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897章 真空妙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897章 真空妙有

897章 真空妙有


更新時間:2024年07月19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如須陀洹身見”,須陀洹是初果羅漢,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羅漢四果。

初果羅漢證到了以后,貪嗔癡慢疑就薄了、淡了。

但是貪嗔癡慢疑薄了淡了,就可以證果嗎?

證果不是功夫,不是修養,是般若見地。

貪嗔癡慢疑等等是屬于小乘的思惑。

你縱然貪嗔癡(慢疑還不算)薄了,還不見得證果。

我們看古人或今天,很多出家人的修養都到了這個境界,沒有貪嗔癡了。

即使現在課堂上的諸位,貪嗔癡也很少了,但你只在這一個鐘頭里沒有。

不要認為我這一句話是玩笑,你即使能在一分鐘里保持沒有,已經了不起了,這就是功德。

但是這不能算證果,你的見地不到,見惑沒有去。

見惑是什么?

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些觀念是最難去除的。

雖然你心中沒有動貪嗔癡之念,但見惑這些觀念去不掉,就是止觀的觀不到,就不能證果。

所以須陀洹能證果,不論他修白骨觀、不凈觀、念佛,他的貪嗔癡已經伏下去了(還沒有斷),破了身見。

所以勸諸位趕快修白骨觀,身見真空了,可以證須陀洹果,這是正面。

《維摩詰經》用了反面,把正面消息告訴我們了,他說“如須陀洹身見”。

證到須陀洹應該是絕對沒有身見的,對不對?

所以他是反面告訴你要去掉身見。

“如阿那含入胎”,阿那含是三果羅漢不還果,本來是不會到這個欲界來入胎了。

但是三果羅漢還有沒有身呢?

有的,在色界天,那不是胎生,在大乘來講是化身,在小乘來講是了脫分段生死,還在最輕微的變易生死,沒有徹底了生死。

不要認為不入胎就了生死,這僅是對欲界而言。

普通修持想不再到這個世界來的話,必須要證到三果、三禪天的境界。

禪定功夫到了,貪嗔癡慢疑才能夠伏下去,但是如果見地不透,還是不行的。

見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常要你們留意三界天人,八十八結使。

配合教理與修持,才是二十一世紀振興佛法的路線。

《維摩詰經》還是用反面,襯托正面的道理:要到了阿那含果,才能不再來這個人間。

“如阿羅漢三毒”,貪嗔癡叫三毒,到四果羅漢的境界,貪嗔癡就根本降伏了。

可是真不起了嗎?

沒有。

本經下面天女散花一段,把阿羅漢沒有大解脫的一面露出來了,余習未斷,習氣沒有斷。

貪嗔癡三毒還是暫時伏下去而已。要把余習完全斷了,除非回心走入大乘菩薩道,入世來修才行,在出世法中是斷不了的。

十幾年前快二十年了,有一位年輕的法師在此地的一個山洞中打坐,沒有人供養,經人介紹給我,我就供養他。他每個月要下山來我這里,拿些米和日用品帶回去。過了近一年,我就告訴他,你這樣修是不會成功的,也悟不了道。

因為你是修行人,我供養你有功德,但是你缺德了。

他說:“老師,我不會辜負你的期望,我在山頂上已經是無欲境界。”

我說:“你算了吧!不要吹了!我帶你去聲色場所,你還能保持在山頂上的境界才差不多,你在山上可以,一入世統統垮了。”

他問我是怎么看出來的,我說你來到我家中,書架上都是佛經,你看也不看,只坐在客廳看茶幾下面的畫報,就憑這一點我就看穿你了。

他當場懺悔,后來跑去香港還俗,也結婚生子。

所以說,三毒縱然到阿羅漢境界被伏了下去,不會心向大乘,不在世俗的大火洪爐里鍛煉,是過不了關的!

哪有這么容易!所以要學地藏王菩薩的精神,就是硬要在那里面鍛煉。

898章布施和忍辱

禪宗祖師的偈的你們要記得:

劍樹刀山為寶座龍潭虎穴作禪床

道人活計原如此劫火燒來也不忙

你的禪堂在哪里?

就在劍樹刀山上。

“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恚是怨恨心,怨天尤人是恚心。

嗔心是更強烈的怨恨心。

得忍辱波羅蜜的菩薩沒有貪恚心,絕對不會犯這個戒的。

禁就是戒。

維摩居士說:“修夢幻觀的人,得忍辱波羅蜜的菩薩犯了貪嗔戒是反面說的。”

為什么他六度中只提這一條,其他都不提?

你看《金剛經》,明明是在講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重點卻是在布施和忍辱,布施到了內布施就是般若,中間最重要的是佛拿自己作例子,佛在生前被歌利王一刀一刀慢慢割死而不動念(如項羽的自刎是大英雄氣派,但還是不能與佛的氣度修持相比),說明忍辱波羅蜜的重要。

做到布施、忍辱這兩項,般若波羅蜜自然成就。

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能成就。

得忍菩薩還有癡不?

有的,大乘菩薩貪恚念頭都斷了,無比地慈悲眾生,這一念慈悲就是癡的根本。

我說是負責任的。

“入佛煩惱習”,正面地講,成了佛是絕對沒有煩惱習氣的。

反面地講,對不住,還是有一點點煩惱習氣。

佛與佛見面也要問:“眾生易度否?少病少惱否?”

這可不是我亂說的,所以學佛成道難啊!

學禪的人是不可能離開《維摩詰經》的,但是如果學禪的人籠統地去讀《維摩詰經》就糟糕了,因為你的功夫見地都要拿這個經來核對的。

“如盲者見色”,盲人哪能看見顏色?

嘿!絕對看得見。

《楞嚴經》就露了消息,盲人固然看不見我們看見的顏色,但是他有他的境界,他看見的是黑洞洞的,眼識的習氣還是在的。

“如入滅盡定出入息”,到了滅盡定絕對了,是講鼻子。

《八識規矩頌》講入定的境界:“眼耳身三二地居”,眼耳身這三識在二禪都還有,鼻子的呼吸沒有了,嘴也不起作用,不講話了。

就是到了滅盡定,沒有了出入息,心臟跳動也非常緩慢,可是皮膚的呼吸還是有的。

因為入滅盡定的人,暖壽識,身識沒有離開。

如果離開了就入了無余依涅盤。

所以這里講的還是真空轉妙有的實際修持。

“如空中鳥跡”,空中鳥飛過去是不留痕的,不留嗎?

留的。

閃電都有痕跡的,鳥總沒有閃電快。

十年即千秋,到那個境界是沒有時間長短了,但它是有痕跡的。

“如石女兒”,石女在古代是有生理缺憾的女性,到了今天,開刀就可以解決了。

“如化人煩惱”,化人有兩種說法,普通當作是影子,影子好像沒有煩惱,也有的,它是跟著我們的,我們皺眉、它也應皺眉。

這還不算,只算是邏輯上的強辯,真實的化人是化身,修成了的人可以有意生身。

這意生身的化身有沒有煩惱呢?

碰到有些境界照樣會有輕微的煩惱。

色身上,或者法身境界時,化身還是有煩惱。

等于我們意境上,煩惱里面還有煩惱,有時夢中覺得自己還在做夢。

“如夢所見已寤”,這真是夢中夢了,不是說夢醒了,是夢中覺得自己已經醒了,其實還在做夢,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吧。所以,這個境界是有的。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