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墾第2992章 南部兵團的改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國軍墾 >>大國軍墾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92章 南部兵團的改變

第2992章 南部兵團的改變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02日  作者:大強67  分類: 都市 | 現實 | 人間百態 | 大強67 | 大國軍墾 


汽笛聲穿透晨霧,滿載棉花玩具的集裝箱貨車緩緩駛出十七師物流園。

不到一年時間,王石磊竟然已經成為兵團南部玩具公司技術總監,掛副師銜。

他是兵團戰爭之后,最年輕高級的領導了,師長王克明常常感慨的拍著他的肩膀,卻什么也說不出來。

目送車隊消失在戈壁公路盡頭,王石磊的手機突然震動,北疆南部四師聯合工作組的視頻會議邀請閃爍起來。

屏幕里,十七師的經驗分享PPT正在滾動播放,王石磊下意識摸了摸胸前別著的棉花小熊徽章——那是他親手制作的第一件“失敗品”改造而成的勛章。

“各師匯報進度!”南疆兵團指揮部玩具總指揮的聲音響起。這個總指揮赫然是劉軍墾。

鏡頭切換間,王石磊看到十七師的棉花雕塑基地已是機聲隆隆,而南部四師的畫面里,戰士們還在搬運設備,塵土飛揚中隱約可見“玩具加工培訓中心”的紅色橫幅。

“我們十八師申請先派技術骨干去十七師學習!”

十八師師長在視頻里抹了把汗,身后是一群抱著縫紉機的戰士。

“我們連里最年輕的文書才二十歲,連毛線都沒織過!”

十九師的會議室里,墻上貼著歪歪扭扭的棉花玩具設計草圖,師長舉著個用鐵絲和棉花捆成的“機械恐龍”:

“我們準備結合本地恐龍化石特色開發文創產品!”

會議結束后,王石磊立即組織十七師的技術骨干成立“援南先鋒隊”。

當他們帶著設備抵達十八師時,眼前的場景讓人心酸又震撼——訓練場上,戰士們正用擦槍布擦拭縫紉機,彈藥箱里整齊碼放著五顏六色的毛線團。

炊事班的大鐵鍋被改造成染缸,幾個老兵蹲在旁邊,用樹枝攪拌著靛藍色的染料,蒸汽里飄著淡淡的茶香。

“這是用羅布麻葉煮的天然染料!”

十八師的老班長捧著團紫色棉花,“我們尋思老外不是喜歡純天然嘛!”

王石磊注意到他粗糙的手掌上布滿裂口,指甲縫里還沾著沒洗凈的染料,顯然已經反復試驗了無數次。

最棘手的問題出現在十九師。他們試圖用棉花還原恐龍化石的立體結構,卻總在塑形時坍塌。

機械連的退伍兵李建國連續三天泡在車間,把報廢的坦克履帶拆解成細鐵絲,做成恐龍骨架。

“這比修坦克還難!”

他摘下滿是棉花絮的護目鏡,眼睛布滿血絲,“但我們師當年能在鹽堿地上種出小麥,還搞不定幾個棉花恐龍?”

二十師的挑戰來自語言障礙。他們負責制作帶有少數民族文字的祝福賀卡,幾個哈薩克族戰士主動當起翻譯。

新兵阿依古麗每天教戰友們用柯爾克孜語寫“平安”“幸福”,她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不同語言的祝福語,邊角還畫著可愛的棉花小羊。

在一次聯合質檢中,十八師送來的一批玩具被查出填充物不均勻。

當王石磊帶隊去查看時,發現是負責填充的戰士老周偷偷把自家種的棉花混了進去。

“我想著自家的棉花更蓬松!”老周急得直搓手,“沒想到反而壞了事。”

原來,老周的兒子患有重病,為了節省治療費用,他才想出這個辦法。

得知情況后,十六師立即組織捐款,王石磊帶頭把自己的獎金全捐了出去,還聯系了醫療專家為老周的兒子會診。

這件事之后,各師自發成立了互助基金,專門幫助有困難的戰士。

隨著業務走上正軌,南部四師開始展現出獨特的創造力。

十九師的“恐龍軍團”系列玩具在歐美市場大受歡迎,孩子們不僅能抱著棉花恐龍睡覺,還能通過玩具上的二維碼觀看科普視頻。

二十師的少數民族風情系列,將維吾爾族刺繡和哈薩克族花紋融入棉花玩具,成為文化交流的使者。

十八師則開發出“沙漠探險”主題套裝,里面的駱駝、胡楊造型玩具都藏著微型太陽能燈,夜晚點亮時仿佛沙漠里的星星。

在這個過程中,最讓人感動的是戰士們的轉變。曾經扛慣了鋤頭和槍桿的手,如今能靈巧地縫制出精致的玩偶。

那些在訓練場上喊破喉嚨的漢子,會為了讓玩具的表情更生動,反復對著鏡子練習微笑和皺眉。

一位退伍老兵在給孫子的信中寫道:

“爺爺以前總覺得拿針線是女人家的事,現在才明白,把棉花變成寶貝,和守住這片土地一樣,都是咱們軍墾人的使命。”

三個月后的慶功會上,南部四師的成果讓所有人驚嘆。

展廳里,各師的特色產品琳瑯滿目:十八師的“絲路駝鈴”系列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十九師的恐龍模型仿佛要從展臺上躍出。

二十師的民族風情玩偶穿著絢麗的服飾。

還有十六師作為標桿,展示著從最初的“歪瓜裂棗”到如今精美工藝品的蛻變過程。

王石磊站在展廳中央,看著墻上掛著的老照片——當年軍墾戰士們在荒漠中開墾農田的場景,與眼前擺滿棉花玩具的展廳形成鮮明對比。

他知道,這些柔軟的棉花,承載著軍墾人不變的信念,正像當年的小麥和棉花一樣,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書寫著新的傳奇。

“各師注意!”南疆兵團指揮部的通知通過廣播傳遍每個角落:

“歐盟追加了三百萬件訂單!我們的絨疆衛士,要讓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國軍墾人的溫度!”

歡呼聲中,戰士們握緊手中的棉花,眼神里閃爍著堅定與自豪。

這一次,他們不再是單純的生產者,而是用智慧和雙手,將兵團精神編織進每一件作品,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寒冬的北疆,呼嘯的北風卷著雪粒拍打著玻璃窗。

二十師的臨時車間里卻暖意融融,三十多名戰士圍坐在長桌前,手中的銀針在棉花間穿梭如蝶。

新兵張小雨的指尖被扎出了血珠,在雪白的棉花上暈開一點紅,但她咬著嘴唇繼續將金線繡成哈薩克族的羊角紋。

“指導員說這批玩具要送給歐洲的兒童福利院,“她輕聲道,“不能讓孩子們摸到線頭。“

隔壁的十八師傳來陣陣歡笑聲。技術骨干們正圍著退役坦克改造的玩具填充機調試。

老班長李鐵成把耳朵貼在機器外殼上聽運轉聲,“這聲音比當年發動機還順耳!“他笑著說。

這個由軍工機械廠支援改造的設備,讓棉花填充效率提升了五倍,卻保留著軍綠色的外殼和鉚釘裝飾,成了車間里最特別的“戰士“。

而在十九師的“恐龍谷“工作室,一場特別的教學正在進行。

生物系畢業的技術員小王舉著解剖圖,向戰士們講解恐龍肌肉走向:

“霸王龍的頸部要這樣塑形,才能體現爆發力。

“曾經操作挖掘機的大手,此刻小心翼翼地用鑷子調整棉花纖維,為一只三角龍模型制作布滿褶皺的皮膚。

角落里,幾個戰士正用3D打印筆給恐龍骨架上色,藍紫色的光在棉絮間流轉,仿佛億萬年前的生命在復蘇。

這一天,王石磊接到了一個特殊的訂單。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來郵件,希望定制一批“和平天使“主題的棉花玩偶,分發給全球戰亂地區的兒童。

消息傳開后,整個南疆兵團沸騰了。各師自發成立“和平工坊“,戰士們白天完成常規訂單,晚上就聚在一起設計新款式。

十六師的維吾爾族戰士們用艾德萊斯綢為天使縫制長袍,在裙擺繡上橄欖枝。

二十師的柯爾克孜族姑娘們用羊毛編織出金色光環。

十八師的老兵們則把廢舊的軍用水壺熔鑄成小鈴鐺,掛在天使腰間。

“這些鈴鐺的聲音,要比槍炮聲好聽一萬倍。“

一位參加過邊境自衛反擊戰的老兵擦拭著鈴鐺說。

制作過程中,最讓人揪心的是質量把控。

王石磊帶著質檢組走遍每個師,在二十師的車間里,他發現一個天使翅膀的金線出現了脫線。

當查出是新戰士阿卜杜拉為了趕工疏忽時,這個高大的漢子急得眼眶通紅。

“我想著早點做完,讓孩子們早點拿到……“

他哽咽著說。王石磊沒有責備,而是帶著他重新縫制,一邊操作一邊說:

“每一針都連著遠方孩子的笑臉,咱們軍墾人,慢工才能出細活。“

隨著交貨日期臨近,整個南疆兵團進入了“戰時狀態“。

但這次沒有槍炮聲,只有縫紉機的嗡鳴、剪裁布料的沙沙聲,還有此起彼伏的討論聲。

在包裝車間,戰士們用棉花邊角料做成小云朵,塞進包裝盒里。

“讓孩子們打開時,像收到一片會飄的天空。“

文書小劉在賀卡上寫下這樣的話。

當裝載著十萬只“和平天使“的專機從省城起飛時,各師的戰士們自發聚集在電視前觀看直播。

屏幕里,穿著民族服飾的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搬運著包裝箱,陽光透過舷窗灑在棉花玩偶的翅膀上,泛著柔和的光。

王石磊的手機不斷震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來的現場照片里,非洲難民營的孩子們抱著天使玩偶露出笑容,有的把臉埋進柔軟的棉花里,仿佛在擁抱整個世界的溫暖。

“老伙計,咱們當年開荒種地,哪想到棉花還能這么用?“

視頻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軍墾戰士擦拭著眼角,他身后的墻上,掛著兒子寄來的棉花小熊。

“現在連我的小孫子都知道,爺爺種的棉花能變成天使。“

這場由棉花引發的“新生產運動“,不僅改變了兵團的經濟結構,更悄然重塑著年輕一代的精神世界。

在二十師的榮譽室里,新增了一面“絨疆記憶“墻,陳列著從第一只歪扭的棉花小熊到精致的和平天使的所有作品。

最顯眼的位置,掛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頒發的感謝狀,旁邊是戰士們寫給受助兒童的信:

“愿你們的世界永遠像棉花一樣柔軟、潔白。“

深夜,王石磊站在十六師的棉花雕塑培訓基地前。

月光下,新落成的“絨疆博物館“輪廓初現,設計圖上,這里將陳列從軍墾初期的農具到如今的玩具生產線,記錄著兵團人用雙手創造奇跡的歷程。

遠處,各師的車間依然亮著燈,縫紉機的嗡鳴混著戰士們的歌聲,在廣袤的戈壁灘上回蕩,編織著新時代軍墾人最美的篇章。

看著各師匯總上來的年度報表,劉軍墾不由得感嘆了一句:

“不愧是我葉叔啊,一個點子,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阿依江難得的露出了小兒女神態,白了他一眼,她從小跟著葉雨澤長大,拿他就當親爹。

“這是戰士們一起努力的結果,他又不是神,一個點子就能有這么大威力。”

劉軍墾咂咂嘴:“我們努力的還少嗎?沒有合適的點子,大部分努力都會成無用功。”

阿依江沉默下來,劉軍墾這句話是對的,俗話說: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若是沒有葉雨澤給出這個點子,并且聯系好銷路,他們也不可能從事這個行業,本來就是完全不搭邊的東西。

這時候張前進敲門進來,看見兩個人都在,撓撓頭:

“我的資金放不下去了,他們還都不講信用,提前還款。”

劉軍墾忍不住罵道:“提前還你還不好嗎?矯情,我還沒聽說過錢借出去還不想收回來的?”

張前進瞪他一眼:“大哥,我是靠利息吃飯好吧,都這么提前還款,我靠啥給手下發工資?”

劉軍墾大方的一揮手:“我給你們發了!”

阿依江看著自己的男人,心中有些感動,誠然,他犯過錯,背叛過自己,但他也同樣為了自己放棄了一切。

不然,如今的張前進不會比自己身份低,甚至還可能超過她。

王淑琴怎么可能不提拔自己最得力的手下?

而張前進卻甘愿守在自己身邊,成為一個不會再有前途的陪襯。

看著張前進,阿依江忍不住說了一聲:

“謝謝你……”

月底了,你們懂


上一章  |  大國軍墾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