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834章 玄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834章 玄妙

834章 玄妙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1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張柬之心想:假如馬咬二真的像梁士元所說的,就招其為幕僚,將其才用于正道,造福百姓,也不枉為在此做七品芝麻官矣。

從朝廷被貶到新州為知縣,鄉野的生活,孤單,寂寞,且冷清。然而,張柬之自與梁士元和新州百姓有過短暫的接觸交談后,內心世界也開始有了新的變化。何況,前些天,他無意之中誦讀了《六祖壇經》,領悟到了心的妙用,因此,他雖然從一個貴為宰相被朝廷貶為七品芝麻官,但鄉野的中的日子反而有著異樣的精彩:

清晨,天邊一痕遠山,猶如夢中詩情畫意;黃昏,山下幾縷淡煙,喚醒心靈尋覓歸途;狂風暴雨不期而至,恰似人生之變幻無常;路途坎坷山重水復,宛若命運之輪回漂零;目睹星光燦爛,收獲天道之精華;耳聞鳥語猿啼,感受大地之神韻……飛禽走獸都是我親朋,花草樹木皆為我伴侶……

這天一大早,張柬之又啟程去拜會“扭鬼師爺”馬咬二。

他一改縣官出巡穿著威嚴的官袍,坐著大轎,前呼后擁,驚動百姓的習慣,只身單騎微服出巡,揚鞭策馬往縣城南部馬咬二居住的沙村方向而去。

出了新州縣衙不遠,便進入太平鄉境。遠遠望去,只見一座以拔地通天之勢的大山屹立于蒼茫天地之間,橫臥在前面——這就是新州人的精神象征,中國禪宗六祖文化的縮影,享有粵中南“第一山”美譽的天露山。

張柬之不由得抬頭仰望,忽然看到云霧繚繞的山峰上,站立著一個巨大的身影。

它,矗立在高高的頂峰,頂天立地,仰觀九天星辰,俯瞰大地烽煙;笑看風云變幻,諦聽江河奔流……朝陽噴薄欲出,一縷霞光從云縫里迸了出來,恰巧照射在它高峻挺拔的身體上,于是,它便籠罩著一層朦朦朧朧、飄忽不定的紅光,顯得格外突兀,格外孤危。它,向上,似乎可以高聳入云窮碧落;往下,仿佛能夠直刺地心透黃泉。而且,它還在不停地變化,一會兒如擎天一柱,一會兒像蒼松臨風……

其實,他看到的,那僅僅是一塊高大的巖石,一塊峭拔的巖石所形成的山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它雕琢得栩栩如生,猶如一位仙人臨風挺立,似乎時時刻刻都可能羽化登天。因此,當地人稱它為仙人峰;因此,圍繞著它便有了許多奇妙的傳說;因此,山峰之下便有了一座古老的道觀……因此,就有美妙的仙樂隨風傳來。

不,張柬之所聽到的,不是飄渺的仙樂,而是仙鶴的啼鳴。他看到,兩只白鶴從云中盤旋而下,落在了道觀前的平臺上,翩翩起舞。與此同時,一位白須飄飄的道長從門里飄了出來,與兩只仙鶴共同舞之,蹈之,騰躍,旋轉……

這一帶的老百姓都知道這位道長叫方定。山中上了年紀的人都說,在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就是這副須發皆白的模樣了。

有人說,他朝飲露珠,夕餐清風,從來不食人間煙火。有人說,他能騰云駕霧,早已修煉成仙……

成仙不成仙張柬之不知道,但是,人與鶴,居然能如此親近,如此和諧,共戲共舞,相悅相知,絕對不是一般境界。張柬之看得如癡如醉,不知不覺下馬在一塊石頭上坐了下來,自然而然思索起來……

據說,白鶴在所有飛禽中最為高傲,它翱翔于九天之上,鳴唳于彩云之間,嬉戲于荒澤之中,從不與人類為伍。然而,它們卻能與道長為侶為伴。人人都認為,老虎是最兇殘的野獸,它生吞麋鹿,活剝野豬,殘害家畜,傷人性命。但是,張柬之在無意識中,親身有過與兇猛的長白山東北虎面面相對卻相安無事的特殊經歷。由此可見,人類是可以與其他生靈和平共處、和諧共存、和善相待的。

可以說,正是由于人類對動物的傷害,才導致了它們或者遠遠躲開,或者兇狠地反抗。人無傷虎之心,虎無害人之意;人有善待仙鶴之舉,仙鶴自然與人親近……

于是,在張柬之的腦海里,出現了一個和諧而又美妙、生動而又神奇的全新世界……不知過了多久,當他從遐想中驚醒過來時,發現方定道長已站立在眼前。

方定道長關切地問道:“施主,你沒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么?”張柬之尚未完全從自己的幻覺王國中脫離出來,所以一臉茫然地反問道。

“可是,你已經在這里呆呆地坐了一個多時辰了呀!”

“不對吧,我感覺我才坐了一會兒。”

“你看看日頭。”

張柬之扭頭,看到太陽已臨近正空。他有些吃驚:“天哪,這是怎么回事?”

方定道長一笑,說道:“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時間,是相對的,可長亦可短。”

張柬之點點頭,像是很有體會地說:“是啊,都是心的作用。”

方定道長大吃一驚。因為,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如此玄妙的話語,竟能從一個看似懵懵懂懂的老頭嘴里說出來。他不由得上上下下認真打量了張柬之一番,問道:“施主,你來深山里干什么?”

“路過。”

“那么,你的路呢?”

張柬之無言以對。然而,他從方定道長的明知故問里,敏感地感受到了一些別有意味的、玄妙而又靈動的東西。可是,那是什么呢,他又說不上來。

于是,張柬之機靈地反問:“道長,你住在深山里干什么呢?”

“修道。”

“可是,您修的道呢?”張柬之側著頭,以,還治,笑著看著方定道長。

方定道長不禁開懷大笑,不再說什么,撩腿走了。他在崎嶇坎坷的山路上飄飄而行,猶如行云流水,有一種說不盡的灑脫與自在。

不一會兒,他便隱沒在蒼翠的山林中,山野里回蕩著他的吟誦之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張柬之聽后,微微一笑:“你這個方道士,竟然在老夫面前拋書包,尋章摘句《道德經》!”

張柬之望著遠去的道長,喃喃自語:老夫也要趕路了。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