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道長途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圓鏡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萬道長途 >>萬道長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圓鏡智

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圓鏡智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大腦被掏空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大腦被掏空 | 萬道長途 


何以笙簫默小說小說:、、、、、、、、、、、、

云鯨漂浮在天空之上,隨著風的方向飄搖著。

蒼白的光繞著她的軀體,他的歌聲引出的動蕩在她的身周環繞,宛若螢火涌動,又像是銀河落入其中。

歌聲悠揚的回蕩在天空之上,回旋的音符,散漫的吟詠著,干凈而又蒼涼。

李啟聽著這歌聲,心情似乎也逐漸的平靜了下來。

“既然沒有名字,那我就叫你云鯨了,云鯨,你很不一般啊。”李啟平靜下來之后,如此說道。

“這世間的所有生物都獨一無二,都不一般,你也一樣。”云鯨如此說道。

這聲音是直接在李啟的心頭響起的,而云鯨的肉身依然在不斷歌唱。

“你為什么能夠直接看見我的內心活動?這好像和我的法門不一樣,我是直接掃描你的思考器官,而你……只是個不入品而已,你應該不能夠掃描我的內心才是。”李啟好奇的問道。

在他面前,云鯨不可能撒謊,只要云鯨腦子里冒出關于掃描的辦法,李啟就可以立刻得知關鍵所在。

對于一個不入品而言,哪怕對方和自己一樣可以讀心,李啟也依然能夠在對話之中占據絕對優勢。

但誰知道,云鯨卻回答道:“法門?什么是法門?”

李啟可以清晰的讀到,對方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法門。

仔細想想也很合理,這頭云鯨,沒有任何的修為,他根本就沒有修行過!

這種情況下,他怎么可能讀心?

李啟疑惑不已。

但他覺得,還是可以繼續交流。

于是,李啟不再言語,而是依靠純粹的精神開始和眼前的云鯨說話。

李啟說道:“你好像,很痛,有東西在啃你,我去幫你驅趕一下。”

他感覺到了云鯨的痛苦,在他的身下許多地方,都有傷口,這種痛苦對付凡物來說估計很難忍受吧。

掃了一眼,是許許多多的小獸飛禽,趴在云鯨的肚子上,還有一堆和藤壺一樣牢牢啃在云鯨身上的寄生生物,這些都讓云鯨痛苦不堪。

那就幫他清掃一下吧。

但云鯨卻立刻回絕,他如此說道:“不用,請別傷害他們,這對我來說沒什么。”

他回答的時候,李啟也從他的淺層思維里看見了云鯨此刻所想的畫面。

曾經,飛鳥群各自捕食,為了生存,他們都快速的張開嘴不斷的吞食著其他生物,互相傷害,互相躲避。

眼前的云鯨感受著弱者的無助與弱肉強食的無奈。

于是他便做了這個決定,作為云鯨,他以自身來供養這些追逐的生物,于是便有了現在這一幕。

“……真的是,好標準啊。”看見云鯨所想的一切,李啟忍不住發出感嘆。

真的是太過于范例了,這般故事,這般心路歷程,簡直就是模板式的‘慈悲’。

最關鍵的是,這不是演的,對方只是一個不入品而已,根本不可能在李啟面前演戲。

他是發自內心的這么認為的。

于是,李啟點了點頭:“好,我知道了,那我就先不打擾你了。”

李啟說著,身體消失在原地。

他確實不準備打擾對方,先看看這頭云鯨,最后將會走向什么地方吧。

云鯨感覺到李啟離開,心中雖然有些茫然,但倒也沒耽誤事情。

他確實茫然,李啟的突然出現,然后又突然消失,有一種詭異的感覺。

怎么說……

如果在外人看來的話,大概就好像是祝鳳丹的作風,突然出現,說幾句沒頭沒尾的話,然后又突然消失。

真的很像啊,一樣的詭秘莫測,神龍見首不見尾,不知道這人在想什么,只覺得對方好像隨心所欲,有點讓人火大。

怎么說呢……

不知不覺間,李啟的行事作風都已經開始朝著自己的老師靠攏了,可是祝鳳丹分明沒有怎么教他。

只能說,確實是師徒呀。

但云鯨沒有糾結太多,他只當這是一次插曲而已,他依然在做自己的事情。

他繼續以己身供養著諸多鳥獸,他大聲歌唱,將大氣之中的靈氣汲取到自己的身上,然后用來修復自己被不斷啃食的肉身。

這種獻身,甚至持續到了數年之后。

數年之后,天上降了災禍,有一些空島上鬧了饑荒。

饑荒出現,大量的生命都陷入了饑餓之中,眾生無以為食,互相殺害,彼此啖食維生。

云鯨僅僅依靠身體上的寄生,已經無法救下眾生了。

于是,卻見他直直墜落,身體四分五裂,分給眾多饑餓之物。

不過,每天都有鳥獸饑腸轆轆而來,在鯨魚王的身上任意的割下他們所需要的魚肉來維持生命,云鯨龐大的身軀被切割啄食的遍體鱗傷。

幾個月過去了,云鯨忍著痛,身體已經四分五裂,但居然還活著。

觀看的李啟訝異。

他只是一個不入品而已,裂開的時候就應該死了,如今被粉碎成這么多份,竟然還活著,并且還在不斷再生,供每日前來進食的鳥獸食用。

于是,李啟再度出現,來到了鯨頭上,問道:“你用自己的身體養活眾生,每天還要忍受他們啄食割切,這樣的痛苦無法形容,但你卻依然堅持不死,為什么?你已經將自己所有的肉都獻出去了,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卻聽見云鯨回答道:“我不能這么做啊!如果我死了,這魚身很快就會腐爛掉,眾生將再度陷入饑餓的困境,又會開始互相殺害啖食以生活。我實在不忍心見到這種慘狀再度發生,所以,我一定要堅持活下來。”

李啟嘆服。

但他馬上又說道:“那你為什么不修行呢?你修復身體所做的努力,完全足夠你入品了,你到了九品之后,以這幅肉身的天資,你能供養更多的人。”

但是,云鯨卻回答道:“為什么要這樣呢?我是出于不忍心才供養他們的,這是我想這么做,而不是為了供養他們而供養他們,何必如此呢?”

這個回答,給李啟整愣了。

但他還是馬上理解了云鯨的意思。

云鯨的一切都很單純。

他不忍心,于是以身供養終身。

這和修行沒有任何關系,他不會為了供養而去修行,也不是為了供養而供養。

為了更好的供養而去修行,那供養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答案是,供養什么都不為,就是慈悲在心,僅此而已。

所以,他不會為了‘更好的供養’而去修行,因為供養根本就不存在‘更好’的這么一說。

阿彌陀佛鍛造阿彌陀凈土,廣納萬億世界的生靈,并不比一個小沙彌將自己的饅頭捐出去更高尚。

二者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慈悲’。

同理,不入品的云鯨以肉身供養眾生,也并不比九品的云鯨更卑微,既然如此,那修行的原因是什么呢?

為何要修行呢?

根據這個問題,李啟和云鯨的內心,開始互相映照。

李啟閱讀著云鯨的內心,云鯨也看著李啟的內心,兩者就像是互相對立著的兩面鏡子,開始不斷的反射同樣的事物。

理論上來說,站在兩面面對面放著的鏡子之間會出現無限個像,因為相對鏡像可以反復反射,但實際上不會是無限,最終有多少映射,主要取決于鏡子對光線的散射及吸收效果,換句話說,叫‘分辨率極限’。

就看那一面鏡子更光滑,反射率更高,那么就能重復更多次。

而李啟感受著這種不斷的映射,最終,李啟停了下來。

云鯨的內心太過于純凈。

李啟雖然也能映照內心,但他卻不如對方,所以這種無限的映射只會停在李啟這邊,這是李啟不如對方的表現。

這讓李啟驚嘆。

與此同時,關于云鯨的答案,自然而然也就浮現了出來。

大光明鏡!

這是大光明鏡!

佛門的大光明鏡,也被稱為“大圓鏡智”。

這是一個比喻,比如僧人就像一個圓滿光滑的鏡子一樣,可以照內照外,照天照地,通徹無礙,法界一切眾生,無處不至,無時不照。

不忘不愚,一切境相。

性相清凈,離諸雜染。

純凈圓德,現種依持。

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相。

說人話就是,他的內心太純凈,太無暇,以至于沒有任何塵埃,所以可以映照別人。

有偈語言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當你的內心完全沒有塵埃的時候,純凈的精神便可以映照出別人的精神。

其實普通人也可以做到,所謂的‘共感同情’便是如此。

你看見別人撞到了腳指頭,你也會痛,這就是一種‘共感’。

你看見別人的悲傷,你似乎也能感受到某種悲傷浸染了你,這也是共感。

但普通人的心如明鏡臺,被塵埃所覆蓋,以至于失去了和其他人共感的能力,只有極其強烈的情緒才能夠引起這種共感。

但是眼前的云鯨不一樣。

他真正做到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他是真正的大光明鏡,大圓鏡智,通過自己的內心,映照出了李啟的內心,于是得到了李啟的共感,進而體會到了李啟的思考與心情。

就好像是一個目光敏銳的觀察者,一個具有深沉智慧的深思者,只需要觀察一個人的動作,就能窺破別人靈魂深處的隱秘。

那些高僧所能看破人心,靠的應該就是這般力量。

這是一個普通云鯨能做到的嗎?

怪不得會被長橋的人搜集到,這……簡直就是佛子應有的素質啊!

李啟心情大好,他覺得,自己肯定是找對人了。

這般素質,除了佛子轉世,還能有誰?

要知道,大光明鏡,可是佛門‘慈悲’的一大來源啊。

李啟也曾研修佛法,知道這代表什么。

佛祖割肉飼鷹,為何?

因為,他就是大光明鏡,能夠理解鷹那饑腸轆轆的痛苦。

真正意義上的感同身受,所以他對眾生都抱有真正的慈悲,就好像對自己一樣。

一旦具備了這種能力,羊就能夠理解狼的饑腸轆轆,所以不會怨恨狼之前吃掉了自己的家人。

狼明白了羊血肉撕裂的痛苦,所以不會再去捕食羊群。

人和人,不再互相把其他人當做敵人,因為完全的感同身受,使得他們可以互相理解了。

人和人不再敵對。

人們互相幫助,互相友好,傷者得到良好的救治,死者得到妥善安葬,之前的仇敵握手言和,曾經的敵人互相幫忙。

人們不再孤獨,每個人的內心都被展露了出來,能夠放下一切仇恨,因為他們理解了“敵人的苦衷”,理解了先前和自己廝殺的人的“想法”。

當你真的“理解”他人,而不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曲解”他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切都是情有可原,一切都是那么順理成章,你不會埋怨他們,因為大家都能互相“理解”。

所以,這種供養,和修為完全無關,僅僅是心中的選擇而已。

佛性。

李啟在這里面看見了完全的佛性,這必然是佛子才具備的特質。

那么,還差最后一點,就能夠證明對方是舍利弗了。

那就,修行與智慧。

僅僅有慈悲和大光明鏡,那只能說具備佛性,有成為佛子的資質,但佛子那么多,也不一定是舍利弗就是了。

所以,在徹底領會了對方的‘佛性’之后,李啟對云鯨說道:“我有辦法,能讓你救更多的生命,也能讓你從另一個層面普度眾生,你想要嗎?”

“另一個角度普度眾生?”云鯨茫然,他不知道李啟在說什么。

但下一刻,大光明鏡映照李啟的內心,讓他知道了李啟說的是什么。

李啟想說的是,肉體的供養只是一時的,他的肉總是會被吃完,他總會死。

但是,若是教育,普及佛法,讓眾生皆能領會佛法,那么,眾生皆布施,皆供養,豈非人人都不必再布施供養?這樣所有人都能得到好的結局了。

云鯨頓時欣喜起來,于是說道:“竟然還有這樣的辦法,請教教我!”

李啟點頭,隨即開始坐下,誦念佛經,以此傳法。

若云鯨真的是舍利弗,那對方開始修行之后,定然會展現出不凡。

相關、、、、、、、、、

__仙俠小說


上一章  |  萬道長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