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不夜侯第899章 吳挺行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臨安不夜侯 >>臨安不夜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899章 吳挺行險

第899章 吳挺行險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25日  作者:月關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月關 | 臨安不夜侯 


楊沅出現在淮東戰場,最大的作用就是提振士氣、穩定軍心,為剛剛到任的吳挺撐腰。

如果吳挺親自指揮,并且能夠取得一場大捷,吳挺在淮東宋軍中的威望和權威也就能夠確定了。

所以,楊沅才主動做了甩手掌柜,一切全由吳挺決定。

吳挺對于楊丞相的良苦用心自是心知肚明,對于丞相的全力配合,心中感激不盡。

楊沅退守寶應后,吳挺也就放下心來,開始執行他的淮東戰略。

淮東地形是沖積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是典型的水鄉澤國。

當然,隨著天氣漸漸寒冷,大部分河網都已開始結冰。

只不過,這里的冰很薄,難以承擔人體重量,對小舟也起到了阻礙行駛的作用。

倒是大船,仍能輕易撞開薄薄的冰層,來去自如。

鑒于淮東的如此地形,顯然是不適合大隊騎兵行動的。

而熟悉當地地形地貌的宋軍,則可以采取伏擊戰、游擊戰,忽聚忽散,消滅敵軍。

因此,楊沅這個活寶貝離開之后,吳挺便大膽實施他的戰略了。

面對宋軍的示弱,金軍并沒有猶豫太久,便果斷進擊了。

金軍未必不能猜透宋軍的戰略意圖,可是天然的地形就是如此,宋軍依據這種地形,采取了最有利于他們的打法,難道你就不打了?

正面進攻的金軍,也有的確是給負責阻擊的宋軍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

但是在此過程中,金軍后方的道路和橋梁開始頻繁遭到破壞。

這讓金軍的補給和軍力調動受到了極大影響。

他們交戰區域,由于戰事頻繁,所以該地區本來就沒有多少百姓居住。

如今又是冬季,很容易貫徹堅壁清野政策。

沒有補給,那就會餓肚子。

餓著肚子,又如何打仗?

給金國造成巨大后勤壓力的,正是辛棄疾。

他本來就熟悉金國地形,再加上他此刻率領的乃是禁軍馬軍司。

而這禁軍馬軍司中,就有一千多人,是之前為了呼應深入金國、營救山東義軍的楊沅,在兩淮地區來回橫趟了一百多天的將士們。

他們對于這一區域的地形,簡直是閉著眼睛,都已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

這使得大膽到只率不到兩千輕騎兵便深入敵后的辛棄疾如魚得水。

金軍對于后方襲擾的這支宋軍,也派出了輕騎兵進行追擊作戰,主力部隊則堅定不移地繼續南下。

只要淮東防線真的被突破,那么佯攻也未必就不能變成主攻。

金軍將領完顏昂強攻山陽城北門,

蕭玉指揮漢軍步卒填平了護城河,

楊棠則架設石炮和金國仿制成功的火炮,對著山陽縣城一番狂轟爛炸。

吳挺守的也很堅決,雖然他明知山陽城不是一座易守的堅城。

城頭的神臂弓手,給予金軍的殺傷是極大的。

不過,你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死傷的多是漢軍和渤海族士兵。

真正的女真勇士,并沒有損耗多少。

等到城池被攻破,吳挺繼續執行梯次阻擊,率領重甲刀斧手在甕城埋伏。

此一戰,殺的天昏地暗,整個甕城內外上下處處尸骸枕藉,血流汨汨。

隨后,吳挺才率領大宋官兵撤出山陽城。

但是,在他們撤退途中,金兵一支鐵浮屠突然出現,曠野大戰,一場沖擊,給吳挺又造成了重大損失。

吳挺原地結陣,與金兵對峙苦戰。

而后面的金軍也追了上來,吳挺徹底被圍。

消息通過斥侯兵傳到寶應城,楊沅一度萌生了親自帶兵去給吳挺解圍的念頭。

但是,最終他打消了這個想法。

吳挺年紀雖然不大,卻是從懂事起就在西軍里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人。

他從山陽城撤軍的時候,不會不考慮金軍的兵種構成。

尤其是完顏亮御駕親征,鐵浮屠是必然要出場的。

既然考慮到了,吳挺一定有他的打算。

楊沅若此時率主力,尤其是已經乘船沿長江一路東來,及時趕到他身邊的火器兵前去救援,確實能給吳挺解圍。

但是,吳挺立威于淮東宋軍的時間,只怕就要延長許久。

吳挺不至于連突圍救援的事都做不到,但是自己在這里卻沒有接到一個求援消息……

最終,楊沅選擇了按兵不動。

這是風險,也是風頭,楊沅把它們全都信任地交給了吳挺。

果然,危急時刻,虞允文出現了。

楊沅就算此時提兵救援,也不可能搶在虞允文的前面。

這顯然是吳挺事先安排好的接應人馬。

虞允文人還未到,洪水先來了。

附近兩條河流,被虞允文的兵馬截斷河流,蓄水已經三天了。

冬季河水雖然較少,可是蓄水三天,決堤的場面,還是非常壯觀的。

吳挺被困的所在,“恰巧”是一片低洼且平坦的區域。

當然,以這兩條河流的蓄水量,尚不足以沖毀什么,甚至……一個人都沒淹死。

畢竟這水蔓延過來時,最深處不過及腰,最淺處剛過馬蹄。

可問題是,就因為這場弱到可憐的洪水,地面一片泥濘。

鐵浮屠一下子就成了沒牙的老虎。

鐵浮屠機動性差,嚴重依賴地形,且懼怕消耗戰、懼怕遠程破甲武器。

宋軍雖然不具備后世的蒙古兵那種“放風箏”戰術,但他們自有他們的應對手段。

在這場一個人也淹不死的大洪水蔓延過后,虞允文就領著此前在山陽守城戰中都沒有出現過的虎蹲炮營、投擲彈營、神臂弓營出現了。

金軍汲取了西夏兵的教訓,在得到宋國的火藥配方之后,曾經對戰馬做過防驚嚇訓練。

劇烈的爆炸聲和火焰濃煙產生的驚嚇效果,對于金軍的戰馬已經大為削弱了。

可問題是,重甲騎兵踩著濕地爛泥,根本就是步步跋涉,艱難無比。

這種情況下,不管是虎蹲炮,還是神臂弓、投擲的炸彈,都是能穿重甲的。

那些金國重甲騎兵,就成了一個個活靶子!

吳挺為了盡快樹立自己的威望,從而對淮東宋軍形成絕對的掌控力,不惜以自己為餌,死守山陽城。

看到城頭是淮東御前諸軍都統制吳挺的大旗,這個餌迫使完顏亮不得不調集重兵,并且派出了他最寶貝疙瘩的鐵浮屠。

而吳挺堅守山陽城,在給金兵留出了充足的調兵遣將的時間后,仍舊以自己為餌,把追兵一步步誘入了預設的戰斗陣地。

這里不是埋伏圈,在這種一馬平川,一覽無余的地方,如果早早埋伏下人馬,一定會被金國斥候發現的。

但這里又確實是埋伏圈。

當洪水過處,一片泥濘后,虞允文的步軍司,扛著小炮,背著炸彈跑步抵達了預設包圍地點。

此一戰,持續了一天半夜。

宋軍大捷。

圍攻淮東宋軍主帥吳挺的金軍一萬六千人,最后點檢死傷及被俘虜者,潰敗逃走者應該只剩下五千人左右。

最重要的是,那支三千人的鐵浮屠,全軍覆沒。

當然,這其中也不排除有少數鐵浮屠士兵解下了甲胄,輕裝逃走了。

但是這支明顯是金軍主力之主力的鐵浮屠,相當于被滅了番號。

而且這支三千人的鐵浮屠,都是女真兵。

這件事,對金國士氣的傷害是極大的。

不過,吳挺被救出來時,不但自己中了一箭,麾下死守的將士也不足一千八百人了,這一仗可謂是慘勝。

但,這卻是淮東戰場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戰。

三千鐵浮屠的全軍覆沒,讓這幾年來本已漸漸不再輕視宋軍的金兵,士氣更是低落到了極點。

金軍的士氣在消落,軍心在動搖,悲觀情緒開始悄然蔓延。

相應的,對于吳挺來說,也通過這一戰,徹底樹立起了他在淮東諸軍的威望和地位。

吳挺能做出這樣的事來,于他而言,倒是一點也不稀奇。

西軍的作派一貫如此,你沒有真正的本事,西軍的那些驕兵悍將就不服你。

就算你是他們十分信服的主帥親手扶持起來的子弟也不行。

所以,楊政在利州中路哪怕跟土皇帝一樣,可兒子孫子不爭氣,他也毫無辦法。

所以他最后只能捏著鼻子認下楊沅,這個或許八百年前真是一家的堂兄弟。

也正因此,吳璘在利州西路說一不二,也只能審時度勢,培養最出息的兒子老五吳挺。

吳挺前邊有四個兄長,確實扶不起來,吳璘也只能果斷放棄。

楊沅在收到山陽大捷的消息不久,吳挺就親自趕到寶應城來請罪了。

因為整個行險的計劃,楊沅完全不知情。

照理說,吳挺既然不是突發奇想,不是臨時確定的戰術,那么楊沅就在前線,他應該事先請示楊沅,起碼應該告知楊沅。

但他沒有。

于吳挺而言,這是行險。

因為他以自己這個淮東主帥做誘餌。

或許他擔心的,就是楊沅阻止他以這種行險的方式,迅速獲得淮東諸軍的認可。

不等他說完,楊沅就借用了一個偉人對另一個偉人說過的一句話:

“勝利者是不受審的,不能譴責勝利者。不過……”

楊沅拍拍吳挺的肩膀:“以后,可不要這么干了,你是三軍主帥!”

吳挺咧嘴一笑:“就因為丞相在此,末將知道,即便計劃失敗,也不會因為末將一人無能,而使淮東諸軍群龍無首,方才行險。

以后……不會了!”

楊沅大笑:“好,本相立即上書朝廷,為你和此戰所有將士請功!”

完顏亮收到山陽慘敗的消息,卻如天靈蓋上挨了一棒。

如果不是知道守山陽城的是吳挺本人,他是不會出動自己的精銳部隊鐵浮屠的。

三千鐵浮屠全軍覆沒,這可比損失了三萬兵馬還叫他肉疼。

完顏亮暴跳如雷,幾度險被沖昏頭腦,要親率主力,去為他的三千鐵浮屠報仇雪恨。

這時候,又是兩個消息接踵而來。

一個捷報、一個噩耗,一時間完顏亮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了。


上一章  |  臨安不夜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