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343章 出家修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3章 出家修行

第343章 出家修行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麗日高懸,彌勒帶領一行人迎著拂面的和風去拜見佛陀,并請求出家。

佛陀當場應允。在佛廣大無邊的神通力加持下,他們的頭發、胡須自行脫落,袈裟自動穿在了身上——正式成了佛的比丘弟子。

成為比丘的彌勒,形象更加清秀,氣質更加清新,他的身上似乎散發著一種清涼的氣息,遠遠地,就能使人感到和諧、安詳與愉悅。

于是,在后來的一天,就有了前文五百梵志看到的那一幕。

再說閑曠禪師為契此落發已畢,似笑非笑說偈:

今日僧伽,

明日佛陀。

夢幻水月,

因緣和合。

契此懵懂,不知師父所云。但是,他仿佛又朦朦朧朧感覺到了一些什么,就像一個久遠的夢,情節早已淡忘,唯有一些夢緒如輕輕的云,如淡淡的煙,似有似無,若隱若現。

然而,那是什么呢?他又說不上來。于是,他似呆如傻,愣在了當場。

閑曠在他锃亮的光頭上輕輕拍了一巴掌,吟誦道:“原自夢中事,何須苦追尋?明了如如心,豁然悟前因。”

突然,猶如一道電光在契此心靈深處閃過,恍惚中,他似乎看到了一座巍峨的天宮,那里,香花圍繞,仙樂裊裊,飛天飄飄……

師父閑曠禪師的聲音,反而像是從天外傳來:“契悟娘生面,此性本來真。因此,你的法號依舊叫契此吧。”

契此從天上回到了人間,他恭恭敬敬給閑曠禪師頂禮三次,感謝師父的剃度之恩。

閑曠禪師說:“契此,今天夜間,你父母回到家中之后,發現你并未回去,明日肯定還會來寺里尋找。尤其是你妹妹秋霞姑娘,似乎愛你至深,必然會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經常以種種理由到寺廟里來看望你。長此以往,必然會產生閑言碎語,一則不利于你自己的修行,二來有污佛門清靜地的名聲,所以,你不能在岳林寺常住,這里無法安頓你。”

契此聞聽此言,不由得心里一陣著急:“師父,我剛剛剃度,除了岳林寺,對其他寺院一無所知,能到哪里安身呢?”

閑曠禪師一笑,安撫他說道:“你不用著急,我已經為你籌劃好了出路。距奉化縣城八十里的海邊,有一座天華寺,那里環境幽靜,是一個修行的好場所。天華寺方丈云清和尚,是我的同參道友。我已經給他寫好了一封書信,推薦你到天華寺掛單。”

說著,閑曠拿出了一封信,遞給契此。契此不禁有些奇怪了:“師父,這封信您是什么時候寫好的呢?”

閑曠點點頭:“就在剛才,我在這里等你的時候寫的。”

契此更奇怪了:“您怎么知道我一定還會回來?”

“該來時,一定會來;要走時,必然得走。如同你要連夜離開岳林寺一樣。”

契此再次體驗到佛門的不可思議。

閑曠禪師抓緊時間給契此講述了一些佛門常識,以及僧人掛單的基本規矩,而至關重要的修行方法,他卻反而只字未提。

天剛蒙蒙亮,晨霧籠罩著的岳林寺山門,悄然打開了一條縫隙。頭戴斗笠,身背行囊,手拄禪杖,一身云游僧打扮的契此,與老和尚閑曠,一前一后無聲無息地從門縫里擠了出來。閑曠禪師站立在山門外,目送著弟子走下長長的臺階。

契此回轉身,只見師父恰似一尊塑像,高高佇立在臺階上,一動不動。他鼻子一陣發酸,兩行熱淚滾落下來,他放下行囊,跪了下來,給師父磕了三個響頭。

閑曠禪師擺擺手,催促契此趕快上路。契此漸行漸遠,漸漸走入了濃濃的晨霧中,猶如冰塊消融于大海一般,他完全融入到了天地之間……

契此沿著縣江向縣城方向走去。到縣城之后,拐向通往海邊的道路。

江水那邊,就是他生活了十六年的家鄉——長汀村。

鄉愁一樣纏綿,鄉愁一樣多情的晨霧,縈繞著契此,使得他的腳步顯得有幾分沉重。

江上的霧氣更加濃重,望不見家鄉村莊的輪廓,唯有隱隱作痛的心,能夠明顯感受到,距離家鄉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忽然,猶如幻覺一般,從村子的方向傳來一串縹縹緲緲的歌聲:

剡江流,縣江流,流到大海不回頭,水波是清愁。情悠悠,思悠悠,天涯海角思不休,何日駕歸舟?

這歌聲,恰似一個飄蕩在空中的孤苦伶仃的魂靈,無助地向大地、向山河傾吐著滿腔的哀怨、傷感與迷茫。

不知什么原因,契此感到這歌聲聽著有些耳熟,好像是妹妹秋霞正在臨窗吟唱:咸淚流,苦淚流,流進胸腔浸心頭,病樹臨霜秋。恨悠悠,怨悠悠,颙望哀怨滿九洲,冷月照空樓。

不知不覺,契此已經淚流滿面了。他腳下的步伐更是越發沉重,幾乎就要完全停下來……

這時,一聲清脆的鳥啼,從凝滯沉郁的空中劃過,驚醒了契此的幻覺。他搖搖頭,再著意傾聽,哪里有什么歌聲?唯有滾滾江水發出低沉的嗚鳴!

他不禁打了個寒顫——那迷惑人的歌聲,不過是心魔的顯現!

他想起了師父閑曠禪師曾經讀誦過的一首偈子: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于是,他振奮精神,揚起頭,迎著東方天際火紅的霞光,大步向前走去……

契此一路東行,經過整整一天艱苦跋涉,在夕陽銜山時分,終于接近了海濱——風兒多情,送來大海的熱切情意——他已經嗅到了那清新的略帶淡淡咸味的氣息。

恰在此時,他忽然聽到了一陣清晰的鐘聲:

當……當……當……

清風推開澗底霧,明明明明,山明水明,無非明明;佛鐘敲破峰頭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總是空空。

佛國鐘聲,隨風飄送;煩惱掃清,菩提大增。

契此精神一振,渾身的疲憊為之一掃而空。

他快步登上一座山峰,眼前豁然開朗,一座規模宏大、殿宇巍峨的寺院,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山海之間:它北靠一列高低起伏、層巒疊嶂的青山,仿佛錦繡畫屏,阻斷狂風暴雨;它南臨潮起潮落、水天一色的海灣,好似清靈明鏡,照徹本來面目……

慧日出東海,朝霞映滿天,猶如佛光普照;

明日掛西峰,靈光澄空宇,恰似心性宛然。

這,就是著名的天華寺了。

契此不由得從心底發出一聲驚嘆:難怪師父閑曠禪師要自己來修行呢,真真是一個世外桃源!不是么,面對浩浩蕩蕩的大海,波濤起伏滌蕩胸襟;背靠巍巍峨峨的高山,峰巒參差雄壯心魄……環境如此神奇,充滿自然啟迪,必能促進修行人道業早成。

契此忍不住吹呼一聲,向天華寺山門奔去。

天華寺方丈清和尚讀過閑曠禪師的書信,不禁多看了契此幾眼:這個身體略顯肥胖的毛頭小伙子,相貌平平,甚至顯得有些笨拙,究竟有何種特異天賦,值得閑曠禪師大加贊揚?

云清和尚實在看不出契此的獨特之處,不過因為同參老友閑曠禪師的推薦,還是交代給監院(負責寺院日常管理,俗稱“當家”),安置他在云水堂——云游僧掛單的地方,住了下來。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