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第三十三章 三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晉末長劍 >>晉末長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三分

第三十三章 三分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0日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孤獨麥客 | 晉末長劍 


宇文悉拔雄要到明年二月才會離京。

太子私下里召見過一次他,給他講了很多事情。其他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把紫蒙川作為他的封地,賜「勇毅侯」金印紫綬。

他聽到后就心下一沉。

紫蒙川是宇文逸豆歸的老巢,當年抵抗慕容鮮卑的前線重鎮,筑有城池。聽聞去年九月被國相莫淺渾的兵馬攻破,據為己有。

逸豆歸仍在饒樂水(作樂水),與國相的兵馬對峙。最近似乎止住了一點頹勢,打得互有勝負了。

從莫淺渾手里要回紫蒙川,不太容易。

只希望大梁朝的虎皮還管用,畢竟慕容鮮卑的慘狀擺在眼前。在朝廷使者的陪同下,以前任單于宇文乞得龜親侄子的身份拿回紫蒙川,作為自己的地盤。

宇文悉拔雄左盤算右思慮,覺得希望還是有的。

他并非孤家寡人。事實上,十一年前南下當質子時,可是帶著「駿馬五百匹、車千乘、軍民數千人」。

麻煩的是這五千男女老少一時間難以召集。

最開始幾年,他們被分散安置在汝南、黎陽、汴梁三地放牧。后來又被遷至譙郡放牧了兩年,

最近幾年則在王屋山、河清一帶耕牧。

他雖然有家奴管理日常庶務,但長時間與梁朝官府接觸下來,這些人里有多少愿意跟著他離開可不好說。

他沒指望把這些人全帶走,但至少得讓他招募數百丁壯啊。沒點自己人,便是去了紫蒙川也要受人擺布。

至于篡奪他家位置的宇文逸豆歸,天子顯然已經不打算讓他當單于了。

鮮卑諸部之中,拓跋什翼鍵最先被摘掉單于頭銜,接著是慕容,現在輪到宇文逸豆歸了,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做出什么激烈的反應。

按照梁廷的意見,承認目前宇文十二部的既成事實,以宇文逸豆歸為肅毅侯,以國相莫淺渾為果毅侯,以他為勇毅侯,三人各據一方。

他居南,背靠梁廷,莫淺渾、逸豆歸居北,東西對峙。

如此一來,宇文三分矣。

能怪梁廷么?其實也怪不上。

先是晉惠帝太安年間,單于宇文莫圭攻慕容庾,損兵折將,前后死傷、被俘兩萬余人。

接著是神龜年間,三家圍攻慕容氏,慘敗。單于宇文悉獨官(莫圭之子)單騎走奔,收容亡散之后,損失過半。

最后便是單于宇文乞得龜(悉獨官之子)時期,更是經歷了多場慘敗,直讓慕容鮮卑如入無人之境,幾場戰役下來,損失數萬人,牛羊百余萬,連城池都被拆了好幾座。

連續三任單于都是這個熊樣,宇文悉拔雄自付換做是他,怕是也要反了。

此番內亂,表面上是攻慕容鮮卑后內部分配不均,其實是長期矛盾積累所致。

說白了,單于威望太低,敢當面指責、謾罵他的貴人越來越多。

如此一來,分裂在所難免,終于讓梁廷覓得機會了。

他暗嘆一聲,興奮勁慢慢退潮,甚至有些懷疑返回草原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他現在是太子仆,如果安安心心等到太子登基,作為東宮老人,混一個太仆卿未必沒有可能。

世上有多少人能當一國之九卿?

但隨即又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遠離是非是對的,太子就一定能順利登基嗎?誰都說不好。

年前最后兩天,宇文悉拔雄通過河陽三城浮橋,返回了洛陽。

河陽三城的浮橋在秋天進行了一次大修,

據說是使用鄱陽郡陰干了數年的上好木料,在當地打制船只,然后一路向北運至黃河,組裝成浮橋。

河陽三橋亦有擺渡,不過只起輔助作用,絕大部分過客還是通過浮橋南來北往,整日車水馬龍,不大修不行了。

朝廷甚至為此專門配備了十名船匠,沒別的事,就專門巡視浮橋損壞狀況,定期維修。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天下太平之后,一切都走上了正軌,河南、河北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

一日漸繁盛的商旅是最好的證明。

城北大夏門外的鴻臚寺賓館內,已經住滿了來自各處的使者。

宇文悉拔雄停下用午飯時,甚至見到了高句麗王弟高武。

是了,正旦要到了,高句麗被羞辱后已經選擇屈服一一或許是暫時屈服一一他們若不派人來參加朝會,顯然說不過去。

宇文、高句麗兩家雖然一起圍攻過慕容,但那都是二十年前的舊事了,悉拔雄、高武二人都沒參與,也不認識,只互相看了一眼,便忙著自家事了。

高武身邊跟著一堆僚屬,用著高句麗土話說著什么。

旁邊一位似乎是鴻臚寺的官員,頓時不滿了,帶你來吃住,居然還避著我說話?于是咳嗽了一聲。

高武醒悟了,于是換了夏言,道:「明年春耕后,五部各出二百精銳,計一千人,最遲七月初抵達此處,交由上國操練。」

「二百人還出得起。這是要打仗嗎?」有隨行貴人問道。

「難道要去晉國故地打仗?我們的人不耐酷暑啊。」

「我聽說在洛陽集結后,就會開往涼州操練。」

宇文悉拔雄將最后一塊碎餅就著菜湯吃下,沒說什么。

很巧,離開洛陽前他聽聞巴西板蠻要出二千「善射」弩士,明年七月初抵達天水,然后開往涼州整訓。

據相熟的兵部官員說,天子特別要求精挑細選,不能濫等充數,一定要技藝嫻熟的板弩士,

且配備好銅弩、藥弩。原因嘛,西征「不養閑人」,精兵吃那么多飯,贏兵也要吃那么多飯,那還不如悉數抽調精兵。

蜀中板蠻都出兵了,宇文鮮卑逃得掉嗎?定然會抽調強兵勁卒。軍士抵達中原后,不合格的可能還要被退回,乃至申斥、責罰。

會賬之后,宇文悉拔雄便準備離開了。就在此時,一綠袍官員匆匆入內,掃視一圈后,快步來到高武面前,低聲說著什么。

宇文悉拔雄特意從旁邊經過,只聽到「周才人」、「求懇」、「憐憫」、「覲見」等詞。再用眼角余光一瞄,高武臉上混合著感激、諂媚以及一絲絲屈辱。

宇文悉拔雄頓時明白了,憐憫地看了高武一眼,出門離開了。

隨從們窩在賓館墻外,剛剛啃完幾個干餅,見得悉拔雄后迎了上來。

悉拔雄擺了擺手,道:「天快黑了,進城。」

眾人紛紛上馬,一溜煙離開了。

對很多人來說,貞明六年(339)的正月就是吃吃喝喝,宇文悉拔雄也不例外。

初六這天,他受太子家令陳逵相邀,入府飲宴。

一起來的人不少,除東宮同僚外,還有部分河南、關西士人。

奇怪的是,沒看到幾個幽州人。

陳逵心情不佳,因為他要被外放了,據說只得了個太守之位。

換旁人能當太守,早就彈冠相慶了,但陳逵不同,離了東宮,也就淡出了權力中樞。

「盧家日漸得勢,我等老人苦不堪言,奈何!奈何!」陳逵喝了不少酒,又是在家中,腦子已經糊涂了,什么話都敢說。

宇文悉拔雄暗道離開東宮果然是對的。

穎川人被慣壞了,晉季以來就沒吃過什么苦頭,以為自己的一切理所當然。殊不知,天子若換個地方起家,比如南陽,一樣能成事。

他只是恰好利用了穎川士人罷了,而南陽雖然豪族不少,但同樣沒有太過強大的家族,天子舍下臉皮娶樂貴人為妻,有你們什么事?不過一一那樣就是齊王當太子了,宇文悉拔雄覺得有點不妥。

宇文悉拔雄默默喝著酒,發現左衛率垣喜、右衛率劉達都沒來。

垣喜是老將,剛猛忠直,不茍言笑。

劉達風趣幽默,但為人頗有分寸。

這兩人都沒來,顯然和陳逵等人攪和不到一起去。

中庶子桓宣沒來,他以前是譙郡太守,以一郡之力堅守淮水,與吳兵打得有來有回,沒讓他們占太大便宜,顯然是有本事的。

率更令金灌沒來。這是個用騎兵的行家,十四五歲就上陣了,作戰經驗豐富無比。

太子舍人陽驁、姚益生都沒來,前者是太子妃的人,后者搞不好也投靠太子妃了。

太子文學荊博來了,去年試通四經失敗,不知道明年會不會試經。呢,他似乎也有些三心二意,居然在偷偷看自己。

宇文悉拔雄端起酒樽向他致意。

荊博回敬了下,一飲而盡。

宇文悉拔雄暗暗思索,荊博家本來只是一豪民,而今雖位列士族之林,但根基淺薄得很,屬于跟著天子發家的土豪,不太容易被老牌士族看得上。

不過他是滎陽人,與穎川近在尺尺,被拉攏似乎說得通。

但他又走的是太學試經的路子,與大部分穎川土人不是一回事。聽說太子挺欣賞他的,這大概便是荊博能被邀請過來的主要原因吧。

宇文悉拔雄暗嘆一聲,這幫人是真的不行在他眼中,也就馮翊人魚遵、扶風人魯尚比較有能力,心里玲瓏之余,諸般政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前年新來的太子洗馬母丘斯也不錯,一年接觸下來,發現他文采飛揚,書寫公文時又思慮縝密,能時不時提醒太子一些錯漏乃至完善文稿,考慮到他不過二十七歲的年紀,相當可以了。

也就這幾個了。

「我走之后,諸君不必掛念,松月林泉,亦我所愛」陳逵用力拍著案幾,嘆息道。

宇文悉拔雄覺得沒甚意思,酒至半場便借口有事離開了。

出得陳府時,他長吁一口氣,

有些富貴,注定不屬于他,或許紫蒙川才是他的未來。

大勢若此,走一步看一步了。


上一章  |  晉末長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