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帶全家造反了第292章 我有狗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流放后我帶全家造反了 >>流放后我帶全家造反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2章 我有狗了

第292章 我有狗了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0日  作者:月下蘭舟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月下蘭舟 | 流放后我帶全家造反了 
第291章我有狗了

施茂卿繼續擦腦門上的汗。

“依我說,這個干部培訓班得盡早去。我們那邊跟大周朝是兩套道統,知識體系也不一樣,我們主要是學算學、化學、物理等。您去了,不僅得學全新的道統,還得重新學習文化知識,沒幾個月您都回不來。您要是想早點回來幫我,或是將來還想更上一層樓的話,這個干部培訓班您還真得早去。”

施茂卿見宋洛說得直接又誠懇,一時有些拿不定主意。

這來回,在家學習的時間,怕是得有一年了。

這一年啊,他回來以后江陵府可還有他的位置?

眼前宋洛這小丫頭,看著小小巧巧的,說話做事也是直接沒有心眼,可誰知道她打的什么算盤呢。

齊二便也勸道:“施大人,您能夠留任,證明至少您為人做事還是經得住考驗的。您如今不過才四十多歲,還有大好的前途呢。給昭王殿下做事,只求一個認真負責,將來這升遷的機會可是多得很。您哪,還是千萬別耽誤了學習。這耽誤了學習,那就是耽誤了您自己個兒的前途。莫說你,就連我也是在金州府學習了足足半年才被外放過來的。這江陵府離金州府太遠了,那邊的新政策、新思想、新事物最后才傳到咱們這兒,您不去學習深造,那注定就會被人甩在身后。可別怪我沒提醒您,在金州府的地界兒當官,和給大周朝當官那是完全不同的。金州府來的人各個都是如狼似虎,那都是一天12個時辰能學10個時辰的人——”

施茂卿聽得眼皮直跳,什么新政策、新思想、新事物,這大周朝都多少年沒變過樣了,金州府能有啥新的嘛。

齊二這一番話,倒是勾起了施茂卿的好奇。

而齊二和宋洛卻已經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

“這片地不行,離城區太近了,將來城池擴張了還得搬遷。”

“沒錯。而且得考慮銷售方向,今年棉衣需求還是來自更冷的北方,所以咱們得選擇稍微靠北的山林,這樣一來,運輸會更方便一些。”

“可惜水泥路還沒有輪到我們這邊,不然的話,我們的交通會更發達,進出也更方便。不行,我得寫信去爭取。齊部長,您跟殿下關系好,可得好好幫我美言幾句。”

“這個是肯定的,你我都在江陵府,肩挑江陵府幾十萬百姓的生存大計,我就算不要這張臉,讓殿下煩了,是去偷去搶還是插隊,我怎么也得給我們江陵府爭取一條水泥路來!”

“農業廳負責標準化養殖的同志來了沒有?”

“就我跑得快,單車輕騎最先來的,他們估計還得四五天后吧。”

“他們人沒到,咱們宣傳工作可以先搞起來嘛。”

“宣傳口的也還沒到。”

“不行,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江部長那邊不是撥了一兩百人嘛,咱們先把他們用起來。江陵府離金州府太遠了,咱們已經落后人一步,不搶時間,年底考核很容易就排倒數!”

“沒錯,我也是這個意思。管他的,誰有人就搶誰的人!再說這幾天前線也沒有戰事,江部長那兒多的是金州府來的精兵良將,咱們直接去挖江部長的墻角!”

施茂卿不由聽得是心驚膽戰。

天爺啊,這兩姑娘還要去搶江部長的人!

不愧是金州府出來的,這行事作風就是彪悍!

可施茂卿不知怎么的,心里反而更有些期待了。

當官嘛,就得這樣朝氣蓬勃你爭我搶的!

這兩個姑娘不想年終考核排名倒數,他施茂卿還不想呢!

如今三個人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的螞蚱,可不得勁兒往一處使啊!

兩個姑娘正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著呢,隨后有士兵來報告:“齊部長,宋府君,江部長在府衙等二位!”

兩人新到任,自然得和在此地駐軍的將軍打好關系,更何況這里的駐軍將軍可是江永康!

傳說中那個一口氣打下三座府城的青年將軍,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的江部長!

這位可是和殿下當年一起打江山的老人,更是金州府赫赫有名的人物!

遠的不說,就說現在的張婉君、盧飛、常自在等名將,幾乎都是江永康一手調教出來的!

可謂是真大佬!

大佬約見,三個人只能跑得飛起,臨到府衙面前,宋洛還有些緊張。

施茂卿早就跟江永康打過交道,因此算是熟人。

宋洛便抓著齊二,“齊部長,我咋感覺見江部長比見殿下還緊張呢?”

齊二笑得勉強,“實不相瞞,我也緊張。”

“為何?你不是徐家干部里的老人嗎。”

“江部長這兩年一直都在東面,我也沒怎么見過他啊。更何況此人驍勇善戰,乃金州府的一員名將,我如何不緊張。”

想起某個傳聞,齊二倒是沒那么緊張了,她笑著對宋洛說道:“不過…據傳說…江部長長得極為俊俏…是我們金州府好多姑娘的夢中郎婿。”

“當真?”

施茂卿心里嘆氣:看吧,看吧,果然跟小姑娘一起公事就是不爽快,這兩三句就扯到人家相貌上去了。

不過…那江永康確實是年少有為面容清秀,莫說是在金州府,就是在江陵府,那也是萬千少女的夢中郎婿啊!

想當初江永康入城的時候,那路邊涌了多少少女,只為了能夠遠遠的看他那么一眼。

不過江部長嘛,這人心里只有公務,那是半點不解風情。面對江陵府姑娘們的一腔熱情,也只有冷臉相對,說起來還真是讓姑娘們傷心。

三個人各懷心思的走進了府衙,江永康當之無愧的坐在主位。

金州府沒有什么官場禮節,更不允許下跪,于是三個人便只微微彎腰,算是打過了招呼。

這讓施茂卿無論如何都覺得適應不了。

三個人按照職級大小依次落座。

隨后宋洛大著膽子看了江永康一眼。

心中贊嘆了一句:果然面貌俊秀啊。

不愧是早期跟著殿下的人,各個都是人中龍鳳。

只不過江永康看起來比金州府的那批人多了兩分冷意,他眼里始終有淡淡的疏離,對他們也是不冷不熱。

江永康面上沒什么表情,許是在軍營里摸爬滾打慣了,行事作風更是直接,上來也不寒暄,直接就問:“殿下那邊對江陵府有什么安排?”

宋洛知道該自己這個府君回答,便立刻說道:“這一片氣候溫暖,雨水較足,向來都是糧食重要產地,因此城主給的任務主要是提高糧食產量,再用種棉花帶動其他產業,實現百姓收入增高。當然,金州府那邊配套的政策都得有,全民教育、標準化養殖、牛痘疫苗這三個工作,都必須優先推進。”

“人帶齊了嗎?”

“我和齊部長先到了,大部隊應該還在后面,預計五天內能夠全部到崗。”

“需要什么,我可以配合。”

“暫時不必,去年的吏員考核,我們新招錄了一大批人員,目前人手暫時還是夠的。”

“好,江陵府位置特殊,靠近前線戰場,你們在這邊做事,得提高警惕性。”

“明白,出發之前,教育部那邊組織了針對邊境人員的培訓課程,其中利害我們都是知道的。”

江永康似乎微微笑了,“殿下做事,向來考慮周全。”

眾人一時不敢接話。

倒是施茂卿,很是適應不了這種簡約,不需要彼此寒暄客氣的金州府官場。

江永康又道:“金州府那邊,有沒有什么新東西?或者新動向?”

宋洛只好望向齊二。

齊二想了想,“現在研究院把鐘表縮小到半個巴掌大,已經能做懷表了。目前售價至少一萬兩一塊,市場上供不應求。”

江永康微微揚眉。

巴掌大?

這看起來只是小小的一步,但是他知道,研究院的人肯定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前段時間胡維暴斃,趙部長接管監察部后,發現了不少胡維履職不力的證據。目前胡維已經被撤銷死后一切待遇,還被作為反面典型在吏員中宣傳,冊子很快就會發下來。”

“這個我已經知道了。”

雖然身在金州府地界的最邊境,但江永康的消息還算是靈通,這些年他和徐振英通信頻繁,甚至有時候徐振英還會提前寫信詢問他的意見。

胡維為什么倒臺,是怎么倒臺,又是怎么身敗名裂的,也許他是唯一一個清楚的人。

她那樣一個高傲的人,竟然在信里那般憋屈和悔恨,他恨不得把胡維的尸體再翻出來鞭尸!

“說說其他,殿下不是說要辦一個報紙?有樣板了嗎?”

齊二搖頭,“報紙一事非同小可,我走之前,他們還在層層審核內容。但估計也快了。”

“好,你們有什么需要,盡管來找我。江陵府的發展,就拜托諸位了。”

幾個人連忙應聲“哪里哪里”。

江永康就這么打了一圈照面,交代了幾句,就帶著人出去了。

江陵府算是他待得最久的地方了。

似乎從他們一開始選擇造反,他和徐振英相處的時間反而越來越少。

這一晃眼便是三年。

這三年,他常年在外奔波,幾乎沒有回去過。

也不知道如今她長什么樣子,是高還是矮,是胖還是瘦,不過想來以她的性子,無論在哪里都能過得很好。

若不是今年戰事焦灼,他還真想回去看看。

不然索性趁著這次徐樂至成親,他尋個理由回去?

江永康這樣想著,卻看見阿陶在旁邊已經大包小包,不斷的往攤販上湊,一副趁機大采購的樣子。

身邊有人便笑著解釋道:“阿陶那小子最近請了年假,要回黔州探親呢。這可不是大包小包擰回去?”

“阿陶是得回去一趟。他家是要西遷吧?這一去,可就一千多公里路啦!等咱們戰事平息都不知何年何月,可不得趁著這次年假回去見見爹娘。”

“唉,這說起來,對面那幫士兵們不知道在干啥,最近竟然不打了!他們不打,咱們就打過去唄!依我看,不如趁著他們偃旗息鼓,咱們一口氣打到明王老巢去!”

“打了干啥?扶貧啊?!你沒看見現在咱們江陵府百廢待興,不得先發展啊?東面靠海,漁民們窮得底褲都沒有,打了更沒意思。”

“哎哎哎,那小子又去買啥了?!看他笑瞇瞇那樣兒,這哪兒是見爹娘,你看那小子買了脂粉,分明是要見他那個阿妹!”

“哪個阿妹啊?!”

“還有哪個?就是那個他天天提起的那個隔壁阿叔家的小女兒,叫苗花的!”

江永康看過去,卻見阿陶那小子手里竟然還提著一只小兔子,那小兔子在他手里活蹦亂跳的,便有人打趣道:“你咋不買脂粉,買兔子了?”

阿陶拍著胸脯:“去去去,你們這幫臭男人懂什么?苗花就喜歡養兔子,我送她兔子,只要她一看見兔子,就能想起我。你們懂不懂?!”

緊跟著一陣起哄聲。

江永康若有所思。

他……好像想到了給徐振英十六歲的生辰禮物……

次年春暖花開之際,徐振英便收到了阿陶代為轉達的江永康的禮物。

是一只渾身雪白,眼睛大大,毛發茂密,性格活潑的小狗,有點類似后世的薩摩耶。如今個頭還不大,像是小型犬,盤算著路程,怕是買的時候還是一只小奶狗。

徐振英抱在懷里愛不釋手。

雖然她以前沒有養過狗,主要是徐老頭不讓,可是她云養了很多小動物啊。

那小狗似乎通人性似的,知道自己的主人是誰,一見面就往徐振英懷里拱,還時不時的哼哧哼哧兩句,分外可愛。

徐振英心里喜歡得不得了,可面上卻裝出不太在意的樣子,畢竟她現在勉強算是一國君主,怎么也得沉穩一些。

“從江陵府運一只狗過來,未免太勞民傷財了吧?”

那阿陶笑嘻嘻的說道:“不傷,反正我也要回來幫我阿爸阿媽西遷,也順便回來見見殿下,匯報一下咱們東面的戰事。”

“那東面戰事如何?”

“這兩三個月對面那群王八羔子就沒什么動靜!估計是被我們的火器給打怕了,正研究怎么破解呢。弟兄們手都癢癢了,但江部長又不許我們動,我們就只好每日在他們城門前煮肉湯,饞死他們!然后每天晚上就用大喇叭給他們講咱們這邊的政策,跟他們說我們這邊老百姓頓頓有肉,閉著眼睛就能撿錢,讓他們睡不著覺!”

徐振英覺得好笑。

東面的戰況她自然是清楚的,很多陰損的法子還是她出的,所謂攻城先攻心嘛,反正這個時代的士兵,可能除了金州府訓練出來的有保家衛國的概念,其他士兵都是誰給錢就跟誰走。

至于什么理想信念這種奢侈品,他們也無法理解。

這也是為什么俘虜們很快投降的原因。

跟誰打仗不是打,只要吃飽了不就行了?

“你阿爸阿媽要西遷?黔州那邊西遷的情況如何?”

阿陶自然知道徐振英不止關心他們家,更是關心整個黔州的西遷情況,便想了想,才回答道:“整個黔州的土人們,幾乎走了一半了,山里明顯空了許多,但還是有許多人家不愿意西遷。”

“理由呢。”

“無非是膽子小,想等前面的人去探了路,寫信回去告知情況,他們再決定。”

徐振英不免嘆氣,“可這樣一來,伴隨著西面的人越來越多,后面可就沒有什么好的傾斜政策了。”

“我這次回去,也動員了不少人。大部分人還是相信城主的,只不過有些人是真的習慣了山林里的生活,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故土難離,不肯離開。”

“可小的總得出去闖蕩才行。”徐振英雖這樣說著,卻也知道讓人離開故土,是一件多么艱難的事情,“去年連著干旱了兩個月,我怕今年雨水充足,黔州那邊到處都是山林,容易發生塌方或者泥石流。”

“我也是這么跟阿爸阿媽說的,否則他們還真是不想搬。”

徐振英點頭,“你什么時候回去?”

“見了您就走。”

“那好,你回去以后也轉告江永康,就說之所以東面的戰事初歇,是因為明王那邊一直在派人偷盜我們火器的圖紙。只不過還沒有得逞罷了。你們切記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提高警惕,我估計他們偷不到圖紙,總會想其他辦法。最怕的便是明王和大小李王聯手,趁著他們還沒有偷到圖紙,你們不妨和大小李王的人打打游擊戰練練手,反正大小李王現在已經被打得不成氣候,咱們就趁著這個機會,先不動明王的地盤,但大小李王的地盤總能動一動的。”

“可是大小李王的人一動,怕是東面的人立刻會有動靜,他們不會坐看我們一家獨大。江部長說三局鼎立是最好的局面,若我們打大小李王,明王一定會有所動作,到時候會腹背受敵。”

徐振英笑,“腦子靈活一點嘛,派些兄弟裝作流寇的樣子,去大小李王的地盤收一些兄弟,再一步一步蠶食掉他們的地盤。誰能知道你們是金州府的兵?這三足鼎立,其中兩只腳不就都是我們的人了?”

阿陶眸光震驚,瞪著徐振英,隨后深深鞠躬:“殿下…這一招…實在是高!”

這戰略思想,瞅著比江部長還要高明呢!

也難怪,江部長總說自己是殿下帶出來的兵,以前他們還不信,如今一見,江部長的腹黑和習慣放冷箭的風格,可不就是跟眼前這位學的?

這回,再看那妙齡少女,阿陶也不覺得那人面和心軟好說話了。

這…殿下分明就是一只披著羊皮的狼啊!

阿陶心有余悸的退了出去。

而很快,屋內傳來一陣興奮的叫喊,“厚芳、曲敏、小花,我有狗啦!你們快來看,我的狗狗好可愛!!”


上一章  |  流放后我帶全家造反了目錄  |  下一章