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道長途第七百四十七章 蒙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萬道長途 >>萬道長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七章 蒙塵

第七百四十七章 蒙塵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大腦被掏空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大腦被掏空 | 萬道長途 


何以笙簫默小說小說:、、、、、、、、、、、、

李啟給舍利弗傳法。

隨著李啟的講法,四周的景象也開始展現,水如惡露,饑荒落凡間,先前無數死人污穢臭處不清潔者,都開始顯現,無數情緒郁結,有貪嗔,懈怠,調戲,無恥,疑嗔,慳嫉,仇恨,不舍,諛諂,無羞,無恥,妒嫉,放逸。

仔細一看,旁邊有兩妖幾乎餓死,他們已經許久沒有進食,聽說這里有吃不完的魚肉,于是一步一蹶的朝著這里趕來,遍身泥土。

在更遠處,滿地皆嬰孩,此處原本是學堂,如今被盜匪所掠,嬰孩襯馬蹄,藉人足,肝腦涂地,泣聲盈野。

再見更遠處,一溝一池,殺戮已結,卻見地面堆尸貯積,手足相枕,血肉尸骸入水塘,化為五色,塘為之平。

饑荒之下,有大妖掠奪奴隸,無數小妖散發露肉,足深入泥中沒脛,有人牽著著許多諸婦女,許多妖物長索系頸,連在一起,累累如貫珠,被牽引著前往大妖居所。

先前萬妖作諸惡行,墮惡趣,邪見意著紛氣,如黑風灌世。

這些,都是天災饑荒所帶來的的一切。

所以云鯨才會以身供養眾生,但力總有未及之處,所以才出現了此刻的狀態。

而隨著李啟的傳法開始,李啟的身后,有光芒生長而出。

有清風吹著諸浮島,浣濯洗極令凈。

卻見天空墜下凈雨,落地之時,萬物滋生。

傷病者痊愈,殘障者再生,荒蕪的大地再度出現生機,樹木開始結果,農田再度發芽,并且迅速成熟,長滿了飽滿的莊稼。

饑荒,霎時間解決了。

“但見照見五蘊皆空,世間所有愚癡凡夫,貪諸欲樂,勞苦己身,求無義利。”

“諸佛如來,于此不然,唯樂利他,非求自樂,善了心法,見法寂靜,住安樂句,無欲無苦,得四禪定。”李啟對云鯨如此說道。

“若你如此,便能創造更大的良善,以你之慈悲,庇護更多人,而不必獻祭自身,如何?可愿學法?”

李啟言語之間,卻見……饑荒雖然有所減緩,但并沒有結束。

這般異象出現,按理說所有人都夠吃了,可是,大妖們,以及盜匪們,卻開始搶奪這降臨的天恩。

他們掠奪弱者,不會因為弱者有吃的就不掠奪了,也不會因為弱者沒吃的就選擇停下。

這一切,都被云鯨看在眼里。

在云鯨原本的想法里,眾生皆有肉吃,便無爭端,只要大家都吃他,那就和之前拯救鳥獸一樣。

但現在不一樣,鳥獸吃飽了便不會互相傷害,這些妖物卻不一樣。

他們具備思想,具備高級智慧,所以,他們不是為了生存而掠奪,而是為了自己踐行的道而掠奪。

或許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但當他們行動的時候,或許是被世道裹挾,或許是喜歡,但無論如何,他們就是以這個‘道’為準則,去進行掠奪。

眾生染欲,愚冥所覆,于是便有了‘人禍’。

云鯨看著李啟所制造的一切。

然后,依靠大光明鏡,他突然明白了李啟所說的‘傳法’是什么。

傳播佛法,便能杜絕這種事情。

可是,當傳法的這個念頭出現之際……

李啟突然感覺到,云鯨不再能感受到自己的意志了。

大光明鏡,消失了。

李啟突然意識到……

執念,這是執念。

原本的云鯨,沒有任何的執念,只是自然而然的漂浮在天空之中,隨著自己的心意去做事。

但李啟給他展現了佛法的力量,以及眾生的欲望。

于是,他起了‘傳法’的執念。

執念一起,清靜不再。

云鯨的心思惹上了塵埃,明鏡不光,于是心境就破掉了。

但這個時候,云鯨卻掙扎著,發出了聲音,他說道:“還請……傳我佛法,我想,修行。”

李啟看著面前的云鯨。

他的身軀早已四分五裂,原本他并不覺得痛苦,但此刻,他抓心撓肝,有一種迫切的,想要修行,然后拯救眾生的沖動。

李啟看著眼前的云鯨,突然有種自我懷疑的感覺。

傳法給他,真的是好事嗎?他真的是舍利弗嗎?

但如今做都做了,也不好反悔。

云鯨執念已起,大光明鏡蒙塵,也只有修行可以救了。

李啟不再言語,繼續講法。

梵音震響,天懷秀拔,領鑒明邃,機辯清勝,內外兼綜。

佛言起異象,放種種光,其明雜色,青黃赤白,頗梨瑪瑙光,遍照此三千。

李啟身周更是不斷開出金蓮,其花微妙各具千葉,純真金色,琉璃為莖,金剛為須,玫瑰為臺,形大團圓,猶如車輪。

各色異象微妙端嚴,最上無比,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

有震雷音者,或澍雨者,或放電光,或復興風,或出煙焰身如火聚,或復示現七寶諸山,池泉河水山林樹木種種神異。

李啟講法,深入淺出,四品親自演說,其中微妙精深不可言喻,是一樁難得的大機緣。

甚至旁邊的石頭,清風,在李啟講法第三天,都已蘇醒靈智,對李啟叩拜,口稱弟子,執弟子禮。

但是,云鯨的眼神卻依舊茫然。

旁邊聽講的石頭都已經被李啟的講法化妖,但云鯨卻依然沒有感覺,他好像是聽不懂一樣。

李啟無奈,只得繼續講法。

終于,在第七天,云鯨才終于學會了一點點,連忙感謝李啟,說道:“我……我好像聽明白了!”

李啟于是停下講法:“既已入門,其他的,便只能靠你自己走了。”

李啟再度消失,留下云鯨在下方。

云鯨于是拜別李啟,然后對著周圍的石頭,蓮花,清風打招呼。

石頭,蓮花,清風也都紛紛和云鯨交流,四妖作為李啟講法的前列,一見如故,約定團結一心,互相幫助,一起修行。

于是,清風自告奮勇,去將云鯨其他的身體扛回來,蓮花表示自己可以將他的身體縫起來,石頭留在這里和云鯨一起等待他們。

于是,云鯨對他們感激無比。

其他三個卻說,自己的機緣來自云鯨,互相也能以師兄弟相稱,這都是應該的。

四妖感情建立,而在云鯨心里,似乎也覺得這三人要和自己親近一些。

要知道,在今天之前,云鯨的眼里,從沒有‘親近’一說。

他那個時候,對萬物眾生都一視同仁,沒有親疏之別。

但現在,他卻覺得,石頭,清風,蓮花,比其他的眾生,要更加親近一些,其他眾生他都不認識,這三個師兄弟卻愿意和他一起。

好像,他們確實比其他眾生更值得友善。

或者換個說法……

眾生平等,但是這三個師兄弟,在云鯨的心里更加平等。

這個念頭出現的時候,云鯨染塵的明鏡,似乎更加灰暗了。

原本的佛性,也在逐漸消失。

為眾生故,種種分別。

分別諸入有無量相悉,是諸苦,知諸界者名之為分。亦名為性亦名為苦。

當有了區分,便有了分別心,有了分別心,眾生便不再平等。

云鯨不知道這些,他只是,從原本高高在上的佛性,逐漸變的有了人性。

是好是壞?

李啟不知道,他只是默默的看著一切。

他只能猜測……如果是舍利弗的話,那這一切肯定沒問題吧?

但出乎李啟預料的是……

四個聆聽佛法的妖怪,云鯨,石頭,清風,蓮花,他們將云鯨的身體拼好,然后便開始遨游四周,進行修行。

四妖立志要傳播佛法,不過很快遭遇了挫折。

他們遇到的第一支盜匪,不愿意遵循佛法,還要殺了他們。

他們千說百說,怎么都說不聽。

于是,在面對刀斧加身的時候,他們只能反抗,卻不慎殺了盜匪。

其他盜匪見狀,紛紛駭然,然后下跪,表示自己愿意遵從佛法。

四妖恍然大悟,他們互相商量,這樣的辦法,是不是算是讓人聽信佛法了?

云鯨和蓮花覺得不妥,石頭和清風卻覺得可行。

之前說了半天都不信,可現在就全都愿意了,說明這樣的辦法是有用的。

那之后,四妖各自用自己的辦法開始傳播佛法,他們雖然有分歧,但感情依然很好,都互相信賴。

接下來,傳播佛法的過程中,經過了許許多多的故事。

每個故事都是四妖和其他妖怪斗智斗勇的過程,想讓別人相信佛法,建立一個美好的,沒有分別的世界。

但是,十年之后,他們都遇到了不同的挫折。

想要以殺來傳播的石頭和清風,遇到了殺不過的對手。

至于蓮花和云鯨,他們口笨嘴拙,演說佛法更是無人聽取,只能依靠布施供奉來感化信徒。

于是,四妖再度聚首,商談辦法。

商談的結果是,他們覺得,可能是自己的修行不夠,修為太低,如果修為高了,這一切就都能解決了。

于是他們不再傳法,而是開始修行。

這一修行,就又是二十年過去。

四妖都是天資非凡的,迅速抵達了八品,在這片地方算得上是高手了。

于是他們再度出門傳法。

然而這次,他們遭遇到了更加艱難的遭遇。

他們發現,之前針對的‘壞人’,其實也不一定都是壞人。

兩個善良的勢力可能彼此戰爭,兩個善良的人彼此也可能成為不共戴天的死敵。

甚至于,就連他們四個內部,也曾經出現過一樣的矛盾。

他們的目的一致,互相也知道對方是多么好的人,可在實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矛盾,石頭和蓮花就常常因此爭吵。

不過,比較幸運的是,云鯨總是可以調停他們。

但久而久之,云鯨也開始疑惑了。

選擇沿著佛法的指引前行,意味著必須在諸多復雜的道德難題與痛苦的兩難境地之間艱難跋涉。

這些疑惑,不斷困擾著他,不斷糾纏著他的心。

為什么?為什么大家都是好人,卻偏偏要互相仇視呢?

明明做的都是好事,但怎么兩邊的做法和態度卻會完全相反呢?

云鯨開始思考。

李啟滿懷期待。

但又過了幾年,李啟發現,云鯨沒能想明白。

他不知道,而且,他的修為境界也開始放緩下來了。

他能因為慈悲而忍受痛苦,但是,對于修行上的事情,他沒有那么多恒心和毅力去堅持,很多事情并不是伱咬咬牙撐下去就可以的。

痛苦可以忍受,因為痛苦是清晰的,但修行本身,是在黑暗的大地上尋找可能的前路,這遠比忍受痛苦要難得多。

境界上無法提升,他于是決定提升修為。

這也是云鯨的優勢,畢竟云鯨的身軀大,內天地自然也大,相同境界下,能夠容納的修為也更多。

有了更多的修為,自然戰力也會增強不少。

于是,境界沒有突破,他開始想辦法提升修為和戰力,有了足夠的戰力保障,才有可能保證傳法。

不知不覺,他的行動已經越來越‘有目的性’,有規劃,云鯨越來越成熟,不再像當初那么單純了。

大光明鏡愈發蒙塵,想得越多,就越不光明。

李啟看著,卻覺得怎么越來越不對味兒呢……

但他沒有出手,依然就這么看著,過去了六十年,四妖依然初心不改,他們都升到了八品,聯手之下,甚至能勝七品。

他們確實靠著武力,以及傳法,還有各種各樣的手段,在這附近建立起了小小的佛國。

這佛國之中,人民感恩佛法的普照與仁心愛民的四妖。

由于佛的教化,大眾學到了唯有互相幫助、彼此體諒,化解心中彼此的分別、嫉妒與仇恨,才能使這個共同生活的地方免于災難。

國度之中,所有民眾都更加恭敬三寶、深信佛法,真正做到信受奉行,于是一直以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每次四妖路過的時候,百姓們都歡喜的匍匐于地,恭敬的頂禮膜拜,大眾似乎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慈祥與光明。

他們相信自己的國度是佛法中所描述的一樣,光明,慈悲,善良。

一直到,有一個虔信的小沙彌,無意間,發現了四妖建立和維持這個國度所做的一切。

這個小沙彌驚恐的發現。

原來四妖造的殺孽,比魔王還多。

而與此同時,四妖也察覺到了小沙彌的存在。

(本章完)

相關、、、、、、、、、

__仙俠小說


上一章  |  萬道長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