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版水滸第一百九十二章 嶄露頭角的石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仙俠版水滸 >>仙俠版水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嶄露頭角的石寶

第一百九十二章 嶄露頭角的石寶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9日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仙俠版水滸 
正文卷

正文卷

女婿被殺,女兒被匪首霸占受辱,這讓蔡京的老臉往哪擱?!

關鍵,江鴻飛連他蔡京的女兒、女婿都不放過,顯然是沒把他這個司空、開府儀同三司、中太乙宮使、尚書左仆射、太尉、太師、領三省、魯國公、當朝權相放在眼里!

更關鍵的是,蔡京一共有九個兒子(歷史上是八個,但在水滸中只能說九個,因為江州有個蔡九知府蔡得章),就只有蔡夫人這一個女兒。

而且,蔡夫人還是蔡京老年才得的女兒,蔡夫人平日里也特別孝順,純純的是蔡京的小棉襖,蔡京對蔡夫人疼愛得不得了。

想當初,蔡京為了蔡夫人的婚事操碎了心,千挑萬選想要為這個女兒選個好夫婿。

十年前,蔡夫人到了該嫁人的年紀,吳敏才華橫溢,蔡京喜其文,便想招其為女婿。

可那時的吳敏,年輕氣盛,不想跟蔡京這個權相同流合污,所以拒絕了蔡京的好意。

吳敏因此名聲大噪,被那些舊黨人士大力吹捧。

蔡京為了顯示他的肚量,力排眾議,破格推薦吳敏充館職,后來更是一手將吳敏給提拔起來。

可以說,吳敏因為此事,名利雙收,進而為他以后當上宰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此事卻苦了蔡夫人,讓原本才貌雙全又出身名門的她,一時之間,成了笑話。

恰在那時,寒門出身的梁世杰,高中進士,并且名列前茅,加上相貌、能力都不錯,蔡京便將獨女嫁給了他,并在短短不到十年時間,就將他逐步提拔到大名府做一府之長,成了正三品的高官,也成了蔡家的一員得力干將。

可以說,梁中書雖然滑頭了一點,但也算是對了蔡京的心思。

不想,江鴻飛竟然將他蔡京挺喜歡的女婿給弄死了,還敢將他蔡京的女兒收入自己的后院當成了玩物!

膽大包天!

是可忍熟不可忍!

曹州知府張觷,是蔡京的親戚,他手下的廣濟軍如今是防御水泊梁山的前沿陣地,曹州也與水泊梁山接壤,因此他對水泊梁山極為了解。

恰巧張觷此時正在京城運作朝廷派大軍去剿滅水泊梁山。

蔡京將張觷找來,跟他說了江鴻飛率領梁山軍打破大名府,殺了他的女婿,霸占了他的女兒,令他蒙羞的事,讓張觷詳細說說水泊梁山這伙賊寇到底是怎么回事?

張觷說:“這伙水寇不比尋常賊寇……”

于是,張觷便將江鴻飛的行事風格,梁山泊境內的民眾對江鴻飛的態度、對水泊梁山的態度和對趙宋朝廷的態度,以及其它他所知道的有關江鴻飛和水泊梁山的事情,全都一五一十跟蔡京說了。

初聽時,蔡京還不甚在意。

可越聽,蔡京的眉頭皺得就越厲害。

等到聽完,蔡京面沉似水地說:“此賊若不除,必成朝廷心腹大患!”

張觷附和道:“下官亦是這般認為的,這才進京來搬兵去剿滅這伙水寇。”

對于張觷來說,現在的形勢是,水泊梁山如果再進一步擴張,很有可能會向曹州方向擴張,那時張觷手下的廣濟軍勢必要跟水泊梁山有一戰。

而廣濟軍才有區區的不到十指揮人馬,怎么可能是梁山軍的對手?

而且,張觷覺得晚戰不如早戰,給水泊梁山的時間越多,水泊梁山發展得就會越強,就越難剿滅。

另外水泊梁山這次差不多傾巢而出前去攻打大名府,在張觷看來,這絕對是剿滅水泊梁山的天賜良機。

所以,張觷才進京,想要請朝廷出兵,來剿滅水泊梁山。

可張觷進京了之后,卻處處碰壁,根本沒有人對剿滅水泊梁山感興趣。

見此,張觷心灰意冷,準備返回曹州。

不想,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江鴻飛竟然作死地殺死了蔡京的女婿,還膽大妄為地將蔡京的女兒當成玩物,并且這事很快就傳得沸沸揚揚,這蔡京要是還不剿滅水泊梁山,那蔡京的脾氣也太好了。

張觷的好友楊龜山得知了此事之后,勸張觷先不要走,事情說不準會有轉機。

事實證明,楊龜山猜對了,蔡京果然將最近一直在為剿滅水泊梁山而奔走的張觷找來。

蔡京問:“我若想剿滅這伙水寇,張知府有甚么可以教我的?”

張觷道:“這伙水寇之所以難以剿滅,只因那八百里梁山泊周回盡是深港水汊,茫茫蕩蕩蘆葦草蕩,水寇中又多是梁山泊的漁民,熟悉那里水域,不派萬千水軍前去攻打,連梁山的邊也碰不到,現今賊首江衍膽大妄為率領一眾水寇傾巢而出前去攻打大名府,還貪戀北京城里的財物,遲遲不歸,失去屏障,自取其禍,若朝廷在此時發下大軍,一路去取梁山,一路去大名府圍剿水寇,不論哪一路取勝,皆可覆滅這伙水寇,為國除害。”

蔡京覺得張觷說得很有道理,所以說:“我已派良將精兵去取梁山,圍剿盤踞在大名府的水寇,你那里可有良策亦或者良將可剿之?”

張觷說:“前幾日下官在楊龜山處,曾與他說起此事,他言河北倒是有幾員驍將,可以剿賊,不如請他過來,一同商議?”

楊龜山,名時,字中立,劍南郡將樂縣人,性至孝,熙寧年間舉進士,是明道程夫子的門人,他與謝良佐、呂大臨、游酢,稱為“程門四先生”。

之前因楊龜山批評花石綱,影射趙佶以及一眾幫趙佶收集花石綱的奸臣,而被趙佶君臣給調去蕭山任縣令。

楊龜山出任蕭山縣令后,辦理各種政務,裁決如流,后因百姓數年苦于干旱,便開筑湘湖,灌溉九鄉,政績斐然,而被調回中央,目前還沒有委任具體職務。

張觷這時提楊龜山,除了因為楊龜山手上確實有能征善戰的良將以外,也是想幫楊龜山謀個好差使。

蔡京很清楚,想干事,還得靠這些有本事的官員才行,那些溜須拍馬的,多數情況下是指望不上的。

所以蔡京裝著大喜道:“原來楊時處有良將,那請他一同商議剿匪之事罷。”

于是,張觷將楊龜山找來議事。

相見敘禮畢,蔡京直截了當地問:“張知府言,你那里有剿賊良將,不知他等皆是何人?”

楊龜山道:“恩州總管鄧宗弼,開州統制張應雷,武定府總管辛從忠,廣平府總管陶震霆,此四人皆有大將之材,望太師重用。”

張觷在一旁幫腔道:“此四人皆是一流煉氣士,且皆有強大神通,又皆精通兵法,必能為太師分憂。”

說話間,張觷又想起一人,說道:“那景陽鎮總管云天彪,仿佛三國關云長再世。實力應該還在鄧、辛、張、陶四將之上。此人若在軍中,必能使上下一心,水寇膽寒。且此人還與梁山水寇有殺子大仇,他那獨子云龍,正是被梁山水寇所殺,未過門的兒媳亦被賊首江衍所占。”

“又一個關羽?”

“等等,亦被賊首江衍所占?張觷甚么意思?譏笑我?!”

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不好發作,所以蔡京壓下心中的不快,說道:“尚缺一總覽此事之人,你們看……”

張觷說:“下官還要防御水寇攻打,必要之時可率領我廣濟軍給水寇致命一擊,下官想保舉龜山先生總覽此事。”

張觷保舉楊龜山是有原因的。

梁中書已死,北京大名府的主官位置空了出來。

要是楊龜山真能剿滅水泊梁山,說不準就能成為新的北京大名府的主官,退一步說,就算當個太守也好啊。

楊龜山也是蠢蠢欲動。

所以,面對張觷的推薦,楊龜山并沒有推辭。

而蔡京現在是真想剿滅水泊梁山,但他又不想那些舊黨人士參他假公濟私,關鍵他不想因為自己的事耽誤趙佶收復燕云十六州的大計。

這樣,用楊龜山這個舊黨人士做此事,也好。

于是,轉天上朝,有人便將梁山軍攻打下了大名府城,并在大名府城中燒殺搶掠一事,稟報給了趙佶。

趙佶大怒,四下問道:“何人可替朕分憂,剿滅這伙惡賊?”

趙佶話音一落,便有人出面保舉道:“臣以為楊時可擔此重任。”

經過一番扯皮后,楊龜山便被趙佶任命為北京安撫使,盡早前往大名府組織河北兵馬剿滅梁山軍。

在蔡京和童貫開綠燈下,楊龜山立即傳檄文調鄧、辛、張、陶四將以及云天彪各自率領本部人馬來軍前聽用,又調相州、磁州、恩州、博州、翼州人馬,以及開德府的兩萬大軍,共計五萬大軍前去剿滅梁山軍。

楊龜山離開京師后,先到了開德府。

同時,景陽鎮總管云天彪,奉檄前來助戰。

原來云天彪在景陽鎮上也聽說了梁山軍正在攻打北京大名府的消息,他做夢都盼望朝廷能讓他出戰,為他的獨子報仇。

云天彪覺得,可能是他的乞求感動了上天,就在他等得團團轉之際,忽然就接到樞密院的檄文,教他帶上本部人馬赴開德府聽命,一同圍剿梁山軍。

云天彪大喜,立即就率領他親自訓練培養的五百名砍刀手,星夜奔赴開德府。

云天彪到了開德府時,楊龜山也恰巧到了開德府。

一見云天彪,生得面如重棗,鳳眼蠶眉,龍行虎步,美髯過腹,聲如洪鐘,楊龜山就十分驚喜。

楊龜山也知道他自己其實并沒有統軍的能力,就委任云天彪為代領兵指揮使,指揮開德府的兩萬人馬。

經過楊龜山和云天彪的反復催促,開德府這里的兩萬人馬也才到了一萬四五。

云天彪對楊龜山說:“相公,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戰機或失也。”

于是,楊龜山和云天彪便率領這一萬五千人馬北上。

與此同時,鄧、辛、張、陶四將,那日得令,早已帶領各自的兵馬,如飛也似地殺奔到了北京大名府,并且四將都已經跟梁山軍接過戰了。

這一日,楊龜山和云天彪率領大軍來到了離大名府只有數十里遠的元城。

——這里是楊龜山定下的大軍集合點。

此時,鄧、辛、張、陶四將以及相州、磁州、恩州、博州、翼州各州人馬差不多全都已經到了元城。

只是,元城早已經被先下手為強的梁山軍給攻占了。

此時元城與大名府城形成了相互為援之勢。

宋軍剛到元城的時候,元城的守將石寶,經常出戰,殺退了數波宋軍。

等到宋軍在元城這里越聚越多了之后,石寶才閉城堅守。

爾后,任宋軍圍住,八面攻打,都被梁山軍給打退了攻擊。

楊龜山和云天彪到了元城后,一眾宋將拜罷,楊龜山問:“元城為何還未打下?”

楊龜山和云天彪原來是想將元城當做他們的大本營,不想,宋軍這么多天都打不下來。

鄧宗弼稟報道:“此城守將姓石名寶,此人狡詐如狐,兇狠似狼,城中有一支梁山馬軍、一支梁山步軍,兵力本不多,可城中民眾也不知中了甚么邪,竟然配合水寇守城,使我等屢次攻城,皆功虧一簣。”

楊龜山不信區區數千梁山軍會這么難纏,所以他親自督戰,讓鄧、辛、張、陶四將同時從四面攻城。

面對這么猛烈的攻城,石寶安排馬麟、解珍、解寶各守一面城墻,他親自守最后一面城墻。

很快,宋軍便以優勢兵力向元城發起了猛烈地進攻。

可由于戰前有充分的準備,面對數萬宋軍的攻擊,石寶也成竹在胸,十分沉著。

他指揮馬麟、解珍、解寶率領的“駐隊”,依托有利地形,借助構筑堅固的防御工事,居高臨下,發揮梁山軍神臂弓的優勢,遠距離地大量殺傷宋軍。

——《李靖兵法》根據兵種和戰斗任務,把作戰部隊分成五種戰斗編組,即跳蕩隊、馬軍隊、奇兵隊、戰鋒隊、駐隊。其中,戰鋒隊用于進攻,而駐隊則用于防守。

梁山軍駐隊集中強弓勁弩,輪番選射,矢發如雨,挫退了宋軍三次大規模地進攻。

黃昏時,借宋軍撤退之時,石寶親率馬七軍突然出城,隨后掩殺,給宋軍以重大殺傷……

(本章完)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仙俠版水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