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29章 這腦洞牛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9章 這腦洞牛批

第329章 這腦洞牛批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4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趁龍眼、地菠蘿、木菠蘿這三種南方水果在京城大賣的這幾天,鄧世榮又把他那七座四合院給逛了一遍,并利用他新研究出來的系統空間的特殊能力,把七座四合院的各種灰塵以及臟東西給清理了一遍。

簡單來說,就是用意念把這些灰塵與臟東西全部收進系統空間里,回頭再找個地方扔出去就是了。

看到煥然一新的七座四合院,鄧世榮心中也有些好笑,這好好的一個做媒系統,不僅讓他硬生生的搞成了運輸系統,如今又變成了清潔系統,也是沒誰了。

本來這次過來,想著要是有需要的話,就先把二兒子的四合院先給他。

可現在二兒子有單位分配的二居室,各種配套設施齊全,住起來比四合院要舒服多了,他也就沒有提四合院的事。反正他當初買這七座四合院,本意就是為了給七個兒女一份保障,以后不管他們混成什么樣,一人有一座四合院在,那保底都有億萬身家。

真要論居住條件,沒有經過改裝的四合院,是比不上計委住宅大院這種設施齊全的房子。

因此,在看到兒子住宿條件還不錯后,鄧世榮便選擇繼續保密,也算是留一張底牌,等需要的時候再打出去不遲。

這一天下午,在拿出系統空間里的美食飽餐一頓后,鄧世榮便走出其中一座四合院,在附近溜達起來。

走了幾分鐘,看到一棵老槐樹下有幾個中老年人在爭論著什么,鄧世榮便湊過去看熱鬧,結果走近了一聽,才發現人家是在討論《西游記》里面的內容。

提起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就不得不提它影響了整整幾代人的電視連續劇。

在今年大年初一晚上19點48分黃金時段,隨著歡快新穎、典雅宏大的序曲奏響,飾以全新片頭的《西游記》正式登上熒屏。

只不過,今年播放的《西游記》沒有播放全集,因為二十五集的《西游記》只制作完了前十一集,所以就只播放這制作好的十一集,直到1988年才真真正正的把《西游記》播放完。

盡管只有十一集,但《西游記》的吸引力那是毋庸置疑的,它是真正的男女老少通殺,在這個年代沒有誰能抗拒《西游記》的超強魅力。隨著《云宮迅音》這驚艷到極點的片頭配樂響起,誰都沒有心思再做其他事,都是第一時間湊到電視機前,觀看這部讓人欲罷不能的電視連續劇。

鄧世榮至今還記得,前世他的大孫子,被他媽媽反鎖在家里做作業,可聽到外面響起《云宮迅音》的配樂之后,他便急中生智跑到二樓樓頂,讓村里的小伙伴拿梯子過來。

他順著梯子爬下來之后,就跑到鄰居家看《西游記》,直到《西游記》播放完,才又爬梯子上去,可以說是神不知鬼不覺,把他媽媽都騙過去了,還以為他一直乖乖待在家做作業呢!

幾個中老年人自然不是在討論《西游記》的電視連續劇,而是在討論《西游記》這部名著中一些諷刺當時社會的情節,很顯然這幾人都是有學識的人,分析起書中的內容可謂頭頭是道。

聊著聊著,其中一個中年男人問道:“何老,都說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那為何他卻飛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作者的這個設計,又有什么深意呢?是在諷刺什么嗎?”

聽到這里,鄧世榮想起后世看到的一個非常有趣的解釋,便忍不住接話道:“依我看,作者在這里的描寫應該是沒有什么深意的,孫悟空飛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鄧世榮走過來的時候,幾個中老年人早就看到了,見他一直站在旁邊安靜的傾聽,當時大家又都說在興頭上,只是互相點了點頭便繼續討論。

此時聽到他突然發表看法,幾個中老年人也不驚訝,如果不是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人,誰樂意站在旁邊聽他們討論啊!

提出這個問題的中年男人好奇的問道:“這位同志,你為什么說孫悟空飛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是很正常的事?”

其他人也都看向鄧世榮,準備聽一聽他的高見。

鄧世榮也不怯場,說道:“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算一算孫悟空一個筋斗相當于現在多遠?”

聽到這個問題,眾人都是一愣。

不待他們多想,鄧世榮就接著說道:“大家都知道,孫悟空一個筋斗是十萬八千里,而孫悟空跟如來佛打賭的時候,離唐僧將他從山下救出來有500年的時間,唐僧是唐朝人,唐朝往前推500年就是漢朝。

也就是說,孫悟空跟如來佛打賭是在漢朝時期,而漢朝的一里相當于現在的415.8米,也就是0.415千米。

所以孫悟空一個筋斗就相當于現在的4.5萬千米。”

聽到這里,以何老為首的幾個中老年人都面面相覷,不明白鄧世榮算這些東西跟剛才的那個問題到底有什么關系?

鄧世榮繼續說道:“知道孫悟空一個筋斗的距離了,咱們再來看看孫悟空與如來佛打賭的地方,在《西游記》中有記載,孫悟空與如來佛打賭的地方是在天宮,那天宮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天宮因為有人住,所以天宮應該是在地球的大氣層內,離地面1千千米之內都是大氣層的范圍,而這1千千米厚度的大氣層被道教劃為33重天,除去太上老君的三重天和最頂層的大羅天,接下來就是天宮了。

因此,可以得出天宮應該是在29重天的地方。”

此時,何老等人都快被鄧世榮繞暈了。

不過,聽到這里,他們也隱隱意識到鄧世榮正在以一個他們意想不到的角度來解讀孫悟空飛不出如來佛手掌心的原因,于是一個個都凝神傾聽,生怕錯過了哪個細節。

鄧世榮是越說越嗨:“那么,天宮離地面的距離,就是1千千米除以33再乘以29,約等于800千米。

而天宮離地心的距離,就是800千米加上地球的半徑6370千米,等于7170千米。

從天宮出發繞地球一周的距離可以用周長的公式2r來計算,也就是2r2乘以3.14乘以7170千米,等于45027.6千米,約等于4.5萬千米。

而通過這一系列計算,我們就會發現,這個距離剛好等于孫悟空一個筋斗的距離!

因為地球是圓的,孫悟空從天宮出發,一個筋斗剛好十萬八千里,這就回到原點了。

所以,這就是孫悟空飛不出如來佛手掌心的真正原因。”

這個荒謬的結論一出,在場的幾個中老年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聽傻了!

何老滿臉驚嘆的說道:“同志,了不起啊,竟然能想到以這樣的角度切入,通過數學的計算完美的把這個問題給解答出來,真是太令人驚艷了!”

其他幾人也回過神來,臉上也都充滿了驚嘆。

用后世的話來說,這個回答的腦洞實在太大了,真的超乎了在場所有人的想象,屬實是驚艷之極。

大家自然知道這是在扯淡,但關鍵是鄧世榮他能扯得有條有理,這也是一種本事。

鄧世榮哈哈笑道:“過獎了,這是別人的想法,我現在只是恰逢其會的拿出來用用而已。”

問這個問題的中年男人連連贊道:“到底是哪個數學家這么有才啊?”

鄧世榮道:“我也是偶爾聽說,也不知道是誰鉆研出來的。”

又一人感慨道:“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話說得果然是有道理啊!”

鄧世榮也開玩笑的說道:“是啊,當初孫悟空要是能學好數學的話,也不至于被壓五百年了!”

幾人聞言不由得哈哈笑了起來。

接下來,幾人回歸之前的話題,繼續討論《西游記》中某些情節所隱藏的深意。

而閑著沒事的鄧世榮也留下來跟他們一起討論,因為前世在晚年的時候,他每天吃飽沒事干就看小說刷視頻,在那信息爆炸的年代所接收到的內容,可不是現在這個信息封閉的年代能比的。

因此,時不時鄧世榮就能冒出一些新穎的觀點,引得何老幾人驚嘆連連。

一直聊到天色暗下來了,幾人才意猶未盡的各自散去。

次日。

東風市場附近某家高檔飯店。

周勝利、王大膽、田春芝三人請鄧世榮吃飯。

三人現在已經充分的意識到了鄧老板的重要性,他們合作的生意鄧老板是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所以這次吃飯三人的態度比以前更加熱情了,堪比以前的地方官招待欽差大臣。

在酒足飯飽之后,周勝利三人便把欠鄧世榮的貨款付清。

錢都是一扎一扎捆好的,鄧世榮當然不會去細數,點夠這么多扎就行了。

把貨款付清之后,田春芝又從包里掏出一份房屋買賣合同遞給鄧世榮,含笑著說道:“鄧老板,您是我們的貴人,這幾年在您的關照下,我們三人可沒少掙錢。

這些年看您來京城一直是住在招待所,我們三人這幾天便商量了一下,決定把這個房子買下來送給您,這樣您以后來京城就有落腳之地,不用再去住招待所了。”

鄧世榮接過這房屋買賣合同看了一下,發現這是一座二進的四合院,看房屋地址離東風市場并不遠,他既感到意外,又覺得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這次他比往年來遲了十多天,明顯感覺到周老板三人對他的態度變化,用屁股想都明白是他們怕失去他這個唯一的供貨商。

畢竟這種獨門生意,只要鄧世榮想,隨時都可以更換合作伙伴。

而他們,一旦被鄧世榮撇開,那這門生意就徹底跟他們說拜拜了,想再找一個實力這么強大的供貨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有了緊張感后,他們才會想著給鄧世榮送這么貴重的禮物。

而這個禮物之所以選擇房子,也非常好理解,他們雖然跟鄧世榮合作有好幾年了,但他們對于鄧世榮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鄧世榮是南方人,其余的一概不知。

就像這次,鄧世榮遲來了十多天,他們除了干焦急,就什么也做不了。

如果他們能把這房子送出去,那他們跟鄧老板起碼就有了一個聯系的地址,這可比現在要安心多了。

鄧世榮兩世為人,加起來心理年齡已經達到了94歲,幾乎是念頭一轉,就把周勝利三人的心思給摸了個八九不離十。

如果這門生意他會一直做下去的話,那這房子收了也就收了,可問題是鄧世榮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停掉這門生意,因此這房子就不能收了,否則收了人家的東西,若是干個三兩年忽然不想干了,那大家面子上也過不去。

想到這里,鄧世榮把合同遞回給田春芝,笑著說道:“田老板、周老板、王老板,你們三人的好意我就心領了,但這房子我不能收,我一年也就這個時候過來一趟,其余時間都待在南方,房子給了我也是浪費。”

周勝利說道:“鄧老板,這有什么浪費的,如果你嫌棄難打理的話,我們三個負責幫你打理,無論你什么時候過來住,都保證房子是干干凈凈的。”

田春芝連連點頭道:“老周說得對,房子的衛生問題交給我們就行。”

鄧世榮擺手道:“真不用,我一個南方人,不習慣在北方的生活,一年到頭真的就只有這個時候過來待上幾天,真沒必要弄一座房子在這里,你們還是留著自己用吧!”

王大膽接話道:“鄧老板,我們都有各自的房子,現在這房子買都買了,您就收下吧!”

鄧世榮搖了搖頭,說道:“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但這房子我是真的不需要,如果我想在京城落腳的話,早在幾年前就把房子給買了,所以你們不用這么客氣的。”

周勝利三人聞言不由得面面相覷,他們是真的沒有想到,這房子他們居然送不出去,這說出去恐怕都沒人相信。

這可是他們花大價錢買下來的房子,而且他們又沒有附帶什么要求,只是想加深雙方的關系而已,就這樣鄧老板都不收,實在是出乎他們的意料。

不過,也因為這個事,他們心里對于鄧老板的評價更高了,人家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啊!

接下來,雙方又閑聊了一會,鄧世榮才提著錢告辭離開了。

次日,鄧世榮便前往天津,幾天后又跑了一趟濟南,把手中的龍眼、地菠蘿、木菠蘿全部銷售一空。

然后,便前往早就定好的最后一座城市——上海。

上海已經繁華了上百年,我黨就是在這里誕生的,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是我國至關重要的一座城市。

鄧世榮兩世為人,還是第一次來到上海這片土地。

既然已經決定打個時間差,那鄧世榮也不急著做生意,而是花了幾天的時間,走馬觀花一樣把上海游了一遍,然后就發現在后世鼎鼎大名的浦東,如今還是一片荒無之地。

瞬間,鄧世榮就有些心動了。

如果現在在浦東圈上一大塊地,等浦東迎來大開發的時候再賣出去,估計也能狠狠的掙上一大筆。

不過這個能不能操作,鄧世榮也不懂,再加上現在他的經濟條件也還不允許他這么浪,等過多兩年經濟寬裕了再想這事不遲。

在游上海的時候,鄧世榮已經打聽清楚荔枝的銷售價格了。

這個年代的荔枝,以博白縣城的市場銷售價格為例,只要是新鮮不酸的,不管什么品種,都能賣到2塊錢/斤,在荔枝產地都能賣到這么高的價格,更別說是銷往外地了。

從這個價格上就可以看出,荔枝不愧是公認的“百果之王”,確實少有水果能跟它比。

上海是不種植荔枝的,每年銷售的荔枝,基本是從溫州那邊運輸過來的,再遠的話運輸成本就太大了。

畢竟荔枝的保鮮時間是非常短暫的,所以才有“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的說法,除非不計成本的進行空運,否則不管是陸運還是船運,都難以把新鮮的荔枝從福建、廣東、廣西這些產地運到上海。

也就溫州離得比較近,才能把荔枝通過船運的方式運輸過來。

但是,就算是離得再近,荔枝從摘下再運輸到上海,最快也得兩到三天的時間才能做到,就算商家保鮮得當,荔枝終歸還是失了些味道,不可能有產地那么新鮮好吃了。

即便如此,這些荔枝的零售價也高達3元以上。

在這個年代,可以說是非常奢侈的一種水果了。

原本,鄧世榮計劃在上海把500噸荔枝銷售完,可打聽清楚荔枝的銷售價格后,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這么貴的荔枝,哪怕上海人再怎么有錢,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把這么多貨銷售出去。

看來,想要銷售完這500噸荔枝,還得再跑多幾個地方才行。

對于水果銷售,鄧世榮是有經驗的,知道只要找到銷售渠道強大的水果批發商合作,那出貨量就會非常大。

至于如何才能快速的找到銷售渠道強大的水果批發商,鄧世榮自然有他的辦法。

幾天之后,鄧世榮和上海某個實力強大的水果批發商達成了合作,以2.5元/斤的價格,出了300噸桂味荔枝。

這個批發價格,確實非常高,但高有高的理由,這桂味荔枝原本就是最好的荔枝品種之一,價格原本就比其他品種的荔枝要貴一些,再加上現在已經是農歷八月,吃荔枝的季節早已過去,這個時候上市荔枝,那就是獨門生意。

所以,批發價格貴,是很正常的事情。

反正,這種打時間差的生意,鄧世榮不打算在同一個地方重復做,自然不可能便宜賣。

把300噸桂味荔枝銷售出去后,鄧世榮又馬不停蹄的趕往無錫與南京,以同樣的方法以及批發價格在這兩座城市各銷售了100噸桂味荔枝。

至此,所有水果都已經銷售完畢。

830噸的木菠蘿,全部以1.5元/斤的價格賣出去,一共賣了2490000元。

1200噸的地菠蘿,全部以0.65元/斤的價格賣出去,一共賣了1560000元。

270噸的龍眼,全部以2.3元/斤的價格賣出去,一共賣了1242000元。

500噸的荔枝,全部以2.5元/斤的價格賣出去,一共賣了2500000元。

減去進貨的1367600元,再除去一些雜七雜八的開支,這一趟出來一共賺了642萬多。

原本已經岌岌可危的現金,又再次暴漲到了779萬多,極大的減輕了他的經濟壓力。

主要是需要出錢的地方太多了,回去之后要還信用社的80萬貸款,還有那耶鄧氏小區的七層樓裝修需要200萬,再加上祠堂捐款的37萬多沒兌現,這里加起來就需要317萬多的支出。

而南寧五岳廣場的裝修又需要一大筆錢,還要預留明年進貨的錢,所以這現金也就看著恐怖,其實也不經花的。

不過,等把南寧五岳廣場裝修好后,他以后就算還圈地,也不打算再像現在這樣建樓了。

反正七個兒女他都做好安排了,也幫他們規劃好了發展的路線,再給他們提供啟動資金,以后的發展就由他們自己來,鄧世榮不打算再像現在這樣親歷親為的去折騰了。

想是這樣想,但到時能不能閑得住,鄧世榮自己都不知道。

再次回到南寧,鄧世榮先去五岳廣場看了一下。

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廣場巡邏的其中一名退伍軍人,鄧世榮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愧是這個年代的退伍軍人,做事確實盡職盡責,哪怕他這個老板幾個月都不來一次,也能一直堅守崗位,這就很難得了。

他們的工資,鄧世榮半年發一次的,這樣就不用每個月都往南寧跑了。

看到老板出現,那位退伍軍人也非常高興,主動跟老板匯報了一下工作,這其實也沒什么好匯報的,看個什么都沒有的樓,只要不偷懶那是很簡單的事情。

鄧世榮讓他去把另外兩位退伍軍人也召集過來,提前給他們發了下半年的工資,又勉勵了他們一番,才坐車前往南寧建筑設計院,準備和黃副院長聊聊博白那耶鄧氏小區其它樓層的裝修事宜。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