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501章 妙哉奇也(30)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1章 妙哉奇也(30)

第501章 妙哉奇也(30)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6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年輕人見他改了口,這才高高興興地說出了事情的經過:七天前,獅子國來了一位名叫阿蠻的使臣,并帶來三道難題,限愛幼王在七天之內派人解答。如果在規定的期限內答不出來。獅子國就要派兵攻打愛幼國。三天過去了,君臣之中竟沒有一個人能解答出其中一道題的。

國王覺得這么大一個愛幼國競沒有人能解答區區三道小題,實在是有損國格,便決定出榜招賢。

招賢榜明確規定:如果有人能解三道難題,三十歲以上者賞以重金;三十歲以下的將招為駙馬。

國王此舉,是指望"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可是一轉眼三天過去了,仍然沒人敢揭榜。

限期只剩最后一天了,如果再無人揭榜,愛幼王就要在獅子國的使臣面前丟臉,庶民百姓也要蒙受戰爭苦難。

就在這舉國揪心,君臣民愁的關鍵時刻,有一個名叫李老三的后生揭了皇榜。

愛幼王大喜過望,立即宣文武大臣和獅子國使臣阿蠻進宮。阿蠻見揭榜者是個二十幾歲的后生,便哈哈大笑道:"你腮邊無須,嘴里還做奶香呢,能有多大能耐,快回去請你爹來吧!"

李老三不卑不亢地說:"大人若是要接替后生可以奉陪,若是要結拜干爹義父,后生只好告退了。"

阿蠻見他果然出言不凡,不得不另眼相看了。

阿蠻指著鐵籠內的一頭樣子像老鼠,個頭如水牛的東西問李老三:"你知道這是什么東西么"

李老三迅速從袖筒內放出一只貓來,那貓一出袖口就徑直向那龐然大物撲去。

那東西一見貓,便嚇得拼命地來回奔跑,不一會兒便現出了原形,竟是一只比貓小不了多少的大老鼠。

李老三說:"老鼠再大也怕貓,你連這點道理都不懂,竟敢到我愛幼國來充當使者,真是自不量力!"

阿蠻不甘心失敗,連忙面紅耳赤地拿出一根三尺來長,兩頭一樣粗的圓木棒子,說:"第一道題你答得不錯,現在你能辨認出這根棒子,哪頭是根部,哪頭是梢部么"

李老三胸有成竹地接過木棒,輕輕往皇宮門前那口金魚缸里一放,說:"浮起的那頭是梢部,沉下去的那頭是根部"。

國王問:"道理何在"

"有道是'樹結根,竹結梢'。樹的根部堅硬結實,放在水里就會下沉,相反浮起的那頭必定是梢部了。"

國王和文武百官們見李老三一連解開了兩道難題,都忍不住為他喝起彩來。

阿蠻雖然暗暗佩服這位后生的聰明能干,外表卻仍然鎮定自若地說:"諸位別高興得太早了,俗話說,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這第三道題才是最難的呢。"

阿蠻示意隨從牽來了兩匹長相、個頭、鬃毛完全一樣的母馬道:"這兩匹馬其中一匹是另一匹的母親,你能分出它們誰是誰的崽子么"

李老三很有把握地說:"只要將它們牽到馬廄去,我就能辨別出來。"

"后生,你未免過分自信了吧請問你是憑眼看呢,還是用手摸"

既不必細看,也不必用手摸,只要將它們用同樣長的韁繩拴在料槽的兩頭,再把草料分成三份,兩份少的,一份多的,在它們面前各放一份少的,在馬槽正中放一份多的,我一看它們吃草料的姿態,就自然清楚了。"

"你能不能說得再具體一些,更明白一點么"

李老三想了想說:"埋著頭一心吃自己面前那一小份的是母親,放下眼前的草料不吃,首先去搶中間那一份草料的一定是崽子,這是毫無疑問的。"

國王又問:"這話又該作何解釋呢"

后生流著眼淚說:"馬雖然是畜生,可是它們疼愛子女的心情是同人沒兩樣的,做娘的因為饑餓當然也要吃東西,但是她只會吃屬于自己的那一小份,絕不會與自己的孩子去爭食,即使不懂事的子女來搶爹娘的食,他們也會忍饑挨餓,讓子女吃飽吃好的。馬也絕不例外。這既是本能,也是天性。"

"說得好,辯得妙!好一個本能,好一個天性!"阿蠻一改剛開始那藐視一切,目中無人的傲慢姿態,對這位"嘴里還做奶香"的后生真心誠意的贊揚了一番。

國王和文武臣相們聽得得意洋洋時,那位獅子國的使臣突然把話鋒一轉,說:"可惜你們愛幼國像他這樣知本能懂天性的后生太少了,通人性的晚輩更是微乎其微。"

有道是:一句話說得人笑,一句話說得人跳。阿蠻的那句話剛出口,幾位年輕的臣相便跳了起來,當面斥責使臣無視邦交禮節,嘉敢在國王面前肆意辱罵國民。

阿蠻卻說:"我這絕不是辱罵而是抬舉,其實愛幼國的臣民連畜生都不如。"

一直端坐靜聽的國王也火了,如果不是礙于"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矩,他早就下令推出午門斬首示眾了。

有道是:死罪能免,活罪難逃。如果不給他點厲害看看,說不定他還要說出更不中聽的話來呢。想到這里,國王輕輕地咳嗽了一聲,整個皇宮頓時鴉雀無聲。

當大家注意力集中之后,國王首先令人給使者"看座",然后聲輕語重地說:"古人云,上邦卿相,即是下國諸侯,上邦士子,乃是下國大夫。這話雖然在理,但我們大小是個國,胖瘦是個人,尊卑都是君,強弱皆為民,打狗還要看主人面呢。你身為上邦使者,竟敢用'不通人性'的話來'抬舉'孤王的臣民,實屬欺人太甚,今天當著眾愛卿的面,若能講個清楚明白倒還罷了,如若不然,休怪孤王無情!"

獅子國的使臣并沒有被愛幼王的話嚇倒,反而文縐縐地說:"鵬鶚呼食,烏鴉反哺,仁也;鹿得茸而呼兒,蝶采花而集眾,義也;鴻雁定位,羔羊跪報,禮也;豺乃祭獸,貓乃祭魚,智也;犬乃守夜,雞乃司晨,信也。畜生處眾物之中,尚知五德;人為萬物之靈,豈能不仁不義你們以《養老卿》為國歌,殺父母以食肉,拋尸骨名天葬,長輩愛兒女如心肝,晚輩視老者不及糞土,老愛幼而幼不尊老,仁在哪里一家人同室操戈,義在何方不報父母養幼之恩,反而拋老人之尸骨,以怨報德,何禮之有有道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五十而不惑,六十而知天命。你們將老人斬盡殺絕,智從何來不能自食其力時爹也好,娘也好,口口聲聲說你養我的小,我養你的老。一旦身強力壯,立自食其言,哪里有半點信譽而言你們既然連畜生也能做得到的五德都做不到,豈不是連畜生也不如么"

相關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