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其實北疆有個很特殊的地理現象,那就是缺水是季節性的。
夏天雨水稀少,但冬天降雪量卻非常豐沛,種糧食靠的就是這雪水,然后加上偶爾的幾場雨,基本糧食就能豐收,
當然,后期也陸陸續續打了一些井,用于補充水源的不足。
葉雨澤下車看著他們自己畫的地形圖,眉頭緊鎖,自言自語。
根據地形鋪設管道或者管道和人工渠結合,也可以把水引過來。
楊革勇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思索片刻后說:
“這個想法不錯,不過這里的地質條件得進一步勘察,看看是否適合鋪設管道,而且還得考慮冬季管道防凍的問題。”
兩人繼續深入山谷進行考察,一路上,也是一言難盡,道路崎嶇難行,有時甚至需要徒步攀爬陡峭的山坡。
天氣也變幻莫測,時而烈日炎炎,時而狂風驟起,揚起漫天沙塵。但這些困難并沒有阻擋他們的腳步。
經過詳細的測量和分析,他們發現山谷中的巖石結構較為堅固,適合進行管道鋪設。
而且,通過對氣象數據的研究,他們找到了一種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管道材料,可以有效解決冬季防凍問題。
回到軍墾城后,葉雨澤和楊革勇立刻投入到引水方案的設計中。
他們結合考察的數據,招攬了專業人員,運用專業的水利工程知識,繪制了詳細的圖紙。
方案中,不僅規劃了引水管道的鋪設路線,還設計了一系列配套的水利設施,如蓄水池、灌溉渠道等,以確保水資源能夠合理分配和利用。
為了使方案更加完善,他們邀請了國內知名的水利專家進行論證。
專家們對方案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葉雨澤和楊革勇虛心接受專家的意見,對方案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
在方案確定后,接下來就是項目的籌備工作。這個葉雨澤和楊革勇就不管了。
項目組負責人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項目的審批和政策支持。同時還著手組建施工團隊,采購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設備。
然而,項目的籌備并非一帆風順。在申請項目審批時,遇到了一些繁瑣的手續和復雜的程序。
項目負責人多次前往相關部門,耐心解釋項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最終成功獲得了項目的批準。
在組建施工團隊方面,也面臨著挑戰。由于項目地處偏遠,條件艱苦,很多施工人員都不愿意前來。
項目組人員四處奔走,通過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環境等方式,吸引了一批經驗豐富的施工人員加入。
材料和設備的采購同樣遇到了困難。一些特殊的管道材料在當地難以購買,需要從外地運輸。
他們就積極聯系供應商,協調運輸事宜,確保材料和設備能夠按時供應。
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籌備,引水項目終于正式開工。
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挖掘機、裝載機等各種機械設備轟鳴作響,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
葉雨澤和楊革勇偶爾也會來到施工現場,監督工程進度,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
在施工過程中,他們又遇到了新的難題。一次暴雨過后,山谷中的溝壑發生了小規模的山體滑坡,部分已經鋪設好的管道被掩埋。
葉雨澤和楊革勇得知消息后,立刻趕到現場。他們組織施工人員迅速清理滑坡的土石,對受損的管道進行檢查和修復。
為了防止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他們對周邊的山體進行了加固處理,增加了防護措施。
同時,加強了對施工現場的氣象監測,提前做好應對惡劣天氣的準備。
隨著工程的推進,引水管道逐漸向軍墾城周邊延伸。
每完成一段管道的鋪設,大家都會感到無比欣慰。他們深知,這條管道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將為這片土地帶來新的生機。
在項目部和施工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引水項目終于迎來了關鍵的時刻——試水。
葉雨澤、楊革勇和施工人員們早早地來到了現場,緊張地等待著那一刻的到來。
當閥門緩緩打開,清澈的水流順著管道奔騰而下,流向干涸的土地。
看著水流在土地上蔓延,滋潤著每一寸干涸的土壤,葉雨澤和楊革勇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周邊的居民們也紛紛趕來,目睹這激動人心的一刻,歡呼聲和掌聲響徹山谷。
然而,他們并沒有因此而放松警惕。接下來,還需要對整個引水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測和調試,確保其能夠長期穩定運行。
大家繼續堅守在崗位上,與技術人員一起對各個環節進行仔細檢查,及時調整和優化系統。
隨著引水工程的成功實施,軍墾城周邊的土地逐漸得到了灌溉,荒蕪的農田開始重新長出綠油油的莊稼。
當地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農民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看著這片土地上發生的變化,葉雨澤、楊革勇以及所有參與項目的人們都感到無比自豪。
但他們知道,這只是北疆發展的一個開始。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未來,他們將繼續努力,為北疆的繁榮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接下來,他們又將目光投向了北疆其他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一場新的奮斗之旅即將開啟……
幫助當地百姓,這都是順手而為之,真正難度大的,其實還是兵團本身。
眾所周知,整個兵團,都分布在邊境線上,全是百姓不去耕種和放棄的草場。
要知道,那不是他們自愿放棄,而是基本都是不毛之地,種不出糧食,那稀疏的草,根本養不活牛羊。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缺水,而往這樣的地方引水,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但這樣的地方也不是一點水都沒有,這樣的地方山高,溝深,積雪常常可以達到接近半年。
而雪化了,那水就會順著山溝白白流走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就是修建蓄水池,就跟陜西一些農村一樣。
家家都有蓄水池,把雪水和雨水都積攢起來,也能解決很大的問題。
這種工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做起來錢也不會少。
畢竟北疆這地方,到處都是石頭,要想找到純粹的土山,也不是太容易。
有句口號是向土地要糧食,而在這里,基本上就是向石頭要糧食。向水要糧食。
葉雨澤決定用基金建設這大大小小的蓄水池,把山溝里的小溪也建壩儲存起來,用于土地的灌溉。
這項工程很大,但只要有了錢,哪有干不成的事兒?
兵團人,是凝聚力最強的一幫人,他們不但是職工,還是戰士,只要一聲令下,他們可以隨時奔赴任何地方。
這一轉眼,兵團人已經由一代變成第三代了,兵團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同時也有了很大的區別。
一代兵團人都是軍人,習慣了令行禁止。甚至可以不要報酬,節衣縮食都可以無私奉獻的人。
二代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基本沒有什么改變,但他們也都到了退休的年齡。
而三代就一言難盡了,雖然父母也是那樣教他們,但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一切物質為上。
改開以來,價值觀基本就成了這樣,你也不能說孩子們都錯了。
畢竟住房,教育,醫療,都需要自己負擔,跟爺爺父親他們完全不同了。
房子需要買,沒人會再給你分,上學要花錢,交不上學費會被勸退,一言難盡的就是醫療。
一旦沒錢,病都沒人給你治,這事兒你罵醫生罵醫院都沒用。
因為人家都是自負盈虧,誰會從自己口袋里掏錢給你治病?又不是你爹媽。
而目前軍墾人也都是第三代的主力了,第二代退休的也都差不多了。
葉雨澤可沒有跟人家講什么大道理,干活給錢就是了,甚至有專業人員設計工程量。
也就是多勞多得,掙多少你自己說了算。這幫孩子們雖然沒有父母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但為了錢還是很努力的。
特別是本身就是受益者,為自己解決水源問題,結果干活還給錢,這事兒不努力就不好意思了。
接下來就是讓各個團場自己勘測水源,然后拿出解決辦法,實在沒辦法的,就只能靠開渠引水了。
當然,這些事兒自然不能一蹶而就,需要時間,更需要金錢,舉國之力都沒辦法做到的事情,他葉雨澤又不是神,只能慢慢來。
他不行就交給兒子,兒子不行就交給孫子,總有一天,這些戈壁灘都會變成綠洲的……
不得不說,楊革勇這個人還是很靠譜的,平時花天酒地慣了,葉雨澤以為他早已經過不了艱苦的生活。
可事實呢,他一直跟著自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奔波。
因為工作量大,跑的地方太多了,而整個北疆,上百公路無人煙的地方隨處可見。
他們就只能帶幾個馕和肉干,還有水,餓了隨便墊吧一下,就得繼續干活了。
倒不是葉雨澤非得要親力親為,而是資金掌握在他手里,人家報上來的東西都需要核實。
還有哪個可以做?哪個暫時做不了?這個都需要他決定。
畢竟人都有傾向性,誰都偏向自己的地盤,人有不如我有,難免在資料和報告上渲染一下。
不要懷疑這事兒的可能性,畢竟報告也是文字,只要帶上了情緒,看的人自然就會被誘導。
就算再組織一些核查人員,結果也差不多,還不如自己來。葉雨澤也玩夠了。
就是沒想到楊革勇做起事兒來,還是這么靠譜,這讓葉雨澤非常欣慰。
本來這個基金可以設立一個項目部的,雇一些專業人員監督使用。
但葉雨澤覺得只有親力親為,才能對得起老劉,他跟劉慶華感情很深,如今很多人都說沒有葉雨澤就沒有軍墾城。
但葉雨澤知道,沒有劉慶華同樣也不會有軍墾城。
他當初還是個孩子,自己的那些想法只有劉慶華支持才能實施,說句不好聽的,就連親爹都不太信他。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軍墾城。
而當老劉覺得自己犯了錯誤,不去領取退休金的時候,葉雨澤才會毫不猶豫的去幫他,哪怕他提出任何條件。
而這個老人家同樣沒讓人失望,短短的時間內創造了偌大的財富,但最后,卻沒有留給兒女,全被留給了北疆……
能有這種情懷的人這個世界上并不多,所以,葉雨澤一定要親自幫他完成。
本來這筆錢是為了引藏水入疆用的,但這件事兒不知道還能不能實現?所以,葉雨澤才決定先干起來。
沒有藏水那就先把北疆自己的水疏導一下,畢竟王爺爺當初就是這么干的。開墾了多少良田?
要知道那時候哪來的機械設備?都是靠著鐵鍬搞頭一手一腳挖出來的。
如今什么設備沒有?葉雨澤就不信會比那時候還要難?所以才決定先干起來。
他們本來是想先在軍墾城周邊開始朝外輻射,這樣,發展起來就有了依托。
但其他地方卻不干了,首先是位于南部的十六師,開始向總部提出申請,需要資金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
作為為數不多位于北疆南部的師,他們面臨的挑戰甚至要大于北部的那些地方。
北疆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干旱半干旱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和,降水相對較多。
南疆為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氣候更為干燥,夏季炎熱,冬季相對溫暖,晝夜溫差大。
所以,若是論缺水的問題,南部就要更加嚴重一些。
昆山農場位于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和田地區PS縣城東北20公里處。
土地總面積34494.5公頃,全場占地面積51.74萬畝,灌溉面積6萬畝。
屬北半球暖溫帶干旱荒漠性氣候,平均氣溫11.9℃,年日照2466.8小時,無霜期205天,光熱資源豐富,但全年蒸發量2412.9毫米,為降水量的49倍,水資源嚴重緊缺。
月底了兄弟們,你們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