!”

陳堯咨本來不想這位在外放兗州前,還要參與到這等可能很麻煩的要案中,但現在是大局為先,這群丐首必須清除:“仕林,老夫會為你爭取五日時間,這五日內,無論任何人來求情,何萬都會在開封府牢關著!”

朱昌頓時松了口氣,陳堯咨此言,莫過于將壓力重新扛在自己的肩頭上,不會把責任甩給自己,可別真有什么大難,自己連滾出京師,外放到偏遠州縣當個地方官的機會都沒有……

狄進則毫不拖泥帶水,拱了拱手,立刻朝外走去。

而這回還未到凈土寺前,他就遠遠發現,兩道熟悉的身影正在路邊說話,隱隱還有些爭吵之勢。

準確的說,是公孫策在質問,包拯抄著手,有幾分無奈地回應。

“那么明顯的鬼祟,你怎說凈土寺的僧人沒有嫌疑?若我早些來,此案早就破了,虧我還信你的判斷!”

“寺中有僧人喪命,行跡慌亂,情有可原……明遠,你不可由此生出猜疑,先假定有罪,這是會出冤案的……”

“你這黑炭!還是和書院時一樣死板!明明就是嫌疑,我哪回看錯了?哪次又冤枉過好人?”

“總有錯的時候……”

狄進聽力敏銳,僅憑三言兩語,就大致明白了雙方的爭辯點。

公孫策會識人,就像是后世經驗豐富,培養出某種直覺的老刑警,有時候不講道理的,能從人群里分辨出誰是犯人,然后深挖對方的一舉一動,抓住實際的罪證。

包拯則注重實證,從不假設嫌疑人,唯有在證據出現的情況下,才會鎖定目標,他之所以認為寺內僧人沒有嫌疑,是因為這些人都擁有明確的不在場證明,并且仔細查明后,沒有實施時間詭計的跡象。

分歧由此而來,不過兩人早在廬州書院時,就爭習慣了,至今誰也說服不了誰,眼見狄進下馬走來,也同時迎上。

公孫策率先開口:“仕林你來得正好,這凈土寺的僧人絕對有問題,我打聽到一個地方,名‘極樂凈土’,是佛經里佛祖所掌握的國度,在里面的眾生無有苦楚,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兇手殺死照靜,原本留下的定是某種要挾之物,似乎就與此地有關,我準備將幾個嫌疑人拿了,分開審問,定要逼問出來!”

包拯則道:“明遠所說的那幾人,確有閃爍其詞之處,然拿人至少要有一項證據,萬一無辜,便是事后放回,寺中也待不下去了,還是得慎重些……”

“我這里也有了進展!照靜也是丐首,排名第五,府牢內的魯方還交代出了兩個新的目標……”狄進沒有急著贊同他們任何一方,而是先將喻平那邊的情況仔細說明:“兩位由此想到了什么?”

“市面上買不到的儺舞面具……只有儺公……沒有儺母……三個月做一批……數目在逐漸增加……‘極樂凈土’……‘極樂凈土’……”

公孫策先是皺起眉頭,然后想到了能讓榮婆婆昏沉的檀香,動容道:“這群賊子,不會在‘極樂凈土’,做那等惡事吧?”

包拯的臉色變了,幾乎是同時道:“乞兒幫拐帶京師娘子,連富家娘子都不放過,莫不是交予了這個賊子?”

狄進聲音沉凝:“我懷疑何萬特意拉攏了一群人,在凈土寺中的某處,聚眾行荒淫逼迫之舉!這乞兒幫的丐首脫下污衣,穿上凈衣,卻不滿足于此,他們還要給那些受不住誘惑的京師貴人,穿上永遠洗不干凈的污衣,從此狼狽為奸,沆瀣一氣!”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