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395.仙凡之隔(萬字大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395.仙凡之隔(萬字大章)

395.仙凡之隔(萬字大章)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4日  作者:八月飛鷹  分類: 玄幻 | 異世大陸 | 八月飛鷹 | 趨吉避兇 | 從天師府開始 


相較于晦暗的玄靈一炁,新生的丹靈三炁曼妙而又靈動,仿佛天地萬物經過淬煉后生成的精華。

雷俊繼續端坐,沒有停下自己的修行。

大乘道景所化的天地洪爐,繼續煉化玄黃宇宙內種種一切。

而自此生成的丹靈三炁,越發曼妙,并大范圍彌漫開來。

待丹靈三炁擴散到一定程度,受雷俊心念控制,這些曼妙氣流便即停下。

然后,仿佛以丹靈三炁作為原材料,雷俊繼續憑大乘道景所化天地洪爐,加以煉制。

漸漸地,擴散的氣流,重新凝聚,漸漸開始顯化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光彩呈現紫、金、青三色,流轉不休。

世間精華,仿佛都被存于其中。

光彩漸趨穩定,看上去仿佛一片絢爛云煙霞靄。

此謂之曰,三光煙霞。

乃是道家符箓派九重天大乘高真,臻至九重天二層境界后,以丹靈三炁為基修持而成,有固物存菁之神妙。

外界敵人在符箓派九重天修士的大乘道景內施展諸般法門,其中大部分都有可能被三光煙霞留存。

雖然只能維持短時間,并且限于大乘道景內,但在實戰斗法中往往可得奇效。

當然,如此法門,并非只是單純用于斗法。

對修士而言,萬般法門,根基都在于自身修行。

平日里修煉時,三光煙霞固物存菁之能,更利于修士回味參悟天地萬物之靈秀。

雷俊此刻,便不斷煉化丹靈三炁為三光煙霞,然后細加揣摩。

他的三光煙霞,同其他人,又有所不同。

三光煙霞流轉間,仿佛還蘊含別樣的奧妙于其中深處。

雷俊端坐同時,玄黃宇宙內,開始有氣流不斷凝聚,并漸漸化為一副太極圖,豎立于他身后。

太極圖悄然流轉間,兩儀變化。

三光煙霞,漸漸集中于其中一端。

當中,似有些許玄妙的無形存在,被剝離出來,著落于兩儀的另一端。

無形之力大范圍凝聚,漸漸開始化作有形。

相對于絢爛曼妙的三光煙霞,與之對立者,顯得凝練而又晦暗,呈現灰白色澤。

而其中力量意境,則同雷俊本人昔日神庭宇宙中明黃色的的元極磁海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更加凝練。

“有少許雛形了,但還需要進一步揣摩。”雷俊盤膝打坐,微微頷首。

九重天一層境界時,他修持玄靈一炁,除其他符箓派大乘高真都煉成的玄暗之塵外,與之相對,還成就另一重奧妙九霄心雷。

二者相生相對,合應雷俊本人之前上窮碧落下黃泉而成就自然悟性,再借兩儀仙體相助,最終同時成就兩重奧妙法門。

眼下到了九重天二層,相應條件不再。

但無心插柳柳成蔭。

雷俊一直以來默默修行積蓄,這一刻意外開花結果。

丹靈三炁所成之三光煙霞,有固物存菁,留駐剎那絢爛之奧妙。

與之相對的異象,則是瞬間極致的爆發。

但如此爆發,離不開平日里持之以恒的默默溫養。

如此意境,正同雷俊的兩儀天元法箓相合。

丹靈三炁本就是以符箓派修士的大乘道景作為天地洪爐,不斷煉化自身所學和世間萬物靈性。

雷俊煉化之際,少不了融入大量元磁之力。

如此,建立在他兩儀仙體和自然悟性的雙重基礎上,讓他默默以元磁相關的道理意境,煉化丹靈三炁,逐漸化作與三光煙霞相依相對的另一重全新神妙。

不過,相較于九重天一層時玄暗之塵同九霄心雷與碧落、黃泉完美相合的情況,當前九重天二層之間的變化,還需雷俊本人以更多的時間細加揣摩,不斷嘗試,方可最終成型。

他對此樂在其中。

修道之途,于雷道長而言,這正是最大的樂趣之一。

隨著時間推移,雷俊積累玄靈一炁和丹靈三炁越發厚重。

所煉成三光煙霞越發純熟玄妙,漸漸可以法隨意轉,一念而生。

與之相對的神妙異象,亦漸漸成型,越發完備凝練。

在此修煉期間,雷俊同時取出另外兩件法寶。

源自大同林族的鎮族傳家之寶,廣莫劍。

源自大同蕭族的鎮族傳家之寶,瀚海劍。

二者皆儒家名劍,乃大同內兩大望族集合大量天材地寶、人力物力,嘔心瀝血祭煉而成,此后歷代子孫溫養多年,日積月累,不斷淬煉。

就品質而言,不遜色大唐人間這邊幽州林族和隴外蕭族歷代傳承的朔風劍、浩然劍。

不過,因為儒家經學劍士同武道兵擊劍客以及道門御劍的差別,故而廣莫劍同瀚海劍比之山河劍、天師劍、紫青雙劍亦有各自側重點上的不同。

雷俊此前直接以廣莫、瀚海二劍施展元磁飛劍,雖然威力亦強悍,但對劍器本身損耗同樣較大。

故而他有心重煉這兩把寶劍。

雷俊盤膝端坐,兩把風格古樸的長劍,靜靜懸于半空中。

其中一把寶劍,靜置時劍刃通體呈現烏黑色澤,光芒較暗,但寒意凜冽,乃是廣莫劍,劍刃內部偶有寒光忽然泛起,烏黑長劍就化作冰雪般透明,劍刃內部仿佛自成世界,冰天雪地蘊藏其中。

另一把寶劍,劍刃相對較寬闊,通體明黃,燥熱而又暴烈,仿佛大漠雄風般的劍氣,不斷從中蘊生而出,則是瀚海劍。

兩把儒家名劍,隱隱然也呈現針鋒相對之相。

雷俊觀覽片刻后,在他身體周圍,開始有大量雷電涌動。

雷分兩色。

一邊烏黑。

一邊純金。

玄霄五雷法箓和神霄純陽法箓流轉間,陰沉的玄霄仙雷與熾熱的純陽仙雷一同蘊生而成。

然后,一陰一陽兩種神雷開始循序漸進,分別煉化廣莫劍與瀚海劍。

玄霄仙雷,用以溫養祭煉廣莫劍。

純陽仙雷,用以溫養祭煉瀚海劍。

兩把儒家名劍齊齊震動顫抖,流露出抗拒姿態。

但雷俊頗有耐心。

在他法力流轉下,隨著時間慢慢推移,開始有黑色和金色的符紋,分別浮上兩把儒家名劍表面,形同鐫刻。

然后在此基礎上,雷俊再凝聚四枚兩儀天元法箓,兩兩成對,蘊生海量元磁之力分別溫養兩口寶劍。

他采取陰雷滋養廣莫劍,陽雷滋養瀚海劍,分別助長其威能的手段,而非反過來一味追求陰陽相濟。

畢竟,他接下來駕馭使用這兩口名劍的方法,同正經的九重天大儒不一樣……

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將這兩口儒家名劍視作活生生的人,那么雷天師當下算是在給他們進行一場特訓。

天師府故老相傳的天師劍,嚴格說來,同樣是以蘊生劍光對敵,而非依仗本體直接劈砍。

但天師劍在雷俊手上,施展元磁飛劍,效果不一定更好,但本身能承受更大壓力,表現遠勝廣莫劍和瀚海劍。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天師劍多年以來,一直生蘊九天神雷,同時亦受九天神雷溫養。

在這之后,天師劍再接受雷俊以元磁之力溫養,情形便比廣莫劍、瀚海劍要順當許多。

眼下,雷俊算是依樣畫葫蘆。

不過,針對每把劍各自不同的特點,雷天師分別采取玄霄仙雷和純陽仙雷進行重煉。

當前而言,已經有個不錯的開端。

不過相關事并非可以一蹴而就。

接下來的歲月里,此事將持之以恒,不斷堅持下去。

只是,廣莫劍和瀚海劍如此染上他的色彩,被他如此使用,如果給一些大儒知道了,怕是難免會念叨他暴殄天物……

眼下,便有儒家學子,前來龍虎山天師府求見天師雷俊。

來者名叫凌輝,儒雅清雋,外觀年齡三十歲許,真實年齡則更大,雷俊對此人有印象,那是女皇興建學宮涌現出來的人才。

雖然不及孟少杰那般驚才絕艷,但蕭春暉、方岳前后兩任學宮祭酒,都對凌輝頗為贊賞。

自學宮創建,距今已超四十載。

當中成才的學子,已經開始在大唐朝廷立足,展現新生代的風貌,成為朝堂不可忽視的一角。

雖然沒了蕭春暉,但這些平民寒家出身的學子,仍然穩步上升,并開始接近朝堂中樞,及至踏足其中。

并且,人數越來越多,出眾者亦越來越多。

就雷俊所知,除孟少杰志不在此,出外遠游,當前學宮出身的學子佼佼者兩人,其中一人名宋航,已經正式接替蕭春暉“生前”的職司。

另一人便是眼前的凌輝。

“天師當面,恕學生冒昧前來,萬望天師勿怪。”凌輝同雷俊見禮。

雷俊:“凌居士客氣了,無需多禮。”

凌輝謝過雷俊后,表明來意:“學生奉旨前往大同,協助貴派楚長老、張長老襄理當中庶務,因年輕識淺,唯恐思慮不周,故而貿然打擾天師,還請天師指點。”

雷俊:“凌居士言重了,本派上下確有不少弟子門人往來于大唐和大同之間,但貧道并無意變大同五望十六國為一道十六國,凌居士乃奉旨牧守一方,貧道僅希望凌居士寬和待民。”

凌輝:“學生謹記天師教誨。”

以當前大同的局面,天師府如果無心變五望十六國為一道十六國,那基本上也不可能出現五望十六國變作大唐的一朝十六國。

如此處置,有些出人預料。

凌輝自天師府出來下山,走到山腳下,不禁停下腳步,回望龍虎山。

那位天師平和淡漠的面孔下,心思實在令人難以揣度。

或者,僅僅因為道家崇尚無為?

還是由于別的什么?

凌輝不得而知。

但他確定,自己接下來前往大同,務必注意雷俊方才所言。

如此,可能導致大同較為松散。

有大漢人間還在一旁的情況下,常理來說,并不利于大同內部穩定。

不過好在大同里不僅有雷俊、上官云博先后坐鎮,更有許元貞干脆就在大漢人間。

除了驚鴻一現驚得大漢龍虎山天師府封山以外,這段時間許元貞其實并沒有搞出別的什么大新聞。

故此大漢皇朝上下,對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好歹不是天師雷俊和大唐國師唐曉棠如此……

而這樣一來,大漢那邊自然難以對大同輕易起念想。

大家都保持克制,相安無事是最好。

倒是大唐皇朝這邊的凌輝,想起天師府那位許真人,心中不禁有些打鼓。

總體而言,對方近年來名聲勢頭也頗為響亮。

但相較常年在大唐人間的雷俊和唐曉棠,許元貞的聲名則顯得有些虛浮。

只是凌輝大致梳理一下對方近年來的行事后,仍有心驚肉跳之感:

摧毀幽州林族祖地。

約戰晉州葉族族老葉默權。

圍剿人間道國帝君黃玄樸。

洞開大唐人間通往蓬萊的虛空門戶。

及至后來反向打通大明人間和歸藏的通路,變相葬送了歸藏小明廷……

如此種種一路看下來,叫凌輝生出一種感受:

那位玄天廣妙護法真人,實在是常常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她長時間安靜的情況下,反而更讓人有不安之感。

不安在于,不知道什么時候,對方可能就忽然搞個大動靜出來……

除了跑龍虎山上拜碼頭然后前往大同赴任的凌輝之外,另有其他人,近日匯合,離開大唐。

大漢蜀山派高功長老何育杭與大漢純陽宮高功長老趙浩然等大漢修士,攜各自門下弟子,結束在大唐的游歷,即將啟程返回大漢人間。

相對而言,大漢菩提寺和大漢懸天寺的高僧,較為淡定。

何育杭、趙浩然、王嘉楠等道門中人,則心情復雜。

私下里,蜀山派的何育杭同純陽宮的趙浩然碰面,按捺不住,終于還是問出口:“道兄在大唐純陽宮,可有見到……可有見到……”

他言辭閃爍。

但趙浩然仿佛知道對方要問什么。

能讓何育杭如此反應的事,本也不多。

“本派在大唐這一脈傳承,亦有供奉大唐龍虎山天師府的符詔。”趙浩然輕聲言道。

何育杭聞聲,立即深吸一口氣,久久沉默不語。

趙浩然同樣沉默。

符箓派一脈的龍虎山天師府,在大唐人間乃道門領袖。

乃大唐蜀山派和大唐純陽宮所公認共推。

“不論本派在大唐這一脈傳承,還是貴派在這里的傳承,都經歷所謂人間道國之亂。”

良久后,趙浩然重新開口,徐徐說道:“這邊的情形,同大漢終究不同。”

何育杭再輕輕點頭:“道兄說的是,我只是一時間有些……哎!”

趙浩然:“關于人間道國之事,雖然在大漢全無跡象,但我們回去后,還是要仔細查證一番。”

何育杭輕輕點頭。

大漢龍虎山一脈傳承自家就是上古符箓派,且一直強勢。

這使得人間道國在大漢人間很難有發展空間。

但世事無絕對。

尤其大漢龍虎山一脈之前出乎預料的封山,整座山門遁入洞天消失于大漢人間,讓趙浩然、何育杭等人都為之在意。

“不過,大略觀之,龍虎山天師府在大唐這一脈傳承雖強盛,但并不跋扈。”

何育杭長長呼出一口氣:“本派在大唐這一脈傳承雖然此前元氣大傷,但漸有復蘇之象,大唐龍虎山……在其中有助一臂之力。”

趙浩然微微點頭:“道兄所言甚是。”

大漢一行人等,經由商州鹿城織金嶺下的虛空門戶,借道大同,回返大漢人間。

為避嫌,途經大同,他們不多做停留,亦不左右觀察詢問,匆匆而過。

天師府和大唐皇朝,皆有專人引導,接待相送。

“諸位前輩,這邊請。”大唐龍虎山天師府方面,負責此項事宜的人是已為長老的秦采薇。

她算慣常同靈植打交道多過和人打交道,但近年來在府里該有的歷練都不會缺少,迎來送往待人接物,自有法度。

不過,無人知道,天師府秦長老眼下面上雖無異色,其實難得有些心虛。

因為,這趟她順便辦了點私事。

“有勞秦道友。”對面大漢蜀山派高功長老何育杭很是客氣。

秦采薇:“前輩太客氣了,晚輩愧不敢當。”

她視線平靜掃過何育杭腰間所懸長劍。

劍名開明,乃何育杭本命法寶。

然而此刻祭煉此寶,與此寶性命相關,心神相通的何長老,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收在鞘中的開明劍,忽地劍光流轉,明亮一瞬。

一切悄無聲息,瞬間隱沒。

收在劍鞘中的法寶,沒有透出半點劍光,亦無任何異動。

仿佛一切都是虛幻。

秦采薇低垂眉梢,心道罪過。

周圍不論何育杭本人還是趙浩然等其他修士,對此皆無所覺。

眾人一如預計,很快通過大同和大漢人間相通的虛空門戶,返回大漢。

大唐人間。

龍虎山天師府。

此番再有其他客人登山求見雷天師。

到訪者,無不是如今名動大唐之輩。

其中資歷相對較淺的聶放,今年也成功突破至七重天境界,成就上三天修為。

就雷俊所知,聶放正在著手為自身突破至七重天,煉制新的偃師傀儡。

他中三天時與敵斗法的主力偃師術傀儡逆流,受創嚴重。

聶放本人則輕描淡寫,收羅逆流殘骸,然而匯合種種祭煉材料,尋求更進一步的創見與試驗。

玄機觀同樣在大唐內外聲名鵲起,規模亦不斷壯大,當前傳人弟子眾多。

雖然還不能同天師府、純陽宮、蜀山派這道門三大圣地相提并論,但玄機觀近年來上升勢頭明顯,引得各方都越發關注。

除了聶放之外,還有孫明景、于誠師徒二人親自到訪。

作為大唐如今醫道第一圣手,孫明景一舉一動自然牽動無數人關注。

不過近年來回天堂和龍虎山、蜀山之間合作頗多。

藥王常年云游在外,居無定所。

少有安定下來的時間,在蜀山和龍虎山反倒比在帝京回天堂還要更多。

是以孫明景親自登門,天師府上下雖然隆重迎接,外界倒不如何驚詫。

令不少人意外的是,南荒巫門,這次又有一位圣地之主,親自登山拜訪當代天師。

蠱術一門圣地陰山峒之主胡恒源,此番親自北上,登龍虎山拜訪天師雷俊。

外界驚訝之余,仔細思之,又感覺在情理之中。

龍虎山天師府已經是大唐當之無愧的南天一極。

在大唐南方,包括大唐疆域之外的南荒地區,有任何大事發生,首先繞不過去的便是龍虎山天師府。

此前便曾有過巫門神舞一脈圣地歌婆山新任圣主聞惜親自登山拜訪的先例。

不過聞惜畢竟資歷相對較淺,歌婆山本也是南荒巫門五大圣地中最穩定平和者。

而現在,蠱術一脈圣地之主胡恒源親自拜訪,更加吸引眼球。

如今年代,南荒確實同此前大不相同了……

胡恒源本人倒是相對淡定。

他這趟過來,相關事宜,龍虎山同陰山峒早就互相通過氣。

陰山峒內部,其實有頗大爭議。

但在此刻的胡恒源面上看不出任何端倪。

雷俊亦神情平靜,這時在同孫明景交談:“回天堂近來所產靈丹妙藥,活人無數,孫老實乃莫大功德。”

孫明景搖頭:“老朽實不敢當,此皆天師和蜀山派、玄機觀諸位道長的功勞。”

聶放忙道不敢當。

雷俊則繼續說道:“雖然黃泉邪修暫不現世,但未雨綢繆,蜀山派諸位同道,接下來主要精力,仍將放在煉制各種純陽法寶、法器上。”

一般而言,此事主要是天師府、蜀山派、玄機觀三家合力,純陽宮從旁協助。

接下來一段時間,則主要由蜀山派自行努力。

玄機觀接下來,將更多同回天堂,乃至南荒巫門合作。

陰山峒圣主胡恒源與長老田橙便是為此聯袂而來。

主題則是,針對九天十地之一的地海。

此前地海中九黎內戰,最后結果略有些出人預料。

九黎內部意外地提前談和,然后抱團引發地海垂天七淵一起爆發,將大唐修士盡數推出地海,引發地海封閉至今。

不是說貪黎一族的黎元衡不能過河拆橋。

大唐本身對九黎之民,也抱有戒心。

但時機不對。

如此反常,叫人很難不懷疑九黎內部發生某些不為大唐所知的變化。

既如此,雷俊等人自是提前警惕。

唐曉棠琢磨如何重開地海門戶的同時,雷俊也沒有閑著。

他著手考慮的方向是,破除地海中黑霧惡氛對人間修士帶來的不利影響。

當初地海內外利用相關陣法,雷俊成功在短時間內壓制地海黑霧。

但總體而言,治標不治本,并且需要雷俊本人親自主持。

人力的角度來看,性價比有些低。

雷俊眼下在考慮的方法,則是提前煉制大量法器和丹藥,配合符箓,屆時廣布開來,無處不在。

哪怕沒有頂尖高手主持,亦能破除地海黑霧,抹消九黎一族在地海的地利優勢。

故而,此刻武道醫者和道門、巫門高手齊聚一堂,共同參研。

玄機觀接下來大規模產出的方向,也將調整到這邊。

當然,在此之前,需要不斷的揣摩和試驗。

好在雷俊悟性過人,很多關隘在他腦海中已經有了解決辦法。

雖然同是巫門傳承,但對大唐人間南荒中人而言,地海九黎之民同樣是威脅。

故而胡恒源、田橙對此自不排斥。

但對陰山峒來說,當前還不是戲肉。

藥王在此。

雷俊本身乃九重天大乘高真,修為、資質皆超人不止一等。

巫門中人與他們合作,在不斷參詳破解地海黑霧的同時,涉及大量巫門神通奧妙。

旁的不好說,雷俊加孫明景的組合,很可能針對南荒蠱毒研究出不少破解之法。

這對陰山峒而言,無異于引狼入室了。

故而相關事在陰山峒內部引起不少爭議。

陰山峒圣主胡恒源思慮再三后,最終親自北上龍虎山,峒中最出色的新生代高手田橙亦同行。

雷俊與他們交談,語氣如常。

胡恒源亦寧定心神,對答如流。

末了,雷俊言道:“天災人禍,皆殃及黎民,于百姓而言,除了疫病,田中收成亦可能受蟲害影響。”

胡恒源、田橙對視一眼。

雷俊所言,有些出乎他們預料。

但胡恒源、田橙已經第一時間明白雷俊之意。

這位龍虎山天師,希望陰山峒從這個方向,融入大唐皇朝,或者說,融入漢人的世界么?

他所思所想,極大也極小。

說極大,乃是有意導巫門蠱術一脈轉向。

不難想象,未來這可能波及整個大唐人間的巫門修士。

說極小,他著眼處并不在修行界,而在凡俗人間。

唯獨他不考慮破解陰山峒諸般毒蠱。

從技術上來說,那并非沒有可能。

但胡恒源此刻愿意相信,這位雷天師主觀上沒有如此意愿。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位雷天師是要求陰山峒整體轉向,上下自我約束,則蠱毒自不再泛濫。

“貧道昔年便有耳聞,蠱蟲多樣,在南荒部分地區,其實不乏勸農助農之妙用,只是不成規模,如今思之,實在可惜。”雷俊言道。

這確有其事。

不過也確實不成氣候。

歸根結底,在當前世界當前時代當前環境下,除了羅浩然等少數個人外,無法指望修士大規模專門服務于世俗凡人。

那是真正的倒反天罡。

皇朝求社稷穩固,也很多著眼與平息天災,賑濟民生,而非進一步細化拓展。

絕大多數時候,是修行者指縫間偶然露出一些,且大多是無心之舉。

雷俊對此倒不介意。

就當是軍用轉民用。

著急不得,更不需著急。

細水長流,不爭百年之功。

這當然會是個漫長的進程。

此刻多少顯出修行壽命增長的好處來了。

若非如此,張徽也不至于那般輕松。

沒有特大意外的情況下,他不用跟女皇兩代接力。

女皇張晚彤一個人就能坐至少幾百年龍庭。

甚至可能更久。

她不改弦更張的情況下,所需考慮者,更多是如何讓所謂的大意外別發生。

于雷俊而言,亦如是。

長談之后,胡恒源本人留在龍虎山天師府,田橙則被他派回南荒。

中土和南荒之間,常此消彼長。

南荒巫門勢弱,中土修道界和皇朝勢強,歷史上并不罕見。

但胡恒源和田橙都隱約有所感覺,這一次時代,可能將迎來同以往皆不相同的巨大變革。

歷史、文明、傳統、人心的慣性強大。

相關變革,或許不是朝夕之間,不是數年數十年甚至不是百年之功,或許將延續很久。

可胡恒源隱約感覺,如此時代大勢已成。

既是造化變遷之功,亦有人在浪頭推動。

那位大唐龍虎山當代天師,令人琢磨不透……

陰山峒圣主胡恒源,并非良善之輩。

當年血河派掌門韋暗城崛起欲要一統南荒之際,胡恒源和陰山峒雖然也與巫門其他圣地聯手對抗血河派、金城寨,但亦不乏觀望之時。

可是此刻,胡恒源直覺,他和陰山峒,應該主動乘上這時代大潮向前。

即便,其中必定有諸多風險、曲折,甚至他們可能成為其中反復的代價,甚至他胡恒源本人未必能看見最后的結局。

雷天師在龍虎山上期間,招呼孫明景、聶放、胡恒源等人的同時,大漢皇朝與大唐皇朝之間,展開第二次交流。

這次交流的人群,主要以讀書人為主。

但相較上次,終于開始有朝廷官員出面。

大唐皇朝這邊帶隊的使臣,乃是上官慶,既是上官一族宿老,又是當世大儒,同時也是唐廷重臣。

張徽曾經就此事專門聯系孟少杰。

孟少杰對于能去大漢人間游歷,相當感興趣。

不過他眼下正在歸藏,整理小明廷治下民間所留種種文獻典籍。

其人心思寧定,一步一個腳印,故而選擇放棄這趟難得機會,待將來再說,眼下先認真完成自己手頭的事。

上官慶等人先動身。

這趟不等他們返程,大漢人間那邊便也有第二對人過來。

關于大唐人間這邊五姓七望的遭遇,大漢皇朝上下漸漸都有所耳聞。

故而那邊選人,較為注意,避開名門世家子弟,并減少宗室子弟。

為首使臣,是雷俊此前在大同見過的大漢太子少傅歐陽靖遠。

歐陽靖遠先前往大唐帝京洛陽參見當朝女皇。

之后,他離開洛陽,則是南下,前來龍虎山天師府,拜訪當代天師雷俊。

雙方見禮后,落座寒暄。

“兵危戰兇,大漢皇朝當前遭逢兵禍,非任何人愿意見到。”雷俊:“貧道日夜祈天,望大漢兵禍盡快平息。”

歐陽靖遠道謝:“玄霄子道長慈悲為懷,此萬民之福。”

大漢皇朝當前周邊不太平。

除了南荒一直以來的痼疾大空寺之外,如今大漢皇朝疆域周邊,陸續有大妖出沒作亂。

這種情況下,歐陽靖遠自然要摸清楚大唐皇朝這邊唐廷帝室和龍虎山天師府的想法。

好在雷天師并沒有趁火打劫的意思。

“聽聞大漢皇朝邊疆,有上古異種肥遺出沒?”雷俊問道。

歐陽靖遠:“確有其事,不過此妖邪,已被我朝太子殿下滅殺。”

雷俊微微頷首:“項居士好高明的手段。”

大唐人間這邊,同樣也能陸陸續續收到大漢皇朝的相關訊息。

只是很多消息準確性存疑,時效性更是往往不夠及時。

雷俊此前便聽說大漢人間那邊有上古異種肥遺的血脈留存。

其實力相當于九重天境界的人類修士,不容小視,所經之處,赤地萬里。

如今聽歐陽靖遠介紹,方知大漢太子項璟御駕親征,已經成功斬殺那頭肥遺,令群妖氣焰為之一斂。

雖然有天子帝王術加持,但漢太子修為、實力可見一斑。

可同時亦說明,大漢皇朝當前二龍相爭之勢已成。

歐陽靖遠作為太子少傅,在大漢皇朝多年以來,都支持太子項璟。

不過當著雷俊的面,他自不會多提漢皇、太子之爭。

歐陽靖遠更關注大唐皇朝這邊,有關人間道國,黃泉里蜀山,以及昔年須彌金剛部和孤鷹汗國聯合之亂的相關詳情。

相應地,他提起大漢人間那邊的須彌寶部。

當前在大漢人間廣為人知的須彌寶部高手,除了此前驚鴻一現的寶部之主梵達陀外,最活躍者,乃是另一位已經成就佛門九重天法身境界的手印一脈上師。

但除此以外,包括歐陽靖遠在內的部分漢臣,皆懷疑須彌寶部還有其他高手。

或在大漢金剛寺,或在須彌中。

“須彌金剛界五部,如果每一部皆如此高僧如云,那其實力未免太過雄厚。”歐陽靖遠沉吟:“除了可能分別經營五方人間且皆有斬獲外,須彌中還另外有些什么……”

雷俊微微頷首。

歐陽靖遠:“老朽另有一事相告……大同蕭族族主蕭靜,帶少數族人,并沒有在隴外蕭族重新落戶,當前行方不明。”

雷俊:“多謝居士相告。”

歐陽靖遠繼續說道:“此外,近年來我大漢疆域內,出現另一門道家符箓派傳承,稱為黃天道,行事詭秘,能隱瞞不少人的耳目,其中有得到一些其他名門大派的暗中相助,但詳情不明。”

雷俊神情如常:“這黃天道,該是從大唐這邊,潛去大漢皇朝,世間緣法,實在難講。”

歐陽靖遠附和雷俊的同時,亦在觀察雷俊。

見對方無意入大漢人間追查黃天道,歐陽靖遠先是一喜。

但眼前這個年輕道人心思實在難以捉摸,叫歐陽靖遠沒底。

直到下山離開,大漢太子少傅心中仍在揣測大唐天師的想法。

雷俊隨后亦下了龍虎山。

他公開奉詔,前往帝京洛陽面圣。

這趟見到女皇張晚彤,對方沒再是一副背對蒼生獨釣萬古的模樣。

張晚彤一邊批閱奏章,一邊問道:“孫卿家提及南荒巫門和陰山峒的事,雷卿家具體怎么想?”

孫明景將相關消息稟報女皇,雷俊不意外也不排斥,一來這本就是交流渠道之一,二來很多構想鋪展開來實際落地,少不得大唐皇朝從朝廷到地方主持。

“時代變化,影響最大的并非世家望族,而是普通百姓。”雷俊言道。

張晚彤移開面前奏章:“雷卿家所言不錯,放手去做。”

雷俊目視面前的大唐女皇。

對方種種舉措,都相當反常,幾乎要令雷俊懷疑她和自己同樣來自另一個世界,有相同際遇,故而到這里來。

但內里雙方亦有很大差別。

雷俊直覺感到,對方終究還是和自己不同。

他心念電轉,忽然開口:“陛下……您,怎么看先皇?”

話問得可以算是相當無禮。

完全有悖雷俊過往作風,令女皇張晚彤亦少見地流露出詫異之情,看向雷俊。

不過,她神情很快恢復如常,并沒有回避這個問題,而是語氣淡然地回答了雷俊:

“尚好。”

回答簡短但是態度分明。

只是具體措辭卻不如何客氣,如果傳出去,恐怕會在大唐皇朝掀起軒然大波。

雷俊平靜和這位近年來聲名大損的當今大唐天子對視,心中浮現的念頭則是:

原來如此……

女皇張晚彤,其實是跟自己的侄子張徽關系比較好,或者說欣賞張徽,同兄長張啟隆關系反而一般。

她確實是愛屋及烏。

但不是因為兄長的緣故關照侄子。

而是因為張徽的緣故,關照其父親。

難怪早年張晚彤雖有才名,卻少見事跡,亦無相助其兄長的具體舉措,直到西域妖亂張啟隆遇險時,她方才馳援出手……

這確實不在雷俊意料中。

畢竟先皇張啟隆駕崩時,太子張徽尚不足十歲之齡。

是因為早慧的太子在孩提時就流露出令姑母張晚彤欣賞的特質?

看樣子不是因為修仙天賦,而是……不戀棧權勢皇位?

那反過來到女皇張晚彤這邊來說,她為何如此?

雷俊腦海中快速轉過諸多念頭,但面色如常,已經換了話題:

“不知陛下此前龍體抱恙,當前可康復?”

女皇已經重新取過一張奏折開始批閱:“已無大礙,只是養傷耽擱些許時間。”

雷俊聞言,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輕聲問道:“陛下預備要去推開那道仙凡之門了么?”

登仙。

大唐人間已經多年不曾再出現過通達仙境之人。

仙凡之隔,尤甚其他天塹劫難。

但隨著如今天地靈氣潮涌,造化不斷變遷的時代來臨,種種機緣造就,浪潮之下那曾經封閉的仙凡之門,也開始松動了。

這并非臆測,而是包括雷俊、許元貞、唐曉棠乃至于眼前張晚彤在內大唐頂尖高手,大體有所感知。

當然,感應到,和當真將門戶推開,是兩回事。

事實上,雷俊確信,其他人間,同樣陸續有人在為此努力。

當中部分人可能已經努力良久。

近些年的消息,大宋人間或者說異族人間那邊,黃金汗國汗王自覆滅大宋皇朝后,除了偶爾震懾蒼狼、白鹿兩大汗國外,已經安靜沉寂許久。

大漢人間,漢皇和漢太子之間,亦顯得古怪……

九天十地,更是迷霧重重。

大唐人間這邊,女皇張晚彤當前毫無疑問是走在最前面的人。

“積累已足夠。”

女皇張晚彤隨口應道:“但無十足把握能渡過劫數,需要多做些其他準備。”

雷俊若有所思。

她積累恐怕真的已經夠了。

那其他準備,是為了什么而準備?

(本章完)


上一章  |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