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768章 贊有狀元才(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768章 贊有狀元才(3)

768章 贊有狀元才(3)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9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這年秋天,皇上欽派翰林學士王定九前往錢塘江抄錄大禹治水時立的錢塘江潮汛碑記。

王定九深知歷代文人學士都想看清碑文的內容,卻因錢塘潮漲退只是一瞬間的事,非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人去看不可,所以一直未有人能在退潮時看清碑文,并記錄于世。為此,王定九為此事發愁,南下江南,取道拜會見恩師顧掌教。

茶過三巡,顧掌教見王定九心事重重,愁眉不展,故問道:“高足這次下江南,似有不解之事困心頭乎?”

王定九見恩師所問,“唉”地嘆了一聲,說道:“學生正為此事所煩。”

顧掌教:“何事所煩?”

于是,王定九便將此行之事向顧掌教和盤托出。

顧掌教聽后,哈哈笑道:“為師保舉一學生祝得財與你一同前往吧。”

王定九:“祝得才?他……”

顧掌教:“你大可放心,祝得才雖然還是個孩童,但他天生狀元才,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之奇才。”

王定九聽恩師如此一說,困擾多日的煩惱一掃而光,再三拜謝。

于是,王定九和顧掌教、祝得財馬上啟程,不日趕至錢塘江邊,待退潮時記下碑記之所在。

兩人相約,由王定九從上往下看,祝得財由下往上看。看完后,各自寫下碑記銘文,并拿來續在一起,就是一篇完整的碑文了。

再經核對無誤后,王定九由衷夸贊道:“恩師!您這位學生確是一個神童,奇才、狀元才啊!他日長成進京赴考,本官一定在皇上面前力薦您這個得意弟子。”說罷,拜別顧掌教和祝得財,帶著碑文回京復旨。

李金蘭自送小得財到筠城學堂讀書,為了幫補娘家家用,在縣城錦水坊西街開了一間豆腐坊。

小得財常常一放學回來就挑豆腐沿街叫賣,賣完就到靜庵學館窗外旁聽。久而久之,被靜庵老師發現,覺得這個小孩眉清目秀,問他一些詩句時,他又對答如流,深得靜庵老師喜愛。

到了中秋節晚上,靜庵老師邀請幾位知己共賀中秋佳節,也把小得財叫上。無非是吟詩作對,共賞奇文。不覺已到深夜,還是興猶未盡,一邊飲酒,一邊欣賞名詩佳句。

這時,他們發現瓶中的酒已斟盡,于是,叫小得財入城買酒,但這時已更深夜靜,城門早已關閉。

小得財向守城門衛說明情況,求其開門。

守城門衛是一位熟讀四書五經之人,喜吟詩作對。得知來者就是祝得財,便有意想試下他的文才是不是像坊間所傳的那樣了得。

于是,門衛說道:“小孩!我出一聯,如你對得好,便開城門,否則只好作罷了。”

小得財滿口答允。

門衛想了想,現在已是半夜二更,遂出上聯:

半夜二更半

小得財皺了皺眉頭,稍作思索,便一口答上:

中秋八月中

門衛一聽,感到對得工整,很有文采,心中十分欽佩這小孩的學識,就開門讓祝得財進了城,并豎起大拇指贊道:“你小小年紀就對得這樣好,實為可嘉,如果能篤志勤奮,以后必定前程萬里。”

一年一度的春節快到了,家家戶戶要貼春聯。李金蘭為了考考兒子的學習成績,特意叫小得財寫春聯。

這時,正是新年除夕,家家戶戶除舊歲,換新符,放鞭炮,吃團圓飯。小得財想起自己的娘親,起早摸黑,磨制豆腐,奔波勞碌,為的是賺點繩頭小利,糊口養家,供自己讀書,娘親恩重如山,該如何報答?

于是,他拿起毛筆書下一聯:

一肩挑日月

雙手摸乾坤

這副對聯,字跡清秀有力。貼出大門,鄉親無不夸獎,司背坊那位秀才也連忙過來觀看。

這副春聯不僅平仄相對,而且意義深長,是對母親奔波勞碌的敬仰。秀才看后。大加夸獎:“奇才!奇才!小小年紀,如此高才,實屬不凡。”

經秀才一番贊賞,一下子傳遍了全城。

有一天,小得財和幾個小孩到縣城地豆崗窯玩。這個磚窯的老板平時也聽過小得財的名字,當他看到小得財來玩,就說:“得財,如果你能為我這磚窯寫副對聯,我就賞2兩大銀給你。”

小得財抬頭望望山岡,只見這山岡建有幾個大磚窯,煙囪濃煙卷冒。

小得財觸景生情,鋪好紙張,便寫下一聯:

臥龍崗地豆氣吞五湖波浪

跨大海征東卷起萬里風云

磚窯老板一看,連聲贊賞不絕。原來這副對聯,把磚窯比作臥龍,而且引用薛仁貴征東的歷史故事,把磚窯寫活了。這副對聯一傳出,連知縣也很感動,給小得財獎了5兩銀子。

小得財10歲生日那年,縣官在縣城東圩貼出布告:先標出一句上聯,有誰把下聯對上,又平仄相對,獎賞稻谷5擔,上聯題為:

云繞筠城呈旭日

從早到晚,整整一天,尚未有人對得下聯。

臨近傍晚,小得財來到東圩,這時雖已是圩尾,但人未散去,在布告前還有不少“秀才”在苦思。

小得財向前看了布告,細細想了一下,便不慌不忙走到考官面前,把下聯呈上。

主考官拆開一看,紙上寫著:

源流古洲映橫煙

原來縣官出的上聯“筠城”,是新州縣城的名,因縣城周圍栽滿竹子,故有“筠城”之稱;“允”是新江河的古稱,其時稱“允水”。而小得財答的下聯意思是:新州自建縣以來,祖先在此生息,世代繁衍興旺,萬家煙火輝映。

下聯一公布,主考官馬上宣布:祝得財奪魁。

再說有一晚,已近一更時分,小得財還在自己的寢室里吟誦詩文,忽然間,他聽到廳堂瓦面上有“窸窸”響聲,開始他沒在意,以為是老鼠在屋頂走動發出的聲音,沒有理它。

可是過了半個鐘頭,響聲不但沒有消失,而且不時夾雜“噗噗”的聲音。

小得財豎起耳朵靜聽了一會兒,終于聽清楚了,不是老鼠所為,而是有人爬上了屋梁。

小得財想:此人必是竊賊無疑。于是,起來開門想喚人抓賊。

但后來又想:就算這次抓到了賊,難保他以后不再做賊,還是點化教育一下為好。

小得財走出寢室,逐一到娘親、舅父等家人的住房拍門叫人到大廳集中。這時,已是二更時分,各人都熟睡了,聽到小得財的敲門聲,大家都驚醒了,于是急急忙忙趕到大廳問,“阿財!有什么要緊事?半夜三更叫門出來。”

小得財仰起頭,望著屋梁長嘆了一聲說:“我想起了做人處事的準則,以致夜不能眠,因此叫您們出來,當面贈言給您們,望大家切記!”

大家聽了小得財的話后,覺得沒什么要緊事,都松了一口氣。唯獨舅父忍不住說:“阿財仔,有什么話可不可以等到明天再講,何必非要半夜三更叫舅父們出來?”

“就是嘛!”大家一齊附和說。

因為他們看見沒什么大事,巴不得早些回房睡覺。小得財也不拖延,高聲說:“我雖年紀不大,但略知做人處世之道,我娘沒有什么家產帶給你們,只希望你們以及后代子孫勤奮讀書,正經做人,日后好博取一份正當職業,最要緊的是不要做鼠摸狗盜之事,學人做梁上君子,以招致萬代受辱。”

在屋梁上蹲著的竊賊心知肚明,他聽完小得財的一番話后,羞愧滿面,悄悄地離開了小得財舅父的家。

回家后,立刻修了一封書信送到小得財舅父府上,書中寫了一首詩:

金石玉言貫耳中,

勝過將我來綁送。

梁上君子不再做。

正經做人應遵從。

不久,這件事被小得財舅父的家人傳了出去,于是,當地的群眾都把專干鼠摸狗盜的人稱為“梁上君子”。

這年盛夏季節,祝得財他舅父家對面來了一位姓丁的舉人前來探望他姑媽,在他姑媽家小住。

這個丁舉人本來不學無術,考試作弊才中了舉人。他在他姑媽家住下,出入筠城大街小巷,趾高氣揚,還到處舞文弄墨,經常讀錯字,寫錯字,笑話百出。

盛夏,正是新州大地水果成熟收獲時節。丁舉人見新州水果特別清甜誘人,于是,到集市買了兩筐水果要寄回高要老家。其中一笠是甜橙、一笠是枇杷。

丁舉人親筆在笠上寫上地址、接收者姓名,惟是他把“橙”字寫錯為“凳”,又將“杷”字誤寫為“琶"。

祝得財剛好放學經過丁舉人姑媽家門口,見了十分好笑。

丁舉人問祝得財,“小孩,你因何在此發笑?”

祝得財說:“我笑舉人公寫錯了字。”

丁舉人一聽,當場勃然大怒,說道:“胡說!我舉人公寫的字,用得著你這個細佬哥來教我嗎你給我滾!”

祝得財微微一笑,走了。

第二天清早,丁舉人他姑媽家門口貼著兩首詩:

果然好個舉人公。

橙“凳”明知字不同。

橙子若無一對腳。

筠城怎能到高要?

枇杷不是此枇杷。

只怪舉人識字差。

倘若琵琶能結果。

筠城弦索盡開花。

丁舉人看了非常尷尬,再也不敢在筠城顯擺,提早灰溜溜地離開了他姑媽家。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筠城東門河水東村舉行龍舟競賽及搭棚做大戲(粵劇),十分熱鬧。

祝得財也跟隨錦水坊的人去水東村睇熱鬧。誰知那里的村民素聞祝得財的大名,熱情接待,奉為上賓。

祝得財到了水東村,日間,看完了賽龍奪錦,晚餐便大排宴席,一班鄉紳紛紛出席宴會,希望有機會以一見祝得財為榮。

席間,大家高談闊論。忽然有一好事之徒,站起來高聲::“諸位敝村今年同時舉行賽龍船兼演大戲,雙倍高興,更難得的是神童祝得財大駕光臨,為敝村增光不少。而今萬事俱備,可惜大戲臺還缺一副對聯。今日幸得神童在此,我們何不請他即席揮毫,給我村留下幾行墨寶”

此人話還未說完,現場已掌聲雷動,異口同聲贊好。

祝得財欣然應道:“既蒙大家不棄,恭敬不如從命吧。”隨即又說;“那就麻煩備好文房四寶。”

村里文書譚文龍應聲“得”,立馬去備齊紅紙、筆墨等回到現場,又把紅紙糊成一副對聯,譚文龍上前問:“祝得財,對聯折多少格呼”

祝得財只顧看熱鬧,喝酒,順口回答:“請隨意吧。”

譚文龍思付:真好笑!這小孩準是胸無成竹,你任我折多少格了?

譚文龍轉念又想:他叫我隨意。那我就順著他的意,隨意亂折,作弄一下他。

譚文龍折好后,數也不數,就攤放在桌上等候祝得財書寫,等著看他出丑。

那一班鄉紳,見譚文龍把紅紙折得密密麻麻,有的暗笑,有的暗為祝得財著急,祝得財干了幾杯酒后,從容地走近桌前,粗看紅紙一眼,提筆就蘸墨大書起來。

人們看他筆走龍蛇,上聯寫的是:

朝也扒午也扒扒扒扒……他將“扒”字一直續寫還剩最后七格時,然后結尾:

扒上龍門三級浪

下聯照樣格式寫的是:

旦來唱生來唱唱唱唱……同樣還剩最后七格時,才寫上:

唱頌水東七重天。

圍觀的紳士們不禁同聲喝彩:“祝得財果然是狀元才,行家高手,名不虛傳!”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