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七百四十五章 綠營與協守營,大掠莫臥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五章 綠營與協守營,大掠莫臥兒

第七百四十五章 綠營與協守營,大掠莫臥兒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金臺吉問道:“貝勒為何如此說?”

楊吉努則指了一下外面的大量農田和屋舍:

“你看看這些漢人百姓,真正是各個富足的很!”

“牛羊雞鴨到處都是,肥實的很,明顯不缺糧食才養得這么肥。”

“女孩兒也都白得跟雪一樣,連男孩都白!”

“這要是沒在列車上,只在陸地上行軍,我們完全可以讓底下的人去搶些牛羊打打牙祭,搶幾個孩子去去火,想來朝廷也不會因此就要把我們都殺了,只會逼我們交出幾個底下的人頂罪了事。”

“只可惜啊。”

“現在,我們都在這鐵疙瘩上,跳下去就得被壓死,關鍵也不知道該怎么讓他停下來。”

楊吉努接著又說了起來。

金臺吉聽后只是哂然一笑:“這大鐵疙瘩出現,的確是讓我們在行軍途中,無法再發點民財,但想來這也是朝廷讓我們坐這大鐵車去南方的目的。”

“你說的沒錯。”

“我現在擔心的是,南邊那什么緬甸、莫臥兒是不是也建了這樣的鐵路。”

“那樣的話,我們豈不是這一路上都只能窩在鐵路上,然后天天聽這上面的說書人講忠孝仁義,講新禮政策?”

楊吉努頗為擔憂地說了起來。

金臺吉看著遠方西沉的夕陽回道:“應該不會,緬甸、莫臥兒據這里有萬里之遙,哪里有那么多鐵,把鐵路修到那么遠地方去?”

楊吉努點了點頭:“也是!”

大明的兩京鐵路,目前的確就只修到了揚州,所以葉赫部的八千女真夷丁到了揚州后,就改乘了官船,從海路去緬甸。

畢竟葉赫部也就八千來人,海運更劃算。

當然,大明官僚們的確也擔心他們走陸運會沿途騷擾,所以也都強烈要求皇帝讓他們在乘坐列車后就走海運。

這樣一來,葉赫部也就一路上完全沒有在中土騷擾民眾的機會。

向來少數民族的軍隊受大明中央朝廷的征調,去一地作戰時,都會在行軍途中滋擾百姓,軍紀非常差。

像廣西狼兵、貴州苗兵都有這種情況。

其實不只是少數民族的軍隊,基本上地方客軍都有這種情況,因為不是自己家鄉,一個個都會放開了搶。

而大明現在用鐵路運兵和海路運兵,倒是很大程度的規避這一情況,從而降低民眾對征伐之事的厭惡感,也降低對外擴張所產生的內部維穩成本。

這也算是蒸汽工業帶來的好處之一。

別小看古代軍隊行軍途中對內部社會的破壞力。

按照歷史上的說法,匪如梳,兵如篦,也就是說軍紀差的軍隊在百姓眼里,比土匪還可怕。

而異族軍隊基本上都很難做到軍紀十分嚴明。

所以,鐵路運兵和海路運兵對民眾而言真的有很大好處。

但對于葉赫部的八旗女真夷丁而言,一路上不是坐列車就是坐船,也讓他們很是憋屈。

一開始,他們倒還新鮮,但隨著一直不能搶掠,只能在列車與船上這樣的幽閉空間待著,漸漸的也都厭煩起來,想回家的情緒也越來越重。

尤其是到了船上,如果不是因為他們不少人暈船暈的利害且船上搖晃得也不利于他們作戰,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早就忍不住要發動叛亂挾持水師和船員,讓其拉他們回去了。

這也等于說,葉赫部的八旗女真夷丁到達莫臥兒后已經整整憋屈了半年多的時間,而在這半年里沒有大肆釋放自己的野心。

所以,當他們在到達莫臥兒后,都放開了本性使勁搶掠,因而對莫臥兒附近的封建土著農莊無疑造成了很大破壞,什么婆羅門、剎帝利,就算是高種姓也難以幸免,而且他們還專門就搶高種姓的,因為低種姓沒什么可搶。

葉赫部本就屬于海西女真一部分,在女真諸部中不屬于漢化程度最高的部落,自身都還是農奴制,所以不可能指望他們對當地土著的掠奪方式有多文明,而只能進行最粗暴原始的掠奪方式,即抓了他們的人為奴,搶他們的財產和土地去明軍手里換銀元劵。

當然。

南昌侯劉綎率領的大明官軍倒不直接劫掠。

因為大明官軍的文明程度已經更高,所以不需要最粗暴的掠奪方式,至少是不用自己去動手搶。

比如。

大明官軍在成功占領達卡后,就以貿易為主,同時威逼利誘當地一些識趣的婆羅門主動投附自己為買辦和代理人,替自己傾銷棉布、絲綢、馬車這些商品。

但不是所有莫臥兒的婆羅門都這么自覺,由于這個時代的莫臥兒帝國也正是強盛時期的緣故,所以許多高種姓的莫臥兒人還是很有驕傲心的,也就不歡迎大明官軍的到來,企圖組織更大規模的軍隊驅趕走明軍。

可就在莫臥兒帝國這么做的時候,明軍派了許多女真、蒙古還有朝鮮、倭人來。

葉赫部的女真夷丁也是在這個時候來到了莫臥兒,即后世的印度次大陸。

葉赫部這些女真夷丁和其他受大明雇傭的異族軍隊一樣,其實都有被大明皇帝下旨要求他們要嚴守軍紀。

但明軍基于自己的利益,只認真保護了歸附大明,成為大明買辦的婆羅門封建地主,對女真等夷丁不遵旨嚴守軍紀的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所以,葉赫部等被大明調來這里的異族軍隊也就肆意地對未受大明保護的婆羅門封建地主進行了屠掠。

許多婆羅門地主因此被葉赫部等夷丁屠掠的很慘,不少是舉族被滅,滿城被屠。

而大明依舊還在往印度次大陸運來夷狄。

女真的烏拉部、哈達部,蒙古的兀良哈部、喀爾喀部等都被派了來,同葉赫部一樣,被統編為綠營。

還有德川家康等投降加入協守營的倭寇,也在替大明剿完本州的浪人后,被分批派到了這片大陸上。

印度次大陸是一很廣大的地盤,可耕地面積就達近一百六十五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就有六十多萬平方公里。

所以,大明要想吞并這片大陸,是不可能一口就吃得下消化得了的,所以也就只能先調周邊被自己征服的族群來先替自己梳理一下。

只是因為印度太大,故而,即便派了很多被自己征服的異族軍隊來,一時也不能完全梳理的完。

也因此。

葉赫部等綠營和德川家康等協守營,一到這塊大陸,一直在拼命屠掠,但受限于印度過于的面積寬廣,所以一時都還沒有屠掠到讓印度傷筋動骨的地步。

故對于綠營諸部和協守營諸大名而言,他們仿佛一個個都掉進了寶藏庫里,一時也忘記了想家,只知道搶,甚至開始有長居于此的想法,就跟歷史上的那些異族入關后都不想走一樣。

正準備對付大明官軍的莫臥兒婆羅門地主們不得不因此放棄對付大明官軍,而轉而對付殘暴與綠營的女真蒙古人和協守營的倭軍。

但婆羅門地主們的軍隊并不是綠營與協守營的對手,主要是因為女真蒙古人和倭軍畢竟是有大明的援助,也因為和漢文明交流的更密切,在軍事思想上也更高一籌,所以使得婆羅門地主的軍隊在對戰綠營和協守營時基本上都是慘敗。

大明在這個時候則往往會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

一方面。

大明會在這時斥責綠營和協守營諸軍,下令他們務必停止屠掠,甚至揚言不聽就要斷其供應。

另一方面。

大明也主動派使者與莫臥兒的封建領主們接觸,向他們伸出橄欖枝,表示愿意給他們提供保護,但他們得提供一些保護費和一些愿意與大明合作而示好的優待條件。

女真夷丁和倭軍等因為一時屠掠太多也需要時間消化,再加上有時候內部也會發生分贓不均等矛盾需要處理,另外與其他部落也會在屠掠中發生齟齬,且也離不了大明的暗中支持,所以也會給大明一些面子,適當停止一下對一些莫臥兒封建領主的征討,或者降低一下屠掠烈度。

而莫臥兒帝國的婆羅門封建領主們相對于被女真等夷丁屠掠,自然更愿意接受給大明交保護費,乃至給大明許多優惠的條件,畢竟這樣還能保住自己一半的封建經濟。

所以,一時間越來越多的婆羅門封建領主開始成為大明的附庸,歸附了大明,做了大明的買辦和代理人。

只是由于印度實在是太大,封建領主也很多,所以一時間還是有很多封建領主沒有選擇投附大明。

女真等夷丁也就繼續以這些封建領主不肯接受王化的名義繼續屠掠。

大明這邊也在持續往印度次大陸增加夷丁,讓印度次大陸徹底了被諸多外來部落狩獵的獵場。

但女真等夷丁在到達印度次大陸后,就開始越來越不想讓大明增加新的綠營兵和協守營兵來,甚至因此開始向大明駐在這里的印度總督表示,他們能夠替大明徹底征服莫臥兒,而不需要大明朝廷增加新的兵力。

不過,大明朝廷自然是不聽的,依舊以征服莫臥兒帝國的速度太慢為由,在往這里持續增加綠營和協守營兵力。

誰讓朱翊鈞和他的執政公卿們的戰略就是把大明北方的東邊的夷丁都往這里趕呢。

葉赫部的揚吉努也瞧出了大明在莫臥兒的戰略目的,而不由得一邊擦拭著帶血的刀一邊對金臺吉說道:

“我們要盡快征服這里所有不肯投降的南蠻,讓朝廷沒有理由再派新的部族來!”(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