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些瓦剌人,簡單安排好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舉的日子,越來越近了。ww.ω8.ΝΕt
參加這一次科舉的讀書人,紛紛來了金陵,等待考試,因此最近的金陵城內,讀書人越來越多,那些客棧的生意,好得不能再好,還有租房的生意。
科舉還可以,帶動金陵經濟的活躍。
走在外面的大街上,隨處可見來來往往的讀書人。
他們在復習考試的閑暇時間里,還是會出來走走散心,真切地體會一下大明帝都的繁華。
當然這部分,是家境富裕的讀書人。
那些家境貧寒,出身不高的讀書人,租了一個廉價、偏遠的屋子,正在很努力地看書復習,他們得到了陛下的獎學金,絕對不能辜負了陛下對他們的期待。
只要還沒死,就往死里學。
他們一定要回報陛下,對他們的期待。
那些領了獎學金的讀書人,心里都快把朱炫當做圣人,愿意為他們提供如此好的機會。
達不到領取資格的讀書人,或者家境比較好的讀書人,對于這一次提前科舉,增設科舉,也是感激得不行,他們還沒意識到,這一次科舉高中后要去的,可能是海外,一些比較貧窮的地方。
除了大明的讀書人,還有一些來自同化地區的。
“考科舉,是我們的大明讀書人頭等大事。”
“和那些大明之外,被我們大明同化的讀書人,又有什么關系?”
“你們也不看看,那些人長得奇形怪狀,一看就是不經教化,胡人、蠻夷,也配和我們同朝為官?”
“他們也配,和我們在同一個貢院里考試?”
“呵……”
一家客棧內,其中一個讀書人,此時冷笑了一聲,出言嘲諷。
大明之外,那些新同化的讀書人,其實不會分了大明讀書人的蛋糕,但他們就是不爽。
也只是,單純的看不上。
于是就有了現在這樣,偶爾有一些大明的讀書人,對同化的讀書人指指點點,他們自以為高高在上,用一種高姿態的角度,去點評同化的讀書人。
從心里散發出來的,是他們的高傲。
是對同化讀書人,各種的瞧不起。
“不要這樣說。”
同行之中,有人提醒道:“他們也不一定很差,只是讀的書沒有我們多,最后不也是一起為大明效勞?”
“非也!”
馬上又有人反駁道:“蠻人、胡人,有什么資格讀書考科舉?簡直就是亂來,要不是朝廷為了同化、拉攏他們,你以為那些人有資格來金陵嗎?絕對沒有。”
“沒錯。”
另外一個人冷笑道:“你們看那邊,那幾個讀書人,跟猴子似的,活脫脫的一個野人,他們也能考科舉?朝廷糊涂了!”
在客棧里面,另外一桌上。
還坐著幾個,一眼看過去,就是同化的讀書人。
根據他們的膚色和衣服,可以判斷來自東南亞,此時他們一起往那一桌看過去,然后發出帶著幾分嘲諷意味的笑聲。
那幾個人聽到這刺耳的笑聲,頓時臉色漲紅。
幾個大明讀書人,在這里肆意嘲諷,他們都聽得到。
來了大明有一段時間,學過不少大明的文明,大明官話,他們聽得懂。
聽完了他們的嘲諷,再聽到這充滿了嘲意的笑聲,那幾個同化讀書人臉色很不好看。
“你們夠了!”
其中一個同化讀書人,忍不住站出來,怒喝道:“我們從來沒有得罪過你們,也沒有搶走過你們的好處,你們憑什么要嘲笑我們啊?”
“對,沒錯!”
其他同化的讀書人,同樣忍不住,一起走出來和他們對峙。
聞言,那幾個人,笑得更嘲諷。
好像完全沒有,要對同化讀書人解釋的意思。
充滿嘲諷的笑聲,在同化讀書人聽來,深深地刺激到了他們的尊嚴。
這些大明的讀書人,真的太無禮了。
他們讀書讀了那么多,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仁義禮智信。
“你們……”
一個同化的讀書人,強忍著自己不動手,想要指責。
不過,話還沒說完,對方打斷道:“我們怎么了?一群蠻子!”
“找打!”
這個同化讀書人再也忍不住,拿起一個茶壺,迎著大明讀書人砸過去。
“還敢動手?”
大明讀書人那邊,頓時炸鍋了。
“打,弄死他們!”
“敢在我們大明動手,他們找死,打回去!”
“打!”
那一桌子的大明讀書人,看到同化的讀書人還敢動手,當場也是大怒,馬上動手反抗。
其他大明的讀書人,看到這一幕,在為他們歡呼吶喊。
歧視鏈一直都在。
大明的讀書人,自詡高高在上,自命清高,瞧不起同化的讀書人,這個在大明范圍內已經是常態,只不過以前一直沒有人重視,也一直沒有鬧得像現在這樣大。
看到要打起來,部分大明讀書人,對同化的讀書人更不屑了。
“發生了什么事?”
這個時候,有兩個來自吐蕃的讀書人進來問道。
他們對東南亞的讀書人,都有幾分親切。
因為大家都是接受同化,再來考科舉的,同樣被大明的讀書人歧視,看到雙方有了沖突,本能地想站在東南亞讀書人那一邊。
“他們,罵我們蠻人、胡人。”
“不斷嘲笑我們,忍不了了,就算被大明趕出去,我也要動手。”
“打他們!”
東南亞的讀書人,憤怒地說道。
那些吐蕃的讀書人聽了一怔,好像被打開了一道口子,也一起跟在他們身后,打了過去。
本來就是那幾個讀書人惹事,主動挑起事端。
讀書人自命清高,覺得除了自己,其他都是垃圾。
同化的讀書人只是想安安穩穩地考個試,這段日子里一直被他們歧視,但也不管,隨便他們歧視,只是忍下去,反正不能在大明的地方鬧事。
可是,忍耐的時間長了,他們再也忍不住。
再被如此,不斷地挑釁,公開地嘲笑嘲諷,這個誰能忍啊?
雙方很快,動手打起來。
吐蕃的讀書人加入后,其他大明讀書人,也加了進來。
隨著沖突的進行,還有一批同化的讀書人路過,看到這里,同樣加進去,又打了起來,沖突越來越激烈,逐漸演變成了,兩個不同群體之間的斗爭。
鬧得大了,這才有人去報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