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260章 秉燭夜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0章 秉燭夜談

第260章 秉燭夜談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落日已下西山,今晚就在寺里留宿吧。”六祖盛情地挽留著,愛才之情溢于言表。

于是,玄覺在寺廟安頓下來,與六祖秉燭夜談,直到東方露白。

六祖惠能與玄覺的夜談,擦出了菩提火花;禪思禪想的碰撞,撞出了照徹心靈的般若智慧之光。

寫到此,筆者的腦海里不斷閃現出自20世紀90年代末加入禪宗六祖文化研究會,接觸、研究禪文化以來,那幾個至今難以忘懷的灑脫的禪者故事,猶如禪海中滾滾呼嘯而來的浪濤沖擊著我心,不平靜的心……

情之所至,不能自已,欣然提筆,把這幾個故事寫入書中,以饗諸君。

故事一:

唐朝詩人、江州刺史李渤,青年時代與兄李涉隱居廬山和嵩山,立志詩文,飽讀史書經典,學富五車,融會百家,冠絕古今,有“李萬卷”之稱,連赫赫有名的大才子白居易,也曾給他當過助手——江州司馬。

一日,李渤來到城南廬山歸宗寺,問智常禪師:“佛經中說:芥子納須彌。一個微不足道、比針尖還要小的芥子,如何能容納一座須彌山?實在謊謬至極!”

是啊,一尺大的物體,放不進九寸九的容器里,更何況將一座無邊無際的大山,放入一個比針尖還小的芥末子里呢!芥子納須彌,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智常禪師不答反問:“我聽說,李刺史你讀書萬卷,學貫古今。可是,先生的腹胸也不過椰子大小,萬卷書冊都裝在了哪里?書中所記載的古今幾千年歷史、縱橫數萬里風物,在你的身體內又如何安置、怎樣陳列?”

李渤從智常禪師的言辭下,頓悟出“芥子納須彌”的玄妙旨意。

故事二:

還是在廬山,時光轉換到了北宋與南唐對峙時期。宋朝大將曹翰心狠手辣,殺人如麻。他令旗一揮,大宋的虎狼之師撲向江南,撲向風景秀麗的廬山……

據說,附近的民眾都躲進了圓通寺內。于是,曹翰帶著大軍呼嘯而來。然而,偌大的寺院,只有一個老和尚——住持緣德禪師。其他人,早已作鳥獸散。

緣德禪師端坐在高高的法座上,不但不起立迎接,甚至連眼皮也未曾抬一抬。

這分明是蔑視!

大將軍曹翰勃然大怒,唰地一聲抽出寒氣逼人的寶劍,大喝一聲:“和尚,你沒聽說過殺人不眨眼的將軍嗎?”

緣德禪師徐徐睜開眼睛,打量了他好一會兒,才慢慢悠悠說道:“你哪里知道,還有不怕死的和尚呢!”

那種視死如歸的從容,氣若仙境的安詳,連久經戰陣、殺人如麻的曹翰也從未見識過。

他環視一周,說:“既然不怕死,僧眾為何都逃散了呢?”

緣德禪師說:“擊鼓就會回來。”

曹翰就去敲鼓。

他敲了半天,連個人影都未看到。

緣德禪師平靜如水的目光注視著曹翰:“你有殺心,鼓聲里帶有殺氣。”

說完,緣德禪師站立起來,親手擊鼓。

那鼓聲帶有一種說不出的祥和與安寧,連焦躁的曹翰也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平靜。

不一會兒,僧人們陸陸續續回到寺中。

曹翰與他手下的兵將簡直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信。

故事三:

同樣在宋朝,宋徽宗得知芙蓉道楷禪師人品俊逸,德行超俗,禪法神奇,于是就賜給他紫衣,并親封法號:“定照禪師”。

皇帝老子的賜號嘉獎,是多大的榮耀啊!然而,道楷禪師卻拒不接受。

他說:“我一個出家人,專心致志學佛修禪就是了,要這些世俗的名利有什么用?”

天下竟有如此不識抬舉之人!

宋徽宗感到皇家的尊嚴被損,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不由得雷霆震怒。他一道旨意,命令大理寺收押道楷,嚴肅查辦!

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然而,道楷禪師寧可進監牢,也不被名利所動。

于是,他坦然接受了刑罰,披枷戴鎖,踏上了荒沙漫漫的流放之路。

故事四:

宋朝至道元年,瑞鹿遇安禪師行將圓寂。他沐浴更衣后,自己走進棺材,讓人蓋上棺蓋。人們常說,蓋棺論定。遇安禪師的棺材雖然蓋上了,傳奇卻來了:

三天后,弟子們按照慣例要將師父火化,于是就打開了棺蓋。只見遇安禪師就像佛祖釋迦牟尼圓寂時那樣側臥著。

弟子們見到師父的遺容,忍不住痛哭起來。

這時,本來已經死去多日的遇安禪師又活了過來,他從棺材里走了出來,升座說法,并嚴厲訓誡弟子們:“此后,再打開我的棺材的人,就不是我的徒弟!”

說完,他重新回到棺材,寂然而逝。

這,就是禪者,這,就是禪者的風采:大智且大勇,灑脫而神奇。什么名利,什么生死,統統是過眼煙云。

“千峰頂上一間屋,老僧半間云半間。昨夜云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閑。”歸宗志芝禪師如是說。

禪,一片心靈的凈土,一個心靈的家園。歸來吧,回歸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逍遙灑脫的天性。禪的世界源遠流長,深邃而廣袤,空明而靈動。

它所蘊涵的般若智慧,它所闡發的頓悟思維,都可以使得我們直接契入宇宙人生的真諦,把握事物發展規律,與自然之理融合,與天地大道相應。

啟迪智慧,感悟人生,激活思維,靈動心泉——在娓娓道來的講述中,體驗自然的哲理,感受生活的真諦,領悟神奇的智慧,實現禪的超越。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蛟龍入海增意氣,猛虎歸山添威風。古往今來,開悟的禪師人人頂天立地,個個昂揚如王。他們之間的勘驗法戰,棒喝截流,石火莫及,電光同通,相互撞擊出光耀千古的絢麗機鋒。

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機趣妙悟,心有靈犀。

讀者、諸君大大,用心去領悟吧,您也是一位瀟灑的禪者。

再說玄覺在寶林寺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他便沿著活蹦亂跳的曹溪下了山。

路過曹侯村,那個賣糍粑的老婆婆熱切地喊道:“師父,來,吃個糍粑,喝碗茶水,好趕路。”

玄覺腳不停步地回答說:“謝謝您,婆婆,我飽飲六祖法乳,不渴也不餓。”

老婆婆說:“可是,有人在這里等著你呢。”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是好友玄策。依然一杖、一缽、一斗笠,一副云游僧的裝束。

“玄策師兄,你在外行腳一年,剛剛回來一天,便又要出行了?”

“你不也是一樣?苦苦尋覓幾十年,剛剛與心心相印的師父暢談了一個晚上,就揮手告別了。真可謂是‘一宿覺’,好灑脫啊!”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