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說
正當程俊紅拿著報告,在楊韋辦公室門口躊躇不前時,面前的門卻突然打開。
楊韋一邊把西服外套往身上披,一邊自己走了出來。
看見正堵在門口的程俊紅之后下意識倒退兩步,還上下打量了后者一番,明顯感覺有些意外。
“老程?我正準備找你。”回過神來之后,楊韋又快步上前,“剛才往你辦公室和手機打了十幾個電話都沒人接……”
得益于初中畢業直接上大學的傳奇經歷以及隨后一路順暢的晉升通道,他的歲數其實跟很多一部分部下相仿,叫“小程”顯然不太合適。
程俊紅這才想起自己下飛機后忘了開手機,連忙解釋道:“抱歉楊總,我剛才飛回蓉城,應該是關機了……”
“先不說這個。”楊韋打斷他,一邊抬腳往走廊的另一頭走一邊示意跟上,“正好你今天回來了,趕緊跟我去趟會議室!”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讓程俊紅一時間僵在原地:
“我……”
他舉起手中的文件,向楊韋示意了一下。
但后者已經已經走出去了有一段距離,并未注意到身后的情況。
事已至此,程俊紅也不好再繼續堅持,只得快步跟上楊韋的速度,并有些好奇是什么會議能讓對方如此火急火燎。
然后,就順理成章地想到了停機坪上的那架公務機。:
“楊總,這是……有上級領導來視察了?”
楊韋搖搖頭:“是領導,不過算不上視察。”
似乎是看到了程俊紅的疑惑表情,旋即又補充道:
“航空動力集團的常浩南院士帶著團隊過來,說有項重要合作要談……本來我尋思你在閻良那邊就算了,但是今早上聽說你要回來,就臨時在會議名單上加了個名字……”
對于程俊紅來說,后面那些都不是重點,關鍵在于最開頭提到的那個名字。
“常院士?”
他腳下的動作一滯:
“難道就是搞乘波體的那位……”
無偵8的乙號方案之所以能如此低成本地用上一個帶有乘波體元素的氣動設計,很大程度上就是站在了對方的肩膀上。
“就是他!別問了,會議馬上開始。”這個時候,楊韋終于看清楚他手中的文件,“乙號方案的進度匯報?”
程俊紅點點頭:“情況不太……”
“樂觀”兩個字還沒出口,就被步履匆匆的楊韋打斷:
“沒時間看了,你先帶著吧,等開完會之后再給我。”
他只好把報告塞進公文包,跟著對方快步走向會議室,但心思卻還停留在那份即將宣告項目失敗的報告上。
實際上,程俊紅本來就對突如其來的會議毫無準備,這會兒臨時抱佛腳也想不出個什么,只能等會議開始之后再隨機應變。
直到身后的一名助理輕輕推了一下,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站在會議室門口,差點撞上正要進去的楊韋。
不大的屋子里已經坐了十幾個人,分列于長桌兩側。
程俊紅認出其中幾位是成飛集團的技術骨干,而對面顯然是航空動力集團的團隊。
擱在正經的會議場合,讓客人等這么長時間肯定不太合適,但常浩南和楊韋已經是老熟人,也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了。
程俊紅匆忙找了個空位坐下,抬頭時正好與坐在對面的常浩南四目相對。
雖然早就知道對方大概的年齡數字,但真人比前者想象中更加年輕,以至于很難把這樣一副面孔跟航空動力和空氣動力學領域的泰斗級人物聯系在一起。
正當程俊紅準備禮貌性地點頭致意時,眼角的余光瞥見了會議室前方大屏幕上的兩行字。
《包括燃燒室前磁流體發電機和燃燒室后磁流體增強器的沖壓發動機》。
這個冗長的標題讓程俊紅一時沒反應過來。
他眨了眨眼,又重新看了一遍,突然感到心臟劇烈跳動起來。
“磁流體發電機……還是用在沖壓發動機上的?”
一種難以名狀的預感涌上心頭。
他或許不是很懂磁流體,也不知道磁流體增強器是個什么東西,但發電機三個字卻明晃晃地扎進了目光之中。
瞬間,程俊紅便知道了為什么楊韋會讓自己過來。
也是這個時候,常浩南起身開始講話:“感謝各位抽出時間。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一項創新性供電技術,它有望解決沖壓發動機因為結構而帶來的的供電瓶頸問題……”
程俊紅全神貫注地聽著,手中的筆不自覺地握緊。
常浩南接著解釋了基本原理:在沖壓發動機燃燒室前設置電離增強模塊,將通常條件絕緣的氣體轉化為高溫高壓的可導電等離子體,再通過法拉第通道產生電勢差,最后由磁流體增強器進行一定程度的能量再利用,并將電離種子回收。
聽上去似乎非常簡單,但在座的所有人都清楚,要想把這短短一句話從理論落到現實,其中每一個字都包含著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
“這……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程俊紅幾乎要脫口而出。
雖然還不知道這個磁流體發電機性能究竟如何,但乙號方案中的功率缺口本來就只有區區23kW而已。
于是,幾乎在常浩南介紹完全部內容之后的第一時間,他便迫不及待地舉手提問:
“常院士,這個技術看起來更適合馬赫數5以上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那對于速度在4馬赫左右的亞燃沖壓發動機上是否有效?”
會議室突然安靜下來。
程俊紅意識到可能還沒輪到自己這個級別的人發言,頓時有些尷尬。
但常浩南只是微微一笑:“很好的問題。確實,這項技術最初是為高超音速飛行器設計的,在JF14風洞測試中,最高發電效率大致出現在馬赫數78區間。”
程俊紅的心沉了下去,但對方卻很快話鋒一轉:
“不過,我們發現在4.5馬赫左右的速度下,配合適當的電離種子,仍然可以產生可觀的發電功率……實際上,我們之所以選擇程工你負責的無偵8乙號方案作為測試平臺,正是因為它的技術成熟度高,且目前存在的供電問題正好是我們的解決方案可以應對的。”
程俊紅感到一陣眩暈,仿佛命運在跟他開玩笑。
幾個小時前,他還在為項目失敗撰寫報告;而現在,解決方案竟然主動送上門來。
常浩南繼續解釋:“根據我們的計算,如果去掉乙號方案上那兩臺渦輪發電機及其進氣道,完全依靠磁流體發電系統,不僅可以提供約10千瓦的穩態發電功率,還能減少氣動阻力,將最大速度提高到4.5馬赫以上。”
程俊紅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對于他來說,這個數字已經足夠了。
“沒錯,兩臺發動機總共。”常浩南點頭,“而且系統重量比原來的渦輪發電機組輕30……至于加速到4馬赫前的供電問題,可以用高能電池臨時頂上。”
會議接下來的時間里,程俊紅全神貫注地記錄著每一個技術細節。
常浩南團隊展示的數據和測試結果令人信服,而楊韋也不時補充說明這項合作對成飛集團的意義,同時不動聲色地對程俊紅給出相當高的評價。
一直到會議結束時,程俊紅還沉浸在技術討論的興奮中。
他腦海中已經開始重新規劃乙號方案的改進方向,甚至想到了如何調整復合偵察模塊以充分利用多出來的電力。
“老程。”楊韋在人群散去后叫住他,“你之前要給我看什么報告來著?”
程俊紅這才想起公文包里那份宣告項目失敗的匯報。
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其中的內容顯然已經不合適了。
“不,沒什么要緊的,楊總。”他光速改口,“我馬上組織團隊,準備與常院士那邊對接,盡快落實技術改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