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第819章
819.第819章
第819章
“殺”
鳳凰嶺下,兩支騎兵狠狠的撞擊在一起,在這一場騎兵對決中,人與馬都顯得無比的渺小,兩支軍隊就像是兩個磨盤一般,將人與馬磨成了一團團肉泥,鮮血把大地都染成一片赤紅。
鳳凰嶺旁邊的一個小山坡上,一支大明的騎兵悄悄埋伏在后,為首的是個須發雪白的老將,這時正在十分冷靜的打量著下面的戰況。
“祖父,讓我率領手下精騎殺出去吧,定可一舉將來犯的瓦剌騎兵全殲!”
旁邊一個十分年輕的將領向老將請令道。
“不要心急,現在還到時候!”
老將卻十分沉得住氣道,下面交戰的雙方,一方正是他派出來攔截瓦剌人的大明騎兵,雖然現在大明騎兵已經處于劣勢,可他依然沒有派兵支援的意思。
“可是……”
年輕的將領還想再說什么,但被老將軍眼睛一橫,嚇的他也立刻退了下去,不敢再說半句。
這個須發雪白的老將正是陽武侯薛祿,剛才說話的年輕將領是薛祿的孫子薛詵,因為薛祿的長子早逝,只剩下薛詵這么一個兒子,因此也被薛祿帶在身邊。
相比于沉不住氣的孫子,薛祿的眼光卻十分老辣,在他看來,下面自己一方的騎兵雖然身處劣勢,但還能堅持一陣子。
相比之下,對面的瓦剌騎兵卻還沒有出全力,后面有一支騎兵押陣,如果這時候殺出去,肯定會被對方后面的騎兵沖上來擋住,到時就算薛祿能取勝,也無法全殲對方。
不過隨著兩支騎兵的交戰,大明這邊的騎兵越來越不支,瓦剌那邊的將領也終于沉不住氣,當即大手一揮,后方押陣的騎兵也終于殺了上來,準備一鼓作氣的打敗明軍騎兵。
看到瓦剌騎兵終于全都投入到戰場上,埋伏在山坡上的薛祿終于興奮的大吼一聲:“隨老夫沖!”
隨著薛祿一聲令下,他自己就一馬當先的沖了出去,旁邊的薛詵怕祖父有失,也緊緊的跟隨在他身邊,畢竟薛祿都已經七十出頭了,哪怕年輕時再怎么驍勇,現在的他也年老體衰,能夠騎馬狂奔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看到薛祿這員老將都這么勇猛,身后的明軍將士也都是奮勇向前,眨眼間就殺入戰團,一下子將瓦剌騎兵沖開一條大口子。
做為一支生力軍,薛祿的這支騎兵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本來只是占據一點優勢的瓦剌騎兵,一下子被打的暈頭轉向,最后更是被薛祿的騎兵沖擊成幾段,這下首尾難顧,連指揮的將領都陷入到明軍的包圍之中,根本無法再指揮軍隊應變。
眨眼之間,戰場上的勝負局勢逆轉,除了少數瓦剌人見勢不妙,拼死逃出戰場外,剩下的全都被明軍圍殲。
“啟稟大將軍,此戰我軍殲敵三千有余,自身傷亡還在統計之中!”
這時只見一員大將來到薛祿面前稟報道。
此人名叫黃衛,是開平衛的指揮使,之前就是他率領手下的騎兵,死死纏住瓦剌騎兵,這才給薛祿爭取了一擊得手的機會。
“黃指揮使此戰指揮得力,當屬首功,老夫會親自向陛下為你們請賞的!”
薛祿哈哈一笑道。
“謝大將軍賞識!”
黃衛聞言也十分激動的再次行禮道。
薛祿現任鎮朔大將軍一職,負責巡視邊防,鎮守開平到宣府一帶,也正是有他在,瓦剌多次來犯都被邊軍打退。
薛祿讓人打掃戰場,不但將刀箭等武器帶走,連死尸身上的鎧甲也要扒下來,畢竟這些瓦剌人窮的要命,也只有這身武器鎧甲比較值錢,順便有受傷未死的瓦剌人,也會被他們補上一刀。
至于明軍自己一方的死尸和傷員,也都被抬了回去,或是安葬或是救治。
薛祿看著那些從戰場上抬下來的將士,蒼老的臉上也露出幾分悲傷之色,他打了一輩子仗,見慣了死尸和鮮血,但每次看到這些年輕的將士死在戰場上,他都感覺胸口有點發堵。
“祖父,已經統計出來了,我軍陣亡八百七十六人,黃指揮使手下幾乎人人帶傷,其中重傷三百七十一人。”
這時薛詵上前向薛祿稟報道。
“又折損了一千多人,這下開平衛的實力再次被削弱,如果下次再有敵人來犯,他們肯定守不住開平衛的!”
薛祿聞言也不由各嘆了口氣道。
他雖然是鎮朔大將軍,可以派兵支援開平衛,但支援的兵力也不能一直駐扎在開平衛,日后遲早都要回去,而朝廷又一直縮減邊防的兵力,許多衛所缺失的兵額得不到補充,因此邊防的兵力也越來越空虛。
“祖父,您不是上書請求將開平衛內遷嗎,朝廷現在還沒有答復嗎?”
薛詵這時再次問道。
對于開平衛的困境,他也十分清楚,甚至只要是邊關的人都知道,但除了他祖父外,別人就算知道開平衛的困境,也不敢上書說出實情,畢竟丟棄國土這種事,不但說出去不好聽,甚至日后若是被有心人利用,還可能招來大禍。
“沒有,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陛下因為交趾的事,不愿意讓開平衛內遷,到時沒有朝廷的命令,黃指揮使他們只能死守開平了。”
薛祿說到這里也嘆了口氣,衛所兵如果沒有命令,只能呆在衛所的范圍內,如果擅自撤離,同樣是死路一條。
“祖父,您就先別想這些煩心了,今天咱們打了勝仗,還是先回去慶祝一下,鼓舞一下士氣,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吧!”
薛詵看到祖父一臉焦慮的表情,于是低聲勸說道。
薛祿聽后也點了點頭,隨后這才率領著大軍離開鳳凰嶺,直到傍晚時分,他們才回到開平。
開平原來是元朝的上都城,后來被常遇春率兵打下,朱元璋在這里設立了開平都司。
后來朱棣當政時,還曾經派朱高煦出兵鎮守開平,但朱高煦剛出京城,就有人上書,擔心朱高煦鎮守開平,會重演朱棣的靖難舊事,于是朱棣就借著天象有變的名義,又把朱高煦給叫回來了。
開平做為大明的北疆軍事重鎮,城墻修建的十分高大雄偉,但走近了就會發現,開平的城墻已經有些破舊,特別是城門口附近,更是遍布傷痕,這些都是近幾年瓦剌和兀良哈部前來攻打開平留下的。
指揮使黃衛曾經多次上書,請求朝廷出錢維修開平城,但都沒有任何回應,甚至開平衛的兵員缺失嚴重,也很難得到補充,這也導致開平衛的實力急速下降,這次若不是薛祿支援,他們根本不敢出城與瓦剌軍決戰。
但不管怎么說,這次打了勝仗,薛祿和黃衛帶著幾車瓦剌人頭回到城中,也引得滿城歡騰。
薛祿也讓人殺羊宰豬,用來犒賞三軍,一時間整個開平衛都沉浸在歡慶的海洋中。
為了慶祝這場勝利,開平城中整整歡騰了三天三夜,除了巡邏的將士外,所有人都喝的爛醉,畢竟這次把瓦剌的精銳全殲,至少能保證在半年之內,都沒有人敢再打開平城的主意。
不過在慶祝過后,指揮使黃衛再次找到薛祿,一臉憂心忡忡的表情道:“大將軍,這一戰雖然大勝,但我們也折損了一個千戶所,本來我手下能用的兵力也只有三個千戶,現在一下子去掉了三分之一,只剩下兩千兵馬,只靠這點人,根本守不住這開平城啊!”
本來開平衛有五個千戶所,但之前因為兵員缺額,只剩下的三個千戶所可用,結果這一仗又折損了一千多人,剩下這兩千人,連守城都困難,更別說打退敵人的進攻了。
“這件事我會親自向朝廷稟報,爭取給你們補充些兵力!”
薛祿這時沉聲回答道。
“大將軍,您實話告訴我,朝廷還會派兵嗎?”
黃衛這時卻苦笑一聲,本來這話他不該問的,但沒辦法,類似的話他聽過太多次了,他也曾經多次上書朝廷,請求補充兵額,但朝廷都是置之不理。
“如果朝廷再不派兵,我會親自回京城向陛下稟報開平的情況,說起來我之前再次上書,請求將開平衛內遷,也不知道朝廷是不是會同意?”
薛祿并沒有怪罪黃衛,而是嘆了口氣繼續道。
這幾年朝廷收縮邊關的兵力,不僅僅是開平這里,其它像興和、宣府等地的兵力,也同樣減少了許多,只是開平這里距離京城最近,所以兵力缺失的最多,也最不受朝廷的重視。
“大將軍您真的想要讓我們放棄開平城嗎?”
黃衛聽到內遷的事,也是神情復雜的再次問道。
他做為開平衛指揮使,鎮守在這里多年,對這座邊城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現在讓他放棄這里,他也十分的不舍。
“與其日后被草原人攻破,還不如主動放棄,這樣你們撤到后方后,可以重新組織一道防線,而不是苦守草原上的一座孤城等死!”
薛祿聲音低沉的回答道。
黃衛舍不得離開,薛祿更舍不得,做為追隨朱棣靖難起兵的老將,曾經多次參加北征,他對開平城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但現在形勢所逼,他們根本沒有其它的選擇。
(本章完)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