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03章 好女旺三代,悍婦毀一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3章 好女旺三代,悍婦毀一族

第303章 好女旺三代,悍婦毀一族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1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穗豐飯店。

鄧允衡吃著久違的博白風味,一連干了三大碗飯,才舒舒服服的放下碗道:“吃來吃去,還是家鄉的菜好吃啊!”

早就放下碗的鄧允嵩笑道:“二哥,這京城的美食應該有很多吧,你這是久不吃家鄉的風味,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感覺,等在家多吃幾餐,估計你又開始想念京城那邊的美食了!”

“是這個道理,再好吃的飯菜,吃多了就感覺不好吃了,所以飯菜要經常換著吃才行。”

說到這里,鄧允衡喝了口茶,才看向姐姐道:“姐,趁現在時間還早,你把我那個未來姐夫喊出來讓我見見?”

看家門至今也有一段時間了,未來姐夫的喊法自然不會讓鄧允珍害羞,她淡定的回答道:“他今天帶隊下鄉去處理公務了,現在估計還沒回來呢!”

鄧允衡有些失望的說道:“那倒是挺不巧的。”

“想見朱局長,明天就能見到了,允衡你還是跟我們說說你參加國慶閱兵的事吧!”

鄧允泰接過話來道:“那天我們在電視上已經看到了,你跟同學舉起了問候鄧公的那個橫幅,那場面真是激動人心啊,當時咱們飯店不少食客都忍不住大聲叫好呢!”

鄧允嵩道:“是啊二哥,當時你真是太帥了!”

鄧世榮對于二兒子的這個經歷也挺好奇的,畢竟這樣的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能參與進這種歷史大事,對于很多人來說是能夠吹噓一輩子的。

其他人親戚包括張光宗老爺子,同樣對鄧允衡這個經歷感到好奇。

于是,鄧允衡便把他參加閱兵的一些細節,以及那個向鄧公問好的橫幅由來一一講述了出來,把眾人聽得向往不已。

聊完國慶的事,鄧允衡看向父親道:“爸,我現在已經是學生會的副會長了。”

鄧世榮聞言眼中一亮,如果是那種野雞大學,那當個學生會的會長都沒什么了不起的,更別說只是一個副會長。但在北大當個學生會副會長,不管是這個年代還是后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允衡,你明年就要畢業正式參加工作了,如今伱在學生會也歷練了一年多了,對于畢業后的工作安排有想法了沒有?是決定從政呢,還是選擇從商?”

其他人聽到這話,也都看向鄧允衡。

對于這個問題,這一年多以來鄧允衡已經想清楚了,他堅定的回答道:“爸,我已經想清楚了,畢業后準備從政,我發現自己對于當官的興趣,要大于做生意。”

二兒子的選擇,其實也是鄧世榮希望看到的。

說句實在話,這一世他重生回來,家里是注定不會缺錢了,二兒子選擇從商,頂多就是把家里的財富變得更多而已,可事實上人在實現財富自由后,財富的增加就只是一個數字而已,沒有太大的意義。

可要是二兒子選擇從政的話,家里很可能就會出一個大官。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官本位思想,當官在社會上的身份地位,永遠比有錢人高(這個別拿億萬富豪來對標村長,這樣的對比沒有意義),因此家里出個大官,那就是有錢又有勢,這自然比單純有錢要好。

而且,不出意外的話,三兒子這一世也會繼續走從政的路,這樣兄弟倆互相扶持,比一個人單打獨斗要好。

不過,話又說回來,鄧世榮固然希望二兒子選擇從政,但心中又有點糾結,因為從政的風險不是從商能比的,從商只要你老老實實做你的生意,不搞那種歪門邪道,哪怕失敗了大不了就從頭再來,沒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從政就不一樣了,用步步驚心來形容是一點都不為過。

當然了,如果你不求上進,只是想在低層做個小領導,拿那點死工資混日子,那自然不用面對各種各樣的風險。

“允衡,從政這條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與兇險,你確定想清楚了嗎?”

“確定想清楚了!”

鄧世榮點了點頭道:“既然你想清楚了,那就根據你的想法去做,我對你的要求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要你當一個好官,一個一心為人民謀幸福的好官。”

鄧允衡鄭重的應道:“爸,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父親是族頭,正在帶領全族人發家致富,他自然要向父親看齊,一旦當了官,也要帶領治下的人民走向致富的道路。

鄧允泰問道:“允衡,聽說你們北大出來參加工作的,起碼也是鄉長級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鄧允衡笑道:“如果選擇到基層工作的話,起步級別確實不會比鄉長低。”

張光宗聽得滿臉感慨:“論當官,還得是文化人啊!”

鄧允珍對張爺爺這話深表認同,她的未婚夫朱俊杰冒著生命危險上了戰場,立下了二等功,還擁有高中文化,平時表現也相當的出色,并得到了領導的賞識,那么多的因素加在一起,轉業回來才在公安局當了個副局長,也不過是跟鄉長同級而已。

而她的弟弟,走出校門參加工作,就是這個級別。

北大的含金量,當真是高到嚇人。

得到弟弟親口證實,鄧允泰同樣感慨不已,也由衷的為弟弟感到高興,他樂哈哈的說道:“允衡,等你明年參加工作了,那我不就有個鄉長弟弟了?這說出去多有面子啊!”

眾人聞言都不由得笑了起來。

聊了一陣后,鄧允衡才問道:“爸,一般來說,我們畢業參加工作,上面也會征詢我們的意見,你說我是進中央部委、各省的省直機關或大城市的市直單位好,還是直接下基層好?”

這樣的話也就這個年代最優秀的北大生敢說了。

鄧世榮雖然只是一個小老百姓,但前世他的三兒子畢竟是個處級干部,對于這方面的知識多多少少還是懂一點的,聽到二兒子的詢問,他便根據他的理解說道:“進部委或機關的話,優點是升官比較快,而且工作也沒有基層那么辛苦,缺點是沒有基層的工作經驗,想要走上更高的位置是不可能的。

而到基層工作的話,優點是舞臺大,機會多,這是干部成才的必經之路。

俗話說實踐出才干,歷練出人才,只有到基層一線經受鍛煉,深刻了解群眾疾苦冷暖,努力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干部。

缺點是基層的工作比較艱苦,而且從基層往高層發展,這條路是極其困難的。

所以,我的建議是先進部委,等升了官再下基層,到時直接從縣級起步,這樣或許比較好。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我對于官場了解不多,你只能拿來參考一下,你也可以詢問一下你的導師,或者是家里有長輩從政的同學,多方面了解一下,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鄧允衡聽得連連點頭,父親只是一個小老百姓,能有這樣的見識已經是很了不起了,他說道:“行,我知道了!”

鄧世榮又告誡道:“如果你選擇到基層工作的話,千萬不要選自己的家鄉,這一點你要記住了。”

鄧允衡驚訝道:“爸,這是為什么啊?”

鄧世榮道:“博白的工作不好做,尤其是計生這一塊,你回來工作要是管這一塊的話,是很難做出成績的,所以選擇去哪里工作都行,就是不能選博白。”

張光宗忍不住插話道:“這話你還真得聽你爸的,咱們博白人宗族觀念強,必須生兒子的風氣你是知道的,在這里搞計生難出成績不說,還非常遭人恨,確實是沒必要回博白工作。”

鄧允衡想想村里的風氣,非常認可的說道:“這倒也是,那我要是下基層的話,就不回博白了!”

次日中午。

鄧允衡終于和未來姐夫見面了。

看著相貌堂堂的朱局長,鄧允衡心中還是滿意的,難怪得到了他姐以及他父親的認可,年紀輕輕就是公安局的副局長,長得又不錯,確實是個優秀的對象。

互相打過招呼后,朱俊杰就滿臉笑容的說道:“早就聽你姐說過你的事了,說起來我們還是校友呢,我是松山高中17班的。”

鄧允衡笑道:“確實挺巧的,不過咱們之前都在同一個公社,上同一所高中倒也不奇怪。”

朱俊杰點頭道:“是不奇怪,我就是太佩服你了,在松山高中這種學校,你都能考上北大,當時聽你姐說起,我都驚呆了,完全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鄧允衡明白對方的驚訝,松山高中在他之前,還從來沒有學生考上過重點大學,更別說是最頂尖的北大了,這是開創了學校的歷史,是要寫進校史的。

兩人是貨真價實的校友,雙方也都有意親近,自然很快就熟悉起來。

等朱俊杰去上班了,鄧允衡才對自家姐姐說道:“姐,目前看來這朱局長確實不錯,配得上你。”

鄧允珍笑道:“我也就沾了爸跟你這個弟弟的光,要不然我可配不上人家。”

鄧允衡道:“姐,你可別這么說,你有多好別人不知道我這個做弟弟的難道還不知道嗎?他朱局長能把你娶回去,絕對是他們老朱家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這話他可不是說說而已,在鄧允衡的眼里,他這個姐姐就是最典型的賢妻良母,誰娶回去都是他的福氣。

鄧允珍笑了笑沒有說話,在家人的眼里她自然是最好的,不過她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她要學歷沒學歷,要長相沒長相,如果不靠父母兄弟的話,她哪里比得上年輕有為的朱局長啊!

她自然不知道,她具備的那種賢妻良母的性格,才是最珍貴的。

好女旺三代,悍婦毀一族,這話真不是說說而已。

男人一旦娶了脾氣暴躁,不管在什么場合都不給男人面子,動輒把家里鬧得雞犬不寧的女人,那他在事業上想要獲得成功那是極其困難的事情,甚至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大道理就不講了,家有賢妻的重要性,相信只要是過來人都懂。

臘月廿四。

鄧世榮等人坐著卜中石的大貨車回家過年。

這個年代由于車不多,交通監管方面也沒有后世那么嚴格,這也是那些大客車瘋狂超載的主要原因。

像卜中石這種大貨車,只要不是人貨混裝,那就算拉滿一車人,隨便往哪里開都沒事,交通監理站不會管的。

在回家的途中,鄧世榮覺得自家的小轎車也是時候安排了!

到家后,休息了幾分鐘,卜大石、劉愛紅、張秀萍、鄧允珍幾人便忙著生火做飯。

梁雨晴這個第一次來的人也想去廚房幫忙,不過被鄧世榮攔住了,說道:“梁老師,讓他們做就行了,你第一次來家里,讓阿珠帶你轉一轉。”

鄧允珠笑道:“二表嫂,我帶你參觀一下吧!”

梁雨晴笑著點頭道:“那好吧!”

于是,梁雨晴便在鄧允珠的帶領下,開始參觀家里的房子。

雖然現在已經是1985年了,青磚大瓦房沒有幾年前那么獨一無二,但幾座青磚大瓦房連成一片,這樣的規模在鄉下農村還是極為罕見的。

而且,每一座房子不僅家具齊全,還都匹配了獨立的衛生間,這樣的布局讓從小在縣城長大的梁雨晴都稱贊不已。

參觀完房子,梁雨晴問道:“阿珠,聽你表兄說你現在在松山高中讀書,學習成績怎么樣?”

鄧允珠不好意思的說道:“二表嫂,我學習成績就一般般,在班里排名也是中下的,能把高中讀完就不錯了。”

梁雨晴笑道:“咱們女孩子有個高中學歷,也算是拿得出手了!”

鄧允珠點頭道:“這個倒也是,就拿我們村來說,很多女孩子連小學都沒讀完就不讀了,能上初中的已經很少了,更別說是高中了。之前我也是讀完小學就不讀了,后來是我爸勸了又勸,才讓我重新回去讀的。”

梁雨晴沒想到還有這一出,她感慨道:“還是舅舅有眼光,幸虧你也聽舅舅的,重新回去讀書了,小學畢業跟高中畢業,那是真的不一樣啊!”

鄧允珠笑道:“我知道,以前不是不懂嘛,當時村里的女孩子都是讀幾年書就不讀了,我學習成績一直不太行,就跟她們一起輟學不讀了,現在想想還是挺傻的。”

梁雨晴道:“你現在上了高中,就完全不一樣了,等你畢業了有什么打算?”

鄧允珠搖頭道:“暫時沒想過畢業后的事,到時聽我爸安排唄!”

梁雨晴道:“如果能考上中專、大專或者大學,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實在考不上的話,我建議你可以到咱們縣的師范學校去讀兩年,到時畢業出來就是小學的試用教師,經過一年試用合格就可轉為正式的小學教師,其實也挺好的。”

鄧允珠笑道:“二表嫂,我這種讀書不行的,哪里當得了老師啊!”

梁雨晴微笑道:“話也不能這么說,我們現在的教師隊伍中,很多學歷都還沒有你高呢,因為我們縣的師范學校是從幾個方面吸收學員的,有初中畢業生,也有高中畢業生,甚至還從民辦教師中招收。

你怎么說也是高中畢業生,在這里面已經是高學歷的了,我當初也是高中畢業后進師范學校繼續讀書的。”

鄧允珠知道二表嫂跟她說這個,也是一番好意,她雖然沒有興趣,但也沒有直接拒絕,只是點頭道:“行,我記住了,等我畢業了再說,如果到時我爸對我沒有其他安排的話,我再考慮要不要到師范去繼續讀書。”

梁雨晴微笑道:“其實當老師也挺好的,教小學生壓力也不大,而且假期又多,一個暑假一個寒假不知道讓多少人羨慕。”

鄧允珠道:“老師的假期確實是最多的。”

在兩人閑聊的時候,鄧允衡也跟村民們聊上了。

之前的國慶大閱兵,村民們都在電視上看了,鄧允衡跟其他同學拉橫幅的舉動讓他收獲了寶貴的幾秒鏡頭,這樣的經歷不僅僅是他本人長臉,就連全村人甚至是全族人都跟著長臉。

吹牛逼這種事,不一定非得自己牛逼才能吹,如果你身邊的親戚朋友甚至是族人牛逼,你也可以拿出來吹。

現在村民們就是向鄧允衡詢問他參加國慶閱兵的一些細節,這樣以后跟人聊起這事,村民們就可以大吹特吹了。

很快,卜大石等人就把飯菜做好了,這個時候村民們才意猶未盡的離開。

吃過一頓豐盛的飯菜后,卜大芳一家三口,還有卜大石夫婦,便帶著舅舅給的年貨一起坐弟弟卜中石的大貨車離去。

臘月廿七,中午。

幫壩村。

鄧昌雄一家人正在吃煎的木薯籺。

整個雙旺境域這近百年來的飲食,一日三餐都是稀粥搭配芋頭、番薯、木薯等雜糧來吃,一般都是早晚吃稀粥,中午吃雜糧。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晚上那最重要的一餐,很多人家已經開始吃飯了,但上午吃稀粥,中午吃雜糧,這個習慣卻一直保持下來,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才慢慢有了改變。

但后世改變的,也就是中午吃雜糧這一餐,上午吃稀粥仍然沒有變,早就已經形成習慣了。

“爸,族頭派人通知說今天的族會除了助學獎勵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商量,你覺得是什么事情啊?是不是騰龍客運公司要發分紅了?”問話的是鄧昌雄的大兒子鄧斯季,今年已經滿十八歲了。

斯季媽聞言也瞬間精神起來了。

他們家在騰龍客運公司可是投了不少錢進去的,擁有的股份在族里是僅次于族頭和雞毛嶺村的鄧昌寶,自然是比較關注公司的分紅問題,畢竟那可是不少錢呢!

去年春運期間,公司賺了四十多萬,平均下來1股大概是150塊錢,他們家一共擁有22股,那就是3300塊錢。

當然了,去年春運以及今年賺到的錢,又都投進去買車了。

甚至公司還向銀行貸了款。

不過,現在公司擁有的大客車比去年還要多1.5倍,這個春運據說每天都是兩萬幾的進賬,一個春運下來估計能賺上百萬,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平均下來1股能分到大概380塊錢左右,他們家的22股就能分到八千多塊錢。

這么大一筆錢,她當然上心了。

鄧昌雄搖頭道:“公司的分紅問題,族頭肯定會談到,但這次族會說有重要事情商量,指的應該是其他事情。”

斯季媽問道:“你覺得跑完這個春運,公司會不會分紅啊?”

鄧昌雄不確定的說道:“應該會分紅吧?這個得看族頭有沒有其他打算了!”

鄧斯季接話道:“也有可能會留著繼續買車呢!”

鄧昌雄道:“具體什么情況,等會去開族會就知道了,你們閑著沒事也可以去聽聽。”

整個那耶鄧氏所在的村莊,在吃過午餐之后,各村的族人便聚到一起,開始朝那耶鄧氏的祠堂趕去。

一路上,族人們都是議論紛紛,都在猜測族頭所說的有重要事情商量,到底是什么事情。

除了猜測這個事以外,大家討論最多的,還是騰龍客運公司。

在春運到來之后,隨著乘客暴漲,已經有族人回來說公司現在每天的利潤都不會低于兩萬五,這豐厚的利潤讓聽到的族人心中都樂開了花。

讀過不少書的族人早就計算出來了,如果按照春運的這個收入來計算的話,哪怕當初只是入了1股,那一天下來也有差不多10塊錢進賬。

一天10塊錢聽著似乎不多,但要知道現在才1985年,很多事業單位的職工一個月的工資都沒有50塊錢,這一對比就知道這收入到底有多高了。

更何況,除了極少數人家以外,誰家在公司沒有個兩三股?

這一天啥都不用干,就能賺二三十塊錢,這擱誰身上都得開心個半天。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