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7章
兄弟齊心
在金融領域,戰士推出全球首款新能源產業指數基金,吸引了主權財富基金和養老基金的巨額投資。
在教育領域,與麻省理工、清華大學共建“未來能源學院”,每年培養數千名新能源領域專業人才。
在文化領域,以電動汽車為主題的沉浸式體驗館“能量方舟”在全球30個城市落地,成為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新地標。
當北極圈的科考隊開著戰士電動越野車穿越冰原,當非洲村莊用戰士移動電站點亮第一盞電燈,當中國高鐵用上戰士儲能系統實現節能運行。
葉雨澤站在戰士集團成立40周年慶典的舞臺上,望著臺下來自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和員工,說出了那句意味深長的話:
“我們曾經追趕世界,如今,我們要和世界一起,追趕未來。”
在紐約時代廣場,戰士電動汽車的巨幅循環播放著人類駕駛著“星穹”飛向火星的科幻畫面。
納斯達克交易所里,戰士集團的股票代碼依然在不斷刷新紀錄。
但對于葉雨澤和他的團隊來說,這從來不是終點——
他們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遙遠的星辰大海,在那里,新能源革命的浪潮,正推動著人類文明邁向新的紀元。
隨著戰士集團的影響力滲透至全球能源、交通與科技領域,一場關于人類生存方式的變革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展開。
在敦煌戈壁深處,戰士集團聯合華夏科學院啟動了“逐日計劃“——建造占地相當于三個新加坡面積的超級光伏矩陣。
這個由8.6萬塊智能追蹤光伏板組成的陣列,配合液態空氣儲能系統,將成為連接中亞電網的核心樞紐。
當第一束電流通過超高壓直流線路輸送至歐洲時,德國能源部長驚嘆道:
“這不僅是能源輸送,更是文明互聯的新動脈。“
此時,王麗娜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量子電池領域取得突破。
實驗室里,全球首個基于拓撲量子態的電池原型機成功實現充放電,其能量密度是現有固態電池的20倍。
這個發現讓葉風立即啟動“黑洞計劃“。
在XZALD區建造全球首個量子電池量產基地,利用高海拔環境的純凈電磁環境確保生產精度。
當第一批量子電池搭載在戰士最新款概念車“星艦“上時,續航里程直接突破5000公里,徹底終結了里程焦慮的時代。
在商業布局上,魏玉祥展現出更為激進的策略。
他主導的“全球節點“計劃耗資200億美元,通過股權置換與戰略投資,控股了全球三大港口運營商、五大鐵路集團和七家航空貨運公司。
戰士電動汽車不再局限于陸地行駛,其標準化電池包可無縫接駁海運集裝箱、鐵路貨運車廂與貨運飛機,形成覆蓋海陸空的全維度零碳物流網絡。
當第一列裝載著戰士電動汽車的中歐班列駛入鹿特丹港時,港口起重機自動將車輛電池與碼頭儲能系統連接,實現了能源的即時共享。
面對戰士集團的全方位擴張,全球傳統能源巨頭坐不住了。
埃克森美孚聯合沙特阿美發起“藍色能源聯盟“,企圖通過壓低油價和天然氣價格,擠壓新能源市場的生存空間。
但葉風早有準備,他親自飛往中東,與阿聯酋王儲達成“沙漠太陽“協議。
戰士集團幫助阿聯酋建設全球最大的光熱電站群。
作為交換,阿聯酋主權基金注資戰士集團旗下的太空能源公司,共同探索“太陽能空間發電“項目。
在地球軌道上,戰士集團發射的“逐日者號“空間電站開始試運行。
這個直徑達3公里的巨型環狀結構,將太陽能轉化為微波束定向傳輸至地面接收站。
當第一束能量束成功點亮撒哈拉沙漠中的試點城市時,全球科學界意識到,人類真正進入了“太空能源時代“。
葉風在聯合國特別會議上宣布:“太空電站的技術將向全人類開放,我們希望以此為契機,推動地球文明向I型文明邁進。“
然而,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歐盟以“數據安全“為由,要求戰士集團開放自動駕駛系統的底層代碼。
美國政府出臺法案,限制量子電池技術的出口。
面對圍堵,葉風啟動“文明方舟“計劃:在馬爾代夫建設全球首個區塊鏈能源交易平臺,所有能源交易數據通過量子加密技術上鏈存證。
在南極大陸建立“未來之城“,這座完全由戰士集團技術支撐的城市,將成為驗證新技術、新制度的試驗場。
在文化領域,戰士集團發起“地球脈動“藝術項目。
藝術家們駕駛著改裝的戰士電動汽車,沿著古絲綢之路進行創作,將沿途的風土人情轉化為全息投影,通過車載5G網絡實時傳輸至全球。
當敦煌壁畫的數字化影像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立體呈現時,觀眾們才意識到,這輛電動汽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連接人類文明的時空膠囊。
若干年后,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第79屆大會通過了由戰士集團參與起草的《全球能源憲章》。
憲章中明確提出:“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是人類的基本權利“。
此時的戰士集團,已從一家汽車制造企業蛻變為推動文明進步的核心力量。
其開發的“行星大腦“系統,整合了全球能源、交通、氣候數據,成為人類應對環境危機的決策中樞。
葉雨澤站在集團總部的觀景臺上,看著遠處用戰士太陽能板拼成的地球圖案,耳邊響起兒子葉風的話:
“父親,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不是重復過去的輝煌,而是創造讓后人驚嘆的未來。“
夕陽西下,無數輛戰士電動汽車在城市道路上有序穿梭,它們不僅是行駛的交通工具,更是這個文明時代跳動的脈搏,向著未知的宇宙,永不停歇地前進。
而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已經徹底征服了所有人,于是在大家的一再請求下。
葉雨澤終于把原本留給二兒子的戰士集團交到了葉風手上。
因為葉風已經用他的能力證明,他是一個可以讓戰士集團走的更遠的人。
但有一條要求葉雨澤跟他說的很清楚,那就是戰士集團的核心技術,永遠屬于華夏。
其實這一點不用囑咐,葉風也能做到。
因為他比誰都明白,戰士集團不是他葉家的私產,而是整個九師,甚至整個兵團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他其實并沒有做出多大貢獻,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目光看的遠了一些。
所以,無論什么時候,戰士集團都是屬于軍墾城,屬于那些用雙手改變了整個北疆的人。
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老太后,玉娥,甚至葉茂本人,都是有些不滿的。
雖然葉茂如今工作非常出色,已經又升職了,但失落感總是有的。
王紅花開導他:“接手戰士集團固然可以讓你活的很舒服,但是,目前的崗位可以讓你做出更大的貢獻。”
想通了這一點兒,葉茂也就釋然了。
從參加工作的那一天起,他就對于物質沒啥需求了。雖然物質會讓人享受到極致。
但是,作為葉雨澤的兒子,物質于他真心沒啥誘惑力了。
因為他就算什么都不干,這一輩子都可以活的極盡奢華,更何況還有母親的產業,肯定也是他的。
人生到了這個地步,就是剩下要做點什么了,掙錢已經不是目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方向。
之所以進入體制內,其實也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無論什么制度,無論哪個國家。權力始終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
而這些人,卻是可以決定大多數人命運的人,因為所有的事情基本都由他們決定。
葉茂想做這樣的人,并不是有多強的權力欲,他只是想做點事兒,讓公理和正義能夠公平到每一個人。
當然,他并沒有覺得自己能改變什么?不過事情總得有人去做。
他這樣的人多了,一切也就朝好的一面發展了。
目前,他也由宣傳部門調到了發改委,之所以調動,是他覺得,這個單位能更加直接的參與到經濟建設中去。
一個國家,只有經濟發展好了,才能夠談到其他。
那種低收入的幸福指數他不屑一顧,優越社會保障才是老百姓幸福的唯一保障。
不過換了單位之后,他更忙了,小姑是老大,把他使喚的跟驢一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
不過他也是累并快樂著,而且自從葉風在新能源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后,葉茂也一頭扎進了新能源產業政策的深水區。
他主導的《新能源基建普惠化方案》徹底打破了傳統能源基建的地域壁壘,通過“光伏進社區““儲能下鄉“等具體措施,讓新能源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在他的推動下,全國范圍內啟動了“萬家燈火“工程,利用戰士集團的分布式能源技術,為偏遠山區和海島提供穩定的清潔能源。
面對部分地方政府在新能源轉型中的保守態度,葉茂創新推出“政策實驗田“機制。
他選取了12個經濟發展水平各異的城市,給予特殊政策,允許其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模式上先行先試。
其中,西北某工業城市通過引入戰士集團的智能電網系統,成功實現從傳統能源基地向新能源樞紐的轉型,這一案例迅速成為全國學習的范本。
在國際合作方面,葉茂牽頭組建了“南南新能源合作聯盟“。
他帶領團隊深入非洲、拉美等發展中國家,結合當地實際需求,制定差異化的新能源解決方案。
在埃塞俄比亞,他推動建設的“東非太陽谷“項目,不僅解決了該國的電力短缺問題,還通過剩余電力出口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產能過剩的隱患逐漸顯現。
葉茂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風險,連夜起草了《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
文件創新性地提出“產能動態調控“機制,通過建立全國統一的產能監測平臺,對光伏、儲能等產業實行精準調控,避免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在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的過程中,葉茂發現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嚴重滯后。
他果斷提出“充電樁新基建三年計劃“,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充電樁網絡建設。
不到兩年時間,全國公共充電樁數量增長了3倍,高速公路服務區實現了充電樁全覆蓋。
面對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的技術壁壘問題,葉茂主導設立了“國家新能源技術創新基金“。
該基金采取“揭榜掛帥“的方式,面向全球征集關鍵技術解決方案。
在他的推動下,基金首批的氫燃料電池催化劑項目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制定新能源產業政策時,葉茂始終堅持民生導向。
他推動出臺的《新能源惠民補貼實施細則》,將補貼重點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
通過“以舊換新“補貼、充電費用減免等措施,讓更多普通民眾能夠享受到新能源發展帶來的紅利。
在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中,葉茂創造了“政策宣講直通車“模式。
他定期帶隊深入基層,面對面地向地方干部解讀政策,幫助解決實際操作中的難題。
這種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基層干部的廣泛贊譽。
隨著工作的深入,葉茂越來越意識到頂層設計的重要性。
他開始著手謀劃《2035新能源強國建設綱要》,試圖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長遠發展繪制藍圖。
在這份綱要中,他提出了“技術自主、產業協同、生態共贏“的發展理念,為華夏新能源產業的未來指明了方向。
深夜的辦公室里,葉茂常常加班至凌晨。看著墻上的全國新能源產業分布圖,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
每一項政策的制定,每一個項目的推進,都關系著千千萬萬人的生活。
但他無怨無悔,因為他知道,自己正在參與書寫的,是一個關乎國家未來、民族命運的偉大篇章。
無彈窗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