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說
拉夫黑德上將當然聽懂了弦外之音。
錢的問題在國會支持的前提下相對好解決,但朱姆沃爾特并非由一家總承包商負責,而是來自通用、雷神、波音等公司的共同成果。
協調多家巨頭公司的效率問題讓他皺眉。
“由羅羅去分別對接通用、雷神、波音……這聽起來會是一個漫長而繁瑣的過程,效率恐怕難以保證。”
埃爾金布里奇也恢復了公式化的笑容:“那維持原始設計也沒問題的,正如我剛才所說,保障系統穩定性的核心是凝水控制模塊。”
顯然,他以為這一關已經過去了
然而,拉夫黑德在略作思考之后,卻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我建議,由你們羅爾斯·羅伊斯牽頭,聯合通用動力、雷神公司和波音公司,在北美成立一個專門的‘聯合設計協調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核心任務,就是專門負責評估和實施朱姆沃爾特Flight
II型動力艙的優化設計方案,確保各系統無縫對接,提高工作效率,海軍可以派代表參與協調。”
埃爾金布里奇臉上笑容,凝固了。
一股接近被電擊的酥麻感沿著脊背升起。
成立聯合委員會意味著深度介入設計流程,需要共享核心設計文檔、進行頻繁的技術交底和聯合評審。
而問題的核心在于б時至今日,羅爾斯·羅伊斯仍未獲得凝水控制模塊的完整設計資料和技術授權。
所謂“設計”過程,其實是外包給華夏航空動力集團進行的——
由后者負責核心的凝水控制算法、關鍵傳感器設計及系統集成,羅羅提供接口要求和安裝支持。
這件事已經跑出去了點風聲,但目前還是處在“業內傳說”的程度。
并沒有傳到甲方耳朵里。
也無論如何不能放到臺面上來。
尤其不能在和海軍深度合作的項目里暴露。
“這個……成立專門的聯合委員會,恐怕并非最佳選擇!”
埃爾金布里奇的反應異常迅速,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但立刻被他用專業的分析掩蓋過去:
“實際上,MT30燃氣輪機已經在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上得到了應用……尤其是二號艦威爾士親王號,在建造時就已應用了與鄧肯號類似優化理念的新式動力艙設計……”
他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充滿信心:
“雖然朱姆沃爾特級的船體結構、噸位和內部布局與航母或45型驅逐艦都不同,無法完全照搬,但其核心的燃氣輪機安裝、進排氣優化、散熱風道設計原則是相通的,我們已經積累了行檔的工程經驗和接口數據,實際需要與通用、雷神、波音協調的工作量,可能遠低于您目前的預期。”
埃爾金布里奇頓了頓,加重了說服的籌碼:
“成立一個多方的聯合委員會,不可避免地會引入額外的行政流程、會議協調和文件審批環節,反而可能拖慢整體進度,增加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由我們羅羅與三家承包商進行點對點的技術對接,效率反而會更高。”
拉夫黑德仔細聽著埃爾金布里奇的解釋。
他冥冥中感覺好像有哪里不太對勁,但對方關于航母應用經驗和避免官僚拖累的說辭聽起來合情合理。
況且,羅爾斯·羅伊斯的技術實力確實值得信任,而且眼下最緊迫的是推動Flight
II型盡快上馬,政治窗口期不等人。
“嗯…你說的也有道理。”拉夫黑德上將緩緩點頭,似乎被說服了,“效率優先是當前的要務。”
他顯然想不到羅爾斯·羅伊斯會玩這么大,遂不再堅持成立聯合委員會的想法。
埃爾金布里奇心中一塊巨石終于落地,暗自慶幸總算搪塞了過去。
“感謝您的理解,上將閣下。我們會立刻啟動相關工作,盡快拿出適配朱姆沃爾特Flight
II型的動力艙優化初步方案。”
“很好,時間是我們最大的敵人。Flight
II型能否順利誕生并形成戰斗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們動力系統的表現和進度。”拉夫黑德站起身,準備結束這次會面,“演習還在繼續,我得回去了……”
一星期后。
京城,航空動力集團。
常浩南正在自己的總規劃師辦公室里,查看著由科技委和工建委共同匯總的技術進展報告。
其中有幾項讓他相當感興趣。
尤其是材料學領域的。
在連海化物所那臺MTA01設備投入應用之后,材料學確實迎來了意料之中的井噴。
雖然噴的地方基本上是隨機,但只要基數足夠大,總歸會有些真正有用的東西。
比如一種結合力超強,且耐高溫的金屬表面涂層,就很有潛力用在雙模態沖壓發動機上面。
只是還需要一些具體的改進。
這個時候,門口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常浩南抬起頭,發現外面站著綜合二處一位新的副處長,熊淮江。
于是招手示意他進來。
原本綜合二處負責跟總規劃師對接的章亮平已經升職到總辦當了辦公室主任,而熊淮江則是接替他的人。
“常總,鎬發集團的報告,跟MT30燃氣輪機項目有關。”
后者來到辦公桌前,匯報道。
“間冷回熱燃機的事情,不是已經把權限下放給鎬發集團了么?”常浩南繼續緊盯著屏幕上的金屬晶體結構,“就算有什么新情況,直接給外聯辦打報告就行了吧?”
“嗯……但這次的情況有些特殊。”熊淮江還是把文件夾放在了常浩南桌上,“BAE系統公司的意思是,希望我們能參與朱姆沃爾特級的第二階段改進工作……”
常浩南手上的動作停下了。
目光也緩緩從電腦顯示器轉移到桌上的文件夾。
語氣中滿是難以置信,以及些許自我懷疑:
“要干啥?”
這個反問,把熊淮江都給搞得有點不自信了:
“呃……至少英方在明面上表達出來的意思,是希望我們能幫助他們改進朱姆沃爾特級。”
常浩南深吸一口氣,帶著“太陽從西邊出來”的荒謬感,把桌角的文件夾拽到自己眼前。
內容果然如對方所說。
華夏技術人員實際上相當深度地參與了對鄧肯號,以及威爾士親王號動力艙的設計改進。
按照原本雙方達成的協議,后續其它艦艇的同類工作將會逐步交給羅爾斯·羅伊斯單獨完成。
但因為協議中關鍵的適航互認并不順利,所以技術文件的轉移以及專利授權流程都還沒開始。
換句話說,英國人仍然沒有單獨完成改進的能力。
還真是趕巧了。
眼見常浩南久久不開口回應,熊淮江試探著問道。
“您看這件事……”
在藍星這個牌桌上,英國實際上早就是路邊一條,就算再怎么合作,本質上也不會跟華夏的核心利益產生正面沖突。
但直接給美國人設計軍艦這種事,總歸還是有點敏感。
所以報告才直接打到了航空動力集團總部。
然而,常浩南考慮的則是另一個方向——
就算華夏不幫忙,美國人也不會真的停止造艦計劃。
最多就是把朱姆沃爾特換成伯克3。
一方面,這個變化未見得是好事,反而更加切合實際。
另一方面,如果能讓美國人繼續選擇朱姆沃爾特作為未來主力,而朱姆沃爾特又需要華夏提供的核心部件。
那這次何止是卡住了美國人的脖子?
甚至還抓住了對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