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713章 鐵樹開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713章 鐵樹開花

713章 鐵樹開花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6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住持雙手合十,隨禮道:“阿彌陀佛,我代表全寺先謝謝你了。”

祝壽禮:“大師,你還有什么話要吩咐的嗎?”

住持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要記住,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見,感無不通。”

祝壽禮的神經似乎被觸動了一下,道:“不知出自何處。望大師指點。這兩句話我似乎經常聽到,但一時忘了出處。”

住持眼睛晶光閃閃,以十分篤誠的口吻說:“這是我們禪宗的名言警句。”

“啊,原來如此難怪這么熟悉。但我的文化水平不高,理解不深,希望大師再給我詳細解釋一下。”

住持清了清嗓子,說:“一切福田是指一切世間的福德,也就是功德。方寸是指我們的心地。這句話的意思是:世間的一切功德福報其實都離不開自己的所作所為。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是指真正找到自己的真心本性,沒有什么不能感知而相通的!只有凈化我們的內心,斷惡除邪,勤種善果,那么就沒有什么事不能想通的了。”

祝壽禮:“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回去后更要勤種善果,多種福田”

“對!”住持點了點頭,“你們回去之后,不必為暫時沒有子嗣這事整天憂心忡忡,精神頹廢,否則會致精、氣、神、腎全虧:應該直面人生,樂觀開懷,這樣才會精神愉悅。夫妻藍田種玉,互相配合,方能得成正果。如無大礙,到了明年中秋前后,你們便應該有子女在懷了。”

祝壽禮一直高懸在心中的大石放下了,轉過腦袋對妻子李金蘭說:“你回家后不必再焦慮了。大師說我們的喜事在明年中秋前后就會實現只不過是一年多的時光,很快過去的。”

李金蘭一直繃著的心弦也放松了,臉上露出平時難得的笑。

清風從天露山那邊的山吹來,透過側殿的走廊,吹到人的身上,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祝壽禮才走到門口處,突然想起什么,轉身走到住持的面前,道:“我再請教大師,假如我有了兒女,以后他們的前程又將怎樣呢”

住持掐指算了算,然后說:“施主,你的孩子乃靈猴托世,極度聰明,但是生性頑皮……”

這七年多來,祈望生兒育女,祝壽禮和李金蘭有如大旱之望云霓,只要有兒女后繼,就已滿足,今聽大師說他們的后代極度聰明,笑得合不攏嘴:“大師,你是哄我們開心吧”

住持舉起茶杯了一口,抬起頭來:“老納我在這里駐錫的日的是幫人洞察愚蒙,解困好難。我只不過是憑直觀照說而已。貧僧豈敢欺天騙人呢”

祝壽禮:“我還有一件事要請教大師,我姓祝,如果我內人明年生下的是女兒,該叫什么名好呢

住持定睛想了想,回答道:“叫金彩吧。”

“好呼,有金銀,富貴;臉上又有光彩,”祝壽禮贊同地點了點頭,繼而引頸而問,“如果是男丁呢”

住持沉思了一會,朗聲地回答:“就叫祝文才吧!”

“祝文才”祝壽禮巴眨著眼睛,直剖他的心里話,“你說以后我內人生下的如果是兒子就將他的名字叫作文才”

住持:“是呀,就叫文才。”

祝壽禮臉有不解之色:“大師,我這鄉下佬,耕田就有力氣有本事,但斗大的文字識不了半籮筐,我是沒有文化,也沒有什么才華呀!”

一直旁聽的李金鳳此時搭上話來:“壽禮,你雖然沒有文化,但我李金蘭有文化的呀!

住持笑著指著祝壽禮,說:“施主,你不識字并不等于你的兒子不識字,你沒文化、沒才華并不等于你兒子以后沒文化、沒才華呀!須知林新葉催前葉。”

李金蘭接上話來:“流水后浪逐前波!”

住持聽后,笑了起來,:施主。看你夫人的文化不低呀!

李金蘭被贊得臉也紅了:“我們在娘家時,父親都很重視教我們姐妹學習楚辭漢賦、四書五經的。”

“難怪你出口成章,”住持指著李金蘭,說罷又指了指祝壽禮,“以后你可要向你夫人好好學習哩。”

祝壽禮的表情變得斷腆:“是的,我老婆文化水平比我高,但使牛耕田她比不上我了。”祝壽禮跌倒也要抓一把沙。

李金蘭臉上的笑靨似盛開的蓮花:“如果大師的話成真,這就算是我們半世修來的福報了。

得償所愿,心花怒放。祝壽禮再三向住持道謝,悄悄地在寺里的功德箱里添了香油錢,然后與妻子高高興興地下山而去了。

日出日落,月缺月圓。光陰就像天露山的溪流那般慢慢地流逝,不知是住持的藥方與祝壽禮有緣,還是天意注定,李金蘭回到洛洞不久就懷上了身孕。

翌年秋天,金風颯爽,大地迎來了豐收的季節。

這年中秋之夜,墨藍的蒼穹上,月亮又大又圓。李金蘭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就在中秋夜三更天給祝壽禮生下了一個肥肥白白的小男孩,笑得祝壽禮合不攏嘴,樂得他三天三夜也睡不著覺。

“我們洛洞村又添男丁了!”

這消息在天露山不脛而走,上門來賀喜的村民踏破家門。皆因祝壽禮的妻子李金蘭平日德行好,喜歡幫助別人,也就是說“廣種福田”。

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就是他們這對夫婦在結婚八年后才喜得貴子,按農村的話來說,就是鐵樹開花了。

滿月后,在佛仔墩擺起了隆重的添丁滿月酒。大紅鞭炮放得震天價響,爆開的鞭炮紙屑猶如瑞雪紛飛。豐盛的酒席擺滿了偌大的小山墩,酒香在空氣中彌漫著。

面對著佳肴美食,村民們猜拳喝令,舉杯暢懷痛飲,在一輪熱鬧的觥籌交錯后,須發飄皚的老族長站在滿月宴席前的高位上,當著眾人的面宣布,洛洞村又添了一位新丁,根據去年天露山住持的提議,這小男孩的名字叫做“祝文才。”

從此以后,洛洞村就多了一個男丁祝文才;若干年后,新州便出

了一個蜚聲四方的大狀祝得財。

祝得財的父親祝壽禮雖然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但他的娘親李金蘭出生于書香門第,古典文學頗有造詣,唐詩倒背如流。她知道如果自己的兒子沒有文化,將來只能像丈夫那樣永遠在農村干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活,所以,在祝得財三歲開始,就教他背《三字經》,熟讀唐詩三百首,四歲的時候就給他講解詩詞和對聯以及古代文壇上的軼事趣聞。

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祝得財從小就養成了對詩詞歌賦和對聯的濃厚興趣,由此打下了很好的文學基礎。

祝得財的娘親家在新州縣城所在地。那里民風甚好,重文崇教,禪風裊裊,文氣決決。而在筠城書塾執教的是遠近聞名的顧學儒老先生。

顧掌教是一位走過江湖、吃過夜粥的人,年輕時曾在省城高等書院讀過書,留在廣州西關荔枝灣的學堂教過二十多年學,算得上桃李滿天下。

顧學儒知道,人生的競爭往往是文化的競爭,家鄉的人尤其是下一代更需要文化的提升。

故土難離的情結使他在五十歲那年便辭去了省城學堂的高薪工作,返回家鄉里村執起教鞭。

顧學儒的兩位同事是他的忠實信徒,跟隨他到筠城書塾來當教師。

有如此名師執教,筠城書塾名聲鵲起。新州城里甚至城外的人都渴望將自己的子女送來筠城書塾讀書。

錦水與水東是一河兩岸的村莊,所以錦水的小孩子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到筠城書塾去求學,孩子們愛好讀書蔚然成風。

顧掌教如今已年逾花甲,個子高瘦,顴骨微凸,牙齒因吸煙太多而

黃,下頦留著三寸長的胡子,身上常常穿的是淺黑色長衫,戴著深度的眼鏡。他寫得一手好字,方圓十里名聲在外,逢年過節村民家門前的對聯都是他執筆書寫的。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