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郊外,燕山腳下,1872坦克部隊基地。
“又要競標了,不知道這次太平洋集團會有什么新鮮的玩意兒。”
“沒錯,太平洋集團的產品,每次都讓咱們耳目一新,咱們的老59,也是在太平洋集團的幫助下,重新煥發光彩的!”
坦克兵們說著,看向了身后一排排的坦克。
還是老59,畢竟他們雖然承擔守護祖國西大門的任務,但是屬于二線部隊,并不需要先進裝備,老59在國內數量巨大,也不可能全部淘汰。
但是,老59的心臟卻已經升級了!屁股后面塞進去的,絕對不是之前的12150L發動機,而是來自奔馳重卡技術的V8發動機,八缸,只有之前一半的排量,就能輸出五百多馬力,體積小了一大圈,以至于后面都變得空曠起來了。
平時也不用五百小時就大修了,開起來那感覺,真是爽!
大家伙對太平洋集團那是非常期待的,至于其他的……
“這次據說一汽二汽都來參與競標了,不過,這些廠子也不過是來打醬油的,他們的車子,根本就比不上太平洋集團的產品!”
就在大家伙議論之中,馮進喜走了過來:“怎么,都閑著是不是?去,把咱們的坦克再清洗一遍!”
“是!”
坦克兵屬于體力活兒,擦坦克這種事,那絕對是輕輕松松。
就在此時,外面傳來了發動機的轟鳴聲。于是,大家伙又看向門口。
首先開動過來的是一汽的產品,車頭那雙飛燕的標志格外明顯,整個車子,有些像是西北王,看來就是從西北王的技術衍生過來的了!
車子開進了坦克部隊基地,一群人下來,開始對這輛車進行快速的維護保養,等待著接下來的競標開始。
徐所長指揮著大家伙忙碌,馮進喜就走了過來。
“徐所長,這是你們的競標產品?”
“沒錯!”徐所長滿臉驕傲:“咱們一汽是共和國的長子,這次的產品,更是咱們日夜不停奮戰幾百天研制出來的,咱們對這次競標,充滿信心!”
“嗯,當年的CA30,是咱們部隊最強的越野車。”馮進喜說道:“現在這車,是在CA30基礎上改進的嗎?”
“當然不是,和CA30毫無關系!”徐所長說道:“這發動機,是咱們一汽旗下錫柴自己研制的發動機,三百多馬力!變速箱,目前雖然是咱們進口的,但是,咱們已經開始了國產化的工作,至于這這車橋,也是門式車橋,三大件,都是全新的!”
一汽是造中卡起家的,但是不會一直造中卡,目前跨省運輸的主力,已經是重卡了,所以,一汽也要積極地向重卡領域進軍!
他們旗下的錫柴,已經在研制大馬力發動機了,這次趕著軍車競標,把奧威發動機給研制了出來,功率覆蓋280馬力到350馬力,也算是給重卡研發創造條件。
當然,能這么快搞出來,也是因為發動機上使用了大量的奔馳配件,油泵、增壓器、甚至是活塞,都是直接從太平洋集團的配件廠里訂購的。
不管如何,發動機有了,但是,自動擋變速箱還是太難了,目前只能用進口產品,等以后再慢慢過渡到自己生產。
至于門式車橋,直接測繪仿制太平洋集團的產品,然后按照比例縮小就可以了。
就算是這樣,能趕在部隊招標前完成,也足以體現一汽的水平了!
就在此時,外面再次傳來了發動機的轟鳴聲,二汽的車子也開動了過來!車頭那雙飛燕的標志,格外明顯。
相比一汽,二汽更是充滿期待,畢竟,目前部隊里使用的越野卡車,幾乎都是EQ240,尤其是在前些年的老山前線,部隊對東風的越野車好評如潮。
這次,他們一定要贏!
“老朱,你們這是改了153?”徐所長開口。
朱祥瑞笑了笑:“這可不是153的技術,這是咱們全新研發的!就拿發動機來說,咱們用的是康明斯發動機,350馬力!”
康明斯?徐所長皺著眉頭:“你們用的進口發動機?”
“咱們已經談妥了,從康明斯引進技術,在咱們東風生產!”朱祥瑞說道。
徐所長神情復雜。
轎車領域不說,在卡車領域里,一汽其實是比二汽更有出息的,二汽幾乎沒自己研制,全部都是從國外進口!
就拿雙方的第一款重卡來說,解放奧威,駕駛室,自己設計的,發動機,錫柴自己研發的,變速箱是國內大名鼎鼎的法士特,車橋是解放自己搞的457車橋。
東風天龍,駕駛室,從島國進口的,發動機,從康明斯進口的,變速箱用的也是法士特,車橋,東風祖傳的153車橋。
后來,東風又搞了雷諾,照樣還是國外進口的發動機,幾乎就沒有自己研發過,而錫柴不斷進步,一款款發動機,幾乎都是自己搞的。
兩者相比,自己搞的腰桿子更硬,但是同時,也意味著要付出更多辛苦的工作!
現在,徐所長心里不是滋味,難道這次要被二汽給比了下去?
“厲害啊,咱們這中型卡車的動力,都這么快就過渡到三百多馬力了!”馮進喜在一旁開口。
以前的時候,能有一百多馬力就不錯了,現在翻了兩倍!這完全是因為這些年來,國內的卡車工業飛速發展的原因啊!其中領跑的火車頭,那就是太平洋集團!
想到這里,馮進喜開口:“太平洋集團的什么時候到啊?”
“不知道,他們是壓軸的,肯定是最后一個出場。咦,外面又來了一輛,那是……斯太爾改的嗎?”
“沒錯,就是斯太爾改出來的,和美國佬的FMTV差不多,這黃河廠也太不要臉了,拿重卡來競標中卡,他們難道不覺得丟人嗎?”
一汽和二汽的人望向外面,看著那輛開過來的黃河卡車,外形有棱有角,直接在斯太爾的外殼基礎上增加了一層裝甲,就跑來競標了?這也太不要臉了!
黃河廠的人才不會覺得有啥不妥的,斯太爾在美國,競標的FMTV,就是中型戰術車輛家族!實際上,斯太爾在西方的分類,也是中卡!
國內拿來當百噸王,其實人家的額定載重量只是八噸而已,中卡!
三輛車放在一起,大家伙都在打量著競爭對手,想著自己車子的優勢,但是……
“太平洋集團的車子,怎么還沒來?”
“對啊,看來他們這是勝券在握啊!”
“該不會已經被軍方內定了吧?”
就在大家伙的議論中,外面來了一支車隊,前面開路的是猛士車,后面跟著一輛卡車,這卡車應該就是來競標的了……只不過,看著那輛車過來,大家伙的心中越來越不安。
這車子,和他們設想的不一樣啊!
等到靠近之后,看得更加清楚,當發現了車頭那個大鼻子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
“長頭車?”
“這太平洋集團造的中卡,怎么是長頭的?”
“沒錯,長頭車不是已經被淘汰了嗎?”
國內汽車工業剛剛開始的時候,都是清一色的長頭車,發動機在駕駛室的前方,結構完整,布局先進,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歐洲率先進入了平頭車時代,東方也就開始跟進。
一汽的六平柴、二汽的153,重卡領域里的斯太爾,都是平頭的。
平頭車,駕駛室在前面,發動機在司機屁股下面,這樣駕駛員的視野非常好,維修發動機的時候,可以翻起來整個駕駛室,也很方便,尤其是,夏天的時候,發動機的熱氣不會吹到駕駛室里面來,屁股下面有隔熱層,整體來說,設計更先進。
而且,隨著卡車不斷變大,很快就能到達國家規定標準的極限,比如說車長的限制,平頭車沒有一米多長的駕駛艙,天生就有多裝貨的優勢,所以,平頭車就逐漸占領了市場。
現在,太平洋集團居然復古了?
車子停下來,大家伙就圍了上去,然后……看到李潤柱從車上下來,很多人的臉色都綠了。
李領導,您的屁股坐的地方合適嗎?
“不錯,不錯,這車子感覺很好!”李潤柱顯然還沒有意識到當評委該怎么做,居然還在那里點頭稱贊!
這就有些過分了!
“李領導,這車子好在什么地方?”
“你們看不出來嗎?這車子是長頭的,所以,整體高度低啊!”
大家伙都無語了。
平頭車,發動機在駕駛員屁股下面,這樣駕駛員坐的位置肯定要變高,同樣配置,長頭比平頭長了一兩米,但是高度上,平頭比長頭高一米多。
在民用車輛上,高了反而有好處:駕駛員的坐姿高,所以視野好啊!
但是,在軍車上,高了就有壞處了:容易翻車!
“那當初競標重型卡車,不也是用平頭嗎?”
“重型的車子寬啊!”
大家伙是一陣陣的無語,這李領導拉偏架的水平,也太低了吧?
“不管結構,不管外形,只要能滿足咱們的需求就行。”另一名領導從猛士車上下來,開口說道:“大家伙既然都到齊了,那接著,就準備比賽吧!”
“咱們先來了,已經檢查過車子了,現在,給兄弟單位一些時間,讓他們檢查一下車子,做好了準備再開始。”徐所長很大度地看向長頭車旁邊忙碌的幾個人影。
邢富強直起來了身子:“不用,咱們只要繞車一周,看看情況就行,車子整體不用檢查。”
“邢工,你們還是檢查一下吧,尤其是剎車系統。”徐所長善意提醒。
車子想要發揮最好的性能,就必須要根據不同的路況做出不同的調整來,至于車子的剎車系統,老司機都知道,跑兩趟,就需要下來調整一次,把剎車蹄的螺母徹底擰緊,然后反向轉半圈,就調整到最合適的情況了。
現在要測試,肯定都是極限狀態,更是需要隨時調整。
“不用,咱們的剎車系統,在整個壽命期里都不需要調整。”邢富強說道。
“這不可能!”大家伙都驚呆了。
邢富強笑了笑:“咱們用的是自動調整臂。”
這幾個字一出,大家伙都睜大了眼睛。
重型車輛都是氣剎,從那個罐頭瓶一樣的剎車分泵出來的制動力,通過連桿機構直接就傳遞到了車輪內部的制動蹄上,這也是國內最常見的方式。
因為整個機構都是固定死的,所以,也沒有調整能力。
這個自動調整臂,不需要用到高大上的電子技術,就是一些基本的機械元件,其中最重要的齒條、離合器、推力彈簧和蝸輪蝸桿機構。
當踩剎車的時候,推力彈簧和離合器組合,可以識別制動過程中的剎車間隙,而蝸輪蝸桿,一方面傳遞制動力句,另一方面在回位的時候自動調整,設計非常巧妙。
雖然這是西方六七十年代就具備的技術,但是國內一直沒有,畢竟,司機都是半個修理工,平時勤快一些就可以了,不需要復雜的機構,越復雜,故障率就越高啊。
而在軍車上,不在乎這些,在乎的是技術是不是夠先進!
軍車如果有情況,可能需要一口氣跑幾千公里,難道還得時不時地下來調整剎車?
太平洋集團又耍了一手絕活啊!大家伙就算是知道這東西的原理,也得經過大量的實踐,才能搗鼓成熟,在這個領域里,又落后太平洋集團了!
不過……這只是一個小環節,關鍵還是三大件!
想到這里,徐所長繼續開口:“這車子用的什么發動機?”
“就是咱們常用的發動機,V6結構,三百五十馬力。”
車頭不是很大,V6發動機的長度比L6的小幾乎一半,這也是太平洋集團可以選擇長頭布局的原因。
眾人松了一口氣。
“變速箱呢?”
“祖傳的AMT變速箱。”
大家伙更是松了一口氣,居然還是AMT!
咱們上的可是帶液力變矩器的AT變速箱,艾利遜的七擋變速箱,怕不怕?
黃河廠的人卻是首先反應了過來:“你們在競標成功的重卡里,已經用了AT自動擋,移植到中卡領域里應該很容易才對啊,你們為何沒這么做?”
“因為我們認為沒這個必要,我們的AMT自動變速箱已經能很好地適配五百馬力以下的發動機,壽命長,結構簡單,造價低,而且,最關鍵的還是,動力傳遞直接,不會損耗。”
哪怕開個家用車,AT變速箱的也會比手動擋增加百公里一升的油耗,原因嘛,當然是AT的液力變矩器傳遞效率低!
大家伙雖然用的都是350馬力發動機,但是用AT變速箱的,傳遞到變速箱上,可能就剩下了三百馬力,而太平洋集團的車子,還是原來的動力水準!
眾人的心涼了半截,特么的,怎么沒想到這個問題!
其實,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太平洋集團用AMT變速箱,還是為了在中央增加混動系統,如果是液力變矩器,那不是純機械傳動,中間根本就不好匹配。
朱祥瑞的眼珠子轉了轉:“既然這樣,那你們這款車的提速能力一定很快了吧?能不能先給咱們展示一下,讓咱們看看?”
“當然沒問題,請部隊給咱們上八噸的配重!”
這么好的車子,只拉八噸浪費了,要是放到民間,少說也得干八十噸,但是軍車講究的是越野能力,和公路開動不能相比。
“好!”馮進喜點頭,立刻招呼自己的士兵。
很快,八噸的配重就裝到了貨箱里,車子來到了提速性能測試點。
這里是水泥路面,每隔十米,就裝了一個光電門,記錄車子通過光電門的速度,同時,道路前方還有激光測距儀,通過疊加時間數據,直接得到速度結果。
邢富強坐進了駕駛室,對自動擋的車子來說,直線加速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油門到底,干就完了!
大家伙都在看著車子,350馬力,八噸貨,帶車子自重,已經接近二十噸了,這零到六十公里每小時的加速,就算不是二十秒,至少也得十五秒吧?
要是公路上的那些百噸王,一分鐘都夠嗆。
發動機咆哮起來,邢富強看著一旁的大號顯示燈,當上面的秒數顯示到零的時候,松開剎車。
車子躥了出去。
所有人都驚呆了。
這么快?
我莫不是眼花了?
怎么在發動機的轟鳴聲中,我還聽到了一種電機轉動的滋滋聲?
顯示屏幕上,代表車速的那個位置,數據在飛快地跳動,二十,三十,四十……
當顯示到六十的時候,數據停下,開始閃動。
這……這有多快?
大家伙都驚呆了,絕對在十秒以內啊!
“七秒六七!”終于,牌子上顯示了相關數據。
提速快了不挨揍!這是所有從戰場上下來的人的一種經驗總結,當你發現炮彈向自己飛來的時候,能跑多快就多快,能跑多遠就多遠!
雖然跑不過炮彈,但是只要跑過彈著點就可以啊。
現在,這太平洋集團的軍車,簡直就是戰場飛毛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