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875章 品《維摩詰經》(3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875章 品《維摩詰經》(33)

875章 品《維摩詰經》(33)


更新時間:2024年07月01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什么是喜?

“何謂為喜?”

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幫助人的、利益人的,決不后悔,就是喜。”

有時大家做了好事又后悔,像是布施二貫錢,后來想想,其實一半就可以了,就后悔了。

貪、嗔、癡、慢、疑、悔,為什么在根本煩惱中有這么重要?

每個人一天到晚都在后悔中,比如吃飯,多吃了半碗,飯后要吃消化藥,后悔多吃了,這也是悔。

真正的喜心是,布施出去了就完了。

我常勸那些人不要向人化緣,四川人講:“勸人出錢如鈍刀割肉”,讓人愈想愈痛,不是功德啊。

有個故事說孫悟空成佛之后,世界上出了個魔王,神通本事比孫悟空還大,大鬧世間。

大家公推降魔,了一看,這個魔王我老孫降伏不了。

就去找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在打坐,懶得理,叫他去西天找佛。

佛就找了一個小沙彌,給了他一個小小的黃包袱上路。

小沙彌去找魔王,魔王正待發作,小沙彌請他先看個東西,就從黃包袱中拿出化緣簿,請魔王寫個名字,魔王一看就跑了。連魔都怕這個,你們不要隨便去化緣。

這個“歡喜無悔”非常難,你幫助過的人后來對不起你,你一定愈想愈后悔當初去幫他。能做到“怨親平等”,才是功德。

“何謂為舍?答曰:所作福佑,無所希望。”

我常說,一看到宗教徒就怕,當然我不是宗教徒,更不是佛教徒,因為我不夠資格,我不是慈悲喜舍,一副魔王面孔。

我為什么怕教徒呢?這些人一到他們教主的像前,就下跪求平安求財富,都是求。

如果這些教主、神明因為人家拜了就保佑他們,那第一就犯了貪污罪,收受賄賂。

宗教應該是好的人你要救,不好的人更要救,拜了他要照應,不拜他的也要照應才對。

所以這些宗教徒的心理很可怕的,都是有所求。

大乘菩薩是一切放下,施與人家的恩惠記都不記,沒有任何希求,所做的功德自己不求回報。

乃至你打坐修行都不求成佛,只求自己心中的安詳,因為自己的安詳能影響到他人也安詳,如此而已。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

這是一個大問題。

人生都在怕中過,今天怕明天,年輕怕老,老了怕死。

最大的問題是怕死,死了到哪里去?

生又從哪里來?

剛才講了個四川土話:“勸人出錢如鈍刀割肉”。

四川人風趣的話很多,他們還有句土話:“除死無大事,討飯到了家。”

人生除死以外再沒有大事,窮到了去討飯,是窮到家了,沒有再窮的了。

如果討飯都討不到,那就是第一句,就是死嘛。

這句話比皇帝的氣派都大,人生除了這個還有別的嗎?

生死是大問題,眾生在生死中都有恐懼。

尤其到斷氣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個人肯死。

這是真的,我看多了。

有一次一個老朋友從醫院打電話給我,要我去一趟,因為他馬上就要走了。

我去了,他說,“這幾年受了你的影響,對生死看得淡了,但還剩下幾十萬塊錢,要我幫他決定是土葬還是火葬。”

我聽了火冒三丈,但硬忍下來了,就告訴他,你學佛幾十年,還寫了許多書和文章,像是悟了道的,為什么到了這個時候還這么不通?

佛說一火能燒三世,你死了剩幾根骨頭還要裝個棺材運回家鄉埋葬,為什么不把這錢用來做點好事?當然是火葬嘛!

他勉強點了頭,但是后來還是交代用土葬,把剩下來的錢全部用掉。

唉!這種事我看多了,中國人有句老話:“好死不如惡生”,最痛快的事都不愿意干。

我常去看臨死的朋友,人將死的時候,味道很難聞,有股尸氣,每次去都是準備生場病的。

文殊師利菩薩在這里問怎么樣了生死,學佛的人死后到哪里去。

這個問題要詳細地講,起碼好幾個鐘頭。

真得道的人一念空,到死的時候很容易明心見性,中陰身最容易得道悟道。

學佛的人常常講,自己要是修好就可以不用來了。

我就問,“你要到哪里去?你有去西方極樂世界嗎?能不能去得了,還是問題。你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那還有希望,否則就難講了。”

對不念佛的人,你死了不來,不來是去了哪里?所以叫你們修白骨觀,做空觀,你修得成,到時一脫離身體,一空靈馬上認得,就定住了。

幾千年幾百年不來,在這里定住很舒服,那是可以。

沒有這本事就不行了。

不過大乘菩薩還不住在這樣空靈的境界。

現在根本的題目來了。

維摩詰言:菩薩于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這個話是密宗了。

從表面文字看,是說菩薩于生死中,靠如來的功德力量來接引。

佛當然是會接引你的,但你平時不燒香,靠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

萬一如來正巧感冒了,沒能來接引你,那你去哪里?

什么是如來?這就要批注了。

你們念過《金剛經》的,如來代表一切眾生、一切佛的自性本體,“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生不死,如如不動,當下即是,是如來境界。

你沒有功德成就,就做不到如如不動,就空不了。

所以,了生死要依自性如來,不是靠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

“當依如來”,這如來一方面是代表佛的名號,所有的人成了佛都是如來,另一方面是代表自性。

相關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