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04章 那耶鄧氏小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4章 那耶鄧氏小區

第304章 那耶鄧氏小區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1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下午一點半。

那耶鄧氏祠堂,黑壓壓的全是人頭,都是來參加族會的鄧氏族人。

族會開始,率先進行的,自然是助學獎勵。

名單早就有專門負責這方面的人提前登記好了,鄧世榮這個族頭在發表了一番例行講話后,就和其他族老一起給族中的優秀學子一一發放助學金。

現在族人們的經濟條件比之前好了很多,對于這個助學金已經沒有以前那么重視了,但這助學獎勵不僅僅是金錢問題,自家孩子能夠上臺拿助學金,代表著學習成績好,這在族里是非常長臉的事情。

因此,自家孩子能上臺拿助學金的家長,臉上都掛滿了笑容,享受著旁邊其他兄弟叔侄的恭維。

等助學獎勵放發完畢,已經是下午兩點了。

接下來,該商量重要的事情了,眾族人都看向了族頭。

鄧世榮坐在主席臺上,看著底下一眾族人,說道:“先說個事,客運公司的運營情況,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在這里我就不多嘴了,等跑完這個春運,到時就可以商量分紅的事情了。”

“太好了!”

“公司終于可以分紅了!”

“去年才十輛車,一個春運下來都賺了四十多萬,今年二十五輛車,要是順利的話這個春運估計能賺上百萬,這要是拿來分紅的話,基本每家都能分上千塊啊!”

聽到族頭說公司分紅的事,族人們都興奮起來,這投進去的錢終于開始有回報了。

等族人們消化了這個信息,鄧世榮才再次開口道:“公司分紅的事等春運結束了再談,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商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前段時間縣城的本地人搞了一輛廣州車,然后想來跟我們公司競爭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吧?”

“這事我們都知道了!”

“那三兄弟真是瞎了眼了,敢來招惹我們公司。”

“說起這個事,還是族頭厲害啊,在縣城都有這么強大的關系,把那三兄弟嚇得第二天就把廣州改成茂名了!”

之前的廣州車事件,族里被臨時調上縣城的后生有大幾十人,消息自然早就在族里傳開了,人人都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甚至事情的經過都一清二楚。

等族人們說完,鄧世榮才接著說道:“之前發生的那種情況,以后是必定還會發生的,因為搞客運實在是太賺錢了,接下來客流量一年比一年高,總會有看中這個行業而進來搶食的人,而且這樣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

這一次廣州車事件的那三兄弟,在縣城的勢力不算大,再加上我在縣城也還有點面子,所以才這么輕松的就把他們壓服了。

但是,以后的競爭者是什么背景,在本地的勢力大不大,這個誰也不知道,我們不能像上次一樣遇到事情了,才臨時從族里調人上去坐鎮,要學領袖那樣“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咱們有機會就要把肌肉給亮出來,讓別人都知道我們不好惹,這樣就會減少很多的麻煩,那些想進來跟我們公司搶食的人,也會再三考慮,不敢輕易來跟我們開戰的。”

鄧昌雄接話道:“九公,你這話說得有道理,咱們新中國成立之后,其實很多國家都不拿我們當回事,在朝戰爆發后,就算我們再三警告老美不準越線,但人家就當我們放屁。

直到雙方較量過了,知道我們的志愿軍不好惹,那些國家才開始正視我們,所以九公你說的有機會就要把咱們的肌肉亮出來是非常有必要的。”

鄧允貴道:“之前的廣州車事件,我們公司也算是亮了一次肌肉了吧?”

鄧昌寶道:“肯定算,但能不能鎮住其他人,就不知道了!”

鄧允強問道:“九叔,你既然提到這個,應該是有想法了吧?”

鄧世榮點頭道:“我們客運公司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多,這是我們全族人的公司,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優勢給利用起來,讓外界都知道我們的公司人多勢眾,那些人自然就不會來招惹我們了。”

鄧昌決(地雷)高聲說道:“九公,要怎么做你說吧,我們都聽你的。”

鄧世榮道:“我的想法,是到縣城建一個那耶鄧氏小區,把那里打造成我們第二個家。”

這話一出,底下一眾族人都是面面相覷,不太明白小區這個概念。

后世盡人皆知的小區,這個年代雖然有了,但還沒有普及開來,甚至就連縣城也只有一些家屬院,沒有小區這個說法,而生活在農村的族人,就更不明白什么叫小區了。

不過,從字面上還是可以理解這是到縣城建房子。

“九公,什么是小區啊?”

“九叔,你的意思是讓我們到縣城去建房子?”

“九公……”

鄧世榮也知道族人們對于小區的概念不是很了解,便解釋道:“這小區簡單來說,就跟我們的村差不多,比如說我們到縣城去搞100畝地出來,然后建十多棟樓房出來組成一個整體,就可以稱之為小區了。

我的打算是集資在縣城建一個那耶鄧氏小區,每戶一套房子,等這小區建起來了,然后大家搬進去住,那我們在縣城也跟本地人沒什么區別了,以后客運公司有什么事,隨時可以出動一千幾百人,這樣的聲勢還有誰敢惹啊?”

有這個小區在,那就不僅僅是為客運公司保駕護航了,就連穗豐飯店也會跟著受益。

而且,以后族里有人在縣城做生意,也會受益,別的不說,至少“保護費”是沒人敢來收的。

“哦,原來這樣就是小區啊!”

“在縣城有房,那咱們是不是也成為城里人了?”

“這個好,到縣城去建房子,親戚朋友誰不羨慕啊,就是不知道這房子要多少錢才建得起來?”

“九公,集資去縣城建房我是絕對支持的,只是我現在手上的錢不多,拿來在鄉下蓋房子還行,到縣城建房恐怕不夠啊!”

“九公,你能不能說說到縣城建設大概要多少錢啊?”

“九公……”

一眾族人都紛紛出聲,他們對于去縣城建房,都是打心里贊同,畢竟在縣城有房那是極有面子的事情,何況這事還對客運公司有幫助,那他們是絕對沒有異議的。

唯一擔心的,就是錢不夠。

見族人都擔心錢的問題,鄧世榮安慰道:“錢的事大家不用擔心,也就買地皮和建筑材料需要花錢,到時咱們自己動手建,一戶出個5000塊錢,差不多就可以了。”

現在整個那耶鄧氏有660戶左右,一戶出個5000塊錢,就有330萬了,在不用出工錢的情況下,買地皮建樓,就算不夠應該也差不了多少,反正小區又不是一下子就能建好,不夠后面再集資就是了。

而5000塊錢,對于其他村的村民自然是一筆天文數字,不可能拿得出來,但那耶鄧氏有騰龍客運公司的分紅,再加上今年種西瓜攢下了不少錢,不夠的話再找親戚朋友借點,大部分人家都能把這筆錢給湊出來。

就算有少部分人家湊不出來,這不是還有時間嘛,等明年西瓜再次收獲,那基本就家家戶戶都能湊出這筆錢來了。

鄧昌寶聞言豪氣的說道:“九公,到時要用到火磚(紅磚)的話,我的磚廠可以全力支持,直接收個成本價就可以了。”

老族頭鄧世安興奮的接話道:“火磚有昌寶老板支持,沙石還有木材我們這里都不缺,只需要派人去弄,再出運費運上博白就行,這樣算來就只有鋼筋水泥是要真正花錢的,應該可以節省不少錢。”

“要是這樣搞的話,那一戶5000塊錢那是綽綽有余了!”

說到這里,鄧世榮掃了底下的眾多族人一眼,問道:“集資到縣城建小區的事,還有誰有不同意見的嗎?有的話現在就趕緊提出來,如果沒有意見的話,那這事就這么定了。”

“九公,我想問一下,這錢要什么時候交上去?”

“等春運結束,客運公司發了分紅,大家再交錢不遲,到時如果錢不夠的話,可以先交一部分,其他的后面再補上。”

“九公,這一戶一套房子,我想問問這一套房子是怎么樣的?”

“一套房子暫定為160平方左右,有四個房間,一個客廳,一個餐廳,一個廚房,兩個衛生間。”

“九叔,我家里人多,能不能多交一份錢,多要一套房子?”

“當然可以,我的要求是整個那耶鄧氏,不要有人掉隊,每一戶都要有一套房子,如果誰想要多幾套房子也可以,反正要多少套就交多少份錢。”

“九公……”

在農村建房都是大事,更何況是在縣城建房,眾族人都紛紛問出了他們心中的疑問,而鄧世榮也都一一解答。

十多分鐘后,該問的族人們都已經問了,眼看大家都沒有問題了,鄧世榮便拍板道:“那這事就這么定了,回頭就成立一家房地產公司專門搞這個事。”

商量好這個事后,鄧世榮想起明年水稻的病蟲害,他便順勢引導道:“還有一個事我要跟大家說一下,等過完年以后,大家都要出力去準備木材沙石之類的,還要到縣城去參與小區的建設,可能顧不上家里的田地了。

所以,明年我建議大家不要再種水稻了,在田里隨便種點紅薯什么的就行,那樣就沒有那么多事,先集中力量把縣城的小區給建起來,到時咱們那耶鄧氏,就要名揚全縣了!”

“行,聽九公的,明年田里就隨便種點紅薯,先集中力量干大事。”

“沒問題的,這縣城的小區要是建起來了,那十里八鄉誰不得羨慕我們啊!”

“在縣城有一套160平方的房子,想想都激動得不行,過完年咱們馬上開干,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把小區給建好。”

“九公,你來安排大家干活吧!”

見族人們都把他的話聽進去了,鄧世榮滿意的笑道:“等過完年,我會跟各村的隊長(雖然生產隊今年已經解散了,但這樣稱呼還是沒問題,就像讀書時的班長一樣)開個小會,給各村分配好任務,淘沙的淘沙,開石的開石,還有用來支撐的木頭與模板也要有專門的人制作,到時還需要各村的相頭(建筑大工)帶隊到縣城去蓋房子,另外還要抽調一些婦女到縣城去幫忙洗衣做飯。

總之,咱們全族都要動員起來,明年主要目標就是建好這個那耶鄧氏小區。”

眾族人聞言自然是紛紛叫好,一個個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開干。

族會開到這里,基本也就結束了。

接下來鄧世榮又解答了一些族人的疑問,見該說的都已經說了,他便宣布道:“那今天的族會就先開到這里,大家需要多少套房也回去跟家人商量好,還有各種各樣的事情也都抓緊時間處理好,等過完年后就要為縣城的那耶鄧氏小區忙起來了。”

該問的都已經問清楚了,散會后眾族人也就不再停留,紛紛結伴回家。

回家的路上,大家都在議論這件大事。

全族一起到縣城建小區,這種事情別說是現在這個年代了,就算是在后世也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絕對是轟動全縣的大事。

等回到家后,各家便關起門來商量這個事。

幫壩村。

鄧昌雄一家剛回到家,忍了一路的李小蘭就忍不住問道:“老雄,伱說我們家要不要多搞幾套房子?”

鄧昌雄坐下來,拿過旁邊的煙筒,點頭說道:“那肯定是要多搞幾套,現在全族人一起出力建這個縣城小區,房子的成本已經被壓到最低了,這樣的機會錯過了可就沒有了!”

他雖然不知道房子未來幾十年會一直升值,但他是這個年代比較早出來做生意的,腦子還是比較靈活的,自然知道九公牽頭搞的這個縣城小區,房子成本是最低的,多搞幾套房子出來,那肯定是劃算的。

李小蘭道:“那咱們就要四套吧?”

鄧斯季問道:“爸,媽,四套房子就要20000塊錢,咱們家拿得出來嗎?”

鄧昌雄掏出煙絲火柴,說道:“如果不算客運公司的分紅,那咱們家還真拿不出這么多錢來,但把公司的分紅算上的話,應該就沒問題了,要四套房子你們四兄妹一人一套,確實是最合適的。”

現在的那耶鄧氏,最有錢的自然是鄧世榮這個族頭,這個是不用多說了。

而排名第二的,應該是雞毛嶺的鄧昌寶,他那家磚廠的生意是越來越紅火,這幾年還真讓他賺了不少錢,這也是他在客運公司的股份能夠排第二的主要原因。

接下來排在第三的,應該就是鄧昌雄了,他開了一家芒竹編廠,生意還是非常不錯的,一年也有上萬的收入。

四套房子20000塊錢,對于他們家來說壓力不算很大。

那耶村。

鄧允強一家也在商量這個事情。

鄧昌福問道:“爸,縣城這個小區的房子,你打算要一套還是兩套?”

聽到大兒子的問話,鄧允強心中也有些猶豫不決,他一共有五個兒女,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最理想的狀態自然是一個兒子一套房子,但以他們家的財力,要三套房子的壓力太大了,甚至不一定能籌得出這么多錢來。

去年為了在客運公司多占一點股份,鄧允強砸鍋賣鐵跟親家一起合伙搞了10股,其中他家占6股,親家占4股。

把家里掏空后,今年的荔枝跟西瓜,一共賺了5000多塊錢,總算是狠狠的回了一波血。

等春運結束客運公司分紅,6股大概能分到2200多,加起來也不到7500塊錢,想要兩套房,都得再加上明年的荔枝與西瓜的收入才夠,想弄三套房那壓力確實太大了。

鄧允強嘆了口氣道:“族里搞這個房子,價格非常劃算,我倒是想給你們三兄弟一人搞一套,可惜手里的錢不夠啊!”

官永英接話道:“爸,如果要三套房子的話,家里的錢還差多少?如果差得不多,我可以回去向我爸媽借。”今年她娘家的荔枝跟西瓜加起來,也有4000多塊錢進賬,所以她父母手里還是有不少現金的。

鄧允強道:“現在我手里有5000多塊錢,如果算上公司的分紅,大概有7400多,明年的荔枝和西瓜如果能有今年的收入,那大概能湊出12000塊錢左右。”

官永英道:“那差得也不多了,等公司分紅,我父母至少也有1500塊錢進賬,然后再讓他們拿個1500塊錢的現金出來,就夠三套房子了。”

跟大兒媳婦相處得如同母女的昌福媽感動的說道:“阿英,每次遇到困難都要麻煩親家,真是不好意思。”

官永英笑道:“媽,這有什么麻煩的,我娘家能有今天,也是托了你們的福,那這事就這么定了,我年初二回娘家,就跟我爸媽說這個事。”

大部分族人,只要是經濟條件允許的,都想多搞一套或者幾套房子。

畢竟,大家都不傻,在鄉下搞一套這么大的房子,估計都要幾千塊錢,更何況是在縣城了。

而這個年代的農村,哪家沒有幾個孩子啊,一套四房的房子,除了少數人家以外,對于大部分人家來說其實都不夠住,就算住得下也別想一人一個房間,有條件自然要多搞一兩套房子出來。

不過,想是這樣想,但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鄧昌雄或者鄧允強這樣的經濟條件,很多人家最大的能力就是搞一套房,再多他們也無能為力。

還有一些人家,雖然知道縣城的房子5000塊錢搞下來肯定值,但他們的家業都在農村,覺得有一套房子在縣城就可以了,沒必要搞那么多房子。

畢竟他們在縣城又沒有工作,總不能啥事都不干,就這樣搬到縣城去住吧?

總之,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對此鄧世榮也不想去干涉族人的選擇,反正只要保證每戶人家在縣城都有一套房就行,要不要多搞幾套就看族人的能力與眼光了。

鄧世榮回到家后,也跟兒女兒媳們商量這個事。

之前的族會,鄧允泰等幾兄妹也是在場的,他們聽到父親提出要在縣城搞那耶鄧氏小區的時候,一個個都大吃一驚,同時也為父親的大手筆而震撼不已。

把全族搬到縣城去,這種事情也就他們的父親敢想敢做了。

鄧允泰率先問道:“爸,我們家打算要幾套房子啊?”

鄧世榮道:“我打算要一個單元的房子。”

鄧允泰疑惑道:“一個單元的房子是多少套房子?”

鄧世榮解釋道:“我的計劃是建七層高的樓,每棟樓劃分成三個單元,每個單元互不相通,有單獨的出入口和樓梯,每個單元每一層的設計是四套房子,一個單元就是28套房子。”

這話一出,把一眾兒女兒媳聽得目瞪口呆。

鄧允珍一臉震驚的問道:“爸,你搞這么多套房子出來干嘛?”

鄧世榮笑道:“其實也不多,到時建的時候,我會讓人單獨設計,把每一層的四套房子打通連成一套,這樣算下來也就七套房子而已,你們七兄妹一人一套正好。”

對于父親的大手筆,就連見過大世面的鄧允衡都震撼不已,按之前父親說的一套房子160平方,四套房子打通連成一套,那就是640平方,這是多大的房子啊!

鄧允泰和張秀萍也滿臉震撼,要知道穗豐飯店一層也就1000多平方而已,現在居住的房子一層就640平方,真是太大了,不敢想象那是什么樣的房子。

鄧允珠驚訝的問道:“爸,就算5000塊錢一套,28套房子那也要14萬,咱家哪來這么多錢啊?”

鄧世榮擺手道:“錢的事不用擔心,我前段時間又找信用社貸了200萬,不怕沒有錢。”

聽到這話,眾兒女兒媳都瞪大了眼睛。

之前鄧世榮在信用社貸了80萬出來,已經讓他們有些擔心了,怕到時沒有那么多錢還銀行。

現在老債還沒有還清,又添了200萬的新債,這操作真是太嚇人了。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