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宮中的皇太后有幾分瘋狂,也有幾分張狂。
她面上帶著幾分譏諷,想看看這些過往被教導大局為重的帝王會如何回答。
她很痛恨那個刻薄寡恩的先帝,對方的眼中只有利益,一輩子斗來斗去,斗到最后還斗死了。
她也會想念那個一輩子不得自由被鉗制了一生的景帝,對方明明高高在上,但就是沒底氣和勇氣掀桌子,像極了一條可憐蟲。
而景帝死后,曾經的努力在當下看起來很可笑。
燭十陰的失蹤以一場戰爭作為結束,而景帝死亡后則是被人在陽陵來回踩踏。
所有人似乎都默認了這位帝王的死亡,也不斷遺忘著景帝,開始了重復的權力爭奪,也不斷享受著食利階層的利益。
時間越長久,皇太后就越容易看到未來的自己,也越懷念景帝。
或十年,或許二十年,她也會被這么葬下去,而后被人遺忘。
沒有人會在乎他們做過什么,也沒有人會在意他們曾經想做什么,一切都只會被遺忘,而后塞進那座冰冷的墳墓中。
“陛下問我的追求是什么,這種追求你滿意嗎?”皇太后低聲問道。
“母后,大……大不了兒臣提前將墳修了,而后隨著母后一起沖鋒!”
新帝很想說大局為重,但目光掃向張學舟時,他硬生生改了口,將紛爭的矛盾變成了同意。
這是一種高風險的同意,這意味著皇太后在調動大漢王朝軍團上不再被鉗制,也意味著有無數人會因為這句話喪命。
“哦?”
皇太后站起身來,目光凝視著新帝的面孔,目光又掃向一旁捧劍的張學舟。
她和新帝談過一次,兩者難于談攏,最終付諸于暴力,又因為新帝有修為突破的需求,皇太后因此暫時讓了一步。
但兩人的矛盾并沒有因此而解除,這種矛盾并不會因為某一方退讓而終止,依舊會陷入政見不同的爭議。
皇太后沒想到兩者之間多了一個人,也讓新帝的思維能轉換。
皇太后記得張學舟,她甚至還主動邀請過張學舟來長信宮探討飛縱,這也是她人生中為數不多被人拒退的官員,對方直到此時才前來長信宮,行為也與探討飛縱沒什么關聯。
“你說說,你為何勸陛下同意這樁聽上去并不理智的事情?”
皇太后指向張學舟,示意張學舟說清楚這其中的原因。
“稟娘娘,我剛剛沒說話!”
“不需要否認,我知道你表達了,甚至還影響了陛下的判斷!”
“為先帝復仇是我們每個大漢人……”
“在本宮這兒要說人話,你不要以為拿著赤霄劍就能安穩護身,只要本宮想進行針對,避開祖訓對付你的方式有很多!”
“內斗削弱的是大漢,外斗不管怎么打都會削弱對手!”
新帝說自己要修墳,張學舟也欲說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但皇太后的心中如明鏡,又直接開口威脅,他只能實話實說。
皇太后的外弱內強,并不會因為被阻止就放棄信念。
若新帝也表現強勢,兩者碰撞后的結果不難猜。
赤色聯盟國就經歷過多次內斗,如果張喬恩、裴景等人活到現在,這些人的成就會很高。
時間可以換空間,利益協調一致后也可以不斷調整,這總比面對一個類似‘瘋狂的呂后’要好。
張學舟一句話要說服皇太后,他也要說服新帝。
他這一句話說出來,不僅僅是皇太后面容正常了不少,新帝的臉色也有展開。
“陛下當下憂心的是娘娘是否和外部勢力有牽扯,又是否有葬送大漢精銳的任務”張學舟直接開口道:“當下的證據對娘娘極為不利,如果娘娘能說清楚,陛下和娘娘會同心同德一致對外,也免得行事時礙手礙腳!”
“我確實接觸過仙庭的人”皇太后并不忌諱道:“我的高祖父是燕王臧荼,曾經被仙庭所收編蠱惑反叛高祖,因此在仙庭留了名字,又被一些有心的修士追查,甚至被人做了文章,又試圖蠱惑于我,但歷經三四代子孫繁衍后,有誰會聽一個長久時間不曾聯絡不知底細的勢力調派,換成經歷這樁事的是你們,你們依舊會忠心嗎?”
“這很難”張學舟搖頭道。
“哪怕他們想要我忠心,這至少需要有忠心的理由”皇太后道:“難道我缺他們那一兩枚的延壽金丹,難道我愿意身體破敗后躺在床上多哀嚎二十年,我王娡豈是這般貪生怕死之人!”
“母后為何要拋下自己的女兒?”新帝皺眉問道:“您跟隨先帝的原因是什么?”
“那時的我們太弱小了,一個仙庭的修士就可以讓我們全家禍患死亡”皇太后沉默了數秒才道:“被人發現了我在修行上的特殊資質后,母親無力抗拒,我也不得不聽從命令,從而利用美色和能力接近了先帝!”
“哦?”
“待我修行有成又擁有權勢后,我曾數次計劃謀殺于他,只是他擅長避兇手段,又擅長跑路,才讓他屢屢逃脫了!”
曾經的仙人高高在上,但皇太后早已經并非當年的弱女子。
皇太后開口提及了數次反殺的經歷,在維持聯系的狀態下屢屢制造意外取對方性命,事情雖然沒成,但對方也很多年沒有再找她。
張學舟聽了聽,只覺越聽越像便宜師叔姚元廣。
在延壽金丹藥效不曾揮霍大半前,姚元廣沒有再次接取延壽金丹的任務,并不會揮霍皇太后這種關聯利益,甚至極可能因為私心沒有向仙庭高層匯報皇太后的情況。
當然,以姚元廣在仙庭的地位,想稟告到高層也是一樁難事。
諸如負責侵蝕大漢王朝的六丁六甲也不過是仙庭的高級打工仔,換了一批又一批,更無需說將這種信息稟報到玉帝等級別。
“原來如此!”
新帝心中長舒展了一口氣,只覺往昔諸多謎團不斷被解開。
景帝遺詔標記皇太后并非沒有理由,那時候的皇太后確實有問題。
但羽翼豐滿后的皇太后顯然不再滿意這種掌控,也屢屢反撲,并不會遵循仙庭修士的命令。
“母后需要避免被人用家人鉗制,及早將姐姐接來長安城才是道理”新帝思索后道。
“陛下不怕這種事辱及先帝被人嘲笑嗎?”皇太后道。
“我只怕這種事被人利用會擾亂母后方寸大亂,在替先帝復仇時難于專心”新帝搖頭道:“至于其他流言蜚語又有什么關系,兒臣這些年也沒少被人罵毫無政績,些許話語影響不到兒臣!”
“你比我想象中成長得更優秀!”
皇太后看向新帝,她顯然是極為滿意新帝給出的答案。
這種結果遠遠超出了皇太后所求,也讓她那些處于夾縫中的家人有了庇護。
有了共同統一的方向,諸多的問題解決起來就通暢多了。
“東方大人有時間可以多來長信宮坐一坐,我修行出了岔,不敢隨意指點人修行境界術登高,但還有幾分術法方面的見識,不會錯誤引導人!”
皇太后和新帝商議權力移交與合并時,張學舟腳步不斷往外移,他顯然是不想聽這些會引來麻煩的機密。
躬身告退時,皇太后注目了張學舟數秒,又極為誠懇發出了邀請,再次邀請了張學舟。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