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熱門小說
這一封,傳到整個中州修界,所有人都知道——
這不是道統之爭,這是講理之戰。
有人不想讓你想明白。
有人就想你一輩子聽他們的。
陳長安那一爐火,點起來了。
點得不是敵人,是整個修界壓了幾百年的那一口氣。
檄文一出,青衡山算是把話撂死了。
他們不是藏著掖著罵,是在中州靈網、道盟書坊、甚至南域學臺全掛出來的——
“問道山講的那一套,是偽修。”
“陳長安,誤人子弟。”
這已經不是罵人了,是公開宣戰。
問道山壇下都快炸了。
不少弟子都恨得咬牙:“我們扛雷火、燒魂燈講出來的道,他們坐那屋子里翻個書就罵一句‘偽修’?”
“他們那道,就叫正宗?”
“他們是不是找打?”
陳長安聽完這些話,沒吭聲。
他只是站在壇上,把檄文翻出來一字一句讀完。
讀得特別認真。
連標點符號都不落。
底下人都以為他要破防了,結果他看完后一合手,輕輕一笑:“字寫得挺工整。”
“可惜,理不通。”
“下山挑刺的,終于快來了。”
三天后,青衡山派人到了。
不是褚正言本人,是他一個關門弟子,姓賀,賀封,號“賀問”。
這人出場特別講究。
靈舟是白金刻紋的,坐姿比皇子還穩,穿得一塵不染,頭發梳得锃亮,一下來就亮出靈契:
“青衡山正宗道法·外傳·第一席問道者,奉山主之命,下山問道。”
“本問此次來山,非為斗法,亦非動武。”
“只為辨理。”
“你問你的道,我講我的理。”
“若你講不清,便收壇閉講。”
“你若能講清,我便歸山轉述。”
說得冠冕堂皇,端著一口“中正之氣”,活脫脫一個道統使者的樣子。
不少圍觀弟子都憋著火,余晗更是要動手,被陳長安一把攔住。
“他說得沒錯。”
“來講理的,那就讓他講。”
“講得過我,我認。”
“講不過,那他就把臉自己抽回去。”
燃道壇這天破了例,第一次架了“對講臺”。
左邊是賀封,右邊是陳長安。
兩邊弟子、修士、旁觀者坐滿。
這不是戰陣。
但比戰陣還兇。
因為這一輸,不是掉境界,是砸道根。
賀封先起講,照著青衡山那一套開口就來:
“道者,順天也。”
“人有命,天有定,修行當循序而進,不可妄破格局,不可強問心念。”
“修之為法,不為己欲,不為己私,須先尊規而后問道。”
“故問道七講,雖為反思,實則擾念,敗根本,非為正修。”
說得一板一眼,堂而皇之,連不少中立修士都聽得點頭。
這就是青衡山那一套“修身齊理、以序求穩”的道統。
講得不是錯。
但就是有種,教科書念給死人聽的味兒。
講完后,全場靜了五息。
陳長安才慢悠悠開口:
“你說得挺對。”
“但你這一番話,里頭有個最大的問題。”
“你在講‘人該怎么聽話’。”
“可你沒講‘人為什么修’。”
“你從頭到尾都在說——修行要按部就班,尊天命、聽安排。”
“那我現在問你一句。”
“我天生是個奴隸,我該不該修?”
“我出身是雜靈,我該不該問?”
“我被宗門放棄了,我活著就不配站出來講自己的想法?”
“你講的道,是為了讓大家活得‘像修士’。”
“我講的道,是為了讓人活得‘像自己’。”
“你怕他們亂,是因為你怕他們不聽你的話。”
“我不怕他們亂,是因為我相信——他們能自己分清該怎么活。”
這一段講完,底下鴉雀無聲。
有的人,已經開始往后縮了。
他們不是反對青衡山。
他們只是——覺得陳長安說的,更像一個人。
不像神。
不像官。
不像個管事的。
就像一個,也曾被人踩過、罵過、熬過的普通人。
他說的不是高高在上的道。
是人話。
賀封臉有點繃不住,但強撐著回:
“你這說法,是放縱。”
“你讓人自修、自悟、自擇,如何避免走偏?”
“他們犯錯怎么辦?”
“他們修出岔子怎么辦?”
陳長安:“那他們就摔一跤。”
“我從不攔人犯錯。”
“因為他們跌倒之后,自己站起來了。”
“那才是他們自己的道。”
“你要是怕他們出事,那你教他們摔得穩。”
“而不是拉著他們腿說:你別動,你別學,你等我教。”
“你講的是管。”
“我講的,是放。”
“你管一輩子,他們永遠不會動。”
“我放一回,他們就學會了——活著是自己的。”
賀封沉默了。
他講不下去了。
不是他不會講。
是他知道,他輸的是人心。
那天講完,賀封沒有下跪,也沒鞠躬。
只是深深看了陳長安一眼,說了一句:
“我回去,會轉述你今日之講。”
“青衡山,遲早還會再來。”
陳長安笑了:“你愿來,我就講。”
“你愿聽,我不拒。”
“你要是不聽,那你一輩子都不會懂——我講的,到底是啥。”
賀封下山的第三天,靈界就開始不安分了。
不是打架,也不是審問。
是——動向。
講得明白點,那天之后,有好幾家本來態度模糊的中型宗門,派人悄悄登了歸元臺,繞都不繞,就直奔燃道壇后山。
不是來講理。
是來送人。
送弟子,送講書,送靈契,甚至送“舊道冊”。
講白了就是:我們以前那一套不講了,我們認你。
這些人不是傻。
是看明白了——你不管認不認,問道山已經成氣候了。
仙盟不能封,但整個修界都知道:
這山,現在是正經能“講明白”的地方。
你想混日子,去別的地方修。
你想活得像個人——你得來聽一趟這邊的講。
那天早上,燃道壇外來了八批人。
有從北荒走來的妖修,也有從南溟來的散盟,還有靈道山分支送過來的記名弟子,還有東洲火宗一系,遞了封軟綿綿的“投誠文書”。
甚至萬象宗都來人了。
那是個老熟人——曹執言。
這人當初在火極圣地吃過虧,被余晗當場燒掉過一袖,現在老老實實站在壇下,拱手行禮:
“萬象宗火部,愿聽燃心。”
“今日來,只為一句。”
“你們若開第二壇,萬象宗愿輸一半資源助你。”
“不是討好,是認同。”
余晗坐在后山石上,嘴里叼著一根靈草,一邊看一邊小聲嘀咕:“現在倒知道求人了?”
“當初誰在靈會臺上舉手反對‘問道山為正’?”
“有臉回來?”
陳長安沒說話,只是看著那些人,一個個從壇下走過,靜靜站著,不講功法,不談資源,只低頭說:
“我想聽。”
“你能不能再講一遍七問?”
他沒有拒絕。
他就坐在壇上,一字一句,重新開講。
這一次,聽的人不只是散修。
是真正一批修行多年的宗門講道者。
有的人坐著聽了兩刻鐘,紅了眼。
有人聽完一句,跪地叩首。
還有人聽完后沒說話,走到壇后,自封魂海三年,重修道心。
講的不是修煉術式。
講的是“你這條路,到底是怎么選的”。
“你是被推著走,還是自己走的?”
講到第五問時,陳長安停頓了一下。
他突然看著底下一個角落問:
“你。”
“你修了多少年了?”
那人嚇了一跳:“我……快四十年了。”
“那你這四十年里,有沒有哪一次,是你真的在選自己的修行?”
那人沉默了。
過了好久,他蹲下身子,像孩子一樣哭出來。
“我……從來沒選過。”
“我只是聽我爹的,聽宗門的,聽講道人的。”
“我怕自己選錯,我怕沒人帶我,我怕我成不了仙……”
“我一直在照別人畫的道修。”
“我……根本就沒修過自己的。”
陳長安站起來,聲音低但穩:
“那你今天選一次。”
“你聽明白了——就站起來走出去。”
“別問別人允不允許。”
“你想修自己的道,你就該自己走。”
那人站起來了,轉身離開了壇下人群,走到歸元臺外,獨自一人盤坐,閉眼運氣,從頭開始修煉。
沒有靈契。
沒有法門。
但有一口氣。
那是他第一次,為了“活自己”而修。
這天之后,問道山主壇更新了一項通告:
自即日起,燃道壇不設外派講使,不接代理弟子,不做修士認主之契。
你聽了,你愿修,你愿走,我們不攔你。
但你不屬于我們。
你屬于你自己。
這封文書,被靈界所有中等宗門瘋傳。
不收人、不收香火、不封弟子、不主張歸派、不建宗制。
但偏偏所有人,都想靠上去聽一耳朵。
你不收我,我就更想進。
你不設門檻,我反倒怕自己配不上。
這天晚上,陳長安獨坐臺后,永恒器靈問他:
“你真準備講到最后?”
“這條路,越走越孤。”
“你沒看見那些人表面聽你,心里還想抄你一套?”
“他們現在怕你,是因為你強。”
“你要哪天修為掉了,他們會反手說你走火。”
“你撐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