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4章
玩具基地
王石磊最近很興奮,他的指導員認命下來了,雖然包產到戶之后,連領導的權利小了很多。
但是這畢竟不是農村,他們還是戰士,還是兵,一旦國家需要,他們要拿起槍隨時準備上戰場。
他的報道也火了,因為魏長庚的事兒,王石磊已經被上面注意到了。
原本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沒想到機遇就這樣來了。
其實他并不是一個喜歡當官的人,愿意做指導員,他也只是想,連里有什么事情,他可以有一些權柄。
連里自從有了滴灌設備,棉花的長勢非常喜人,用水量反而比以前少了,這個怎么不讓他興奮?
忙碌了一天,半夜時候他突然接了個電話,告訴他連里要上一個項目,做棉花玩具,叫什么棉花手工雕塑項目,直接出口歐洲的。
若不是團長親自打來的電話,估計他就得罵回去。
“你見過那玩意兒嗎?還就上項目了,啥東西都不知道,就要上項目,你是腦袋被門擠了吧?”
團長他自然不敢罵,但也不會服氣,在華夏有個很正常卻又很奇葩的現象,就是拍腦袋決定事情。
偶爾會有領導一拍腦袋想出一件事兒,不管是不是合理,就這么干了。
王石磊自然以為這事兒也肯定屬于那一類。
他剛想提出自己的質疑,結果團長后面的話,讓他不但閉了嘴,而且一骨碌坐了起來。
“是葉總聯系來的業務,主要供歐美那邊,點名給你們一連足夠的份額。”
“臥槽!”
王石磊光著腳站在地上踱步,心中的激動無法壓抑,任何人的話他都可以不信,但葉雨澤的話他咋可能不信?
葉總這是又想幫我們了啊!
自從葉總來了之后,灌溉問題解決了,然后就是鄭楠楠和父親捐助了設備,人家捐助儀式上說了,是受葉總啟發。
如今他們連用大型設備,那租金都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連里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搞副業了,說白了就是搞錢。
棉花雖然價格不錯,足夠戰士們生活了,但這個畢竟是靠天吃飯,不確定性太大。
而且,如今種地大部分都是機械化,這就造成年輕人們不喜歡待在連里,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
這件事兒讓王石磊一直不舒服,按照他的認知,你既然是戰士,就該待在崗位上,不然一旦有事兒,回不來怎么辦?
當然,這種可能性極小,畢竟如今邊境這邊非常和平,和鄰國關系一直不錯。
但咱們畢竟是軍墾戰士,你不在崗位上,自然就是擅離職守。
而葉雨澤這個項目,無疑是讓大家回到崗位上,而且還能拿到錢。
老婆莫名其妙的看著自己男人光著腳丫子在地上走,不由得嗔怪了一句:
“你不冷啊?”
王石磊掛了電話,一下子鉆進了老婆被窩,抱著就是一頓啃:
“冷?不存在,老子身上現在全是火!”
這個年齡的女人,對于男人的抵抗力是最差的,都沒能聽清老公說的啥?就整個癱軟了下去……
第二天一早,王石磊頂著兩個黑眼圈出現在連部會議室,手里攥著連夜整理的項目計劃書。
二十來個戰士圍坐成圈,看著指導員布滿血絲的眼睛和亢奮的神情,像看個隨時要炸的二踢腳。
“都知道了吧?咱們要搞棉花手工雕塑!“
王石磊啪地把一摞打印紙拍在桌上,油墨味混著隔夜茶漬的味道在屋里散開。
“葉總牽線的大買賣,歐洲人等著拿咱們的棉花玩具當圣誕禮物!“
前排的小李嗤笑一聲:“指導員,咱們連最會繡花的是炊事班張嬸,您讓我們雕棉花?還不如讓我開收割機實在。“
這話引來一陣哄笑。王石磊不惱,從身后拎出個塑料袋,掏出個歪歪扭扭的棉花小熊。
正是他昨晚他和老婆照著網上教程搗鼓的成果。
戰士們盯著這個眼睛不對稱、四肢長短不一的家伙,笑聲瞬間憋成了咳嗽。
“瞧見沒?這就是你們未來的作品。“
王石磊把小熊戳在桌上,“葉總說了,咱們的優勢就是純天然棉花,老外就愛這手工味兒。
從今天起,全連停掉其他活計,跟著視頻教程學塑形!“
第一周的訓練簡直是場災難。戰士們握著鑷子、針線的手比握槍還僵硬,有人把棉花塞得太滿,小熊鼓得像充了氣的輪胎。
有人手抖得厲害,縫出來的線歪歪扭扭,像條喝醉的蜈蚣。
最絕的是小趙,把棉花塞進模具時用力過猛,“砰“地炸開一團白絮,糊了自己一臉。
“報告!這棉花比敵人還難對付!“小趙抹著臉上的絨毛哀嚎。
王石磊拿著剪刀在人群里穿梭,突然瞥見文書小王的作品——一只長著六條腿的兔子。
“你這是變異物種啊?“
他哭笑不得,“來,看我怎么處理。“
說著揪出多余的棉花,三兩下調整出正常形態:
“塑形就像打仗,得先摸清結構,再各個擊破。“
轉機出現在第七天。炊事班張嬸看不下去這群糙漢子的笨拙模樣,主動請纓當技術指導。
她戴著老花鏡,捏著棉花的手比拿鍋鏟還穩,教大家用梳子梳理棉花纖維,用細鐵絲做骨架。
戰士們這才發現,原來塑形講究“虛虛實實“,該蓬松的地方要像云朵,該緊實的地方得有筋骨。
隨著手藝漸長,戰士們的創造力也被點燃。有人把棉花染成彩虹色,做成童話里的獨角獸。
有人在小熊身上繡上連隊的徽章,說這是“軍墾限定款“。
最讓王石磊驚喜的是退伍老兵老周,他用棉花復原了連隊第一代拖拉機,連排氣管冒出的“黑煙“都是用深灰色棉花精心制作的。
但問題也接踵而至。一次質檢時,王石磊發現好幾個玩具的關節處容易脫落。
全連圍坐在一起開“諸葛亮會“,最后還是機械師老吳想出辦法——用軍用水壺的密封膠圈做關節,既靈活又牢固。
最熱鬧的是給玩具取名環節。有人提議叫“墾荒熊“,有人堅持用“絲路云寶“,還有人開玩笑說叫“王指導的歪瓜裂棗“。
最后投票選出“絨疆衛士“,既體現軍墾特色,又帶著棉花的柔軟質感。
他們的樣品拿到團里,團長看著這些形狀各異的東西也是一臉懵逼。
你讓他打仗行,你讓他種地行,你讓他給這些東西拿出啥意見?還不如讓他去拼刺刀。
不過很快葉雨澤派來的專業人員就到了,他們還帶來了一些設備和樣品。
因為準備拿一連當試點,所以直接來了這里。
他們沒想到的是,一連竟然做出來這么多東西,雖然千奇百怪,但不得不承認,好像還不錯耶!
于是,他們帶著連里人一起做了起來,因為有了專業的設備,速度也快了很多……
樣品很快寄到了米國,葉雨澤自然也不懂,他讓二紅她們負責檢驗,并且把凱麗也喊了過來。
結果,幾個女人看見玩具就瘋了,一個個抱著就不撒手。太可愛了……
結果自然是必須要,越多越好。
北疆的長絨棉質量世界聞名,大部分都用來出口了,做成的玩具,質量怎么可能差?
葉雨澤欣慰的看著這幾個激動的女人們,心里也滿滿的成就感。這事情成了,以后兵團人的生活,肯定就徹底不一樣了。
一個月后的深夜,王石磊站在倉庫門口,看著滿滿的一倉庫玩具,心情復雜又激動。
月光從窗口照進來。那些精心制作的小熊、駿馬、花朵仿佛都在輕輕晃動。
手機突然震動,葉總發來消息:“樣品完全合格,訂單已經發出,但一定要注意質量和衛生要求。”
王石磊習慣的一個立正:“是,保證完成任務!”
喊完這句話,他才反應過來這是手機,不由得笑了起來。
然后摸著口袋里那個被他揉得皺巴巴的棉花小熊——正是訓練第一天自己做的“失敗品“。
如今這個歪歪扭扭的小家伙,已經成了他最珍貴的紀念品。
遠處傳來戰士們的歡笑聲,他們正在為下一批訂單做準備,而連部的墻上,新掛上了“棉花雕塑培訓基地“的牌子。
晚風裹著棉花特有的清香拂過臉頰,王石磊突然覺得,這些柔軟的纖維里,藏著比槍炮更強大的力量。
它們能把荒蕪變成希望,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就像軍墾戰士們在這片土地上書寫的傳奇。
連里的年輕人都回來了,他們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王石磊讓他們背著槍和行李,進行了一次拉練。
這些娃總算還不錯,雖然掉隊的不少,但總歸都堅持下來了。
以后一星期拉練一次,成了連里的常態,王石磊掛在嘴邊的話就是:
“你們是軍墾子弟,你們也是兵!”
一連成了整個十六師的培訓基地,師里把各種玩具分類,分配到不同的連隊。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產品質量有保證,數量也會提高。
為此,師里還成立了公司,作為出口創匯的基地,王石磊作為第一個發起人,成了公司總經理。
因為毛絨玩具屬于手工活兒,所以并沒有蓋車間和廠房,都是在自己家里做成之后,再進行后期整理和滅菌。
晨光剛染亮連部白墻,王石磊的大嗓門就穿透晨霧:
“全體注意!今天進行出口前最后一次質檢,一個線頭都不許放過!“
晾曬場上,二十臺紫外線滅菌車正嗡嗡運轉,戰士們戴著口罩,小心翼翼地將成型的棉花玩具懸掛在網格架上。
陽光穿過透明防護罩,在毛絨表面鍍上一層流動的光暈。
機械師老吳蹲在設備旁調試溫度,額頭沁出的汗珠滴在布滿油漬的工裝褲上:
“這批玩具要漂洋過海,滅菌必須達到醫用級標準!“
質檢室內,張嬸帶著幾個年輕姑娘組成“火眼金睛“小組。
她們手持放大鏡,逐寸檢查每針每線。新兵小孫突然舉著個歪脖子小熊驚呼:
“張嬸!這耳朵少縫了兩針!“
張嬸接過玩具,用銀頂針輕輕按壓填充棉:
“這不是漏縫,是塑形時留的褶皺,得這樣處理.“
說著掏出細針,在褶皺處輕巧挑動,原本呆板的耳朵瞬間靈動起來。
包裝車間更是一片熱火朝天。退役的女兵們將玩具裹進可降解的玉米纖維薄膜,再裝進印著“絨疆衛士“燙金LOGO的紙盒。
角落里,文書小王正用毛筆書寫手寫賀卡,字跡工整中帶著剛勁:
“愿這份來自中國西北的溫暖,陪伴您度過美好時光。“
“指導員!歐盟那邊要求所有玩具都要貼上溯源二維碼!“
技術員抱著筆記本電腦沖進辦公室。王石磊盯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認證條款,突然咧嘴笑了:
“這有啥難的!咱們每個戰士負責的玩具,都把工號繡在不顯眼的地方,讓老外知道,這些玩具是軍墾戰士一針一線做出來的!“
深夜的倉庫,月光透過氣窗灑在碼放整齊的紙箱上。
王石磊打著手電筒,挨個檢查防潮干燥劑的放置情況。
突然,他的腳步停在角落,那里擺著個玻璃展柜,里面陳列著訓練時做的“歪瓜裂棗“小熊、第一代拖拉機模型,還有張嬸用邊角料拼貼的兵團地圖。
這些曾經的“失敗品“,如今成了見證奇跡的勛章。
裝貨那天,全公司人傾巢而出。吊車將集裝箱緩緩吊起時,戰士們自發列隊敬禮。
王石磊看著印有“MADE
CHINA“的箱體,想起三個月前那個手足無措的夜晚。
如今,這些承載著汗水與智慧的棉花玩具,即將跨越萬里,把華夏軍墾人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隨著汽笛聲響起,王石磊掏出手機,在師里的棉花玩具出口群里發了條語音:
“同志們,咱們的絨疆衛士要出征了!記住,每一針都是責任,每一團棉花都是承諾!“
消息剛發出去,屏幕瞬間被“保證完成任務“的回復刷滿,像極了當年在訓練場上,戰士們整齊劃一的吶喊。
和王石磊站在一起的新任師長王克明眼睛亮晶晶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來了,謝謝大佬們的票票,加油
無彈窗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