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業第七百五十五章 坊柴轟轟烈烈的改革之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國工業 >>大國工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五十五章 坊柴轟轟烈烈的改革之路

第七百五十五章 坊柴轟轟烈烈的改革之路


更新時間:2024年11月27日  作者:華東之雄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華東之雄 | 大國工業 


會議室里,其他人的心情有些復雜。

本來說的不是咱們三個廠分家的問題嗎?這會議開了半天,居然變成了坊柴的改革會議?王領導,咱們這會議,是不是跑題了?

此時,譚光認出來了秦鋒,更是無比興奮,直接跑了過去,熱情地伸出手去。

“秦總,見到您真高興!您就是咱們東方企業的領軍人!”

秦鋒笑了笑:“我怎么是,我們是民企,只能充當國家工業的輔助力量,國企才是領軍人。”

“不,不。”譚光搖頭:“當年,剛剛建國的時候,國企的確是領軍人,但是,幾十年下來,國企早就是尾大不掉,沒有任何競爭力,你們民企,雖然是后起之秀,卻是國家發展的中堅,沒有你們,咱們和曾經的蘇聯,沒什么兩樣!”

“咳咳。”后面,徐廠長有些擔心。

這什么地方,你居然敢這樣說?蘇聯的命運,那可是解體!

王鋼臉上的表情嚴肅:“是啊,蘇聯發展了幾十年,最終解體了,為什么?還不是因為制度的問題,咱們國家,不能走蘇聯的老路,所以,咱們要改革,從七十年代末期,咱們就開始了改革!現在,改革的口號,也已經深入人心!”

王鋼看向其他人:“不僅僅坊柴要改革,你們其他廠,也要改革!誰不改革,誰就會死,誰改革得慢了,也會死!不要怕砸破了某些人的鐵飯碗!要么少數人沒飯吃,要么所有人沒飯吃!”

三個廠的廠長都是一震。

“分家就這樣決定了,你們各個生產廠,以及發動機、變速箱等工廠,都要分開,各自過各自的,咱們看看,今后誰能適應改革的大潮,誰會被這股浪潮淹沒,如果你們自己覺得沒有改革的魄力,那也可以找年輕人上來!”

王鋼這話,擲地有聲,他既然坐到了今天的位置上來,就絕對不會看著一個個國企破產倒閉,他要積極地推動改革,通過改革,讓企業煥發生機和活力!

“好,會議就進行到這里,具體文件,可能需要一個星期左右下發,你們回去之后,先做準備。”

大家伙都有些心情復雜,甚至都忘記了,這好像不太符合機關的作風,難道這大中午的,不該吃了飯再走嗎?

只有譚光還在那里興奮:“秦總,見到您真是太高興了,今天中午,我請客,咱們一邊吃,一邊聊如何?咱們坊柴的改革,還需要您給出謀劃策。”

居然不是公款吃飯,而是私人宴請?

馬繼民反應過來:“沒錯,秦總,咱們請您吃飯,咱們黃河廠的改革,也希望您給出謀劃策!”

趙德柱跟著反應過來:“秦總,能和您一起吃飯,是咱們的幸運!”

機關外面,一個普通的小飯館。

每人一碗炸醬面,就連王鋼也是同樣的飯食,他也不嫌棄,把各種配菜放到碗里,一通攪和,同時開口:“小鋒啊,咱們國企的改革,勢在必行,今天在這里,你就給大家伙介紹介紹。”

“嗯。”秦鋒也不含糊:“咱們重汽聯營公司,早就該解散了,上頭有各種束縛,就不可能大展拳腳,公司的經營權力,下放到各個省,甚至是市,才能讓各個廠有足夠高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其他幾個人點頭,這碗面,吃不吃無所謂,但是,聽秦總的分析,絕對不能少!

“如果不改革,只有死,畢竟,一汽二汽這兩個巨頭,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重卡市場掌握在咱們手里,用不了多久,他們也會進軍重卡市場。”

“什么?”大家伙都是一陣的驚訝。

一汽和二汽是造中卡的,產能也很高,他們要是進入這個市場,那咱們還怎么混?

“現在,解放的四平柴,稍稍提升一下,就能邁入重卡領域。”秦鋒說道:“更不用說,他們今后還會專門研發重卡車型,對他們來說,重卡之路是必須要走的。”

解放在擺脫了長頭的綠蛤蟆之后,就開始搞平頭車了,駕駛室是三菱T850,發動機是解放自己的CA6110,匹配六檔手動變速箱,噸位直接提升到了九噸,后續變雙橋,就能提升到十六噸,前面再增加一根轉向橋,就能提升到三十噸,就會變成重卡領域里的前四后八。

而且,解放還會不斷提升,推出西北王、牽引王,在這些車輛的基礎上,推出四大,也就是大馬力,大離合,大變速箱,大速比后橋,徹底成為重卡,在歷史上,銷量從98年到2004年,連續七年全國第一,市場占有率第一。

這些真正搞重卡的,卻沒有一個能打的!

在這些車輛的基礎上,解放搞起來了J5,也就是經典的悍威和奧威,而且,完全是自主設計的駕駛室,和那些只知道買買買的車企不一樣。

和一汽相比,二汽就有些不爭氣了,駕駛室從來都沒有自己設計過,完全就是靠買,動力總成也是靠買,東風現在的153,就是島國的技術,后面掛個拖斗,也能搞個四五十噸的載重量,其實也已經一腳踏進了重卡領域。

斯太爾三兄弟日子過得慘,沒有太平洋集團的出現,也會有一汽和二汽的打壓,所以,秦鋒得給他們說清楚,省得以為沒了太平洋集團,他們日子就會好過了。

“一汽和二汽這兩個企業,重卡年產量也會很快破十萬輛大關,在場的各位,如果還沒有改革的勇氣,那以后,肯定會被擠垮。”

太平洋集團的高端重卡,年產十萬輛,一汽和二汽走低端,年產二十萬,斯太爾三兄弟賣給誰?

“王領導,咱們相關部門應該給他們下一道行政命令,阻止他們進入重卡市場!”徐志遠突然開口。

王鋼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徐廠長,如果這是在正式會議上,你信不信,我當下就撤你的職!什么年代了,你還以為靠行政命令干預市場競爭,能讓市場良性發展?”

徐志遠臉色就是一白。

“可是,可是……這么多廠子,都進入這個市場,這不是多生孩子好打架嘛……”

“什么可是,市場就是優勝劣汰,市場就是殘酷無情的!誰沒本事,那就倒閉破產!我在這里,提醒你們,分家之后,各自過各自的,別想來找我要一分錢撥款,沒有!”

“我們,能不能,能不能不分家……”

“看來,你的確需要退休了。”王鋼神情更加嚴肅:“你這樣的思想,怎么能帶領山城汽車廠發展壯大?”

“王領導,王領導,我回去之后,一定好好反省……”

譚光眼睛閃亮:“秦總,我已經想到了改革的口號了。”

“什么口號?不換思想就換人!等我回去,廠里改革,一定會受到很大的阻力,不管是誰,哪怕就算是副廠長,只要不積極地響應改革的號召,那就換了他!也希望上級領導能支持!”

王領導點頭:“咱們會全力支持,你們這次,就是扛著鍘刀搞改革!誰敢制造阻力,就換掉誰,哪怕就算是東山省的領導,哪個敢給你們找麻煩,敢去求情,就來找我!”

“是!”

這頓飯,吃得大家伙心情復雜。

徐廠長和譚光吃完了之后,就返回了坊柴,坊柴轟轟烈烈的改革,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廠會議室。

“不改革,只有死。”年輕的譚光看著滿座的老家伙們,開始了自己的改革。

“改革的主要內容,就是定崗、定編、定員的三定和人事、用工、分配的制度改革!主輔分離,直面市場進行三三制改革,這些改革,一環套一環,不斷推開,徹底砸碎鐵飯碗,打破大鍋飯!”

譚光是滔滔不絕,下面的人,無動于衷。

“小譚,你還是具體說說吧,你說這些口號,咱們又聽不懂。”一名副廠長開口。

“好,那我具體說,先說第一條,定崗,就是確定崗位,有了崗位,才會有編制,才會有具體的人員,我們的崗位,太多了,比如說,僅僅一個管理人員的部門,有D委系統的組織處、干部處,行政系統的勞資處、再就業中心。我計劃,這4個部門合并為一個人力資源部,一共設置十八個崗位……”

“那之前的人怎么辦?”

“沒錯,這幾個部門加在一起,六十多個人,你這樣一搞,剩下的四十多個人,去哪里?”

“去哪里我不管,總之,不能繼續占著茅坑不拉屎,一張報紙一杯茶過一天。我們坊柴,就是這么垮下來的!”譚光看向眾人:“我們坊柴有七百多的領導干部,真正干事的有幾個?我們改革后,干部崗位會只剩下兩百來個,其他的人……都得離開坊柴!”

“你這改革,是先要革咱們廠領導的命,是嗎?”

“要么少數人沒飯吃,要么廠子倒閉,所有人沒飯吃,這么做,我問心無愧。”譚光開口。

“咱們不同意!”

“沒錯,咱們廠子是遇到了經營困難,但是,只要上級給咱們撥款,還是能搶救一下的!”

“咱們可是老牌國企,上級不能不管咱們,咱們倒閉了,國家工業難道靠民企嗎?”

譚光的目光掃過了說話的人,語氣嚴肅:“不換思想就換人!”

“什么?你敢動大家伙?你信不信,你今天出不了這個門!”

七百多干部,只留下兩百多,那意味著會裁掉五百多!坐在這里的,有三分之二都得下去!

誰樂意?

“我看看誰敢!”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了一個聲音。

看著門口的那人,所有人瞬間閉嘴。

“王領導,您怎么來了?”徐廠長趕緊迎了上去。

“上級決定,把坊柴的改革作為試點,展示給全國看,讓咱們市里為你們保駕護航。”濰坊市的王領導解釋:“這次改革,是一次硬碰硬,徹底砸碎鐵飯碗,自己就得比鐵飯碗更硬!所以,市里必須要幫忙,畢竟,市里也不能看著坊柴這個大型企業倒閉破產!”

“王領導,咱們不是反對改革,但是,他上來首先革咱們的命!這什么意思?沒有咱們廠里的中層領導,能有廠子的正常運轉嗎?”

“沒錯,王領導,咱們現在效益不好,都是民企給擠兌的,那些民企,就知道追逐利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個胖一個瘦,完全就是瘸腿!”

王領導目光嚴肅地看向那些說話的人,很快,他們就感覺到不對勁,紛紛閉上了嘴。

“上級說了,國企發展到現在,已經是病入膏肓,改革,就得下猛藥,當然,也會觸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不過,不改革,那就只有死,上級給的一條重要指示,就是打破國企鐵飯碗的概念!不要以為,只要進了廠子,那一輩子就高枕無憂!”

沒有人說話了,因為他們反應過來了:王領導是站在譚光一邊的!

“咱們坊柴,是有著1.36萬人的大企業,但是,一線工人連五千人都不到,干部倒是有七百多!你們難道不覺得這很荒謬嗎?”王領導目光灼灼地看著這些人,沒有一個敢和他目光對視的。

“為了支持這里的改革,市里已經決定,特批五百個提前退休的指標,企業內部,還擁有提前五年內退的資格。”

想要縮減人員,直接辭退是最差的做法,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畢竟還沒有到96年,大批國企員工辭退潮,現在貿然這么做,可能會出問題。

大部分的干部,年齡都不小了,崗位少了,多余出來的人,直接退休好了。

領導干部,沒一個想退休的,手里有點權力的感覺,那可是不一樣的,不過……改革勢在必行,退休這條退路,還是比其他要好的。

譚光用感激的目光看向王領導。

去年,工廠因為沒錢交電費,過年都沒電,當時,就是王領導給協調通的電,讓企業職工能過好這個年。

現在,改革面臨龐大的阻力,也是他給提供了這些條件!多余的領導干部,直接提前退休,這樣阻力就能大大減少了!

“你們有意見嗎?誰有意見,可以繼續提。”

下面都是一陣沉默。

王領導看向譚光:“譚廠長,接著傳達改革方案吧,我也在這里旁聽一下。”

“嗯,接下來就是咱們工廠的瘦身問題,目前,我們的直屬單位有足足53個,很多單位并不盈利,僅僅和我們不相干的工廠,就捆綁了十幾個,我們還有醫院、學校、幼兒園等等,這些單位,嚴重拖累了我們企業的發展,所以,接下來的改革,就是把直屬單位從53個減少到12個,只剩下十部一室一中心。”

“這怎么行?沒了學校,職工子弟怎么上學?沒了醫院,職工怎么看病?”

“沒錯,這不是瞎胡鬧嗎?”

“民企沒醫院,沒學校,他們的職工子弟就不上學了?職工就不看病了?”譚光說道:“凡是和生產無關的,都會被剝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瘦身,才能扭虧為盈!”

以前的時代,進了國企,那就是進了一個小社會,什么都不用管,企業可以把職工從孩子出生到自己養老送終一套都給包了,這所謂的鐵飯碗,可不是開玩笑的,那是有一套全面的方案的。

國企里五臟齊全,什么都有,也正是因為這些,才讓國企尾大不掉。

不去掉這些,就沒法融入市場競爭,以前靠國家補貼可以維持,企業垮不了,國家就得被拖垮。

“醫院,學校,幼兒園這些,政府都可以接管過來。”王領導繼續說道:“其他剝離的企業,也可以搞相同的改革,自力更生。”

把學校和醫院從廠屬變到政府領導,那效率是不一樣的。

職工學校,里面招收的都是職工子弟,反正長大了也能進工廠,沒幾個好好學習的,大部分都是混日子的,老師也是混日子,變成政府領導,那風氣也就不一樣了。

職工醫院,更是如此,不知道有多少職工,本來身上沒毛病,愣是要住院,不僅僅工資照發,醫院這里還能白吃白喝有人伺候。

到了社會醫院,職工有這么大臉面嗎?

真正有病的看病,沒病的敢賴在醫院里?

那些社會上需要看病的人眼看醫療資源被擠兌,還不得和他們干仗!

這些都是必須的改革!

“留下來的部門,也要精兵簡政,尤其是鑄鍛廠,冗員最多,需要大量裁撤,我們采用競爭上崗的方式……”

“不行,辦不到,我不知道該讓誰回家。”鑄鍛廠的副廠長開口了。

“你真的不知道?”

“沒錯。”

“好,現在,我宣布,鑄鍛廠副廠長陳盼山,被免除副廠長職務!提前光榮退休!”

所有人臉色都是一變,誰敢阻撓,誰就會被當場開除!而且,還不是譚光說的,是王領導說的!上級領導,真的是全力支持譚光這個乳臭未乾的家伙的改革!

這次,是來真的!

“王領導,陳廠長這些年來,盡職盡責……”

“現在,我接著宣布,鑄鍛廠正廠長馬富貴,被免除正廠長職務,提前光榮退休!”

誰反對,誰滾蛋,誰求情,誰滾蛋!

以兩名分廠廠長級別干部的退休殺雞給猴看,坊柴轟轟烈烈的改革,終于拉開了帷幕!


上一章  |  大國工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