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字體:
看著面板上彈出的提示,陳覺有些發愣。
自己好好游,游泳的熟練度才漲個11的提示。
這不好好游反而能一次性50,真是有點奇葩了。
“難不成潛泳才是人類生存本該掌握的技巧?”陳覺心中泛起了嘀咕。
再想起之前靠爬樹時刷出的攀爬熟練度,確實比練攀巖時要來得更多一些,瞬間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因為游泳這項技能被人類祖先發明的初衷,就是為了捕獲水底的食物來進行充饑,除此之外還要躲避洪水、猛獸之類的大自然災害。
在水里游地快只是其中一項因素,如果能在水下潛地更久,潛地更深才算是最符合生存的條件。
而且游泳池的條件相對于比較安全,要是去江河湖海里進行野泳估計還能觸發實戰、實練之類的詞條,進一步加快熟練度的增長。
搞明白了這游泳的熟練度增長邏輯后,陳覺就不再執著于模仿學習那些專業的游泳技巧了。
反正他練游泳純粹是為了提升身體素質,加快屬性值的增長。
只要潛泳對這一塊有幫助,那他就盯著這項運動進行慢慢鉆研就是。
起初,陳覺還是在利用趴頭、面部朝下的姿勢,懸浮于水面下方幾厘米進行游動,借助泳池壁的蹬腿時產生的前推力量沖刺過泳池的半段,再加速向前滑動。
以他現在的肺活量,只要深吸一口氣就能從口鼻潛入水中開始,全程憋到25米遠的終點。
這潛泳一趟就能50的熟練度,來回兩躺游泳的技能等級直接從Lv0升級到了Lv1。
隨著陌生的肌肉傳遍全身,陳覺再次試著在水下游動了一下手腳,他發現游泳達到1級之后自己滑水的力道略微上漲了一下。
每一次滑動手腳,前進的距離也提高了十幾厘米的樣子。
顯然是面板通過糾正功能,強行將他自悟的野路子游泳技術給矯正了一些,讓他雙手在滑動時更加合理,踢腿蹬水的動作也開始變得標準不少。
不過在嘗試了一次25米的潛泳后,陳覺發現面板增長的熟練度變少了!
直接從第一次潛泳時的50一下子掉到了25。
陳覺推測這是因為自己游泳技術上升了,面板判定他一趟潛泳的難度下降了不少,所以給出的熟練度就直接來了個對半砍。
為了測試自己的想法,陳覺就給自己第四躺25米的潛泳加了難度。
他不再懸浮在水面下方幾厘米的位置,而是一個扎猛子,從水面一下子沉到了泳池底部!
隨后猛地一蹬腿,身體像射出的利箭一樣向前疾馳,一下子就沖過了10米線。
不過由于潛到了水底,陳覺后接的游泳動作不再是左右交替劃水,而是改成了雙手前插向兩側一揮的劃槳姿勢,腿部依舊是類似自由泳的踩踢擺動。
就靠著這樣奇葩的姿勢,陳覺愣是從頭一路潛到了終點線,等浮出水面時,面板再次彈出了新提示:
完成一次高強度的水下有氧運動,你的四肢爆發力有所上漲,心肺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游泳技術大幅度提升。
游泳熟練度50
力量屬性0.01
自由屬性0.01
由于受到了水壓的沖擊,你的鼓膜出現了輕微撕裂。
體質屬性臨時-0.01
友情提示:鼓膜進行修養、自愈之后,臨時削尖的屬性將自行恢復。
“啥?”
“屬性還能下降?”
陳覺有些驚到了,急忙點開面板一看。
果不其然,在氮泵作用下達到2.07的體質屬性后面居然多了一個血紅色的下降箭頭“↓”,同時也多了個紅色的-0.01字眼。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陳覺瞬間警覺了起來。
再回想起剛才那一口氣下潛到1.8米的深度的潛泳,陳覺突然發現自己剛下潛時確實察覺到了幾分異樣之感,那就是自己的兩個耳道內都被擠壓進了大量的泳池水。
在水面上方游時這種感覺并不強烈,因為水會被耳道內的空氣給排堵在外側。
一旦進入泳池底部后,水壓上升,耳朵內預留的空氣就會承受不住水壓,被自然地排擠出來。
泳池水在沖擊自己的鼓膜時,陳覺甚至聽到了類似皮膜撕裂的“噗噗”聲連帶著還有輕微的刺疼。
不過當時由于正在高速前進,打算一口氣沖刺到底,陳覺就自然而然地把這種異狀給忽略了過去。
沒想到剛從水里起身,這后果就找上門了!
在看到體質屬性下降了1小點后,陳覺立馬爬出了泳池,跑到了游泳館的前臺買了一個最好的防水耳塞過來。
之前仗著面板的強大恢復功能,陳覺一直不把訓練中的傷病當回事。
眼下被這游泳池教育了一頓后,陳覺總算是意識到,人的身體并不是萬能的。
哪怕是那些專業的游泳運動員,也是從小到大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適應這泳池底部的水壓。
陳覺這許久不沾水的人,剛開始游就扎猛子到底,顯然是有些作過了頭不把危險當回事。
“還好!還好!”
“只是輕微受傷,疼痛感并不強烈。”
“回去用點藥,或者做點耳部按摩應該會好起來。”陳覺安慰了一下自己,又試著戴上耳塞嘗試了一下淺水。
他買的耳塞并不是傳統的劣質內嵌式耳塞,而是進口的外貼式耳塞,佩戴之后只會把耳道外側堵住,不會影響到耳道內。
因為游泳館的前臺負責銷售的工作人員說了,內嵌式耳塞會對耳道造成壓迫,佩戴不專業還會讓水流入其中被耳塞兜住滋生細菌,從而刺激到耳朵內的損傷加重中耳炎之類的耳部病癥。
陳覺正好鼓膜有點輕微損傷,就嘗試用了這種外貼式耳塞,沒想到下水后還真地非常管用。
潛入底部來回游了幾趟耳朵都沒有再進過水,面板上的游泳熟練度也在快速增長,沒一會兒面板就再次彈出了提示:
熟練度達到100,技能等級上升。
游泳Lv1→Lv2
你對游泳這項運動的理解加深,伱的游泳姿態變得更加合理,你的身體開始慢慢適應淺水水壓的影響,你在水中游動時的速度得到了加強。
長時間處于水壓影響下,你的肺活量得到了小幅度增長。
體質屬性0.01
“呼吸”
“又升級了!”
陳覺看著面板一臉驚喜,這新掌握的游泳技能居然能在短時間內連續升級還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顯然是他抓對了面板技能的提升竅門,引發了質變。
除此之外,這潛泳對于身體的鍛煉也格外有效,才游了不到半個小時陳覺已經看到自己有4小點屬性進賬。
“難怪李睿老師會在計劃表上把游泳訓練排地那么密集!”
“這項運動對身體素質的提升確實影響很大。”陳覺心中頗為感慨,專業人士的安排果然比他盲目訓練要來地有效率很多。
在公共泳池的成人區了半小時后,陳覺已經開始有些不滿足于這25米的短道了,他覺得這么短的距離對自己太沒有挑戰性。
因為每次潛泳到底后,他感覺自己胸腔里還憋著一大口氣,應該是還能再多游一段距離。
于是從公共泳池里爬上岸,陳覺就慢慢走向了隔壁的標準競技池。
標準競技泳池是長50米寬30米,水深是呈現坡度狀,起跳處為3米終點處為2米,8個泳道,符合大部分游泳項目的比賽規格。
池子里正有江大游泳隊的幾個體育生在練習,邊上還有一位專業的中年游泳教練在進行指導,陳覺觀摩了幾眼后就往邊上沒人的一條泳道內跳了進去。
那位中年教練見狀也沒制止,因為江大的室內游泳館本來就是對外開放的,平日里來嘗試這競技池的游客不少。
再加上不是比賽日,競技池里訓練的體育生也不多,就留個外道給游客使用也不影響他們訓練。
只是沒想到,陳覺在跳入泳道后,先是踩水浮出水面深吸了一口氣,緊接著就是一個蹬腿向底部潛泳猛沖而去。
他整個人猶如一條扭動的長魚一樣,不停向前鉆游,哪怕是過了15米線都沒有絲毫上浮的跡象。
這一幕倒是引起了這位中年教練的注意,見狀急忙盯著水下的陳覺瞟了幾眼,心里泛起了嘀咕:“15米線還不出水?不知道游泳規則?民間高手?”
“不過這速度倒是不慢!”
因為按照國際泳聯設定的游泳規則,運動員在入水后最長的潛泳距離不能超過15米,超過之后就判定違規。
這條規則的出現,背后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那就是華夏早年間出了一位游泳名將,那就是人送綽號“蛙王”的穆祥雄。這位老爺子在年輕時去參加蛙泳比賽,都是采用的潛泳方式。
人家一個蛙泳技術動作前進23米就要上浮換一口氣,游完100米全程需要最少換38次氣。
而蛙王穆祥雄一入水只需要換3次氣就能游完100米,幾乎是將肺活量發揮到了極致。
不過由于這套潛泳技術太過逆天,都TM超模了,對當時其他參賽選手形成了降維打擊!
外加長時間潛泳缺少觀賞性,對運動員訓練時也會造成傷害,所以直接被國際泳聯直接對其施加了大封印術,要求蛙王在參賽時不得使用潛泳技術,后來一直到1998年才明文規定潛泳距離不能超過15米。
有了規則的限制后,在競速池里練習游泳的體育生都不會去嘗試超遠距離的潛泳。
也只有像陳覺這樣無視規則的愣頭青,才會這樣一潛到底。
不過那位中年教練越瞄越覺得有些不對勁!
因為陳覺這潛泳距離屬實是有些逆天了,過了競速池的25米中線都沒有絲毫抬頭上浮的跡象。
等到陳覺在水下開始伸手劃水,雙腳擺動時,中年教練更是有些納悶了:“這是什么技術動作?”
“自由泳蛙泳的結合?”
“現在的年輕人都這么胡來了?”
還沒等中年教練琢磨回味過來,陳覺的潛泳距離越來越遠。
先是過了30米,之后又過了40米,等到最后10米階段,在底下潛進的陳覺感到了胸腔內一股悶堵。
由于長距離的游動,消耗了大量的氧氣,陳覺已經隱隱感覺到了一點窒息感。
可是看到離終點線已經不遠,他就趁著池底斜向上的坡道不斷加速,終于趕在最后一口氧氣耗盡前伸手觸碰到了終點。
“居然一口氣潛了50米!”
“這小子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我們學校的學生?”
這一幕不僅僅把中年教練看愣住了,就連陳覺隔壁泳道正在練習的一位體育生也給看傻了。
“臥槽!臥槽!臥槽!”
“什么鐵肺啊這是!”
而在陳覺抬頭上浮沖出水面大口換氣的同時,面板也在這時彈出了提示:
完成一次超越極限的水下有氧運動,你的游泳姿態得到了強化,潛泳技術得到了加強提升。在極限的狀態缺氧狀態下,你體內的新陳代謝功能得到了增強,你的心肺功能開始慢慢適應水下的缺氧環境,你的體能得到了大幅度增長。
游泳熟練度100
體質屬性0.03
更新送上
PS:專業的潛泳高手,可以一口氣在水底游200米不是問題。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