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96章 無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章 無常

第96章 無常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比張少飛年紀大的那個人,是紅岡村人,姓李,名衛明,他個頭比一般人要矮一些,身板也瘦弱了一些。然而,他自從經張少飛一點撥后,便成了村中打柴最多的人。

他每天挑到柴市上的木柴,比所有人都要多得多。那些五大三粗、膀大腰圓、力拔千鈞的壯漢自然不服,更丟不起人。于是,他們暗暗與李衛明較上了勁。

清早,天色尚未大亮,他們便搶先來到山中。中途,盡管他們累得渾身疲乏,快要散架了,也不敢稍稍懈怠。一天下來,他們砍的柴依然不如按部就班的李衛明多。

他們想:李衛明的力氣遠不如他們大,砍柴花費的時間也不如他們長,使用的也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柴刀,并沒有什么神奇、犀利的工具,之所以比他們砍的柴多,一定是他投機取巧,采伐的都是一些最暄軟的干柴,而他們一般砍的是硬木柴,要更費力費時。

但是,他們悄悄查驗的結果恰恰相反。

李衛明的柴捆里里外外都是上好的最堅硬的山紫,不像他們,外面一層硬雜木,里面裹著的都是半朽半爛的暄軟木頭。

這樣一來,顧客爭著、搶著購買李衛明的干柴,也說明他采伐的木柴火更旺,更耐燒。

村里那些打柴人百思不得其解。奇了怪了!難道李衛明有高人幫助不成?

李衛明的高人就是張少飛——他使自己明白了心的妙用、掌握了自然規律的人。

別人砍柴總是朝著一個地方用力砍,而李衛明則是繞著砍;別人總是千方百計躲開有節的地方落斧,而李衛明卻專從有節的地方下手。樹干沒有節疤的地方木質較軟,他們力氣又大,所以每一刀都能深深砍進木頭里;然而,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的砍柴刀老是被卡住,往往向外拔刀用的力氣、功夫,比向下砍還多。

有節之處雖然意味著木質堅硬,但越硬的地方越不卡砍柴刀,木質越脆,越容易砍斷。

真理,就是這樣普通。

因為過于普通,盡管李衛明反復說明,其他人就是不肯相信。人的思維,常常困頓于慣性的怪圈而不肯自拔。

這天,張少飛不知不覺又來到了云霧山。

在路上,他撿到了一枝梅枝。

它大概被人遺棄很久了,葉子已經蔫了。

張少飛特別喜愛梅花。他是一個性情中人,冬天,在樹木凋零、花草干枯的蒼茫山野里,他經常會嗅到一縷若有若無的淡淡花香。

花香會將他拉到一株株寒風中凌霜怒放的梅花前。

山間一枝梅,寂寂獨自開。

未通春消息,暗香襲人來。

張少飛在合浦時,雖然只斷斷續續讀了幾年私塾,沒有去考過秀才,沒有詩人騷客的才情。但他也知道梅花寒冬盛開獨特的自然規律: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張少飛順手將那枝半枯萎的梅花插在了山岡,又摘了一片蕉葉權當勺子,從山間溪流裝來一些溪水,澆在它周圍的泥土里。

從此,云霧山上長滿了梅花。梅花盛開的季節,山上山下,一片白茫茫的,似雪花飄落大地。漫山遍野皚皚雪白的梅花,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猶如“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

山風吹來,梅花的香氣蕩漾,醉人心頭,可以說,山民們是生活在花的海洋、香的世界里,怡然自得。另一方面,每到梅花飛落,梅樹結果的季節,無數的青梅掛滿枝頭,累累的果實將枝頭也壓彎了。收獲的梅子既可以浸酒,也可以制成涼果出售。這么一來,張少飛所插之梅,給當地山民帶來不少的實實在在的收益。

張少飛今天上山打柴去得特別早,因盧惠蘭最近身體欠佳,諸事不順,他要到云霧山白云觀去給她求一道平安符,所以,他比以往要多走上好幾里山路。

霧靄籠罩著山野,大山顯得十分孤寂。

“今天的云霧山是怎么啦,為何如此寂靜?”張少飛帶著一臉的狐疑,登上山頂。

站在云霧山之顛,面對浩浩長空,茫茫云海,張少飛生發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之感慨。

風,從遙遠的天際吹來,帶著大山的靈氣,張少飛似乎在與蒼天、與大山、與神靈對話,似乎聽到了來自歲月深處沉重的聲音……

在鬧市中,他迷離的雙眼此時不再蒙塵,充盈于心的是兒時般的天真和快樂。

此時,一朵白云在湛藍的天空中像婀娜多姿的少女輕歌曼舞,悠然自得地向東飄去。

剎那間,張少飛仿佛變成了一朵白云,飄過高山,飄過山梁絕頂,飄過高高矗立的仙人峰,在云霧繚繞的山腰之中,在參天古木掩映之下,他終于看見露出了白云觀青磚黑瓦的殿堂一角。

深山藏古剎,山水洗塵心。張少飛心想:如此美景,云霧山道長,此時該會在如此美景中與仙鶴共舞吧。

但是,世事就是這么難以預料,有的事有的人有的……就是不由你之所想,或者說是反其所思所想……

這不,應驗即現眼前¬¬——張少飛猛然聽到“轟隆”一聲巨響,頃刻之間,仙人峰連同它下面寬大的懸崖絕壁,一齊崩塌了下來!

大音希聲……

張少飛幾乎沒有聽見那驚天動地的崩塌轟鳴,他自己雖然張開了嘴,卻沒有發出驚呼聲——他完全驚呆了,眼睜睜看著崖體坍塌所帶來的沖擊波,先行推開了山腰的薄霧,道觀顯露出了它最后的全貌,隨即消失得無影無蹤。

古老的道觀如同巨人手中小小的一粒塵埃,輕輕一吹,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不見了,看不到任何蹤跡了……

“云霧山道長……您在哪里?”

山林像一塊碩大的海綿,將他發瘋似的呼喊全部吸了進去,沒有任何回應。

張少飛,一邊發瘋似的走向道觀,一邊撕心裂肺地呼叫,冒著被不斷坍塌下來的山石土塵,不顧一切地走向道觀……

時間,仿佛被凝固,張少飛沒了最初的瘋狂,他累得筋疲力盡,衣服被尖利的巖石掛扯得條條縷縷,十個指頭磨得鮮血淋淋。

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張少飛沒有找到云霧山道長的任何東西,哪怕是他的一根頭發,抑或是他的丹爐、他的拂塵,好像有關道長的一切都灰飛煙滅了,似乎從來就不曾存在過的一樣。

在偌大的宇宙中,人的肉體太渺小!與高聳入云的云霧山相比,太微不足道。

雖然云霧山道長修煉有成,輕而易舉活到了如此高齡,是人中罕見的壽星,但是與山河大地相比,與盤古開天辟地才有的時光雕琢而成的仙人峰相比,所謂漫漫人生,不過是彈指之間。

山川河流,蒼茫大地,亦是滄海桑田,變幻不已。

不是么,連以拔地通天之勢矗立在偉岸大山,蒼茫大地,有著不老傳奇的云霧山仙人峰也坍塌了,瞬間消失了……

張少飛凝神細想:無常,流注,易變,遷化……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成不變的東西。想到此,他便不再感到揪心的痛苦,不再絕望,不再悲哀。

太陽已過中天,陽光把萬道金光普照山川大地,陽光照耀下的云霧山,依舊一片生機盎然。

云霧山的每一處,每一棵花草樹木,似乎都有故事,都深藏著底蘊深厚的玄幻神韻。

當張少飛的視線從道觀青磚黑瓦廢墟中轉移出來之時,卻發現了一個長104厘米,寬40厘米的腳印。

這腳跡與神仙有關:有一年天大旱,赤地千里,稻田秧苗枯黃,邱縣村民數百,手把元寶蠟燭香,肩負寺廟神佛,跋涉幾十里,來到云霧山香爐坪。

人到此地,只感天露仙水涼心田,仍憂日后好天(有雨下的天氣)又何時。

沒多久歇,眾人忙把香燭點燃,燒寶祈禱。

頓時,火光映山腰,人們身上汗水直流,汗珠往地淌,香煙沖云霄,觸及神仙眼。

神仙撥開云層,忽見人間此情此景,馬上呼風喚雨,降下一場大喜雨。

民眾見天降大雨,忙把秧苗插。神仙在呼風喚雨中,撥開云層,洞察人間,只見山澗河水白白被溜走,便吼聲道:“要攔河筑壩把水留!”

夕陽西下,人群已散。

夜幕降臨,神仙下凡。用雨傘挑大石鼓這塊化石和大塘坳那塊椿石,準備放到邱縣共成,攔河筑壩蓄水。

誰知天將拂曉,無法完成。

神仙在香爐坪準備回天庭時,香燭光仍明,香燭煙仍撲鼻,人間雄雞鳴啼聲越來越嘹亮,推磨、椿米聲頻頻傳過來,神仙用手指把香爐坪前面的石磨轉了幾圈,隆隆的推磨聲驚天動地,用腳踩在椿石上,留下一個長104厘米,寬40厘米的腳印。

世事有時真奇妙,你想找的東西,任憑你怎樣費力去找,就是找不到,而你不想找的卻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一如張少飛在廢墟里想尋找云霧山道長的遺物,任他怎樣找,就是找不到,卻出乎意料找到了一個傳說中的神仙腳跡。

哈哈!有意思。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