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806章 欲罷不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806章 欲罷不能

806章 欲罷不能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24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杜位接連向杜甫和張柬之講了另外幾個不同版本的有關六祖惠能的故事傳說后,本來想就此打住,講到此為止。豈料張柬之聽趣興濃,亦想借機多了解一下本地的風土人情、故事傳說等。

過了好一會,張柬之不見杜位出聲,抬頭看了看夜空,然后望著杜位道:“今晚有緣在六祖故里,月朗星稀,清風徐來,如此美妙之夜,老夫聽趣正濃,賢侄怎的不繼續說下去呢?”

杜甫也感慨道:“這次云游到嶺南開闊了眼界,剛到新州我就進入了狀態,六祖生前留跡多少也聽說過一些,但來嶺南后去新州朝拜六祖時還是被震撼了!有一次,在朝上議事,唐中宗其中有句話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沒有故事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這句話說得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新鮮。我們都是舞文弄墨,老叔和張大人身同感受,聽趣正濃,那細侄你再說幾個故事。”

杜位欲罷不能,只好說:“好!”

再說六祖惠能自從湖北東山黃梅禪寺承授五祖弘忍師傅衣法后,便依師“逢懷則止,遇會則藏”之囑咐,避惡人追逐,隱居于懷集、四會等地十多年時間,暫無音訊。

五祖弘忍自后繼有人,把衣法傳與六祖惠能,不久便圓寂歸西。那時這幫僧徒便推神秀為師,稱為六祖,否認惠能為六祖。

后來神秀被皇太后武則天召入宮后封為國師,弘經說法非常興旺,僧徒眾多。

公元676年,六祖惠能自思已隱避了十多年時間,他便決意出來弘法。他到了廣州法性寺以“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一語驚人,深得該寺住持印宗法師敬重,并請六祖惠能解答經典……。

公元677年,六祖大師離開法性寺直往韶關寶林寺,集資擴建弘法利生,大興寶林道場,名揚四方。從此便和神秀眾僧徒分成了南能北秀兩大宗派。

雖然神秀大師敬佩六祖惠能承授五祖衣法,又得無師之智,能深悟上乘,并無沖突之心,惟是他門下弟子卻為了爭奪祖位,意欲滅了六祖惠能,只奉神秀作六祖,后來又能傳下七祖,常生惡念。

當他們聽到六祖惠能在韶州大興寶林道場,弘法興盛即時怒上心頭,立即找人去殺害六祖惠能。

江西省有名俠士叫張行昌,他行俠仗義、輕功卓越、武術高超,人稱他作飛貓,說他行蹤詭異,儆惡除奸。北宗門人便請他去殺害六祖惠能。

因張行昌誤信讒言,便一口應承,連夜趕至韶州寶林寺,飛越圍墻,直奔六祖居室。六祖大師早已預知會有人來行刺之事,備了十兩金子放在他坐禪前。

那張行昌進入六祖居室一眼見到六祖惠能正在坐禪便向他連砍三刀,只聽得當當聲響,接著是“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的聲音。

那張行昌當即被嚇得驚暈倒地。不久張行昌醒過來心想:“我連砍大師三刀,他卻全然不動,絲毫無損,他定是一位得道高僧”。

于是便跪地求饒,對六祖說:“大師我真后悔誤信了北宗門人,他們說你是個壞人,冒充作六祖,請我來殺掉你,原來你才是一位高人,我后悔誤信讒言,今后我定要改過求你原諒我吧!我想拜你為師,你就收我為徒吧”。

六祖大師拿起坐前那十兩金子交給行昌對他說:“你現在要速離此地,如果被我那班徒弟們知道你是北宗門人派來殺害我的,他們定不會放你生還,你現在走了,過一段時間可去別處剃度出家,然后才來見我,我定會收你為徒的”。行昌聽罷立即拜謝六祖便越墻逃走了。

張行昌離開寶林寺不久便投寺出家,學佛經文,有所覺悟和精進。

有一天,他想起被騙去謀殺六祖時的情景,深覺愧疚,想起六祖對他的寬宏大量,并叫他日后改容來見他就收為徒時,他便決心去寶林寺投靠六祖。

當他進入寶林寺見到六祖大師時,六祖非常歡喜地對行昌說:“我時時在想念你,為什么這么長時間你才來見我?”

行昌說:“我以前很對不住您,多謝您對我教導和指點,我自從離開您后,便回去投寺出家,學習佛經,常看涅槃經,唯是不明白‘常和無常’的道理,求請師父您指教,使我明白。”

六祖說:“無常者即是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行昌說:“涅槃經中說,佛性是常,你說無常,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是無常,你卻說是常,我更不懂其中意思了。那好像與經文不符。”

六祖大師說:“佛說佛性是無常,是對一切執著無常的人說的。如果佛性是常,那還有什么善惡諸法可說,而一切眾生早就可以成佛了,何必要說法來度他們呢?為什么窮盡歷劫時沒有人發菩提心呢?如果佛性是常的話,人人都應發菩提心,人人都不用修行便能成佛了。所以我說佛性無常正是佛說的真常不滅的道理了。”

接著,六祖惠能更進一步開示:如果說諸法無常,那么物物皆有自性,都受輪回生死,而真常之性就不能遍及于一切處,那就是自性不遍處。因此我說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是常者,就是佛說的諸行無常的道理了。其實佛性是非常,非無常,那是因迷悟不同之人說的。就以惡人來說,那佛性便是無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可以說佛性有常。因為凡夫外道執著邪常,他是以苦為樂,非常為常,非凈為凈,非我為我。二乘人又以樂當作苦,常當無常,凈當無凈,我當無我,共成八種顛倒。所以涅槃經中是破解迷與悟,那就是凡夫和二乘人的偏見,說出什么是真常、樂、我、凈的道理來,你只是依經中所說,未解經中教義,以斷滅無常和死板的常來錯解經中的教義,縱使你看一千遍涅槃經亦是不明白的。

行昌聽六祖大師講解完后,即時開悟,便說:“因為我是守著無常之心,不懂佛說有常的性,不明白佛所說的是方便法門,若不是師父你教示我是不理解的。現在我明白了。”

六祖大師說:“你現在覺悟了,我給你改名為志徹吧。”那張行昌便高興地謝過師父。從此便跟隨六祖大師學習經文。

正是:

惠濟世人傳佛法

能解經義指迷津

當年行昌易志徹

師祖恩教結禪緣

杜位講完了《六祖惠能化敵為徒》的故事后,舉目遠眺著龍山腳下那一望無際的田野,意味深長地說“在當朝各寺廟,大多設有藏經閣或藏經樓,作為收藏、查閱、傳播、展示天竺和中國的佛教典籍的陣地,但嶺南古剎新州縣國恩寺卻有別于其他寺院,專門設有錄經樓,并曾發生火燒錄經樓的事故,說來,這里還有一段故事哩!”杜位作了一段開場白后,講起了《火燒錄經樓》的故事——

原來,六祖惠能在韶州大梵寺和寶林寺弘法期間,每次向僧俗、信眾宣講佛法義理,都是只用口講,沒有文字典籍可照本宣科,這是繼承和發展天竺教的“佛原不說,義本無言”的傳授方法,即佛教的宗義本自空寂,無有語言、聲音、文字可以傳述,而是“以心傳心,即心即佛”,謂之“佛的境界”是無法說的。

因此,為了把六祖惠能在曹溪弘法的義理記錄起來,特有寶林寺門人法海,以他為主負責六祖弘法的筆錄,歷史傳下來的《六祖法寶壇經》各種版本,就是根據法海的集記整理而成的。由此,唐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六祖從寶林寺回新州國恩寺弘法直至六祖在新州圓寂,法海一直跟在惠能身邊,而新州國恩寺也因此而特別設有錄經樓供法海整理編輯經稿之用。就在這期間,發生一件歹人縱火妄圖焚毀六祖弘法經稿的事。

是年七月一天的晚上,天上烏云密布、雷鳴電閃、一名歹人乘著惡劣的天氣,偷偷竄入錄經樓,先點燃火把,然后想用火把書臺上的經稿焚燒時,火把的亮光卻照耀了正要入睡的法海和國恩寺眾僧徒,大家見到火光,不約而同,一齊奔向錄經樓。

霎時間,正當火把被撲滅時,六祖惠能已出現在大家的面前,那個歹人見到六祖和眾僧人時,也驚得全身顫顫抖抖,跪在地上求饒。

這時只見六祖向眾人說:“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

這個歹人,聽了六祖的宣法,自知有惡念,做了虧心事。想把經稿焚毀,不讓其傳之于世,真是罪過。現只有止惡從善,自除三毒心。故向六祖宣示說:“我愿跟在你身邊,永世做龍山和國恩寺道場的護法石”。

說完后,一個身影從錄經樓向國恩寺北東邊的虎爪山后逝去,變成一塊大石頭。

六祖壇經稿完整無缺地被保存下來了。六祖圓寂前在國恩寺最后的弘法宗義被整理,《六祖法寶壇經之十咐囑品》也一起傳之千秋,遠播海內外。而后人也在龍山背后l公里處虎爪山邊稻田中,找到這塊大石頭。這塊大石高丈余,削立如壁。

為了紀念保護錄經樓這件事,緬懷六祖惠能功跡,告誡人們不忘火燒錄經樓這一劫難,當地的父母官請了個書法家在這塊大石頭書下“龍山”二字,并請人刻石,每字4尺余寬,字跡清晰剛勁,成為龍山一大勝景。

杜位講完了《火燒錄經樓》的故事后,向著杜甫、張柬之,神秘地:“剛才所講的幾個故事,都與文人墨客無太多的關系,不知張大人和老叔子想不想換下口味,聽一聽六祖惠能與文人墨客有關,且與張大人您的姓大有關系的……?”杜位說到這里打住了話匣子,故弄玄虛地賣了個關子。

張柬之與杜甫相視一望,如炬的目光掃視著諸位,朗聲道:“既與老夫的姓有關系,還不快快說來!”

杜位一本正經地:“遵命!張大人請聽。”

接著,杜位講起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惠能與張九齡》的故事:

張九齡與六祖惠能生于同一時代,只是張九齡比六祖惠能小了許多。由于機緣巧合,兩人相互賞識,后來成了忘年之交,留下串串千古佳話。

張九齡的父母都是信佛之人,張九齡也從小就跟著母親誦念佛經。惠能當年為躲避佛教北宗的追殺,在進入曲江曹溪寶林寺前,曾一度在始興清化七星墩(地處始興、曲江、翁源三縣交界,海拔1301米,為始興縣名山)搭建僧廬修行。當張九齡還只有四五歲時,他就常隨母親到七星墩聽惠能講經說法。到了五六歲時,小九齡就已經能背誦許多經文了。

起初,張九齡還不知道惠能是個識字不多的人,常執卷向他問字。而惠能總是不看書本,要九齡將所問之字所在的句子念出來,他就會告訴九齡要問的是什么字。

真奇怪,他怎么連看都不用看就知道這個字念什么音、作什么義解呢難道惠能有神仙眼

有了這個念頭,張九齡更加崇拜惠能,更加認定惠能就是一尊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活佛。

盡管張九齡小小年紀就背熟了許多經文,而且還特別崇拜修行到家的有道高僧惠能,但他就是不愿上香供佛,更不肯下跪拜佛,甚至連給佛鞠躬作揖也不高興。張母屢屢訓斥他不該對佛如此不恭敬,但小九齡固執得很,怎么說他也不肯拜佛。張母無奈,就去請小九齡的大伯張弘雅來教訓他,因為她知道小兒最聽他大伯的話。張弘雅問小九齡:“觀音菩薩大慈大悲,世人都朝拜供奉,你為何敢輕視神靈”

九齡答道:“所有佛像不是泥巴做成的就是木頭雕成的,會有什么靈性我小小年紀都能為父母做點事,它們會干什么我們為什么要天天向這些干泥巴、枯木頭下跪膜拜呢”

張弘雅說:“佛像雖然是偶像,但也看出一個人對佛的虔誠與否。對佛像都不恭敬,還談學什么佛呢”

九齡答道:“惠能大師說:佛從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我心自有佛,心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張弘雅問:“照此說來,眾人燒香布施供奉菩薩也成了多余的嗎”

九齡答道:“該是也。惠能大師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鉆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便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據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惠能大師還說: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

張弘雅聽了九齡說得有根有據,頭頭是道,但從來也沒有聽過這些新鮮言論,是否真的出自惠能之口,還是半信半疑。

俗語說:小和尚念經月口無心。他這樣一個小孩子能懂什么經文奧義呢只有五歲的九齡聽惠能誦經說法竟如此用心,入耳不忘,果是真的嗎于是他就親自跑到七星墩去請教惠能大師。惠能說:“九齡小施主天賦極高,將來定在眾人之上天子之下,所以他只朝天子不朝佛。他之所言正是老衲之意也。”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