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707章 說奇不奇(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707章 說奇不奇(1)

707章 說奇不奇(1)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1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翌日早上,旭日剛剛從東方升起,六祖惠能大師起床后,本來想趁早回龍山。忽然,一陣心血來潮,身不由己地來到了不遠處的佛仔墩上,找到當年在此種梅的工具,插梅枝澆水。

六祖惠能大師正忙著,忽然佛仔墩下傳來一陣說話聲。

“阿能哥,原來您在這里呀!”六祖惠能大師低頭往下一看,原來是梁金輝和神會和茶園的員工找上來了。

“阿能哥,我就知道您在這里種梅呢!”梁金輝咧著嘴笑著。

未待六祖惠能大師開口夸他醒目,桂花、連惠、阿英、祝得仁、王天豹、王天虎、王王佳等洛洞村和云排村的鄉親來了。原來今天一大早,阿英就回云排村告訴他阿爹,“說六祖惠能大師回來了。”

消息不脛而走,二村寨的鄉親爭相前來與久別的六祖惠能大師相見。

在人頭涌涌的人叢中,只見有鬼才之稱的祝得仁站在佛仔墩路旁通天大道那塊大石上,揮著手大聲地喊叫著:“六祖大師!咱們來看您來了!衷心感謝您,六祖惠能大師!”

“這個祝得仁轉性了?怎么說起客氣話來了?”六祖惠能大師覺得有些奇怪。

這人嘛,說奇不奇,說不奇也是奇:歷來奸詐的祝得仁,有誰會想到竟然會成為名噪省城的破案高手。

這,還得從10年前一位妙齡少女丁玉莉在番禺大石鎮突然人間消失的事說起。

丁玉莉是她爹娘的掌上明珠,平日聽話,這次無緣無故失蹤多日,一定是被人謀害了。

這讓她居住地的老百姓過日子都提心吊膽,不得安寧。

而這宗沉冤鐵案因廣東巡撫衙門一位新的按察使到任又被翻了出來。

失蹤的丁玉莉是這位新任按察使王金興的外甥女。

王金興到任后就下令,一定要將這已塵封10年的鐵案查個水落石出,以慰解他胞妹一直備受痛苦折磨的心靈。

省城與番禺的查勘高手換了一批又一批,但都是空手而歸,皆埋怨此案以前沒有留下絲毫的線索。

陳大鋏因打了幾宗大官司,聲名在外,又得他爺爺門生的推薦,成了兩廣總督倫文敦聘的“幕客”。

“幕客”有的充當總督的參謀顧問,有的分管某項具體工作,有的是署中高級辦事人員或出謀劃策者。

陳大鋏便是總督的參謀顧問之一,所以跟省里一些官員和狀師同行混得爛熟。

陳大鋏見按察使王金興要偵破那宗歷史懸案心切,便大力推薦祝得仁,說他雖然是一位狀師,但有心計,分析問題有過人的才智。祝得仁若然前來查案,或者能夠破掉這宗歷史懸案。

因此,祝得仁這個并非官場的狀師,就“走馬上任”來了。

按察使王金興這次配給祝得仁的助手是有多年抓捕經驗的巡檢馮習樣。

馮巡檢見到祝得仁的第一反應是無奈地搖了搖頭,發泄出心中的怨氣:“我們省城,人才濟濟,破案高手如云,一個個雄心勃勃而來,在番禺地域進行拉網式的明察暗訪,最后都是灰溜溜地離開。一來二去,為查此案已先后換了十多批人。10年多來的嘔心瀝血,10年來的勞民傷財,卻是半點線索也找不到。你想破案后得到按察使的賞錢可比登天還要難呀!”

祝得仁坦言自己的心跡:“我從新州縣來到番禺這里,并不是為了幾個錢,而是要讓死者沉冤得雪,殺人者受到法律的嚴懲,這是我人生的一份責任。”

馮巡檢的臉皺得好像苦瓜干似的:“我干這一行已經二十多年,親手偵破的案件起碼超過五百宗了。我陪同人來偵查這宗懸案已經是第三次,動用了我所有的朋友和手下去調查,別說真憑實據,甚至連一點兒的線索也沒有。”

“如果偵破的路子不對,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也是徒勞無功的。”祝得仁卻是滿有信心,“你是個辦案老手。我這次和你在一起,可能會將這鐵案破掉。”

馮巡檢:“我們從何處入手呢”

祝得仁口氣肯定:“案件在那里發生,就從那里入手。一切的調查取證都要悄悄地進行,別過度張揚,切忌打草驚蛇。”

馮巡檢:“這次我們打算打扮成什么人呢?”

“扮作商家佬,”祝得仁早已心中有數,“所以我們去辦這案時,不再帶隨從去。這次委屈你一下,暫時扮我的助手吧。”

馮巡檢:“好,這次我聽你的。”

番禺是珠江三角洲有名的魚米之鄉。遼闊的大地上,水網縱橫交錯,桑基魚塘一片連著一片,魚塘的基圍上有的還種有芭蕉樹。

祝得仁穿起長衫馬褂,頭發梳得光亮,打上發蠟,黃絲蟻仔也爬不上去,手指戴著金鑲玉戒指,腳下的牛皮鞋擦得亮澄澄的,一副商人的打扮。

馮巡檢身穿棕色長衫,腳著平底輕便布鞋,肩背一個黑色布袋,扮作祝得仁的隨從。

祝得仁與馮巡檢以給酒樓采購貨品為名,在番禺大石鎮丁玉莉失蹤地附近的各個村走訪,早出晚歸,一連走了五六天,卻是一點線索全無。

晚上,回到下榻的悅來客棧,連油燈也不點亮,馮巡檢就一頭躺在竹椅上,用手捶打著小腿,泄氣地:“唉,走到腳仔幾乎都行不動了,連丁點兒的線索也找不到。”

祝得仁過去將油燈點亮,屋里頓時亮出黃色的光:“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所收獲的。”

張巡檢臉色灰暗,眼睛沒有晶光,喪氣地:“時過境遷,要破這跨度10年之久的案件,無疑是大海撈針,所有證據都已經被作案者銷毀殆盡了。”

祝得仁:“一切線索都是靠人找出來的。在大海里面撈起針來,并非絕對不可能的事。我相信,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既然那人作了案,始終會留下蜘絲馬跡的。主要是我們要多想辦法。”

馮巡檢見祝得仁破案的意念那么堅決,官命在身,只好說:“那么,你就多多想辦法吧。”

祝得仁與馮巡檢又在鄉間暗中查訪了幾天。

在一個落日余暉即將收盡的黃昏,祝得仁來到一條村莊里,放眼觀察周圍的環境,見一口長長的魚塘旁邊有座孤零零的小屋,門前有一棵枝繁葉茂的龍眼果樹,問起路人:“那是什么人住的房子”

路人的回答是:“那是劉均秋的豆腐作坊,他專營豆腐與腐竹的生意。”

祝得仁用手肘推了推馮巡檢:“我們到塘邊的豆腐作坊去看看。”

馮巡檢:“好的。”

祝得仁和馮巡檢繞著水塘邊,來到豆腐佬劉均秋的家中。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