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192章 童年(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2章 童年(1)

第192章 童年(1)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白的如玉,粉的似霞,紅的如旗,紫的高貴,水面波光點點,溫潤如碧。

一片片翠綠的荷葉,迎風搖露,微微浮動。

睡蓮的葉子更是可愛,平平整整地鋪展在水面上……

盧行瑫屏息靜氣,細細體味這小惠能山村特有的原本純真。

小惠能和父母親手挽著手,坐在池邊,一朵睡蓮在看著他們笑。

睡蓮渾身上下雪白如玉,如碧,似雪,白的一點雜質都沒有。小惠能也報之與微笑,靜靜地解讀她的心事……

小惠能的娘親出生在嶺南新州舊郎村的農村,年輕未嫁的時候,吃過很多苦,跟隨外公學醫,滿山采中草藥。外公李祥和醫術高明,行醫三十多年,治好的病例數不勝數。

盧行瑫和李氏、小惠能,每當有月亮的夜晚,就會坐在荷塘花基的涼亭乘涼,小惠能總依偎在爹爹娘親身邊,聽爹爹講故事,講他在北方為官,為民請命。小惠能看見,爹爹每次講的時候神情都很投入……

日月輪回,一年一度的春節又臨近了。

大年二十八那天早上,盧行瑫對小惠能說:“能兒,你好好在家陪娘親織布,阿爹去集成墟操辦一些年貨回來過年。”

愛熱鬧貪玩,是小惠能孩子的天性,小惠能一聽阿爹去趁墟,拉著盧行瑫的手,叫嚷著說:“我要跟阿爹去趁墟。”

盧行瑫沒辦法,只好點頭同意了。

小惠能見阿爹答應了,蹦跳著說:“我跟阿爹去趁墟啦!”

那時,在小惠能眼里,如山高大的爹爹在前面大踏步地帶著路。剛到他腰小惠能個兒的小惠能在他爹后頭。

他們去當時賣年貨品種最多最全也是最熱鬧的集成墟市場,由于是行路去的,所以感覺特別遠。

集成墟市場貫穿了幾條街,在那兒站著的、蹲著的,有幾百個攤點兒,都是從鄉下來賣年貨的小惠能販兒,賣的無非都是些各種肉、禽、蛋類,及各種五谷雜糧和地方土特產,分門別類應有盡有。最增加過年喜慶氣氛的是那些被細麻繩拴著的雞、鴨、鵝,還有在大盆里上竄下跳的各種魚類。

小惠能的爹爹帶著他穿梭在這些攤販中間,從這條街走到那條街,再回來。

家里不富裕,花錢要謹慎,盧行瑫總要在價錢和質量的平衡中找到價錢最便宜也合適的年貨來。

小惠能每見爹爹買一樣兒,就打開隨身攜帶的麻袋或面口袋放進去一樣兒。

小惠能見爹爹買的是金針、冬菇、粉絲、腐竹等,便指著擺在攤檔上的那些黃芽白、荷蘭豆、蔥、蒜之類的農家菜,問:“阿爹,這些菜不買了嗎?”

盧行瑫摸了摸小惠能的頭,微笑地說:“這些菜自家菜地里種有,就不用買了。不過,過年什么年貨都可以小惠能買或不買,但做餃子的面粉一定要買的。”

小惠能不解地問:“阿爹,面粉有那么重要嗎?”

盧行瑫遙望北方,感慨地說:“北方老家過年習俗,大年三十一定要有餃子吃,才有年味。”

“嗯。”小惠能望著爹爹,頓時明白了。難怪這幾天,他都見爹爹獨自佇立在大門口側邊,遙望北方……原來,阿爹把他那份對家鄉的深沉之愛,都融化在那望鄉之中了。

買了面粉后,在回家的路上,盧行瑫對小惠能說起了他老家過年的情景——

河北范陽過年的年味來得早,那里都有過年吃凍餃子的習慣。

從過小惠能年那天起,家家戶戶都開始包餃子,包多少都沒問題,室外是一個天然大冰箱,包多少都能放下。

也有的人包完了就放在柈子垛上去凍,淘氣的孩子們爬上柈子垛左右攀比誰家包的餃子好看,講究的人家餃子包的好看不說,還擺放一圈一圈像花朵一樣,好看極了。

一簾蓋的餃子,不到十分鐘就凍得杠硬杠硬的。凍透后的餃子拿到家里倉房放在缸里,一般家庭春節時都有一小缸的凍餃子,懶得做飯時,拿一盤凍餃子下鍋一煮,又好吃,又省事兒。

還有凍水果,一般范陽人的家里都放兩口或者幾口缸,放了餃子,還要放凍水果。凍水果主要是以凍梨為主,也有凍蘋果和凍海棠果。

再有就是冰磚。

說起冰磚,盧行瑫就覺得自己的胃在隱隱作痛。

他對小惠能說:“那是他小惠能的時候偷吃冰磚造成的。每到過年前,娘親就會買回來一兩箱子冰磚放在口缸里,還要告知他們先不要吃,那是過年吃的。可是,他忍不住,一天偷吃一個,到過年娘親去拿冰磚的時候,就所剩無幾了。

生在河北范陽的人,春夏秋三個季節都能看到花,北方的冬季太漫長,他們就想著法子整點浪漫出來,用紅蠟燭化開,趁熱捏出花朵來,然后粘在樹枝上,這樣的花比較耐久。還有水泡鮮花,入了冬就開始在街上有人站著吆喝賣水泡鮮花了。買兩個疊好的紙花回家,放在裝水的瓶子里,剛剛還是一個紙片,見到水,就展開盛開了。

裝點家的還不止這些花朵,還有很多巧婦巧女做的女紅,家家戶戶進門的時候都有門簾,還有蒙被子的被簾,蒙桌子的桌布,蒙沙發的靠背,差不多能遮蓋的地方都有各種繡品和鉤花飾品。

河北范陽人對蒙蒙蓋蓋的布是非常講究,也特別擅長,把窮和丑都要用好看的布簾搧住,這樣也是北方人極愛面子的特性之一。

過年的新衣服是年前就準備好的,有錢沒錢,孩子們的新衣服是必須有的。把新衣服包好,放在火炕上面的被臥垛上,既醒目又勾魂。盼著趕緊穿新衣服的人,巴不得盼著過年快點到來。

河北范陽人還愛貼對聯,大門、二門、所有門都要貼對聯,有的人家連臥室都要貼對聯。所以,北方的對聯是非常多的。

我們河北范陽家過年的時候就經常自己寫對聯,娘親先用白面和上漿糊,然后,爹爹就扯開紅紙寫對聯,寫一副爹爹就趕緊拿去貼。貼對聯的速度要快,不然漿糊就會凍住,貼上后還要用手溫一溫對聯,要不粘不了多久就會掉下來。

大年三十那天,河北范陽的孩子們一早就穿上新衣服。

娘親總是說,下午再穿新衣服吧,不然沒過年就弄臟了。

河北范陽大地的雪幾乎總是新的,雪地上有穿著新衣服的快樂孩子,吱吱嘎嘎地奔跑的聲音,合著孩子的歡笑聲,再夾雜著一兩聲鞭炮聲,年,就真的這樣款款地來到了。

年三十晚上這頓年夜飯家家都很講究,雞魚是必須有的,我們家的年夜飯還要有一個野生動物的手把肉。一般孩子們在三十晚上,都是耐著性子守著家里的規矩吃完年夜飯的,吃完飯就撒歡跑出去,一黑夜都在外面瘋跑,一點都不覺著冷。所以,范陽人的年,三十晚上是北方冬天里最不寒冷的夜晚。

初一的早晨一般家庭都吃凍餃子,飯要吃得早,不然就會被拜年的人堵在被窩里,那是很尷尬的。

初五也是春節的一個大日子,初五也要吃餃子,放鞭炮。初七要吃面。初十有人吃餃子有人講究吃餅。十五那天家家戶戶都跟年三十晚上是一個待遇,點燈籠放炮。唯有飲食上跟年三十有些區別,吃豆包、特別是粘豆包,或者吃元宵。

范陽年十五的夜晚是很熱鬧的,冰雕、冰燈籠一般都在十五點燃,再加上一輪皎月當空,映襯著白雪大地,河北范陽十五的夜晚,如不夜城,幽亮幽亮的。

河北范陽的年確實是漫長,差不多這一個正月,都是年的感覺,有的習俗盧行瑫也有點想不起來了,記得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都是,要吃面的。只有到二月二龍抬頭那天,大人們一邊忙乎一邊提醒孩子們,年已經過完了。

盧行瑫在回家的路上,對小惠能滔滔不絕地述說著他河北范陽老家過年的情景,說著、說著,不知不覺中已回到了村邊。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