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861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861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

第861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1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當天的稍晚些時候。

長春。

吉省農科院。

莊秉昌正在辦公室里,略顯苦惱地看著面前電腦屏幕上的一張表格。

三個月前,他從農業大學來到這里,一是因為自己的本科和碩士階段都在這座城市讀完,二也是考慮到東北地區本就適合大豆作物生長,符合他的研究興趣和方向。

但是在獲得了更好的研究條件之后,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

大豆育種,國際上最先進的領域顯然是轉基因。

美國在1994年、巴西和阿根廷在1998年都批準了轉基因大豆的商品化種植。

這三個國家也是大豆的主要出口國

不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還是對此比較謹慎,畢竟涉及到基因庫的問題,馬虎不得。

華夏也在其中。

只是逐年開放了轉基因成品大豆的進口,以及有一定限制的轉基因育種研究。

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

但問題是,育種學這東西跟工程學有點像,試驗田就相當于圖紙,你不搞商業化種植,那就只能算小打小鬧。

而莊秉昌并不只滿足于發發論文。

他更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真正落到實處。

那可行的路子就只剩下搞雜交育種了。

然而,跟轉基因那種可以把不同生物的基因片段來回剪切嫁接的操作不同,雜交育種,只能在同物種之間進行。

一般是用已經被培養的作物與性狀更豐富的野生種

但問題在于。

他上哪去找那么多花樣的野生大豆呢?

于是就卡在這了。

一直到去年年末,一件事情讓他的研究有了轉機。

1999年11月20號,神州一號無人飛船發射了。

在飛船的返回艙里,攜帶了一大批作物種子。

利用太空輻射,讓這些種子隨機變異,再從里面挑出有益品種進行雜交育種。

也就是太空育種。

這并不是華夏第一次進行太空育種試驗。

但卻是第一次成規模的

相比于在地球上滿世界找野生種,這么操作的效率顯然要高得多。

而計劃在明年年初發射的神舟二號和后年年初發射的神舟三號,就是很好的機會。

但問題在于,飛船攜帶的貨物總量有限,名額實在是太緊張了。

他雖然在業內算是小有名氣,但還不足以參與到這種級別的競爭里面來……

就在莊秉昌糾結的時候,放在辦公桌一角上的座機電話突然響了起來。

看區號,是個來自京城的號碼。

莊秉昌博士后就是在京城的華夏農大,因此自然而然地拿起了聽筒:

“您好,請問哪位。”

電話,自然是常浩南打的。

“我是京城航空航天大學的常浩南,請問您是莊秉昌莊研究員么?”

“我是,您找我有什么事么?。”

莊秉昌的回答非常簡練,不過與此同時,他的頭腦卻在飛速運轉。

常浩南這個名字,他是有印象的。

畢竟前幾個月才搞出那么大一輪動靜,不敢說全華夏的人,至少大部分經常關注新聞的華夏人肯定對這個名字有印象。

但莊秉昌知道的卻更多一些。

對方除了是京航大學的教授以外,還是剛剛成立不久的華夏航空發動機集團高管——

這當然也是公開信息,只不過如果不特地去查的話,并不會像是解決龐加萊猜想一樣被公諸于眾。

再有就是,兩年之前,常浩南曾經實現過一人同時領受三項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離奇成就!

絕對是大佬中的大佬。

不過,讓莊秉昌有點想不通的是,對方一個搞航空的,來打電話找自己做什么?

所以他心里還保留著一點警惕。

萬一是個騙子呢?

倆人此前可從來沒有過交集,對方的聲音

好在電話對面的常浩南早就想到了這一層:

“莊研究員,您可以打開一下您的電子郵箱,就是用來投稿的那個,我給您發了一份電子版的合作說明書,還有一張照片,是帶有京航大學官方印章的介紹信,應該足以表明我的身份了。”

“常教授,您稍等,我看一下。”

實際上,聽到常浩南這么說,莊秉昌的心里已經信了七分。

他把聽筒夾在耳朵和肩膀之間,騰出雙手打開瀏覽器,然后輸入郵箱地址。

很快,一張不太清晰、但仍然勉強能看清的照片,以及一份PDF文檔被下載到了他的桌面上。

常浩南已經把電話切換到免提狀態,正在跟賀廣佑以及翟明國二人一邊喝著茶,一邊等著對方的回應。

他們倒也不急。

雖然是跨省長途,但反正用的是學校的電話。

而另外一邊,莊秉昌也很快把話筒放到了旁邊的桌面上——

倒不是他維持不住剛剛的姿勢,而是文檔里面的內容!

沙漠土壤化!

往小了說,可以在沙漠中,至少沙漠邊緣地帶創造綠洲,從而逐步控制,甚至縮小沙漠的面積。

而往大了說……

那就牽扯到華夏的糧食安全問題了。

作為作物育種專家,莊秉昌自然有這點判斷力。

哪怕這種被轉化過來的沙質土壤無法種植主糧作物,但耕地面積增加總歸是沒任何壞處的。

了不起乾坤大挪移,把一些適合的經濟作物弄過去,再把騰出來的地種主糧就完事了。

而對方之所以會聯系到他,則是因為在沙漠到土壤的轉化過程中,需要用到耐旱、耐鹽堿的大豆或(和)苜蓿作物。

而這,恰好本來就是他的研究方向。

實際上,莊秉昌手頭現在就有一種耐旱品類的大豆正在試驗田里面。

可惜是轉基因作物。

甚至轉的還是一種寒帶魚類的基因。

在生物系統分類中,屬于跨界操作。

哪怕是在沙漠地帶,要想大面積耕種,恐怕也無法得到批準。

“常教授,我對您的建議很感興趣。”

莊秉昌重新拿起話筒:

“但在作出決定之前,我必須和你說明一件事情。”

“您說。”

常浩南慢悠悠地喝了口茶,語氣平淡地說道:

“作物育種,尤其以雜交為手段的傳統手段育種,很多時候運氣才是決定性因素,而且周期非常長。”

莊秉昌回答道:

“所以,就算加入,我也不能保證在某個固定時間限制內就拿出……”

說到這里,他的聲音戛然而止。

本來,莊秉昌是想給常浩南打個預防針。

毫無疑問,對方屬于那種天才類型的科學家。

一般來說,和這種人合作,在收獲很大的同時,壓力也會很大。

他倒是不怕壓力,但問題在于農作物可不會管你壓力大不大。

長不出來就是長不出來說什么都不好使。

但話說到一半,莊秉昌突然想起來了一件事。

就是剛剛他還在苦惱的太空育種問題。

常浩南作為京城航空航天大學的教授,雖然本人是搞航空的,但是和航天領域似乎……也多少應該沾點邊才對。

“喂?莊研究員?”

電話那邊的常浩南聽到對方突然沒了聲音,還以為是信號的問題:

“能聽到我說話么?”

不過莊秉昌的聲音很快又重新傳了過來:

“常教授,如果您能夠幫我爭取到神舟飛船上的一個名額的話,那么育種成功的概率至少會大上很多。”

太空育種說穿了就是窮人靠變異。

至于變異出來個啥那就全看命了。

但只要一次帶上去的種子夠多,總能開盲盒開出點有用的東西。

實際上,莊秉昌剛剛猜錯了過程,但沒猜錯結果——

常浩南和京航大學的航天院并不算熟,但他確實和航天口關系很密切。

畢竟國家航天局同時還掛著國防科工委系統工程一司的牌子。

但前者卻會錯了剛剛那句話的意思,還以為這個名額的意思是莊秉昌自己想要上天。

于是心中直接就是一驚,差點把嘴里的茶水都噴出來:

“啊?”

“莊研究員,這神舟飛船,明年發射的神舟二號,甚至后年的神舟三號,都是不載人的全狀態飛船,而且就算載人,也不可能讓您一個非職業的上去……”

其實這也不能怪常浩南放飛自我。

畢竟在他重生之前,已經有一位載荷專家身份的非職業航天員跟隨神舟十六號上了天。

甚至是他的校友。

據說還在空間站跟自己的課題組遠程開組會來著……

“不是……怪我沒說清楚”

莊秉昌滿頭黑線:

“不是我要上天,是我要讓我培育出的種子能上天,利用已有的良種,靠太空的強輻射環境促進變異,看看能不能進一步變出我們想要的性狀來。”

這個時候常浩南也意識到是自己剛才腦子瓦特了。

“只是實驗載荷的話……”

他抬起頭思索了片刻。

眼前這個項目雖然如今已經面目全非,但歸根結底,最早還是來源于國家航天局。

再加上自己和科工委的億點關系……

總之,常浩南最后還是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不過也沒把話說死:

“我可以幫您申請一下,但無法保證最后分配到我們手里的體積或者重量額度。”

關于具體要多少配額這件事,莊秉昌打一開始也沒提出來。

實際上,能得到前一半保證,就已經讓他喜出望外了:

“好,那我這幾天盡快趕到京城去,跟您見面細聊!”

(本章完)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