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

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又過了數日,公孫策再度走進狄進書房時,狄進的臉色也鄭重起來。

在古代,長途趕路永遠是最危險的活計之一,除了自身的體質要撐得住,還要防備沿路的劫匪歹徒。

每次科舉之年,進京科舉的貢生總會有些倒霉的,連邁入禮部大門的機會都沒有,就在路上稀里糊涂丟了性命。

所以一州的舉子貢生,往往是結伴同行,互相有個照應。

偏偏包拯十分不合群,根本沒有和廬州其他舉人一起走,公孫策的擔憂由此而來。

狄進現在也有些擔心了。

他原本真沒擔心包拯的安危,但這終究不是電視劇,沒有什么主角光環,古代是極為兇險的,這個歷史還有那些江湖子,可別因為自己的到來,扇起了蝴蝶翅膀,把包拯給扇沒了……

所以就在前日,狄進就做出了行動,此時直接道:“明遠放心,我托了忠義社找尋希仁兄的下落,如果他已經進了開封府的地界,以忠義社的人手,用不了多久就會有收獲的。”

公孫策面容微緩:“還是仕林考慮得周到,忠義社出面尋人,確實要比你我漫無目的的找強多了……唉,這家伙不省心吶!廬州時就遇到過不少兇險,卻是吃了虧也不知長教訓……”

公孫策這樣脾氣的人都能如此評價,可見包拯為了查案是有多拼,狄進目光一動:“那明遠和希仁兄是如何度過危險的呢?”

八賢王都是八大王了,還會有個小和尚幫你們么?

公孫策十分自然地道:“靠什么度過危險?靠老天庇護唄,查案逼近真相,那些兇手豈會善罷甘休?有兩次我都覺得自己沒法及冠了,現在不還是活得好好的”

狄進心里挺敬重這種不顧性命也要破獲真相的行為,只是作為好友,還是要勸一勸:“明遠,你這般心態,萬萬要不得啊!”

“我的書童大壯還是有些武力的,他護了我不少回,先別說我……”公孫策完全沒有改過的意思,卻很擔心包拯:“包黑子比我還執拗呢,查起案子來不管不顧的,他若是遇上了什么兇險,可是絕對不會回避,只會直接迎上!”

狄進輕嘆:“我們目前只能等待了。”

公孫策道:“希望他別錯過省試吧,等這黑炭來了,我一定要好好說一說他!”

送別這位,狄進坐在書桌前,寫了一封信件,稍作沉吟后:“遷哥兒!”

遷哥兒走了進來:“公子,有何吩咐?”

狄進問道:“乞兒幫近來如何了?”

遷哥兒眼中露出仇恨之色,但并沒有被仇恨影響判斷:“那群賊子開始重新活動,但都是最底層的乞兒,管事的不見蹤跡,時不時躲入無憂洞中,很難拿住他們!”

狄進暗暗皺眉:“無憂洞啊……”

從某種意義上,這伙賊子比八大王還難纏。

趙元儼的府邸就在老雅巷那邊,是明面上的目標,而這乞兒幫的賊子躲躲藏藏,自從上次遞了一封名帖上門后,就再也沒了動靜,而狄湘靈回來的時間都多了許多,無形中也拖累在京師擴充江湖勢力的速度。

當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狄進心里覺得,冒的太快不見得是好事,這樣緩一緩腳步不見得是壞事,只不過姐姐很不爽就是了。

現在有了四位實力不俗的幫手,家中的安危倒是不用擔心,關鍵還是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時間長了,總有疏懈的時候。

狄進心里忌憚,表面上依舊平和:“這是一場長久的膠著,就等誰先露出破綻,切忌操之過急。”

有鑒于大師兄犯的錯,這四人現在倒是十分沉穩,哪怕恨不得將丐首挫骨揚灰,也表現出理性的克制,遷哥兒堅定地保證:“請公子放心,我們絕不會冒進!”

狄進點點頭,將剛剛寫的信件遞過去:“這封信交給忠義社的公孫二娘,拜托她在尋找廬州士子包拯一事上,多多費心。”

忠義社的會首叫岳封,江湖上受人尊敬,廟堂中也有人脈,此前京師無首滅門案里,陳堯咨還讓他入開封府衙,請教了關于門客的問題,能得權知開封府的高官如此禮遇,可見影響力。

而會首岳封之下,又有三位副手,其中公孫二娘是唯一的女子。

雖說宋朝女性的地位,不像后世許多人所想的那般低,但一位女性能成為會社的副首領,無疑更不容易,這位公孫氏亦是奇女子,被與前唐一舞劍器動四方的公孫大娘相比,眾人敬服,公孫氏在家中排行老大,卻為了尊重公孫大娘,自稱二娘子,久而久之,大伙兒便稱她為公孫二娘。

之前狄湘靈入京拜托的友人便是她,狄進與那位岳會首并未有來往,如今拜托忠義社尋找包拯的下落,也是找的公孫二娘。

遷哥兒去了,很快帶回口信:“公子,公孫二娘正要答復你,忠義社派出的人手在京師南郊二十多里外的龐家村,打聽到那位廬州包士子的下落,由于其面容黝黑,夜間難辨,當地人記得很清楚,此人路過,已經往京師來了!”

狄進并未驚喜,反倒敏銳地察覺到話語中的關鍵:“夜間難辨?當地人是在夜里看到包拯的?尋常百姓夜間豈會出門?”

遷哥兒一怔:“這就不知了……”

狄進不再問,看了看天色,還不算晚:“走!我們去見一見這位公孫二娘子!”

忠義社是江湖性質的幫會,但在官方的身份上屬于會社,也就是由商人或手工業者組成,共同經營生產和交易的經濟組織。

所以忠義社在京師是有門店鋪子的,位于第三甜水巷中。

京師的甜水巷共有四條,顧名思義,有甜水井存在的巷子會冠以其名,百姓喝水都在里面打,如今的第一甜水巷、第二甜水巷、第三甜水巷,都是商業型街區,唯獨小甜水巷更偏向于生理問題。

忠義社的鋪子自然要正經些,當狄進帶著遷哥兒走入時,發現這里還真是一間雜貨鋪子,什么都賣,生活用品占了大頭,或許是省試將近,各地士子云集京師,此時里面還有不少經史子集,科舉用品。

狄進甚至還看到了《蘇無名傳》。

只是封皮與文茂堂的并不一樣,看來文茂堂的壟斷已經持續不下去了,高仿版本很快在市面上出現流通,畢竟這年頭可沒有正版之說,哪怕身為著作者的他在京師內頗有名氣。

狄進不太在乎這些,而文茂堂已經通過這部傳奇話本徹底打開市場,在京師一眾大同小異的書鋪里脫穎而出,某種意義上,也是另一個傳奇。

正欣賞著貨品,再根據商鋪內客流和購買情況,大致判斷是否有盈利的可能,伙計發現了這兩位客人的不同尋常,仔細打量了一番狄進后,神色一變,匆匆步入后堂。

“狄解元?”

不多時,一名女子掀開簾布,從后堂走了出來,笑吟吟地行禮:“什么風把解元郎給吹來了?”

這位公孫二娘年近四十,容貌并不算俏麗,只是尋常,卻有一股落落大方的氣質,話語間更是熱情又不過于熱絡,分寸感拿捏得極佳。

狄進行禮:“公孫二娘!”

公孫二娘笑道:“我與令姐相熟,狄解元便稱呼一聲二娘子吧!”

狄進微笑:“既如此,二娘子不妨也稱我六郎。”

“那我可不客氣,沾沾神探解元的才氣!”公孫二娘爽朗一笑,頗有幾分英氣豪邁之色,旋即正色道:“妾身之前答復了那廬州士子的下落,六郎就親自來此,可是有要事?”

狄進頷首:“那龐家村村民,有言包拯面容黝黑,夜間難辨,所以記得很清楚,這話反倒令我有些疑惑,所言之人莫非在夜間看到了包拯?當時他具體是怎么說的?”

公孫二娘明白了:“原來如此,請六郎隨我來。”

在這位的引路下,狄進和遷哥兒穿過后堂,經過一條長長的走廊,來到一個大院子前。

就見里面擺放著一排排石鎖,正有一群漢子在把玩石鎖,打熬氣力,大冬天的依舊熱氣騰騰,氣血旺盛。

這個畫風就對了。

公孫二娘看向其中一位精壯漢子,招了招手:“勇哥兒,你過來!”

“二娘子!”那漢子馬上丟下石鎖走過來,聽了公孫二娘講明情況后,又目光大亮,抱了抱拳:“原來是狄解元,哈哈,解元公辦的那個大案子,可為俺們好好出了一口氣啊,聽說那草菅人命的駙馬為了不流放,入宮服侍小皇帝了?”

狄進心想民間傳聞真是夸張,微笑著搖搖頭:“沒有入宮,在家患了病,是陽狂癥……就是發癲!”

漢子還真聽不懂什么是陽狂癥,但發癲都知道,樂不可支,大手一拍:“該啊!那可太該了!”

公孫二娘其實也在旁邊豎起耳朵,聽完后,又瞪了漢子一眼:“別傻樂,說正事!”

漢子這才收斂快樂,開始說包拯的事:“俺們去打聽人時,就問的是江南口音的趕考士子,面容黝黑,異于旁人,別的地方都沒人看到,就那龐家村的人,說見過此人,奇怪的是,順著他們指的路找,也沒找到那位廬州士子……”

“這幾日可是下雪的……”狄進立刻問道:“龐家村的生活條件如何?今年京師的石炭不便宜,他們那生火取暖方便么?是熱情好客的模樣么?”

漢子仔細想了想:“不太好吧,那地方挺偏的,離官道太遠了,各家各戶都挺寒酸,不像是富裕的村落,俺去的時候,敲了幾家都沒人應聲,似是藏在屋里,不愿見人……”

別以為離京師近的一定就繁華,北宋京師汴梁號稱百萬人口,這所謂的百萬,不可能擠在一座遠不及長安洛陽的小小城市里,而是要算上城外那些百姓自發的聚集地。

離京師二十多里,并不偏僻,但如果離官道很遠,便如孫洪藏身的普濟寺,就是個小小的寺廟,香火都沒有多少,這龐家村恐怕也是如此。

說了這些,漢子同樣意識到什么,臉色嚴肅起來:“狄解元這么一說,是不太對啊!這龐家村人窮,生火取暖的少,又不好客,前幾日風雪很大,躲在屋子里還來不及呢,怎會在夜間瞧見你要尋的那位廬州士子?”

“勇哥兒,伱馬上帶人,去龐家村仔細搜尋一番!”公孫二娘始終旁聽,此時確定自己人犯了錯,先是直接下令,周圍的漢子馬上聚攏過來,聽候她調遣。

安排完畢后,公孫二娘再看向狄進,抱拳躬身,語氣歉然:“六郎將此事交托,我等卻有疏漏,實在虧欠,忠義社定竭盡所能,尋到那位包士子!”

“多謝!”

狄進知道自己和忠義社的關系,并沒有到一同前往查探的地步,便抱拳還禮,但又叮囑道:“二娘子,倘若那龐家村出現了案情的跡象,還望保護好現場,速速通報開封府衙!”

公孫二娘正色:“請放心,若是有血案發生,我們定會保護現場,稟告衙門!”

狄進帶著遷哥兒回了家。

而忠義社的辦事效率確實高,消息很快傳回。

人居然找到了。

廬州士子包拯,正在村中養傷,據說是風雪里迷了路,又遭野獸襲擊,扭傷了腿,才沒有被忠義社的人當時尋到,所幸后來被村民搭救,攙扶回了村子,一時間行動不便,就住了下來。

不過還有蹊蹺。

帶隊的勇哥兒原本沒有察覺到不對勁,但發現包拯神色有異,找了機會與之暗中交談后,立刻派人回來,通報狄進的同時,也去衙門報案。

據包拯所言,龐家村內,疑云重重,有村民接連失蹤,故意不報,背后恐怕隱瞞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包拯沒事,狄進也放下心,但想到這種詭異村落的氛圍,不禁感慨:“包拯既有此言,十之八九又是一起案子,這位定能破案查清真相的,倒是開封府衙,又要忙一忙了!”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