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不對付陳家,是因為登基之初需要各方的支持,僅僅有景陽長公主夫婦遠遠不夠!
陳家便是文昌帝樹立給各方看的,“禮賢下士”的標桿。
除了陳家,甚至還有當初站在他對立面的一些臣子,也得到了重用,那是他寬宏大量的象征。
他需要陳太后高坐在上,幫他樹立以孝治天下的典范。
陳家有野心他也知道。
所以當陳太后給他選了陳皇后這樣一個性情軟糯的妻子的時候,他沒有拒絕。
后宮之中有一個強勢的女人就夠了。何況,陳家也絕對不容許姑侄內斗的事情發生。
至于對子女的教養,他雖不喜歡皇后,可對第一個兒子還是非常看重的,何況那個孩子天資卓絕。
他得承認,周顯之所以出事,有自己的疏忽在內。他是真沒想到周顯身邊有那么多服侍的人,還會出事。
當他看到被池水泡得面目全非的那個孩子的時候,內心的悔恨無以復加。
他知道那是陳太后做的,他恨那人怎么對那樣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下得去手!但他沒有證據!
沒有證據他便什么都不能做!
后來他遇到了今生摯愛,原本不打算把人接進宮里來,因為這華麗的皇宮不光是個禁錮自由的牢籠,還是個危機四伏的險地。
但他耐不住寂寞。
后宮中女人不少,但有的是為了平衡各方勢力所納,有的是太后強行安排。
沒有一個能打動他的心,他對那些人不過逢場作戲。
只剩他一個人的時候,他能感受到的,只有無邊的孤寂。
所以,最終還是沒能忍住,把心愛的女子接入皇宮。
這是他所做的又一個錯誤決定!
他以為自己做足了準備,能夠確保賢妃平安。
卻不知道后宮中的污糟手段超出了他的想象!
于是他眼睜睜看著賢妃宮里不斷出事,她接連滑胎,原本豐潤開朗的人日漸消瘦,臉上時常掛著的笑容也越來越勉強。
無能為力!宮中所有妃嬪都代表一方勢力,他只能平衡不能放棄,便不能真正替賢妃出氣。
所以,賢妃受到的傷害說到底都是拜他所賜!
后來他痛失所愛,真恨不能用后宮所有對賢妃動過手的人給她陪葬。
只是,礙于大局,他不能那樣沖動!
所以他無論如何都要保住他們的孩子,這江山也要留給那個孩子來坐!
將來他百年之后,曄兒便可以將他們夫妻合葬,生不能再同衾,死必同穴。
賢妃,是最能理解他的人,一定不會怪他的。
文昌帝悠長地吐出一口氣,低低地道:“景陽,朕昨晚夢到賢妃了。”
景陽長公主眼中閃過一抹痛色。
賢妃薛愉,人如其名,是個天生的樂天派,哪怕初婚丈夫意外身亡,飽受婆家詬病,她也不曾因此郁郁寡歡,回了娘家之后,日子照樣開開心心地過。
但進了皇宮之后,卻如同一支花兒一般,漸漸從盛放走向了枯萎。
作為好友,景陽長公主曾幾次想要出手改變她的命運,但都被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