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第一百七十三章 堆積的量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晉末長劍 >>晉末長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堆積的量變

第一百七十三章 堆積的量變


更新時間:2025年06月08日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孤獨麥客 | 晉末長劍 


雨勢很大,天地間一片白茫茫。

六月,本就是平州多雨的季節啊。

松林之中,右驍騎衛的騎士們端來幾個瓦罐,接著從棚頂漏下的雨水。

拓跋思恭披著蓑衣,站在遮雨棚門口,向外張望著。

他是昨夜來此巡視的,無奈天降大雨,只能暫且留下,待雨停之后,繼續去巡視其他游騎營地。

今天是六月二十,距離他們來此半個多月了。

自六月十四日大規模夜襲失敗后,天氣就不是很好,斷斷續續下雨,不但修筑高臺的行動停了,就連攻城都有氣無力。

昨天夜里大雨如注,上千敵兵出南門夜襲,被擊退。

大梁王師不怎么攻了,鮮卑人反倒活躍了起來。不過這不是什么壞事,昨晚那次夜襲,黑矟左營、燕王府護兵陣列整肅,沒有絲毫喧嘩,上白、飛龍山二鎮兵、燕山園戶也頗為鎮定,各路雜兵稍稍有些騷動。

不過燕王也學出來了,布置得非常好,巡邏軍士持弓弩,走者立射,無分敵我,很快將敵人圍殲在壕墻與營壘之間,只有區區兩百余人潰逃了回去。

一口氣斬殺了八百敵兵,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而且,敢出城夜襲的多非泛泛之輩,他們若站在城墻之上守御,想要一口氣干掉八百人真的很不容易。

多殲滅幾次出城襲殺的敵軍,棘城離城破就不遠了。

松林外響起了一陣動靜,在林中警戒的右驍騎衛士卒抽刀出鞘,喝問道:“何人?”

“燕王府的。”雨中隱約傳來了回應聲。

片刻之后,兩名軍官模樣的騎士騎馬而至,交涉一番,驗明正身后,又向拓跋思恭行禮。

“大雨天還跑馬?”拓跋思恭笑問道。

“跑不起來,泥地里摔了好幾回了。”回話之人背插認旗指了指身上的污泥,說道。

“在做什么呢?”拓跋思恭又問道。

“追幾個敵軍信使。”隊主說道:“追一半放他們走了,殿下說不用追得太急。”

拓跋思恭面露笑意。

棘城并未被四面圍上從城東進出是比較安全的,雖然梁軍游騎也會展開抓捕,但不會追得太狠,很明顯是要棘城上下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

當你知道外間城池一個個被奪下的時候,你還能那么穩嗎——五日前,銀槍左營入賓徒縣,攻城兩日,拔之,收降周遭部落、豪族十余、口數萬人。

當你知道你的族人一個個不戰而降的時候,你是什么心情——昌黎縣令公孫猷裹挾城內胡漢軍士,主動請降,這可是慕容家的“外戚”。

當你知道由自家子侄帶領的部落丁口、牲畜遭到北方南下的騎兵大舉追殺,會不會擔心得睡不著覺——很多消息慢慢傳回來了,方才被縱放的幾個信使就是傳訊之人。

古人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真是至理名言。

城內城外,一場意志的比拼,拓跋思恭不認為慕容皝有獲得勝利的可能。

燕王府護軍離開后,拓跋思恭也向外走了走,查看周邊地勢。

迷蒙的雨霧之中,車馬始終未曾停歇。

有來的,有走的,一切有條不紊。

六月二十二日,雨小了很多,攻城戰并未立即開始。

燕王邵裕行走在營地之中,查看各營情況。

至燕山苑園戶營中時,特地多停留了會。

軍士們正在吃馬肉湯,見了燕王,紛紛放下碗筷行禮。

邵裕笑著示意眾人免禮,然后看了看某間營房前的大釜。

釜中湯水已經燒開了,冒著熱氣,偶爾見得肉塊、野菜上下翻滾,再看到那一溜正蒸著粟米飯的瓦罐時,微微點頭。

想了想后,對中尉到華說道:“時已近午,孤就在這用飯。”

說罷,沉吟了下,道:“卻也不好過分占了兒郎們便宜。這樣吧,把早上那匹別了腿的馬拉過來,請將士一起享用。”

話音剛落,營房內以及附近圍攏過來的軍士們齊齊歡呼一聲。

邵裕哈哈大笑,道:“這鬼天氣,不吃點好的如何提振士氣?”

“還是殿下曉得我等苦楚。”有人情不自禁說道。

此人說完,有軍官瞄了他一眼,不過沒說什么。

那人也不傻,立刻低頭不語了。

邵裕又讓舍人郭時取來一大包香料,小心翼翼地打開,往釜中倒了一些,然后攪了攪,道:“大家一起從幽州來到平州,有好物自然一同分享。此謂香料,投入湯中,鮮美無比,孤與爾等共享。”

歡呼聲更熱烈了,許多人情不自禁地圍了過來。

邵裕又攪拌了一會,笑道:“見者有份,吃過午飯的也有。外間正在殺馬,一會還有肉湯吃。”

說完,招了招手,挨個給人盛肉湯。

軍官們立刻發令,讓所有人列好隊,拿上木碗去接肉湯。

聚集過來的人越來越多,有人半個身子都淋著雨,卻全然不顧,夠著頭在那看著。

邵裕興致很高,對這些人也非常熱情。

燕山苑一共三千園戶,從設立之初起就歸他管。數年間,他一邊與燕山苑園戶們耕田放牧,一邊操練軍陣、武藝,對這些將士知根知底。

他們曾經被拉到遼西御敵,與慕容鮮卑有過小規模的交鋒,算是見過血,感受過戰場氣氛。此番圍攻棘城,是這些人第一次正兒八經上戰場,邵裕一直小心呵護著,密切注意著將士們的士氣和狀態。

直到目前為止,一切還算不錯。

參與過兩次攻城,折損了部分人馬,還與出城襲殺的敵軍交手過一次,成功應對過去了。

等打完這場仗,增補一些新兵,再好好整頓一番,就是一支可戰之軍了。

父親還特別給所有人配備了精良的器械,燕山苑園戶已然是標準的重甲步兵。從今往后,只要不被成建制殲滅,這就是種子,新兵加入其中,有老兵帶著,成長會非常快。

這是他一手調教起來的部隊,就像父親當年從無到有創建禁軍一樣。

將士們敬佩他、愛戴他,愿意為他拼殺。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邵裕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父親的不容易以及——創建一支獨屬于自己的部隊的滿足與快樂。

邵裕一直忙到很晚,先后給百余人盛了肉湯后,才稍事休息,然后登上高臺,俯瞰整個營地。

直到目前為止,大梁王師的營地還是非常整肅的,士氣維持得還算不錯。而慕容鮮卑出城襲擾失敗,后方還有不利消息傳來,久而久之,他們的心態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到了這會,作為守城主力的漢地士族就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繼續消耗自家部曲,為慕容皝拼命,值不值得?

事情或許比較復雜,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那么干脆地忘恩負義當白眼狼的,但有人對慕容氏死心塌地,有人猶豫不決,有人則是沒找到機會背叛,這也是事實。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想拼命的會越來越多。

邵裕甚至覺得,可能都不需要怎么攻城,慢慢等就是了。

“嘁哩咔喳!”一扇破門板被拆了下來,砍成一堆碎木頭。

沒法出外樵采,可不就得拆門板燒火做飯?或許有人說預先存儲大量柴草,倒不是不可以,但總有個限度,而今便是用光了。

至于房子拆完了后怎么辦,涼拌唄。圍城一年以上的事情又不是沒有,到最后別說熱湯熱飯,一粒米都沒了,只能生吃“肉脯”。

而拆門板,當然先從民房拆起了,達官貴人的還得往后捎捎。

但棘城百姓卻也不是那么簡單的,見到軍士過來拆他們家時,有那潑辣的婦人,直接往地上一坐,哭天搶地,破口大罵:“張四,當年你父快餓死了,還是我家大人公給了一塊胡餅,他才活了過來,要不然哪有你?你個賊貨,好狠的心哪,我家就這一套宅子,拆了如何遮風擋雨?”

還有那咳嗽不停的老人,重重嘆了口氣,道:“三家圍攻棘城時,我隨先慕容公出戰,破入敵陣,斬首二級,得許可在城中建蓋屋宇,而今要沒了么?”

“當年慕容公可是發了《許蓋屋宇令》,我家兩兒為他征戰,一死遼西,一死紫蒙川,拿了撫恤、掏空積蓄才蓋起的屋宇,誰若要拆,就是要我死!”說這話的是一個鮮卑老人,哭聲哀戚,聞者動容。

但沒用。軍士們要吃熱湯熱飯,根本不鳥這些人,掣出刀槍,將老頭、婦人逼到一邊,直接開始拆屋。

離他們不遠的東門突然打開,又很快合上,幾名泥猴也似的信使沖了進來,大口喘著粗氣。待看到城中開始拆屋時,怔了一怔,很快就被官吏接走了。

當天晚上,一些消息在城內不脛而走,傳得有鼻子有眼的。

慕容皝大發脾氣,他明明已經控制住信使了,不讓他們亂說話,但消息還是傳出去了怎么回事?

守城軍士聽了,面無表情。部落被打了和他們沒關系,又不沾親帶故的,關心人家死活作甚?不說兩句風涼話就不錯了。

部落首領們則坐臥不安,也顧不得那許多了,紛紛涌進慕容皝府邸之中。


上一章  |  晉末長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