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上講的“觀于眾生”,就是由這個止觀擴充到大的實相法門,不是理論。
現在看維摩居士的答案。
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焰,如呼聲響,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
這些是佛經常對現象界用的比喻,佛學上有所謂“十比喻”,就是這里用的。《
維摩詰經》文字流暢,我們常就這么看過去了。
文學境界正是落在有情的情上面,修道的人看到好的詩詞歌賦,就不應該被它騙走了,要拿智慧來念。
反而是研究唯識這些智慧的學問,卻要用情感來看。
一切學問成就的巧妙就在這里。
現在維摩居士用比喻的法門,是比方,不是真的。
但是這比喻又是真的,因為是止觀的境界,這個印象真達到了,你的定力就夠了。
他說比如“幻師見所幻人”,幻師是變把戲的。
幻師見所幻人就像是這個心情。
從止觀來說,不管你用什么法門,數息、念佛、觀想,到了這時候,一幕一幕的境界就出來了,乃至看自己的身體也如此。
此時,你不要忘記“譬如幻師見所幻人”,不是真的。
認為是真的就被騙了,入魔了。
說是假的嗎?不是假的,夢幻也是真的。
這個里頭須要般若了,須要解脫了。
菩薩觀一切眾生,乃至觀自己的身心,從四念處開始。
這四念處是大小乘基礎的基礎,不能動搖的。
我們再提一次:“念身不凈、念受是苦、念心無常、念法無我。”
要觀到自己身心真如幻境,就是正止觀了。
“如智者見水中月”,這里要注意“智者”這兩個字。
看水中月是佛的八萬四千法門中的一種。
禪宗的祖師們常講在水邊林下行道,中國佛教畫觀世音菩薩在南海上打坐,都是水觀或觀水中月,是真實的修法。
不過要修過這個法門的師父指導,否則容易走入幻境。
在水邊或海邊看月亮,很容易就忘掉身體了,忘掉了我,忘掉了一切,好像水中的月與我身心渾為一體。
觀成功后,離開了水月現場,意識上還隨時在水月境界中,心境無比清凈,無比清涼,立刻得到解脫。
但是要注意:譬如幻師見所幻“境”,不要認為自己成功了,那樣馬上很多妄想境界就來了。
書讀得愈多的人幻想愈多,比如王陽明的詩:
險夷原不滯心中,何異浮云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揚下天風。
王陽明當時受奸臣劉瑾迫害,要追殺他。他那時正在學天臺宗的禪,他逃到一處躲起來,故意留下一對鞋在水邊,追殺他的人以為他投水了。
這時他心中平靜,看空了生死,這首詩的氣派極大。
飛錫是講智者大師的典故,大師到了天臺山,在兩山之間,將錫杖一丟,就乘錫杖而飛過。
你看你們個個聽得眼睛發亮,在領受這詩的境界,如果修定修觀到了這個樣子,就已經是魔障了!
是什么魔障?文字魔障起來了。
你說自己也沒有打妄想,但你這境界一起來就是魔障了。
所以修止觀是不容易的。
你雖然沒有起男女之欲,也沒有求名求利,文字魔也是魔,就障礙住你了。
這里講的水月觀等等都是夢幻觀,是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