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版水滸第三百三十章 趙佶的悔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仙俠版水滸 >>仙俠版水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章 趙佶的悔恨!

第三百三十章 趙佶的悔恨!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6日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仙俠版水滸 
正文卷

正文卷

耶律延禧被俘后,江鴻飛將他帶到了燕京城。

耶律延禧在太和殿中將降書呈上,書曰:

遼降臣耶律延禧謹伏斧鉞,躬詣大元國,俯伏待罪。臣聞人不患其勇,患其為暴也。伏念臣祖宗創二百年之基,承天統位,繼子傳孫,郊祀上帝,內外歡慶……

江鴻飛看完降書,下詔削封耶律延禧為湘陰侯,在燕京城中建一座遼城,將耶律延禧以及遼國的皇室和宗室全部囚禁在其中。

做完此事,江鴻飛派柴進、蕭容帶著《大元報大宋獲契丹昏主書》出使趙宋王朝。

對于大元帝國派來的使臣,趙佶君臣很重視,立即調趙良嗣入京擔任接伴使,前去黃河邊上迎接柴進和蕭容并陪伴他們前來東京汴梁城。

其實,對于江鴻飛捉到耶律延禧一事,趙佶君臣早就知道了。

應該說,自從江鴻飛北上以后,趙佶君臣就一直在密切關注江鴻飛的動向。

嗯……這么說吧,當初,當得知,江鴻飛這邊剛跟他們大宋議和,那邊就率兵北上去攻打燕京,趙佶君臣差點沒樂死。

用趙宋王朝有些大臣的話來說就是:“天佑我大宋!”

可以說,趙宋王朝的一眾大臣見,江鴻飛和北遼要鷸蚌相爭,他們趙宋王朝肯定能漁翁得利,全都很興奮。

趙佶君臣計劃,一旦江鴻飛被北遼擊敗,就讓高俅立即揮師北上,收復河北和山東,要是有機會,連燕云十六州都收回來;哪怕江鴻飛打敗了北遼,他們也可以趁水泊梁山遭到北遼重創的機會,讓高俅揮師北上,消滅江鴻飛這個心腹大患。

在那時的趙佶君臣看來,他們這個漁翁當定了,趙宋王朝也有救了。

不想,江鴻飛北上才一個多月,趙佶君臣就集體傻眼了!

江鴻飛竟然以雷霆之勢先后收復了易州和涿州,接著就入主了燕京城,還把北遼太后蕭普賢女給捉了,并一舉擊潰了北遼的主力,收復了燕京。

這一切發生得實在是太快了,快到趙佶君臣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就更別提出手干涉了。

等到趙佶君臣得到準確的消息,江鴻飛已經徹底收復了燕地,剛剛大敗北遼的二十幾萬大軍都已經閑下來了,隨時都能揮師南下。

在這種情況下,趙佶君臣哪敢輕舉妄動?

這萬一江鴻飛挾大勝之威,率領那二十幾萬大軍南下伐宋,那趙宋王朝不就完了嗎?

趙佶那個悔恨啊!

趙佶不是悔恨放江鴻飛北上收復燕云十六州,也不是悔恨沒有果斷出兵跟北遼聯合擊敗江鴻飛,他真正悔恨的是趙宋王朝國內的問題爆發前沒有派兵去收復燕云十六州。

要知道,六年前,也就是董龐兒投降趙宋王朝時,趙佶就想要出兵北上收復燕云十六州。

當時,趙佶甚至令童貫從京畿禁軍之中抽調出一部分精銳組成前軍,同時,令河北各路做好戰時后勤保障的準備,還計劃以換防之名將西軍主力秘密開往河北邊境集結。

不久,北伐前軍從東京悄悄出發。童貫計劃率領北伐中軍于三月上旬出動。

不想,鄧洵武聞訊后,急忙入宮,請求面圣,還沒等獲準,他便風風火火地直接闖進了崇政殿,將一篇強烈反對伐燕的奏章——《北伐問目》,直接交給趙佶,并請求趙佶命蔡京前來當面討論。

鄧洵武這篇奏章篇幅很長,一共陳述了二十七條有關北伐利害的事項,每一條都詳加注釋,結尾,他更是動情地寫道:

“陛下,請審視一下今日朝廷,謀議之臣,有比得上趙普的嗎?將帥之良,有比得上曹彬和潘美的嗎?甲兵之精,能比得上開國之初嗎?那時,以太宗之神武,趙普之謀略,曹彬、潘美之大將,百戰百勝,征伐四方,而唯獨對于燕云幾次進攻都以失敗而告終。那時不行,今日行嗎?且不可輕言出兵。百年盟誓,一朝棄之,誠恐兵革一動,中國昆蟲草木皆不得而休息矣!”

趙佶看完奏章,汗流浹背,他心想:“出兵北伐,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

趙佶心生懷疑,思想不禁有些動搖:“契丹不同于吐蕃,也不同于西夏。契丹是一個草原帝國,它的騎兵鐵蹄可不是好惹的。他們一旦大舉南下,可是會踏碎山河啊。”

當時,趙宋王朝的國力還沒有衰退得這么厲害,江鴻飛、田虎、王慶和方臘這四大寇還沒有成事,因此,蔡京是贊成出兵收復燕云十六州的,甚至大力推動此事。

趙佶將蔡京找來,將鄧洵武的奏章交給蔡京,說:“違背祖宗盟誓,恐怕要招致不祥,還是停止北伐罷。”

隨后,趙佶又給馬上就要率兵出發的童貫寫下一道手札:“暫停北伐的一切軍事行動。”

蔡京和童貫都很不理解趙佶為什么出爾反爾,難道只因為鄧洵武的一道奏章?

蔡京和童貫趕緊勸趙佶,繼續北伐收復燕云十六州。

可鄧洵武、鄭居中等人卻堅決反對。

從那時起,趙宋王朝就陷入到了支持收復燕云十六州和反對收復燕云十六州的爭吵當中,趙佶則是忽左忽右,拿不定主意。

這事就這么一直擱置下來。

直到宋金簽署《海上之盟》,趙佶認為有了幫手,同時,大遼帝國五京丟了四京,趙佶終于看清了這個昔日的草原帝國真的不行了,才下定決心聯金滅遼收復燕云十六州。

可是,這時江鴻飛、田虎、王慶和方臘這四大寇已經崛起,瓜分了趙宋王朝,牽制住了趙宋王朝的所有兵力,讓趙佶已經有心無力了。

如今,看到江鴻飛輕而易舉的就收復了燕京,趙佶忍不住去想:“早知契丹如此殘弱,當初朕就該派兵北伐,若是收復了燕云十六州,再挾大勝之威滅掉那時剛剛才崛起的四大寇,朕便是千古一帝了,我大宋又何至于此呢?!”

只可惜,這個世界沒有后悔藥賣!

趙佶只能憤憤地想:“皆是大臣誤朕!”

就在趙佶悔恨不已,以及不知道該怎么面對有可能挾大勝之威南下伐宋的江鴻飛時,江鴻飛竟然又跟金人干上了。

當趙佶君臣得知此事了之后,他們的心情套用星爺的一句話就是:“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實在是太刺激了!”

這回,趙佶君臣決定,他們要盯死江鴻飛,只要江鴻飛跟金人分出勝負,他們就派高俅率兵北上收復河北、山東以及燕云十六州。

趙佶君臣甚至連借口都想好了。

那就是,只要金人贏了,他們就表示自己是來執行《海上之盟》,按照雙方簽署的盟約接收燕京的,對了,還有西京,還有平灤營三州,總之,所有好處都要。

可趙佶君臣萬萬沒想到的是,將大遼帝國都給打趴下的金人,竟然也敗給了江鴻飛,讓江鴻飛殺得丟盔棄甲不說,連妻女都顧不上了。

當時,高俅已經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在黃河南岸。

可面對大敗金軍的數十萬梁山軍,高俅真是一動也不敢動。

不只高俅,趙佶君臣也沒有讓高俅率兵北上的勇氣。

接下來,江鴻飛撕毀了跟趙宋王朝簽署的和約,登基稱帝。

此事,趙佶君臣自然也是知道的。他們當時還商量,是不是派人去譴責一下江鴻飛背棄盟約?

可趙宋王朝的很多大臣都明確表示反對,他們怕因此惹惱了江鴻飛,江鴻飛率領已經改名為大元軍的百戰百勝的梁山軍揮師南下伐宋。

趙佶也害怕此事。

于是,趙佶君臣便裝著不知道江鴻飛登基稱帝一事。

與此同時,趙佶派馬擴出使河東,談招安田虎,實在不行,談兩家聯合也行,總之,就是一塊對付江鴻飛。

另外,趙佶開始虔誠燒香拜神,希望趙宋王朝的列祖列宗保佑趙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可能是趙佶的祈禱起了作用。

在馬擴的三寸不爛之舌的勸說下,田虎同意跟趙宋王朝聯合共同對付大元帝國。

這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要知道,收復了燕云十六州后,江鴻飛的地盤就已經將田虎的地盤給半包圍上了,河東也成了江鴻飛必取的一塊地盤。

田虎就是再蠢,也能看出這一點。

而田虎若是不想讓江鴻飛吞并,就只能擊敗江鴻飛。

可以田虎又深知,以他自己的實力,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同時,田虎還一直被種師道壓著打,跟王慶的關系也不好,可以說是,四處樹敵。

所以,與趙宋王朝合作,是田虎唯一的出路。

除了說服田虎聯合干大元帝國,趙佶又等來了第三個機會,也就是耶律延禧要收復燕云平失地,以及找江鴻飛報奪妻之恨。

經過前兩次失敗的經驗教訓,這回趙佶君臣選擇主動出擊。

田虎將一個番僧推薦給趙佶,趙佶令這個番僧持御筆絹書,秘密前往夾山去聯絡耶律延禧。

番僧來到夾山找到了耶律延禧,幫趙佶轉達,讓耶律延禧放心大膽地跟江鴻飛干,他和田虎會全力支持耶律延禧的。而且,就算耶律延禧失敗了,也不用擔心,趙宋王朝會收留耶律延禧的。

耶律延禧很快就給趙佶回信,答應跟趙佶聯合,又跟趙佶確認,他要是失敗了,是不是真的可以去趙宋王朝避難?

趙佶于是改書為詔,親筆寫下一份御筆向耶律延禧保證:“歸則待以兄之禮,位燕、越二王上,筑第千間,女樂三百人,禮待優渥。”

——燕王、越王是趙佶的兩個嫡親弟弟,趙佶的意思是,如果耶律延禧來投,他就認耶律延禧為嫡親兄長,給他一座擁有千間房屋的府邸,三百個美人,一定以禮相待。

耶律延禧因此大喜,于是才下定跟江鴻飛斗的決心,并親率聯軍來云左地區叩關。

同時,趙佶和田虎已經商量好了,只要耶律延禧這邊跟江鴻飛開戰,他們就分別派兵北上,田虎取云地,趙宋王朝取河北、山東、燕地、平灤營三州。

這對田虎來說,肯定有些不公平。

但田虎如今處境不好,他若不想滅亡,只能先捏著鼻子認了。

當然,趙宋王朝這邊也提出了,打敗江鴻飛以后,將江鴻飛所擁有的財富和所有女眷全都給田虎作為補償,另外事成之后,趙宋王朝會封田虎為河東節度使,晉王,割河東給田虎,使田虎世代鎮守,嫁一個女兒給田虎為妻等條件。

毫不夸張地說,為了和田虎聯合一塊對付江鴻飛,不,是為了忽悠田虎聯合一塊對付江鴻飛,趙佶君臣也真是拼了。

可讓趙佶吐血的是,只一戰,耶律延禧就敗了,而且他人還讓江鴻飛給捉了,根本就沒給他和田虎出兵的機會。

如今,江鴻飛在北方,干趴下了金軍,滅了遼國,順手還錘了一頓西夏,成了北方小霸王。

這時候,江鴻飛派人出使趙宋王朝,趙佶君臣怎么可能不提心吊膽?懷疑江鴻飛可能要南下伐宋?

趙佶趕緊下旨召金門羽客張虛白入宮。

張虛白是趙佶手下道法最高深的三大金門羽客之一,他博學多才,精通一切道法,尤其善長太一言休咎,也就是推衍之術,在他喝醉以后,尤為精準。

張虛白在趙佶這里的地位也與其他金門羽客有所不同,趙佶每次都稱呼他“張胡”,而不叫他名字。他喜歡喝酒,每次酒后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無所隱諱。他曾大醉之后躺在趙佶腿上,趙佶很寬容地說:“張胡,汝醉矣。”

不久,張虛白便來到宮中,趙佶告訴他江鴻飛派使臣出使趙宋王朝,以及耶律延禧已被江鴻飛虜俘,讓他推測一下吉兇禍福。

張虛白于是邊喝酒、邊用太一術數推算。

很久過后,張虛白醉眼惺忪地說:“天祚在海上筑宮室待陛下久矣。”

左右之人一聽此言,皆大驚失色!

趙佶望著張虛白良久,才緩緩地說:“張胡,汝又醉也。”

(本章完)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仙俠版水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