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日走紅第七百一十六章 宣傳總監(6400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擇日走紅 >>擇日走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十六章 宣傳總監(6400字)

第七百一十六章 宣傳總監(6400字)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27日  作者:宋不留春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宋不留春 | 擇日走紅 


溫生明。

《定風一號》的另一位男主角。

要求陸嚴河進組以后,每天早上陪他吃早飯的前輩。

中國在世男演員中的天花板之一。

陸嚴河回:好的,溫老師,您什么時候方便?

溫生明出道很早,八十年代出道,在那個電影還未市場化的年代,就已經是當紅小生,紅遍大江南北。

有人氣、知名度的同時,有代表作,代表性角色,再到二十一世紀,又演了兩部紅到大街小巷都在看的電視劇,一舉奠定了他的行業地位。

之后二十年,影協,代表,行業典范,再能夠請到他出山的劇組,成了“人脈通天”,作品有他,成了作品的榮幸。

這樣一個演員,即使在流量資本熱錢時代,也無人撼動他的地位。

這也是陸嚴河現在這個階段拿再多的榮譽也欠缺的——

時代的見證,時間的洗禮。

陸嚴河不知道溫生明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他確實沒有打過交道。

他已經是很不愛出席活動的人了,溫生明更是如此。

陸嚴河從網上找來了一些他的采訪和報導,隱約勾勒出了一個大致的印象。

一個知識分子,一個有原則和藝術操守的人。

在他過去的演藝生涯下,有很多跟后輩演員的故事。

不能免俗的是,一樣有桃色新聞。

真真假假,誰也不知道。

好在這些流傳出來的故事,大抵是以正面為主。合作過的后輩演員,基本都是在夸他給予的切切實實的幫助——

都是有具體事例的。

怎么判斷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夸獎是面子功夫,還是真的發自內心感謝,就看說的是泛泛之詞,還是有的放矢地言之有物。

陸嚴河對溫生明了解得越多,也就越好奇這個有點傳奇在身上的演員。

他沒有什么國際知名度,不像陳品河、商永周和陸嚴河一樣混過國際舞臺,有海外的影帝獎杯傍身。

但無論從前“崇洋媚外”的時代,還是現在推崇“德藝雙馨”的時代,他這個既沒有國際知名度、“個人德行”方面又不是好得多出眾的演員,卻始終穩穩被整個行業推舉到一個“領頭羊”的位置,這么多年都沒有變。

陸嚴河和他合作,在業內來看,受益的一定是陸嚴河。

這和實力無關,這和文化背景有關。

中國幾千年來,都是這樣。

年輕人再強,終歸是年輕人。

武林盟主的位子,一定不是那些少俠來坐。

陸嚴河客客氣氣地去了溫生明的家里——

這是溫生明提出來的,到他家一起吃午飯。

溫生明住在玉明最高檔的住宅區——玉龍山莊。

一個帶院子的獨棟別墅,周圍是錯落有致的樹林,陽光灑下,風景如畫。

這里的房子,八位數是拿不下來的。

溫生明穿著休閑的衣服,微笑地把他迎進了門。

“小陸。”

陸嚴河禮貌地打招呼,“溫老師。”

溫生明已經六十出頭,不過,保養得當,看不出這個年紀。

媒體常說,他是中國老一代演員里,最適合演知識分子的。

陸嚴河腦海中一直盤旋著一個疑惑,這樣一個演員,為什么要提出每天陪他吃早飯的要求?

他相信,這應該不是溫生明為了故意折騰他。

那是為什么?為了幫助他們以后入戲嗎?也不是。他和溫生明在戲里并不是互相敵對的關系,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加他對溫生明的厭惡和排斥。

溫生明的太太叫原紫星,優雅,溫婉,親切。

她給陸嚴河一種傳統高知女性的分寸感。

打過招呼以后,她就離開了客廳,去廚房里帶著阿姨做午飯。

這是溫生明說的,中午在他家吃午飯。

陸嚴河有點拘謹,因為不熟,又沒有熟悉的人從中穿針引線。

其實今天要是劉畢戈來了就好了。

陸嚴河這么想著。

溫生明說:“我有這么嚇人嗎?”

陸嚴河一愣。

溫生明抬手點了他一下,說:“從見到我的第一面開始,你就很拘謹,讓我以為你是一個剛出道、剛開始演戲的新人。”

陸嚴河說:“在您面前,我可不就是一個剛出道不久的新人嘛。”

“新人在拿了西圖爾電影節最佳男演員以后,可不會像你這么內斂。”溫生明輕笑了一下,“當年陳品河拿了西圖爾的最佳男演員以后,風頭之盛,比你大多了。”

陸嚴河有些意外。

一是意外他提陳品河,二是意外他會直接當他的面提一件對陳品河來說不那么光彩的事。

“我——”

“我觀察你很久了。”溫生明忽然說。

陸嚴河驚訝地看著他。

“國內已經很久沒有出你這樣一個‘天降紫微星’一樣的演員。”溫生明說,“其實,你跟你的那兩個朋友,都不錯。”

“李治百和顏良嗎?”

溫生明點頭。

“我挺好奇,你完全有充分的資格更驕傲一點,可是你似乎本身性格就是一個驕傲不起來的人。”他端詳著陸嚴河,“可是,要說你是一個專注在創作上的人,你又很實際,很多的動作都完全是為了追求一個實際的結果。”

陸嚴河淺淺翹了一下嘴角。

他說:“其實我挺容易驕傲的。”

溫生明仍然端詳著他,問:“你認為你說的驕傲,跟我說的驕傲,是一回事嗎?”

陸嚴河心中如一陣穿堂風過。

剛剛有一點松懈的內心,再次繃緊了。

溫生明看向他的目光里,有一種復雜的、類似于探究的意味。

甚至有一種暗示。

但陸嚴河不知道這是什么。

“溫老師說的是什么?”他問。

溫生明拿起茶壺,給陸嚴河續了一道水。

“喝茶。”

“小陸,你和你的女朋友打算什么時候結婚?”

飯桌上,原紫星笑容親切、語氣關心地問。

“正在計劃中。”陸嚴河拿出萬金油回答,“具體時間還沒有定下來。”

“你們兩個人是從青梅竹馬的學生時代走過來的,真是令人羨慕的愛情。”原紫星說著,就看了溫生明一眼,“下一次,你要帶著她一起來喔。”

陸嚴河規規矩矩地點頭,說好。

在飯桌上,主導話題的人從溫生明變成了原紫星。

不變的是陸嚴河這個回答問題的人。

因為對方輩分太高,陸嚴河無論如何也無法真正放松下來。

哪怕溫生明和原紫星一直都沒有表現得威嚴、傲慢甚至是高高在上。

這種感覺令陸嚴河十分不適應。

他心里面覺得很不得勁兒,卻無法說出來。

一種極為細微的焦躁感漸漸從他心頭浮現出來。

與此同時,陳梓妍正和商永周一起吃午飯。

談及陸嚴河即將要和溫生明合作這件事,商永周露出了一個極為復雜的表情。

“你跟他合作過,對吧?”陳梓妍問。

“是。”商永周點頭,“合作過一次,永生難忘的記憶。”

陳梓妍驚訝地看著他。

“你跟他合作已經是跟我結束合作的時候了,那個時候,你已經演了很多年戲,也是影帝了,聽你的意思,怎么還合作得不是很愉快?”

“不能說不愉快。”商永周馬上搖頭,“但也不能說愉快,只能說,他是一個很——這么說吧,無論你是誰,他看似很尊重你是誰,但其實他都一直在試圖引導你。”

“引導你?”

“對。”商永周說,“普通的戲瘋子,是自己瘋自己,他的不普通在于,他甚至是無意識地在以一種強大的精神壓力,迫使你按照他的期待,去塑造你的表演,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甚至很多人都覺得他們跟他一起演戲,能夠更容易入戲,更能給出好的表演。”

“那是因為他們本身的表演素質不夠高,在溫生明的引導下,他們反而能夠達到一個高度。”陳梓妍馬上說,“可是對于你這樣的演員來說,會很痛苦。”

“對。”商永周點頭,“但是你還不能說什么,因為他絕對不會挑明了告訴你,他希望你怎么做,我說了,我甚至覺得他是無意識的,當你沒有達到他的期待時,他很多下意識的反應,給出的精神壓力,都讓你不由自主地去反思自己,反而想要去折中,然后,從折中開始,你就不由自主地按照他的方向去打方向盤了。”

能夠做到這一點,當然是因為溫生明本身就有著非常強悍的實力,甚至強到他可以帶著對手演員,把表演提升一個臺階。

然而,這對商永周、陸嚴河這樣的演員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他們需要對手演員給好的刺激和反應,而不是一種壓迫式的引導。

在《定風一號》的故事里,溫生明飾演的是情報站副站長,陸嚴河飾演的是一個在情報站工作的。

一天,陸嚴河接到一項秘密任務,竟然是監視副站長,因為有證據顯示,副站長有間諜嫌疑。

電影講的就是這樣一個背景的故事。

這兩個角色,看上去是對立的關系。其實,在劇本里,他們絕大部分時候,都不是對立模式。

陸嚴河的監視,是不公開的,只有他知道。他一方面監視著溫生明,另一方面,也頂著很大的精神壓力。精神壓力是雙重的,既有監視的壓力,也有監視被察覺的壓力,內心無論多么焦灼,不安,都不能讓溫生明看出來。

陸嚴河心想,這種感覺,大概就跟他現在一樣了。

明明溫生明帶給他的感覺不是很好,甚至讓他感到不舒服,但他還要完全掩飾下去,不能讓人瞧出來。

直到從溫生明家里離開,他長吁一口氣。

就跟溺水者終于爬上了岸一樣。

他上了車,第一時間給陳梓妍打了電話。

“他給我的壓迫感太強了。”陸嚴河說,“甚至我都跟你說不出他到底是什么地方有壓迫感。”

陳梓妍:“我剛跟商永周吃了午飯,他曾經跟溫生明合作過,他也跟我提了。”

“他怎么說的?”

陳梓妍便把商永周跟他說的話,跟陸嚴河說了。

陸嚴河真的已經很久沒有在演戲這件事上感到壓力了。

現在的情況卻讓他擔心了起來。

“所以,其實有可能他今天見我,不僅僅是為了給拍攝的時候做鋪墊,而且,他對怎么演這部戲已經有了想法,所以,他在引導我進入角色?”

“有可能是這樣。”陳梓妍說,“我聽你剛才說的,不就是很像《定風一號》里,你跟他的角色關系嗎?”

陸嚴河陷入沉默。

過了一會兒,他說:“他如果覺得這樣就能夠引導我按照他的想法來演,那他就把我想得太簡單了。”

陳梓妍:“無論如何,溫生明既然能夠刺激你的真實情緒,那就好好利用這個情緒。”

陸嚴河應了一聲。

“有點神奇,我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為什么他其實也沒有說什么,做什么,卻就用一頓午飯的功夫,就讓我對他產生了很強烈的抵觸和排斥心理。”

陳梓妍:“不管他是不是在為了后面的拍攝,故意在你和他之間塑造這樣的關系,讓你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正人家出招了,就看你怎么應對了。”

陸嚴河:“我能怎么應對,我也只能不動聲色地推回去——”

一瞬間,陸嚴河腦海中如電光火石一般劃過一個念頭。

——這不就是他在電影中,對溫生明的態度嗎?

對待一個叛徒,心中有仇視、不解和憤怒,表面還得克制,忍耐,一切如常,以免打草驚蛇,所以,他表演的底色就是不動聲色。

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

這是溫生明希望他呈現出來的一種狀態嗎?

陸嚴河陷入震驚與沉默之中。

劉畢戈的擔心再次浮現:

我擔心你陷進去。

他擔心的到底是“你”,還是“面對溫生明的你”?

陸嚴河回去以后,輾轉反側,不斷回想跟溫生明見面的畫面,思索,反復思索。

他清晰地意識到,他被“引導”了。

他現在的情緒和狀態,一定是溫生明希望看到的。

這讓他更憤怒,更焦躁。

然而,越憤怒,越焦躁,證明溫生明的手段越成功。

真氣人。

驕陽似火的七月,氣溫像要把人烤熟。

《焚火》舉辦了一場非常盛大的首映禮。

現在華語電影其實很少在國內上映之前舉辦首映禮,這都是歐美電影的搞法。

但是,龍巖卻為《焚火》做了。

因為《焚火》有全明星陣容,因為《焚火》需要鋪天蓋地的宣傳,不搞首映禮,也要舉行媒體見面會。

首映禮有紅毯。

陸嚴河和陳思琦攜手出席。

這是他主演的第一部商業大片,備受關注。

之前在荷西電影節,這部電影就受到了國際媒體的很多好評,這也給了龍巖底氣,趕在上映之前,舉辦這樣一場首映禮。

大片,就應該用大片的宣傳規格,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告訴大家:

這部電影,非常好看。

這是龍巖的宣發策略。

上映前,用全明星陣容推知名度,用特效大片做基本盤。

陸嚴河和大家再一次一起看了《焚火》這部電影。

電影的特效場景,仍然讓陸嚴河感到驚嘆。

好幾個億的制作成本,真的是實打實地投入進去了。

龍巖直接拿了春節檔電影的宣發規格來做《焚火》。

不僅如此,在首映禮上,龍巖還宣布,《焚火》將在北美、英國、法國、德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新西蘭、澳大利亞九個市場同時上映,驚呆了一眾到場媒體。

《焚火》到荷西電影節賣片,是真的賣成功了。

陸嚴河作為該片在海外的最大賣點,之前也配合各個地方的發行方,錄制VCR,拍攝一些宣傳物料。

用一系列的操作將《焚火》的關注度和話題度推到峰值,《焚火》上映前一天,首日票房預售破了四千萬。

上映首日,票房毫不意外地破億。

之后,《焚火》的特效就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熱烈的討論。

《跳起來》的營銷團隊開始大推“兩大影帝貢獻的頂級演技與華語電影有史以來最好的特效的適配度”。

這是龍巖定下的宣發宗旨,在上映后的三天之后,宣傳核心重點就要從明星換到特效上。

龍巖做了這么多年的商業大片,非常懂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

果然,明星對話題度、知名度可以有巨大貢獻,但對于票房的轉化率上,還是特效更有效果。

現在大家不是閑著沒事就去看看有什么電影上映的時代了,現在是有一部好電影在上映、非常值得去電影院一看,大家才會走進電影院看一看的時代。

所以,一切的宣發都要圍繞“值得”二字展開。

當上映三天,《焚火》票房突破5億之后,《跳起來》營銷團隊又及時做“陸嚴河第一部主演商業片的票房表現”這個話題,用票房表現來論證電影好看。

除此之外,還包括“商永周接拍《焚火》的原因”“眾明星愿意出演《焚火》”等相關話題,都是通過打明星牌去論證電影本身的質量。

而首周末結束以后,海外九大市場票房成績也出來了。

北美350家影院拿了170萬美元的票房(陸嚴河覺得太可惜,最后龍巖還是為了保險,以更高的發行價格賣給了綠谷,所以,綠谷也只談了350家影院來上映)。

除此之外,其他的市場,首周末的票房都表現不錯,加起來,首周末票房加起來,破了1000萬美元。

尤其是在韓國市場,190萬美元的首周末票房成績,甚至比韓國本土兩部新片都要高,排在第二。

龍巖的宣發團隊也不是吃素的,敏銳地察覺到,國內很多人在提到這個海外票房成績的時候,反饋都很正面,馬上,大家就開始用這個海外票房表現來宣傳《焚火》的出海成績。

到了周一,雖然是工作日,可是,有著暑期加持,《焚火》的票房竟然仍然拿了9500萬,而且,到了周二,重新又回到了1.03億,逆跌。

在票房預測機構,《焚火》的票房預測一下從12億跳到了20億。

龍巖希望趁熱打鐵,想要增加路演的場次,安排演員們上節目,維持住這樣的宣傳熱度。

陸嚴河卻在完成了自己合同約定的宣傳任務后,一場都不參加了。

當初在荷西電影節上,陸嚴河因為幾件小事的積累,跟龍巖之間發生了矛盾和齟齬,當時就沒有解決。

這不代表他不記得。

黃太親自打來了電話。

陸嚴河也不跟她虛與委蛇,說:“之前在荷西的時候,我想我就已經說得很明確了。”

黃太說:“嚴河,之前的事情,確實是下面的人做得不對,很抱歉,但是,《焚火》現在勢頭這么好,票房甚至突破三十億都有可能,是我們最需要你的時候,有什么問題,等電影的宣傳跑完,我們再說,行嗎?我絕對不會虧待你。”

陸嚴河:“哪怕你提早一個星期給我打這個電話,我現在也就答應了。”

他直接掛了電話。

《焚火》的路演過程中,因為陸嚴河一直沒有出現,到了中間一站,現場有媒體問:“為什么陸嚴河在首映禮之后就沒有參與宣傳了?”

導演和商永周他們都沒說話。

他們知道是什么原因,但他們當然不能說。

是黃太笑呵呵地舉起話筒解釋:“嚴河馬上要進組拍攝我們公司另一部電影了,在做準備,路演很辛苦,所以就暫時不參與了。”

整個劇組的宣傳都絕不肯透露一點陸嚴河和龍巖之間有矛盾沒有解決的事情。

黃太也下了封口令。

在路演過程中,大家最關心的第二個問題就是續集。

《焚火》明擺著要拍續集的。

黃太說:“只要第一部的成績好,我們的續集是一定會拍的。”

《焚火》的票房成績確實好。

上映第一周,票房就突破了9億。

20億的目標,眼看著是板上釘釘了。

各個參與的演員都在積極轉發電影的宣傳物料,票房慶祝海報,唯獨陸嚴河,首映禮之后,除了一個配合宣傳的采訪節目上線,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宣傳行程中。

就算陸嚴河再忙,他難道連發個微博的時間都沒有嗎?

漸漸的,網絡上出現了一些關于陸嚴河不配合《焚火》宣傳的聲音。

《焚火》現在有很多影迷。

他們都跑到陸嚴河的微博下面,問他為什么不愿意宣傳《焚火》。

陸嚴河沒有回應。

又過了一天,忽然,網絡上就出現了關于陸嚴河不滿商永周一番、商永周片酬高于他所以不配合《焚火》宣傳的新聞。

這個新聞一出現,各大營銷號就跟著鋪天蓋地地刷起來了。

陳梓妍上線,發了一張圖,上面寫著一個碩大的“假”字。

但是,除此之外,也沒有再做任何解釋。

當《焚火》的票房突破20億那天,有一張圖在網上流傳了開來。

龍巖的宣傳總監張楊發了一條朋友圈,慶祝《焚火》票房過20億,同時,還寫了一句話:很多人都在問我,為什么某某沒有參與后續的宣傳,其實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某某參與不參與,并不影響票房,不是嗎?

這張截圖在網上流傳開來之后,被很多人解讀:這個某某,說的一看就是陸嚴河啊。

沒過多久,張楊就又發了一條朋友圈:我說的明明是我們宣發團隊里有人“臨陣脫逃”,怎么就變成陸嚴河了?別瞎戴帽子行嗎?


上一章  |  擇日走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