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117廠。
這個廠建立于1957年,屬于一個老牌的航空電器線纜生產廠。
青磚制造的廠房已經開始斑駁,木制的窗戶由于漏風,發出嗚嗚嗚的聲音,廠房內部,一臺臺機器設備,已經有些老態龍鐘。
“咱們廠早就該更新換代了。”車間主任孟慶國感慨地說道:“這木制窗戶,得換成鋁合金的,不漏風,車間內部就沒有灰塵,咱們生產的線纜質量就會更高。”
“是啊,這次多虧了有新的項目,否則,咱們廠賺的那些錢,也就剛剛夠給工人們開工資的,沒錢更新設備,咱們廠還怎么發展?”廠長楊明海望著落后的設備,也是非常感慨:“換窗戶只是小事,咱們關鍵的,還是把生產線更新了!”
更新生產線?
孟慶國心中一喜:“廠長,咱們要怎么更新?”
“現在,航空電子設備已經不再是單獨的電纜連接了,而是用1553B數據總線,咱們很多設備已經落伍了,得上一批專門造1553B數據總線的設備,咱們如果不轉型,以后就沒有活路了。”
“嗯,廠長說得對!不過,這座艙顯示設備,怕是也會更換吧?”
“那是自然,現在用的還是陰極射線管顯示器,但是用不了多久,就會過渡到液晶顯示器,咱們得上一條新的生產線。”
“生產液晶面板嗎?”
“那東西,咱們可生產不起。”楊明海搖頭:“咱們把液晶面板買回來,然后組裝成顯示器!”
很多液晶面板廠,只生產面板,或者說,生產出來的面板,自己也不能全部都用了,自己用好的,總有一些次品的面板會流向市場,給一些只有組裝能力的顯示器廠使用。
“那咱們生產的成本就不低啊,能獲得訂單嗎?”
“咱們背靠112廠,他們還能找其他的廠子訂購不成?肯定得先照顧咱們這些老兄弟。”楊明海說道:“這次,大家伙都希望能從他們手里再拿一筆錢,咱們不用多,只要再拿五百萬,就能把設備都更新出來。”
上次拿到的撥款,已經花光了,但是這產品,壓根就沒生產!都用在彌補舊賬上了,這次,再拿一筆錢,廠子就能更好地發展起來了!
想到這里,孟慶國也是很激動。
就在此時,廠辦公室主任急匆匆地跑了過來:“廠長,廠長,不好了!”
“什么事?大驚小怪的?”
“廠長!北方所那邊傳來消息,他們已經從其他單位,訂購了全套線纜,采用1553B數據總線標準,咱們……”
楊明海的臉色瞬間一變:“真的?”
“嗯,他們還從其他單位訂購了座艙顯示設備、雷達、航電……”
“走!找他們算賬去!”楊明海瞬間就握緊了拳頭:“有生意,憑啥不照顧咱們老兄弟廠,反而從其他廠訂購?他們還讓不讓兄弟活了?”
等楊明海趕到北方所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廠所的領導過來了,把辦公樓圍了個水泄不通。
“咱們廠兩三百人,就指著這筆生意呢,你這是要逼死我們的職工!”
“李工,你好的不學,都和老宋學壞了!”
“李工,你今天要是不給咱們個交代,咱們就不走了!”
李銘知道,會遭到這些人的強烈反對,甚至,還會被這些人暴揍一頓,但是,他有什么辦法?
他走到了門口的臺階上,站在那里,看著在場的所有人。
“這幾天,我一直都在首都,找了很多領導,但是,這些領導的態度很堅決。”李銘開口:“不會再給我們的殲十四項目撥一分錢!”
下面的人憤怒稍減。
“上級說了,接下來,讓我們自己想辦法,現在撥的款,已經是當年給殲十一撥款的五倍了!如果我們只知道伸手要錢,那就算了,這個項目就不發展了,上級絕對不會去填我們這個無底洞!”
李銘看向眾人,看來,把鍋甩給上級是最正確的做法,這些家伙敢在這里鬧,有膽子去首都鬧啊!看不把他們關起來!
“回來之后,我們北方所和112廠,把自己的固定資產全部抵押給了銀行,從銀行借了兩千萬出來。”
這下,下面人又轟動起來。
“給我們撥五百萬!”
“我們要一千萬!”
“我們的項目最重要,這兩千萬,必須得給我們!”
“這兩千萬,誰都別想要!”李銘看向下面的人:“這些錢,是用來總裝飛機的!如果飛機不能在年底首飛,那我們北方所和112廠,也就沒法贖回固定資產,我們就得打鋪蓋卷走人了!”
“沒有我們搞配套,你們也沒法總裝飛機!”
“對,你們這就是竭澤而漁!”
下面的人還是沒有絲毫長進,就知道要錢!不知道為啥,李銘感覺到有些心酸。
“目前,我們只能采用新的辦法。”李銘開口:“凡是給我們提供設備的,就得先把成品設備拿過來,我們檢測合格,能滿足我們使用的,我們先支付一半的費用,等到首飛之后,拿到上級撥款,再支付另一半。”
“你們如果還想要給殲十四搞配套,那就用自己的辦法,籌集資金,研發產品,研制出來,我們先給一半,只要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以后量產,肯定優先考慮你們的產品,但是,如果你們還想要錢,一分沒有!”
“李銘,你怎么也學壞了,搞這種斷子絕孫的方式?”
“對,你這是故意的吧?”
“今天不給錢,咱們就不走了!”
“你們這些不爭氣的家伙!”就在此時,后面傳來一個聲音。
所有人都是一愣,望了過去,誰敢罵自己?但是,看到那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頓時就不敢了。
顧老邁著沉重的腳步,走了過來。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顧老頂著巨大的壓力,帶領團隊研制殲八戰機,雖然只是殲七的雙發放大版,技術難度依舊讓人望而生畏!其中最大的難題,還是沒有超音速風洞!
沒有風洞,就無法設計最完美的氣動布局,所以殲八在試飛的時候,出過很多情況,在項目最簡單的時候,顧老甚至坐著教練機,和殲八伴飛,目視觀察飛機外面情況,來確定氣動布局的缺陷。
現在,顧老已經退休了,不過,他依舊還在關心著北方的軍機研發,關心著北方所和112廠的未來!
“最近的情況,我都已經了解了,你們還有臉在這里要錢,你們就不會臉紅嗎?”顧老看著在場的眾人:“已經93年了!從78年底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五年!十五年了啊,同志們,你們還以為,是之前那個伸手要錢的年代?”
在場的人不說話了。
“這些年來,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靠的是什么?改革!如果還抱著過去的老觀念,只能死!”顧老說道:“你們也都看到了,太平洋集團已經發展到了什么規模?他們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先進的制度!”
“不要等,不要靠,不要指望上級來喂你們,時代已經變了!如果不想讓廠子黃了,那就自己想辦法籌集資金搞研發!”顧老說道:“現在,咱們北方所和112廠,已經是背水一戰,誰要是敢來拖后腿,誰就是在斷我們的活路,我們上萬人都不會答應!”
其他的配套廠所,多的上千人,少的幾百人,而北方所和112廠,有上萬人!
先照顧誰,還用說嗎?
“可是……我們沒錢啊!”
“就是,上級也不撥款,我們就沒法更新設備……”
“錢的問題,自己解決!你們在體制內習慣了伸手去要,看看民企是怎么闖出一條路來的?國家沒給他們撥過一分錢!”顧老目光嚴肅:“人家都能發展起來,我們呢?拿出當年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來!別總想著躺著等人喂,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沒有人說話了。
時代已經變了!
“好了,都回去吧!李工的話依舊算數,你們有本事,搞出來了一流的配件,咱們這里會首先照顧老兄弟的,哪怕價格稍稍高一些,咱們也優先考慮你們,但是,你們沒這個本事,那就別怪咱們選擇其他產品!”
人群逐漸散開,李銘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然后看向顧老:“顧老,謝謝您。”
“不客氣,這是一道坎,邁過去,前面就是坦途,邁不過去,那就都得死,加油!”
“嗯。”
“我去首都那邊養老,也會給你們活動活動的,爭取讓上級再撥一部分錢過來,但是,你們也得爭氣,可不能掉鏈子!”
“嗯,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把殲十四搞出來的,年底首飛!咱們是軍機第一大所,怎么會比320廠差!”
320廠當年,不過是有秦總的幫助,現在,咱們也有秦總的幫助,一定能把飛機搞出來的!
李銘充滿了信心。
首都,太平洋集團。
阿嚏!
秦鋒打了個噴嚏。
“鋒哥,你感冒了?昨天晚上……”
秦鋒趕緊擺手:“當然不是,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惦記我……”
說話間,電話鈴響了。
“喂?什么?好,我這就過去看看!”
放下電話,秦鋒一臉興奮。
“鋒哥,什么事?”
“電動三輪車的已經做出來了。”秦鋒說道:“樣品送到了天夏摩托車廠,我過去看看,你呢?忙不忙?”
趙嬌露出了微笑:“不忙,走,一起去看看。”
首都汽車廠已經轉型生產農用車了,這原本應該是天夏摩托車廠的生意,讓給了首都汽車廠,當然是因為他們有新的發展方向!
大家伙雖然對秦總把農用車讓人依舊耿耿于懷,但是,沒有人會懷疑秦總的卓越見識,既然秦總說這條路是發展方向,那就一定是!
此時,天夏摩托車廠里,眾人圍著這輛造型怪異的電動三輪,興奮不已。
從外觀來看,和天夏摩托的后半截沒啥區別,下面是單排車輪,上面是車廂,由于就是普通的三輪,所以車廂也不是很大。
但是,前面就不一樣了!
前面,天夏摩托引以自豪的東西都沒有了!那帶著天夏標志的油箱,那立式發動機……都給拆掉了,只剩下了一個坐墊,看著有些寒酸。
此時,馬工正在給龐大偉等人介紹。
“根據你們的底盤不同,我們也計劃研制三種不同的電機,按照從簡到難的順序,我們先改裝好了這輛三輪,五輪和九輪的改裝,也會在最近完成……”
當初馬工不知道天夏三輪有多牛,于是秦鋒打個電話,搖來了一輛天夏九輪,把馬工給驚呆了,之后接下來的合作項目,依舊還是從簡單的三輪開始。
“這輛車上裝了五塊汽車啟動電池,組成了一個60伏特的供電系統,后面我們使用了一千瓦的驅動電機,通過專門的控制器來控制,這個控制器,也是我們這款車研制的重點……”
“才一千瓦?”眾人睜大了眼睛,這也太小了吧?
要知道,他們給天夏三輪裝備的125風冷發動機,輸出功率也有八九千瓦,現在,這電動三輪才一千瓦的輸出功率,夠用嗎?
馬工笑了笑:“我們這款電三輪,標定最高車速四十公里每小時,在這種速度下,我們的電機設定進行了優化,啟動的時候,最大扭矩20牛米。”
功率決定最大速度!
三輪摩托車的最大速度比不上兩輪摩托車,最高檔位,油門到底,也就是能跑個七八十公里每小時,現在的電三輪,標定到了四十公里每小時的最大速度,這樣后面傳動系統的速比就更大,可以輸出更大的扭矩,再加上電機的特性,在啟動階段,扭矩最大!
最先進的125摩托車發動機,最大扭矩也不到10牛米,這電機別看只有一千瓦的功率輸出,在啟動的時候也就是幾百轉每分鐘的轉速,輸出的扭矩是125摩托車發動機的兩倍!
這也就意味著,它的裝貨能力,比之前的125摩托車還強,爬坡能力也不遜色!
“不知道你們是否調研過客戶的使用場合,我認為,高速的情況很少,大部分的時候,都是低速慢慢蝸牛爬,這個時候,我們的電機系統有很大的優勢。”
龐大偉點頭:“是的,客戶的確是重載的情況居多,這車子……”
話還沒有說完,外面傳來一個爽朗的笑聲。
“馬工就是厲害,這么快就給咱們造出來了!嗯,這個前面需要改進一下,不過,這和你們無關,咱們自己改!”
秦鋒來了,而且,剛來就指出了問題!
這電三輪是用三輪摩托來改的,所以,前面還是摩托的框架,需要把這個框架去掉,地板就能變平,前面的座位加寬,就能坐兩個人,后世送外賣的電三輪,都是這樣的。
“秦總,咱們接到了任務,就抓緊時間研究。”馬工笑了笑:“希望沒耽誤你們的計劃。”
“沒有,沒有,這電三輪用的是方波還是正弦波?”
片刻的遲疑之后,馬工感慨:“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秦總,您的這個問題,才是我們這電三輪研制中的難點!”
周圍的人汗顏,不過,這不能怪他們,畢竟,大家伙都不懂啊!
電動機的原理很簡單: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由安培定律來描述,根據這個定律,就能制成電機。
但是,這里面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電機轉半圈之后,受力就反了!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那電動機就會出現神奇的一幕:前半圈加速,后半圈減速,再反向加速、反向減速、往復運行,根本就沒法正常運轉!
好在工程師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加個換向器!線圈轉半圈,就把里面的電流方向變了!這樣就能持續向一個方向受力,從而實現持續轉動的目的。
但是……線圈在轉,外面的電線怎么接?
這也難不住工程師!在轉軸上搞個圓環接線圈,圓環外面接個電刷,電刷在圓環上滑動,問題解決!
從直流電機發明到現在,用的都是這個辦法。
但是,這個辦法也有缺陷:摩擦是要發熱的,摩擦是要有損耗的!電機轉個一年半載,電刷就磨光了,得更換才能繼續使用!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最近幾十年,工程師們就在想辦法,如何不用電刷,解決這個電流改變方向的問題?
答案就是用電子控制的方式!只要用電子系統來檢測電機的轉動,同時在需要改變的時候,從外界改變電流方向,這樣,內部不用電刷,電機也能持續轉動!
然后,再把線圈做成固定的,把磁場做成轉動的,還是永磁鐵,這樣就完美地解決了問題!
于是,無刷直流電機就出來了!這是直流電機技術的一次革命!
不過,電機越大,需要的直流電也就越大,這樣控制器就會很難,到目前為止,直流無刷電機也只能做幾百瓦的功率,再大,控制器就承受不住了!
想要轉變,那就得有新的方式:將控制器輸出的方波變成正弦波!
后世,功率超過1千瓦的電機,用的都是正弦波的電流輸出方式!
但是,這東西可不好搞,大功率的控制器,里面的核心元件,目前全世界都沒有!
“還好,你們研制出來了。”秦鋒笑著開口。
馬工搖頭:“其實,我們只是提出方案,真正設計和生產,還是你們芯片廠做的,沒有你們,這電三輪還真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