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版水滸第三百一十章 黃袍加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仙俠版水滸 >>仙俠版水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章 黃袍加身?

第三百一十章 黃袍加身?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7日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仙俠版水滸 
正文卷

正文卷

打退了蕭干,就代表燕京再也沒有了援軍,也代表江鴻飛收復燕京一事,塵埃落定。

不多時,馬靈帶著江鴻飛的旨意來到了燕京城,并且跟燕京城中水泊梁山的人包括李處溫等投降水泊梁山的遼人說了,江鴻飛一到居庸關,居庸關關口的山墻就忽然坍塌,遼軍不戰自潰,江鴻飛已經率梁山軍占領了居庸關,明天就會來燕京。

得知還有這么匪夷所思的事,燕京城中水泊梁山的人和李處溫等投降水泊梁山的遼人全都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而有些政治敏感度高的人則認為,是江鴻飛趁著居庸關空虛,輕而易舉地奪取了居庸關,之所以說是天降神跡,完全是在為江鴻飛入主燕京城造勢。

別說有天降神跡一事了,就是沒有天降神跡一事,江鴻飛這個燕京城乃至燕地的新主人,前來燕京城,也是燕京城的頭等大事。

為了在新主人面前好好表現自己,李處溫等原遼國的官員非常積極,甚至殷勤。

不過,江鴻飛早有命令,任命李綱為燕京留守兼燕京知府負責燕京的所有政務,陳遘為燕京安撫使負責燕京所有的軍務,也就是說,李綱相當于燕地的宰相,陳遘相當于燕地的樞密使。

另外,還有吳用和陳希真這兩位在水泊梁山權力和地位都非常高的軍師在燕京城。

在這種情況下,李處溫等遼國官吏要做什么事甚至是想做什么,都得向吳用他們請示。

而吳用、陳希真、李綱、陳遘等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他們很清楚,如今燕京城新得,很多事還離不開李處溫等原遼臣,所以他們對李處溫等原遼臣也很客氣。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在燕京城中水泊梁山的人和李處溫等投降水泊梁山的遼人的共同努力下,江鴻飛入主燕京城的儀式,搞得非常宏大。

江鴻飛率領兩萬人馬剛到燕京城,所有已經到達燕京城的梁山軍就列陣接受江鴻飛的檢閱。

江鴻飛沒有騎馬,而是騎在自己的神寵錦紋獨角金錢豹上。

不僅如此,江鴻飛還將雁翎圈金甲穿上,并且披上了一件非常拉風的紅色披風。

如此一來,江鴻飛自然是最耀眼的存在。

江鴻飛騎著錦紋獨角金錢豹穿過軍陣,梁山軍眾將皆甲胄齊全,作兩行,相對侍立,接受江鴻飛的檢閱。

江鴻飛沖梁山軍將士揮了揮手:“兄弟們好!”

梁山軍將士則齊聲大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可不是之前在居庸關前,更沒有天降神跡,而是一個非常正式的政治場合。

可就是在這個非常正式的政治場合,所有將士都高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可不是一件尋常的事。

江鴻飛福至心靈:“難道有人想要勸進?”

真不怪江鴻飛會這么猜測。

實在是,江鴻飛手下的臣子有這樣的想法太正常不過了。

要知道,這次江鴻飛率領梁山軍北上伐遼后,不論是江鴻飛,還是江鴻飛手下的文武百官,全都意識到了,江鴻飛不建元、不改制,實在是太不方便了,甚至都有些尷尬了。

比如,當初,江鴻飛給耶律淳寫信的時候,連個頭銜都寫不出來,只能用自己的名字。

比如,外人想向江鴻飛表示尊敬,卻不知道稱呼江鴻飛什么好,沒辦法,他們只能稱呼趙宋王朝給江鴻飛封的“齊國公”,可江鴻飛和趙宋王朝完全不是從屬關系,用趙宋王朝給江鴻飛封的爵位,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再比如,一些見風使舵的草原部落或者是跟金國有深仇大恨的草原部落想要向江鴻飛稱藩納表,就很麻煩,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寫這降表,最后他們只能不倫不類地稱呼水泊梁山為“大水泊國”。

幾個月前,江鴻飛不愿意建元改制登基稱帝,是因為那時江鴻飛的地盤還不穩定,又和趙宋王朝剛剛議和,答應趙宋王朝自己不建元改制、不稱帝、甚至連個王爵都不要。

而且,那時江鴻飛也擔心一旦自己建元改制登基稱帝了,趙宋王朝沒準就不去管田虎、王慶、方臘,跟自己死磕到底,讓田虎、王慶、方臘撿了便宜,或者讓胡虜撿了便宜。

關鍵這會耽誤江鴻飛收復燕云十六州。

另外,當時水泊梁山只是剛剛打贏了趙宋王朝,不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全都是亂糟糟的,讓江鴻飛不敢輕舉妄動。

說穿了,幾個月前,江鴻飛哪哪都沒有準備好,所以才先穩一波。

現如今,江鴻飛徹底穩定了山東和河北的局面,甚至就連江鴻飛在東南的地盤都有了一定的規模,如今江鴻飛又馬上就將收復燕地了,可以說,不論是地盤,還是名望,江鴻飛如今都達到了可以建元改制登基稱帝的程度。

除此之外,江鴻飛境內的民眾,主要就是山東、河北北部、福建的民眾,經過這一年的休養生息,家家滿囤滿谷,安定了下來。

與之帶來的就是,江鴻飛深受其治內民眾的愛戴。

而趙宋王朝,現在已經暴露出來了其孱弱的本質,不說肯定會被四大寇給瓜分,也肯定是國力大退,短時間內威脅不到水泊梁山。

也就是說,江鴻飛建元改制登基稱帝的條件已經成熟。

這時候,江鴻飛再說,我要“高筑城、廣積糧、緩稱王”,真就有些太過矯情了。

畢竟,江鴻飛將山東、河北、福建、兩浙三分之一的地區硬生生地從趙宋王朝手上搶走了,又將趙宋王朝二百來年都沒能收復的燕地給收復了,硬實力在這擺著。

用一個更直觀點的說法來說。

西夏王朝如今的疆土,都沒有江鴻飛大;一頓操作猛如虎的金國,現在疆土也不比江鴻飛大太多。

更直觀的是,方臘、田虎、王慶都建元改制了,他們哪個疆土比江鴻飛的大?哪個軍事實力比江鴻飛的強?哪個政治、經濟、文化比江鴻飛的深厚?

這種情況下,江鴻飛不建元改制,不登基稱帝,真是太說不過去了。

至少在江鴻飛手下的很多臣子看來,是這樣的。

至于跟趙宋王朝簽署的和約?

撕了便是。

和約這種東西,不就是用來撕的嗎?

再者說,你以為,如果趙宋王朝順利消滅了方臘、田虎、王慶,不會撕了跟水泊梁山簽的和約來打江鴻飛?

別天真了。

君不見,檀淵之盟,趙宋王朝不是說撕就撕嗎?

所以啊,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恒的利益,其它的,全都是假的。

其實江鴻飛早就具備建元改制登基稱帝的條件了。

只不過,那時阻礙江鴻飛建元改制登基稱帝的,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江鴻飛沒有登基稱帝的地方。

如今,江鴻飛打下了燕京,連這最后的一個小問題都解決了。

江鴻飛手下的某些人想要勸進,再正常不過了。

畢竟,江鴻飛只要登基稱帝了,江鴻飛手下的人肯定會跟著水漲船高,大家不說內相外將,也都能跟著獲得一官半職,不再像從前那樣,頂著個土匪的頭銜。

江鴻飛再想了想,王倫的臉就出現在了自己的腦海中。

雖然沒派人去調查,但江鴻飛估計,這事十有八九跟王倫脫不開關系。

至于王倫的目的,很簡單——他想當宰相。

這事說起來,其實也無可厚非。

要知道,這些年來,王倫為水泊梁山嘔心瀝血,付出極多,以至于才四十多歲的他,頭發都白一大半了,身體透支得非常厲害。

關鍵,在王倫的努力下,水泊梁山的政治一直都按著江鴻飛制定的路線穩步發展。

毫不夸張地說,在政治一途,王倫居功至偉。

在這種情況下,江鴻飛要是建元改制登基稱帝,王倫肯定是宰相的不二人選。

有人可能不解,既然如此,王倫為什么還這么急?宰相早晚不都是他的嗎?

答案是,王倫感到了威脅。

這威脅,可不是一兩個人給王倫帶來的,而是有太多的人都讓王倫感到了威脅。

像蕭嘉穗、許貫忠、李綱、陳遘、趙鼎、陳康伯、呂將。

這兩年,水泊梁山涌現出來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而王倫不管承認還是不承認,這些人才的能力都在他之上。

而且,老實說,隨著水泊梁山越來越強大,以王倫的能力,治理起來,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現在只能靠勤勞來彌補他能力上的不足。

王倫很害怕拖得久了,他的宰相之位就沒了,所以難免有些著急。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想到有人想勸進,江鴻飛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倫。

只不過,王倫也好,別人也罷,都知道,江鴻飛非常有主意,如果江鴻飛不想建元改制登基稱帝,別人說什么都沒有用。

所以,難保那些想勸進的人,會借著形勢試探一下江鴻飛的態度。

江鴻飛甚至想到了,如果自己不給大家一個明確拒絕的態度,只怕用不了多久,自己就會黃袍加身了。

至于江鴻飛想不想建元改制登基稱帝?

那還用說嗎?

歷史上,從秦始皇嬴政稱“皇帝”開始,到中國最后一位皇帝清朝溥儀退位結束,共經過了兩千一百三十二年,前后共歷經了八十三個封建王朝,總共才有皇帝四百九十四個,而且其中的很多都是曇花一現根本沒當多久的短命皇帝。

試問,如果有機會當皇帝,誰能不想當皇帝?

江鴻飛也不例外。

只不過,江鴻飛想是想,但他的確沒想好,現在到底適不適合建元改制登基稱帝?

此時此刻,并不是細想這個的時候,江鴻飛忽略了將士們口中高喊的“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而是又說:“兄弟們辛苦了。”

十幾萬將士齊聲吶喊:“報效皇恩浩蕩,臣等義不容辭!!!”,聲勢震天。

這一幕給燕京人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也給很多燕京人帶來了巨大的安全感。

很快,江鴻飛便騎著錦紋獨角金錢豹來到了燕京城門前。

吳用、陳希真、李綱、陳遘、陳康伯等水泊梁山的大臣,李處溫、李處能、于仲文、曹勇義、劉彥宗、蕭乙信等北遼兩府番漢官員,全都站在燕京城的大門前列隊迎接江鴻飛。

江鴻飛再往前一點,才看到吳用等人身前跪著一個身穿遼國鳳袍的女子,她雙手高舉玉璽,身后還有一口棺材和一只白色的小羊。

不用去猜,江鴻飛也知道,這個女人肯定是北遼太后蕭普賢女。

見此,江鴻飛微微一笑,心說:“戲做得還挺全。”

江鴻飛可不會因為蕭普賢女現在擺出一副任由自己宰割的樣子,就會小覷這個女人。

江鴻飛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歷史上的蕭普賢女,差點打碎了趙佶收復燕云十六州夢想,甚至就連靖康之恥,她都是誘因之一。

江鴻飛心想:“狼永遠是狼,哪怕她裝成羊,也改變不了她是狼的事實。”

不過,江鴻飛也不會高看蕭普賢女,畢竟,哪怕是在歷史上,她也沒有取得真正的成功,更何況是有自己存在的這個世界。

來到蕭普賢女身邊,江鴻飛猿臂一伸,就將蕭普賢女抱到了懷中,至于蕭普賢女手上的玉璽,江鴻飛看都沒看一眼。

——它難道還能長腿跑了不成?

蕭普賢女沒有任何掙扎,她似乎認命了一般,任由江鴻飛將她放在錦紋獨角金錢豹的背上,抱在懷中。

突然!

江鴻飛頭也沒回地說:“我晚上想吃那只羊。”

聽見江鴻飛這話,杜壆、盧俊義、孫安、史文恭和王進立即就抽出佩刀,上來將那只小羊亂刀砍死。

見到這一幕,江鴻飛懷中的蕭普賢女,嚇得一抖,隨即將頭埋在了江鴻飛的懷中。

江鴻飛身披雁翎圈金甲,坐騎錦紋獨角金錢豹,懷抱蕭普賢女,威風凜凜,身后是大隊騎兵,在燕京人的目送下,浩浩蕩蕩地開進燕京城去。

江鴻飛來到內城皇宮,緩緩登上萬歲殿。

這里是耶律淳和蕭普賢女曾經發號施令的地方。

皇宮內外,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

江鴻飛神情肅然地端坐在龍椅上。

宰相李處溫率領北遼的文武百僚僧道父老,出丹鳳門來到球場上伏罪投拜。

江鴻飛說:“你等既無意拒吾,吾便饒恕你等性命,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你等縱容慫恿耶律淳、蕭普賢女拒我王師,不可不降下罪罰。”

頓了頓,江鴻飛朗聲宣判道:“所有原遼國的官吏豪紳貴胄抄家,有罪大惡極者上公審臺,有功者可從寬處理,另奴隸皆復為吾民,無錯平民秋毫無犯,膽敢反抗,格殺勿論,即刻執行。”

江鴻飛話音一落,北遼的文武百官僧道父老的臉色全都變得很不好看。

可這些人又不敢表現出來。

如今江鴻飛的二十幾萬大軍在燕地將燕京城圍得水泄不通,誰敢觸江鴻飛霉頭,那跟找死有什么區別?

隨著江鴻飛的一聲令下,轟轟烈烈的大抄家、大公審行動便開始了……

與此同時,水泊梁山的文武百官全都給江鴻飛獻上賀表,祝賀江鴻飛收復了燕地。

這其中又以詹度最為積極,他還作了一首《平燕詩》,稱贊江鴻飛:

“長亭春色送英雄,滿目江山映日紅。劍戟夜搖楊柳月,旌旗曉拂杏花風。行時一決平戎策,到后須成濟世功。為報燕山諸將吏,太平取在笑談中。”

(本章完)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仙俠版水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