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道長途第九百八十二章 解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萬道長途 >>萬道長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八十二章 解決

第九百八十二章 解決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0日  作者:大腦被掏空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大腦被掏空 | 萬道長途 
正文卷

正文卷

李啟回來了。

玄景山再度召開了一場盛大的宴會。

這次是真的盛大了,因為李啟已經完全拋掉了過往的束縛,他不再被人推著前進。

以前的李啟總覺得自己事情還有很多沒有做完,所以顯得謹小慎微,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去做那些事情。

然而現在已經不一樣了。

人巫之戰結束了,天魔對他的操控也是如此,現在不是天魔操控他,而是他要向天魔復仇了,李啟作為天魔的棋子而出生,如今他已經真正脫離了棋盤,那之后,將會是李啟行動的回合了。

并且,戰爭也停下了,沒有什么東西繼續追著李啟。

現在的他也已經二品,是這個宇宙真正的上層存在。

那么,放松一點也沒問題吧?

于是,李啟為了慶祝自己的歸來,帶著自己的親朋好友們,一起操辦了盛大的宴會。

他見了石頭,這個年輕人在看見李啟的時候緊張的要命,那樣子,就像是第一次去見羅浮娘娘的李啟一樣。

不過李啟對石頭并沒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石頭沉穩內斂,而且和李啟年輕時候的那種軟弱不一樣,他的內斂是因為他的堅強與韌性。

他的沉默不語并非是因為害怕犯錯,而是在等待一個更好的時機,讓他的話語能夠直擊要害,切中重點。

這和當初的李啟可就不一樣了,李啟當初少說話,其實是因為他擔心說錯,導致誘發什么不好的結果。

石頭的性格就是如此,與其喋喋不休的說上一萬字規勸別人,他更愿意在對方失敗后,進行反思的瞬間說出一句能真正改變那對方行動的那句話。

至于不會反思的人,石頭一般就會始終保持沉默,沒必要多說什么。

對這樣一個年輕人,李啟還挺喜歡的,他欣然應允了李師薇和石頭的婚事,并且補上了自己那一份禮物和祝福。

沉穩內斂的石頭這時候也顯得激動不已,他對此其實也有些惴惴不安,擔心自己在李啟死后的這段時間和李師薇成親,會不會顯得有點輕浮了。

設想一下,人家老爹生死未卜,老媽心痛哀傷,你卻和別人女兒成親了,這說出去多少是有點不好聽。

不過李啟倒不是很在意。

李師薇和石頭都有他們自己的生活,何必因為自己而打亂自己人生的計劃呢?要是因為自己死了,就不讓女兒成親,那自己成什么了?

李啟倒也沒有規訓到那個地步,因此很高興的就補上了過去沒有的祝福。

在宴會上,李啟還見到了大巫云方。

李啟的修為已經超越了這位老者,但他對對方仍有尊敬和感激。

所以,李啟主動上前去,告訴了對方,破除魔念,復蘇對方弟子的辦法。

是的,如今的李啟,在擺脫了天魔所帶來的虛無之后,已經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云方前輩。”李啟向對方搭話道。

“李啟,現在就不用叫我前輩了吧?如今你才是前輩啊。”云方樂呵呵的,并沒有因為李啟的修為而顯得生疏。

“前輩說笑了。”李啟擺了擺手,并不想在這上面多說什么,而是直接了當的說道:“前輩,如今我歷經天魔之事,當初前輩拜托我的事情,終于有了眉目。”

當初,在天下百越,廣陽所在,云方拜托過李啟:“之后……若有對勸解道心方面的收獲,可否聯系我。”

而李啟的回答是:“小子若有收獲,定當傾囊告知。”(詳情見第二百二十六章)

事到如今,李啟二品了,才算是真的有收獲了。

云方聽見這話,怔了怔。

然后,他長長的嘆了口氣。

他的眼神里好像經過了很多東西,又好像只是發呆而已。

過了好一會,他才抬起頭,一如既往的用平靜和善的語氣說道:“那可真是,好事啊,多謝。”

“何必言謝,師薇那邊也多虧前輩教導了,這么些年我一直忙于各種事務,疏于對她的管理和教育,這些都是前輩幫忙啊。”李啟隨即說道。

說實話,李師薇雖然有點長歪了,但沒有歪的徹底,大抵上石頭和云方都出了很大的力吧。

“那就,麻煩你了。”云方說著,敞開了自己的內天地。

李啟投入神念,進入其中。

解決這種魔念的辦法,其實并不困難。

但很多事情都是這樣。

沒有辦法的時候,那真是千難萬難,怎么也搞不定,困擾一輩子。

而有辦法的時候,最終只會感嘆一句:“原來如此”。

其實,解決云方大巫弟子魔念的辦法真的很簡單。

幾千個紀元以來,云方大巫的弟子始終處于道心破滅的狀態,其間也有反復,但總體而言,沒有目標的空虛感、無力感和無助感是無法克服的。

李啟也曾經陷入過這種空虛之中。

其原因很簡單,當我們推測未來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進行一個‘無法揣測信息’的先驗分布。

當我們默認一個“無法揣測信息”的先驗分布時,很容易陷入無窮大悖論。

關鍵矛盾點在于,未知正態分布均值的先驗分布我們并不知道,所以簡單估計時我們用的其實是“無窮大范圍內均勻分布”這個假定。

然而無窮大范圍內的均勻分布是不存在的,它一定有一個中心點,且在中心點附近的概率更高一些。

若是直接假定了0作為中心點。所以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它在坐標平移變換下會很荒唐。

解決這個悖論的辦法是根據具體問題給出合理的先驗分布。

換而言之,就是展現真正的可能性,而非那無限的揣測和計算之中的可能性,認知到真正的先驗分布。

多么簡單的答案,多么直觀明了,但看不見就是看不見,哪怕放在眼前,也依然看不見。

而且,就算告訴他答案,他也未必能夠看見。

這才是難點。

云方大巫不知道答案嗎?他當然也是知道的,但就算他知道答案,他也沒辦法告訴弟子,就算說了也沒有用。

要是真的能夠,說了就明白,‘一點就通’,那天下所有老師都不用擔憂學生學不好了。

不過,現在的李啟,有自己的辦法。

他進入云方的內天地,然后,將這個年輕人吃掉了。

他就和李啟的所有碎片一樣,歸于了李啟內部,但同時又保持著自我。

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世界能做到這件事的只有六位。

太一,四相,以及李啟。

這可是二品的星官的手法,徹底的獨立出了自我與外界的差異性,以完全的形態來面對這個復雜混亂的宇宙。

宇宙從不簡潔,它就是混亂無序,自相矛盾,沖突不斷的,所以……也不需要尋找‘一’和簡潔的描述方式。

很快,這件事情就解決了,二品的李啟出手,自然看起來就‘簡簡單單’,然而只有云方大巫自己知道,他到底等了這一天多久。

于是他很快就告辭了,離開了宴會,李啟目送對方離去,接著去招待其他客人了。

他又去見了祝鳳丹,和自己老師談話。

他注意到,祝鳳丹也的的確確二品了,只是……很難說祝老師的二品到底是個什么狀態。

祝老師同時和四相達成了協議,走了一條勾連萬物的道路,然而這條道路卻顯得不太對勁,因為萬物似乎都可以融為一體,溝通到底是在溝通什么東西?

是要將萬物分開對待,還是視為一體呢?恐怕這個問題,只有祝鳳丹自己可以回答了。

所以李啟沒有和他討論修行上的問題,只是感激老師對自己一直以來的照顧,尤其是這次晉升二品,其實祝鳳丹是為了李啟而去的。

祝鳳丹則哈哈大笑,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他直接說出來了:“能碎一次也能碎兩次,若是以后發現不合心意,那就再來一次唄。”

這般灑脫,只能說李啟汗顏。

這種天生的灑脫還真是李啟學不來的,看得出來他這句話完全不像是開玩笑。

李啟只能苦笑,不過,如今他也算是給祝老師探了探路。

李啟的道統直接繼承自祝鳳丹,而現在李啟給出的答案是,萬物可以被分別溝通,沒有一個‘總體’存在,天地本身無法被一個統一的‘唯一’給容納進去,所以勾連萬物,不能以一個個體的方式去溝通。

這算是對祝鳳丹道統的補全,也是走在了前面一步,給祝鳳丹試錯去了。

對此,祝鳳丹正在密切關注李啟的狀態。

這或許能讓他對于天地的認知更進一步。

但這些都是日后的事情了,現在正在酒宴之中,祝鳳丹只是和李啟插科打諢,說著一些家人之間的笑話。

而李啟也沒嘴軟,在祝鳳丹調笑自己和沈水碧的關系的時候,扯出了禍斗。

如今已經恢復了二品的祝鳳丹,禍斗自然也是一路跟著,整的祝鳳丹煩躁不已,他可不準備成親!

但真要趕走禍斗,他也做不出來,所以如今苦惱不已。

至于禍斗本人,她只要待在身邊就好了,所以也沒有過多要求什么,兩人的關系就是這么的微妙。

在李啟提出這茬之后,祝鳳丹果斷跑路了。

再談下去就不禮貌了。

就在祝老師落荒而逃之后,李啟又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雖然很久沒有見面了,但依然是那般溫醇厚重的修行者,如今的五品山神,牛黃。

昔日牛黃在李啟面前毛遂自薦,成為了玄景山的山神,而如今這恐怕是牛黃這輩子做過最重要最正確的事情了。

雖然牛黃本人可能沒有這么想過,因為李啟知道他的確是個本分忠厚的山神,牛黃并不是傻,他其實知道很多手段,但他不愿意去做,而且也不會去祈求更多的東西,就這么一步一步的,和老牛一樣慢慢的,沉穩的向前邁步。

李啟晉升二品,牛黃也慢悠悠的來到了五品。

“這些年玄景山風調雨順,也多虧了你,我不在的時候,真是辛苦你了。”李啟對牛黃如此說道。

牛黃連忙低頭,說道:“祝人言重了,我是此地山神,這些合該是我做的。”

“事情合該是你做,所以獎賞也合該歸你拿,理所當然,不是嗎?”李啟說道。

牛黃立刻謝恩。

牛黃并不是沽名釣譽之輩,他之前不愿意請賞,真的只是覺得這些是自己分內之事,沒什么夸耀的地方。

而李啟所說的也是正論。

事情既然合該要做,那獎勵自然合該要拿,否則豈不是做事的人都變成傻瓜了?

“牛黃,你想要什么?”李啟問道。

牛黃則說道:“祝人,我對如今的生活已經很滿足了,只求祝人能夠解答我的迷津。”

李啟點頭:“只要是我能夠回答,我都會告訴你答案,但你要想清楚問題……因為,不是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你可以承受的,很多時候,聽見答案的時候,就代表你永遠失去了尋找答案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李啟這話是他的心得,而且事實也是的確如此。

對逐道者而言,很多時候,答案和過程一樣重要,如果只有答案,沒有過程,很可能也會導致不好的結果。

過程是必須的,就好像答案也是必須的一樣。

所以,提問者必須小心謹慎的提出問題,他得確保,自己的‘過程’已經寫完了,只是答案沒有算出來而已。

這就是‘自知之明’。

妄圖探尋自己暫時還不應該知道的答案,就是修行者墜入深淵的開始。

于是,牛黃對李啟問出了他的問題:“祝人,如何能‘堅定不移’?”

李啟驚訝的看了一眼牛黃。

這個問題,顯而易見已經觸及了四品了,所謂的堅定不移,一定是因為牛黃感覺到了某些不穩定的東西吧。

就好像李啟感覺到的一樣。

在那片虛無的大海之中,惶恐不安,心中惴惴。

看著如今的牛黃,李啟笑了笑:“這個問題好啊,把拉奇也叫過來,我一起給你們說說。”

玄景山的宴會依然在持續,預定是七天。

整個天下,所有人都可以來參加流水席,這是一位二品的宴會。


上一章  |  萬道長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