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六百八十四章 跟著皇帝一起南下,受天子激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四章 跟著皇帝一起南下,受天子激勵

第六百八十四章 跟著皇帝一起南下,受天子激勵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任勇剛聽自己兒子這么說后,就看向了自己妻子蕊雅一眼,問道:“竟有這樣好的事?”

接著,任勇剛就對任愛明說道:“你懂什么,這是皇上希望你們有出息,才送你們書籍題卷!伱老子我當年要是有誰送這些,現在早是相公老爺了!”

任愛明則流著淚問道:“可這樣的話,是不是接下來我就沒有時間玩了?”

“可以邊玩邊做。”

任勇剛說道。

蕊雅則看起這些卷子來,笑著說:“是興明書院出的,外面很難買到的,據說都是些宗室勛貴的子弟才用得到這樣的題卷呢。”

“真正是皇上圣明,知道給我們這些尋常百姓賞金銀,不如賞點能幫助我們有出息的機會。”

任勇剛這時則稱頌起來。

“你們都是一伙的!”

任愛明這時只控訴了這么一句。

任勇剛瞪了自己兒子一眼:“混賬東西,天下誰要是不跟皇上一伙,不就成反叛了么?”

任愛明癟了癟嘴,然后從袖里掏出一捆銀元來:“也賞了金銀的。”

“你用不著,給我,我給你存著將來娶媳婦用。”

任勇剛兩眼一瞪,說著就直接把自己兒子手里的賞銀給奪了過去。

任愛明咬著牙道:“是!”

“皇上路過我們這里了,快出來看啊!”

“皇上來啦,快出來啊!”

這時,外面傳來來了許多鄰里軍戶的喊聲。

任勇剛和蕊雅聽后忙跑了出來。

只任愛明還在屋里生悶氣。

朱翊鈞這時的確坐車經過了這里,且也又收了幾車百姓饋贈而走。

而任勇剛則因此在見到皇帝的車駕后,就不由得對蕊雅說道:

“等愛明放了假,我們也南下去游玩游玩吧。”

“你回你家鄉看看,我也去清江浦看看,看看老王頭,和那些以前和我一起拉纖的故友,順便皇上去過哪里,我們也跟著去哪里看看。”

“我們也不能白掙這么多年的錢,不去玩玩,不讓老王頭看看我們現在過的有多好,始終沒意思。”

“好啊,都聽你的。”

蕊雅笑著回道。

朱翊鈞這里也正對皇后說道:“我們先去你老家看看,順便讓你這個皇后也有個家祭祖宗的機會。”

“臣妾謝陛下。”

皇后笑著起身作揖回了一句。

皇后杜氏的家鄉就在離興州中衛不遠的琉璃河與胡良河交匯處的一村落。

所以,朱翊鈞才提議讓皇后順便回鄉祭祖省親。

這對于皇后杜氏而言,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

畢竟能以中宮身份回鄉,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朱翊鈞接著又問榮宜公主:“你和你母后去女校巡視的情況如何,那些軍戶家的女兒,相處起來可有意思?”

“女兒替她們謝父皇!”

榮宜公主這時也起身向朱翊鈞作揖行了一禮。

朱翊鈞因此不禁笑問道:“為何要替她們謝朕?”

“因為她們是因為陛下推行新政新禮,如今才可以不用纏足,才可以在學校讀書練武,可以不用被鎖在屋里而能交到很多朋友的。”

榮宜公主說后就道:“榮宜自己也應該謝謝父皇,沒有父皇,榮宜現在也只能待在宮里學規矩,不可能出來認識她們。”

朱翊鈞聽后微微一笑:“雖說這是朕給你們帶來的,但你們能不能守住這些權利還得靠你們自己。”

榮宜公主點了點頭。

朱翊鈞這里則看向了外面,外面依舊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跟著皇帝車駕,即便他的車駕已經離開衛城很遠。

因為和任勇剛一樣,很多百姓在皇帝南巡的同時,就干脆也決定跟著皇帝一起南下旅游。

這些人中有文人、有僧侶道士、還有所謂游俠,以及因為不能再在青樓揚名而又還是不想嫁為平民妻的名妓,更有攜家帶口的平民。

他們雖說是有些像后世追星一樣追著皇帝的行程,像后世有追星者對所追明星進行接機一樣,在各處皇帝要必經的地方等候,但也有跟著皇帝一起旅游的意思。

因為無論怎么樣,跟著皇帝南巡的隊伍一起旅游,自然是最安全的,也有更多的獲利機會。

所以,朱翊鈞這時就看見隨駕的平民有很多。

至于為什么這么多人愿意選擇跟著皇帝去南方游玩,而不去掙錢不去做自己的事。

別問。

問就是有錢。

如今的萬歷盛世,糧食等必需品價格很低,再加上人人稅負大減,自然有閑情逸致的人不少。

有的因此全身心的把心思花在了隨駕旅游的事上,還不惜高價打聽皇帝行程,或者高價請人預判皇帝行程。

甚至連皇后要回鄉祭祖的事,都有人根據其行程做出了準確的預判。

而也有文人還一邊跟隨圣駕一邊寫著游記。

士子徐有勉這時就讓幾個高麗奴輪番抬著自己跟著圣駕后面,且同時還在歇店時寫自己隨圣駕旅游的各種見聞,而因其文采不錯,惹得更多人看了后也跟著來。

朱翊鈞對此也不予阻攔,反正這也算是與民同樂。

“你們說,陛下為什么不坐船?”

而很快,因為士民百姓很關注皇帝南巡的行程,也就注意到皇帝只用船來拉各種物資,但并不坐船南巡。

這天就有主動隨駕士子徐時勉于船上問起自己朋友來。

“因為皇上不欲學隋煬帝,不想造巨舟,且想更加近距離的看看民間百姓的生活情況。”

這徐時勉的朋友中,一很仰慕朱翊鈞的朋友——熊廷弼,在這時笑著回答了這個問題。

彼時,他另一朋友袁中道則笑著說:“飛百此言有理,但這里面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便是本朝天子素來不宜立于水上,而只適合腳踏實地做惠民之事。”

袁中道這么說,同行之人皆紛紛頷首。

朱翊鈞倒是的確在陸地上繼續做著惠民之事。

因朱翊鈞一路行來收到的百姓饋贈之雞鴨魚肉太多,吃又不吃完,不少也沒用鹽腌制,所以,他也就下旨將不宜放太久的雞鴨魚肉分給沿河拉船纖工,作為為皇帝南巡出力的額外福利。

如今大明雖然已是非常昌盛,但拉纖的纖工依舊有很多。

因為漕運依然很繁忙,而不少百姓已經習慣于干這個活,何況,雖說天下大富,但也還是不免有生活貧困之人,要么是因為家里人口多,要么是因為地處偏遠,而又不想出海移民,所以還是有出來賣力的。

而徐時勉、袁中道、熊廷弼等主動跟隨帝駕一起南下游學的士子不久在登船上岸后,就也在臨清州一帶看見許多纖工在親軍衛組織下,排隊領各類肉糧油的情景。

“真的是受民之贈,又惠之于民,本朝天子之德,可昭日月!”

熊廷弼這時感嘆了起來。

袁中道也神色凝重地點頭道:“雖不是什么大恩,但也能見其愛民之心,陛下可稱圣主仁君,我等能逢此圣君當朝之世,是我等之福。”

徐時勉也跟著說道:“這種君父增衣食于民之場景,能親眼目睹,真正必見紅日起朝霞、皎月懸東山還令人沉醉!當為此景一拜,為如此天子一拜!”

徐時勉這么說后,一眾隨駕士子就跟著對著朱翊鈞的車駕大拜作揖起來。

“我決定了!”

熊廷弼這時甚至口出了一句,且看向了自己的一干士林好友道:

“我決定不跟駕游玩了!我要立即回鄉苦讀,爭取早日登龍門,人這一生最難逢的是便是得遇盛世,更難逢的便是明君,如今兩者皆有了,真是當效命廟堂之上的時候,豈能將光陰用在賞春吟秋上面?!”

熊廷弼說著就拱手道:“告辭!”

接著,熊廷弼就挺胸往西而去。

“有理!”

袁中道頷首,然后也跟了過來:“飛百兄,我與你同回去苦讀!”

“還有我!我也要回去,不游玩了。”

朱翊鈞倒是不知道他對百姓略施恩惠,倒也激勵了一些還懷有家國天下的士子更加燃起斗志。

他接下來只繼續在南而去,且已近衍圣公孔府所在的曲阜。

而在這時的曲阜孔家正因皇帝要來,召開著一場會議。

衍圣公孔尚賢這時主動對一干孔府的人道:

“現在圣駕就要來了,指不定就會來我們孔府,到時候一旦讓他看見我們奉的還是元主所封牌位,可不是好事!”

“所以,我如今叫你們來,就是商量一下,要不要暫時把明季太祖所封牌位先拿出來于廟里使用,以免使其龍顏大怒?”

“如今天下,只有三家世家,即我們山東孔家、江西張家,還有就是鳳陽朱家,但他鳳陽朱家雖說是皇族,卻不過是流賊之后!用朱家所封牌位,實在是辱沒先祖!”

太學生孔尚坦這時先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而另一名孔尚賢之堂弟孔尚禮這時也附和道:“沒錯,何況,元主封的是王,他朱家只封了公,如今驟然改王為公,實在是對不起祖宗!所以,我認為,這牌位不能換!”

“不能換!”

“換了就是對不起祖宗!”

許多孔家人跟著附和起來。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