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記錄
多鐸坐在馬車上,并沒有下車,而是等著手下人的消息。
過去了好一會兒,去首輔門前送拜帖的中年漢子退回到了馬車的車窗邊上。
“王爺,姓錢的不見咱們。”
“上車,回去。”
多鐸聲音陰沉了下來。
中年漢子踩著矮凳上了馬車,交代趕車的車夫回客棧。
馬車從錢謙益的府門前離去。
錢謙益府中的門子站在門口看著多鐸乘坐的馬車離去后,轉身一路跑回院子里。
“老爺,那些女真人走了。”
“行了,你下去吧!”
錢謙益擺了擺手,示意門子退下。
“老師為何不見他們”
書房中,除了錢謙益外,還有他的學生瞿式耜也在。
錢謙益看向自己的學生,問道:“你覺得他們為何來見為師”
“自然是因為老師您是大明首輔,”瞿式耜回答道。
錢謙益笑了笑,再次問道:“那你可知這些女真人來南京城,而且又來見為師是為了什么”
“與大明結盟,一起對付虎字旗。”瞿式耜說道。
錢謙益笑著點了點頭,說道:“起田你說的不錯,為師也是一樣的想法,這些女真人在遼東失利后,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害怕虎賊對他們窮追不舍,想要和大明結盟,借助大明的力量,好使他們女真人不會亡國滅種。”
“學生反倒覺得,正因為如此,老師才更應該見他們。”瞿式耜說道,“女真人如今已經沒有了威脅我大明的能力,咱們更應該與他們聯手去對付虎賊,眼下虎賊才是大明最大的敵人。
錢謙益說道:“擱過去,你的想法沒問題,可現在的女真人,你覺得還能幫大明做什么反倒是大明和他們結盟,是在幫女真人,這對大明一點益處都沒有。”
“老師您的意思是不理會這些女真人”瞿式耜問。
“倒也不是。”錢謙益說道,“女真人如果不能拿出對大明有益的東西,大明沒必要為了他們而浪費自身的力量。”
瞿式耜心中琢磨了片刻后,開口說道:“這些女真人一直見不到老師您,萬一去找魏國公他們怎么辦如果魏國公那邊支持與女真人結盟,咱們也不好反對。’
朝廷南遷之后,文官很難再一家獨大,反倒是勛貴趁機掌握了大量的朝中權勢,使得朝堂上文官反倒要被勛貴壓一頭。
“魏國公不會支持北上的。”錢謙益搖了搖頭,提醒道,“你別忘了,咱們那位太上皇可是還活著呢,北上成功對他魏國公的輔政大臣的位置也就沒機會再坐下去了。”
聽到這話瞿式耜眉頭微微一皺,他道:“現如今兵權幾乎都掌握在以魏國公為首的一眾勛貴手中,若是魏國公不愿意北伐,咱們豈不是以后都沒有機會再進行北伐”
“所以才要重視祖大弼和那個吳三桂。”錢謙益說道,“這兩個人懂練兵,又與一干勛貴沒有太深的交情,正好用來為咱們練兵。”
“怪不得老師這么重視他們兩個。”瞿式耜恍然大悟道。
另一邊的多鐸,在從錢謙益這里回來后,直接回到了客棧。
陪他一塊回來的中年男子開口說道:“王爺,既然這個姓錢的如此不給面子,咱們不如去見魏國公,大明的兵權幾乎都在這些勛貴手中,只要有魏國公的支持,不求大明不與咱們一同對付虎賊。”
坐在屋中的多鐸半天沒有開口。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出言問道:“南京城中有哪些官員支持北上去對付虎字旗”
中年男子想了想,說道:“嘴里喊著北伐的大明官員不少,但不少人恐怕都是嘴上喊得好聽,實際上心里怎么想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要說哪個官員真心想要北上,奴才知道一個,此人身邊圍了不少支持者,而且他應該是真
心的想要北上奪回大明丟掉的北直隸。”
“是誰”
“都察院左都御史史可法。”
中年男子提到了一個名字。
對這個名字,多鐸有些陌生,便問道:“都察院左都御史,此人官做的不小,但他敢和那個姓錢的意見相駁”
“別人或許顧忌姓錢的首輔身份,但此人卻未必。”
“為何本王可是聽說姓錢的不僅是首輔,還是輔政大臣之一。”
“史可法師承左光斗,就是被魏忠賢害死的那個,給史可法留下了不少人脈,曾經的東林黨如今分成了兩支,一支以錢謙益為主,另外一支東林黨改名叫復社,為首的就是這位史可法,而且這個復社的成員多是一些年輕學
子,表面看上去力量不如錢謙益的東林黨,可復社比錢謙益的東林黨更團結。”
中年男子對多鐸解釋。
他作為大清安排在南京的探子,早在皇太極還在的時候就被派了過來,已經在這里生活多年。
這些年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沒有做,可以說對大明朝堂上的一些情況,十分的了解。
“這么說這個史可法是堅定的北伐派”多鐸手指在自己光禿禿的額頭上抓了抓。
“對,此人是堅定的北伐派,并且多次號召朝廷北伐,只不過此人手無兵權,又非輔政大臣,北伐的挺兇,最后卻因為當權的幾位輔政大臣不支持不得不不了了之。”中年男子說道。
聽完這番話的多鐸面露思索。
“佟三。”
“奴才在。”
“想辦法聯絡一下這個史可法,本王要會不會他。”
“嗯。”
佟三應道。
和多鐸不同,佟三并沒有留金錢鼠尾,早在李永芳的時候,他就被安排進入大明的地界成為探子,一直以來他留的都是明人的發束。
佟三從房間里面退了出去。
有了去錢謙益府上的教訓,這一次他決定先去遞上拜帖,確定史可法見自家王爺之后,再帶王爺過去,絕不能再出現到了府門前,而不得入府的事情。
從客棧出來,他一個人沒有用馬車,而是走著去史可法的府上。
南京城本就是大明的都城,隨著政治中心從北向南遷移,如今的南京城越發的興盛繁榮。
和北方地區經常遭受戰亂不同,南京不僅沒有遭受什么戰事,就連天災經歷的也不如北方那么多。
加上這里興盛作坊,百姓的日子遠比北方的百姓好過了不少。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